结荡寇志-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大众多为愚民,哄骗、蛊惑这类方法最容易得手。于是宋江、吴用、公孙胜设了一计,先立了一个抚恤的章程;然后设了一醮,追荐死去的儿郎;再设了一醮,全军沐浴持斋,祈求九天玄女娘娘赐兆。众人当夜或无梦、或有梦但各自不同。这时玄女宫司殿头目包灵前来禀道,他看见玄女娘娘教他传告众人,夜间用右手三个指头在左胁下搭三千下,次早共看有无字迹。如有主帅名讳现出者,定卜主帅隆隆日上,大众毋许稍有异心。如无字迹者,去留听之。
宋江立即以妖言惑众之罪斩了包灵,却导致玄女宫里大风怒吼,尘雾蔽天。众人只得依了包灵的话,次日一早,哄然群集,裸体相示,果然每人身上都隐隐一个红文反写的“江”字,数万人一式无二,大众无不称奇。于是宋江厚葬了包灵,八万将士士气大振!
俞万春编了这个低劣故事,却不忘趁机贬损一下罗贯中:看官,这件事到底真的假的,我却不必直说。缘列位看官中尽有见识高远的,一望了然。其次,也但须略一思索,便早已领悟。我若务要说明,反觉瞧低了看官了。至于像罗贯中这班呆鸟,却一万年也猜不着,我说明了也是无益。
故事中涉及的方法不见得有多希奇。但俞万春这班呆鸟,虽然在荡寇志中屡屡照搬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却不知这种激励士气的方法,多次被书中的曹操所采用。他更不会联想到,写这些故事的正是罗贯中本人!真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俞万春到反过来说虎的不是了。
士气高涨的梁山趁势反扑。公孙胜将自己以前学得的妖法用心祭炼了七日,率大军反攻二关。这时关上的徐槐睡去,梦见高人指点他“成功者退”四个字。梦醒却发觉公孙胜已到,漫天黑雾,中有一股恶臭腥膻之气。只见徐槐一个寒噤,浑身飞出万道红光直向黑雾中射去,黑雾纷纷尽散。公孙胜法术被破,徐怀的浩然丹气也已经归太虚了。
原来徐槐竟可以拼了一命,用什么扯淡的万道红光化解妖法。俞万春的用意显然是烘托徐槐高大的形象,甚至用死来将他的形象做进一步的提升。
梁山军趁势抢上二关,颜树德抱徐槐尸身先退,任森与徐宁同归于尽。梁山得了二关,立即马不停蹄的去抢头关,韦扬隐、李宗汤苦苦坚持了一日。当晚,颜树德以头触徐槐的棺木而死。死前还唱道“君在我听用,君死我心痛,从今无知己,地下永相从。”
宋江次日继续攻打头关,官军渐渐不支,突然梁山后方大乱。人人看见三关上有一枝人马自天而降,见是徐槐手执令旗,颜务滋横刀跃马挥军杀来,故尔兵心惊乱。宋江只好放弃了头关,退守二关。云天彪、陈希真闻报,飞速驰援头关,梁山最后一次打开局面的机会也丧失了。
徐槐、任森、颜树德这个强力三人组,来的唐突,去的迅速。似乎是为了灭梁山而生,大事将成之时便纷纷退去。其实我对俞万春笔下对梁山好汉的贬低并无太大的意见,但对他对官军武将的溢美之词,深恶而痛绝之至!尤其是在徐槐身上,运气屡屡被夸成能力,死后,他和颜树德这两个陷害庞泰述的小人,竟然可以显圣,直追武圣人关羽去了。
徐槐已死,徐青娘、汪恭人因此先后隐退。朝廷追赠了徐槐、任森、颜树德三人。云、陈全军抵达梁山,将其死死围住。
以云、陈的实力,加上韦扬隐、李宗汤在梁山的经验,再加上头关得保,其实已经足够攻破梁山了。可这个时候,俞万春打起了官腔,非要等到张叔夜北归,凑其全部雷将,然后迈上四方步,张公稳坐中央钓鱼台,左天彪、右希真,这样才对称、才气派。观整个荡寇志,张叔夜最后功绩最高,其实不过是捡了徐槐、陈希真、云天彪的大便宜罢了。
张公剿平方腊回京,被封为燕国公。这时俞万春搬出太学生陈东上疏的历史事件,天子教斩了梁师成、李彦、朱?、王黼,将高俅发配沧州。奸邪尽去,君子满朝,士民欢呼相庆。然后就是贺太平上奏,天子教张叔夜统二十万兵马征讨梁山。接下来的一切表演,就完全是在唱戏了。架子要多大有多大,排场要多足有多足。一大段一大段的废话跃然纸上,最后一段犹为精彩:
到了二十日,天子出郊行御饯礼,送大经略祭纛兴师。满朝文武官员随送出城。一时震动京都,异常炫耀。其时天日晴和,风光明丽,士民聚观,欣欣色喜。只见那旗旆连云,戈矛耀日,祥光万道,飞上九霄,须臾间天上庆云聚集,五色缤纷,结成“天下太平”四个大字。万目共观,欢呼雷动,群臣齐庆圣德,天子感仰天恩,龙颜大悦。
这段话我就不多做评价了,总之做人做到俞万春这个份上,其实需要相当的境界和悟性,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时最后一名雷将出现,投入了张叔夜的军中,这就是久违了一百三十余回书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此次被种师道临阵推荐给了张叔夜。张公到了梁山以后,不紧不慢的向云、陈问起了梁山的事情。
张公一共说了五句话,第一句:“现在贼人形势如何?”第二句:“贼人徒党何如?”第三句:“贼人兵力何如?”第四句:“贼人粮草何如?”最后一句:“徐总管真天下奇才也。为今之计,可先将贼寨四面围困起来,再看动静。”天彪、希真都称是。
张叔夜明明就是一个来冒功的家伙,这几句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完全都是废话中的废话,我饭都要喷到屏幕上了。天彪、希真这俩在梁山面前牛气冲天的家伙,此时居然像两个哈巴狗,表现猥琐之至。如此的草包张公,宋江也居然吓得尿屁直流,寝食俱废?果然是神笔俞万春!
亮相武将:
王进,八十万禁军教头,使浑铁笔管枪
军B+武S智B+情A名A
即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能力自然强劲。
徐宁,京师金枪班教头,使钩镰枪
军B武S…智B情B名A
武艺能力与任森相仿。
斩将擒将记录:
任森斩金枪手徐宁
二十五、气愤填膺 '本章字数:2564 最新更新时间:2009…03…11 03:22:00。0'
雷将们全数到齐,而不属于雷将的其他官军或阵亡、或负伤、或退隐,一一离开了官军的队伍。张叔夜、张伯奋、张仲熊、贺太平、盖天锡、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金成英、杨腾蛟、韦扬隐、李宗汤、王进、康捷,督领中军人马,在二关外下寨。云天彪、傅玉、云龙、刘慧娘、风会、闻达、哈兰生、欧阳寿通、毕应元、庞毅、孔厚、唐猛,督领左军人马,在右关外下寨。陈希真、刘广、祝永清、陈丽卿、苟桓、栾廷玉、祝万年、栾廷芳、真祥麟、刘麒、范成龙、刘麟,督领右军人马,在左关外下寨。全数都是正牌雷将,也就意味着,从此官军将领的伤亡将等于零!俞万春愈到最后,下笔愈狠,渲染了梁山的凄凉晚景。
张叔夜大军齐集,却按兵不动一月有余。梁山粮草告急,只得主动出关一战,先锋正是豹子头林冲,对手是同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双方激战两百六十回合不分胜败。斗勇结束,二位教头开始斗口。王进侃侃一番说辞,说得林冲大吼一声,仰鞍而倒。官军趁势冲杀,梁山抢回林冲,但折了朱富。
何等犀利的说辞竟能惹得林教头如此?先看看王进说这段话的用意:“主帅教我出马,原要我指陈大义,先行斥骂一顿,以宣朝廷顺逆之意。”这用意就十分的猥琐,看起来是指陈大义、宣顺逆之意,其实就是去骂人。
王进的前一段说辞,包含了三个内容。
一、王进认为,像林冲最后这样做强盗的人,纵使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不过是略懂些枪棒。
这显然是俞万春的阶级等级观点在作怪,主观的认为做强盗的必然下流。官军都应该是神勇之辈,而贼寇都应该是龌龊之流。但这句话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二、王进说林冲“不生眼珠子”,连续在高俅、宋江这样的人手下做事,只落得配军、强盗的名声,埋没了一生的本事。
这是在指责林冲不懂得择主。对比一下,俞万春利用了两个事实。一、王进在高俅上任后立即抽身,而林冲则在高俅手下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教头。二、在俞万春眼里,种师道比宋江之流显然要高尚的多。
按这个标准,林冲的确不如王进会择主。但这是性格特点、人际关系、命运所致,并不足以否认林冲的能力,林冲还有话说。
三、王进指出梁山必亡,两人同样出身,却变作两般结局。
梁山灭亡的事实,林冲当然明白。濮州之战后,林冲肯回梁山,是因为好生记挂,甘愿同死。王进的话虽然刺耳,但还并不足以刺痛林冲。
所以,林冲对王进说道:这事都休提了。朝廷用了奸臣,害尽良人受苦,直到无路可投,只好自全性命。你不曾亲尝其境,还来说些什么?”
林冲的回话非常中肯,毫无伤害王进的意思。林冲在向王进阐明,自己的际遇是因为奸臣的一再相逼,最后落草是必须保全性命的无奈之举。你王进有着非常类似的遭遇,应该给予理解。
王进的后一段说辞,包含了四个内容。
一、王进步步进逼,嘴上毫不留情。强调两人在相似遭遇的前提下,际遇不同是因为两人的能力不同。王进认为自己乖觉、见识高,而林冲则愚蠢。所以几乎同样的事情,王进可以溜之大吉,林冲却只能踏了机关。
林冲至此未必对王进产生什么真正的敌意。因为王进与自己十分的类似,出身类似,遭遇类似,不敢说同病相怜,至少林冲把王进看作是一个可以理解自己苦衷的人。可王进的这一段话,直接和林冲划清了界限,声明:即此一事,你我比较起来,天渊悬隔。
同样受同一人冤枉陷害的两个人,一个身陷囹圄,一个逍遥法外。后者不去同情前者,反而挖苦前者愚蠢。林冲会怎样想?
二、王进再进一步,极力的否定了林冲之后当强盗的行为。难道你舍了这路竟没有别条路好寻么?就说万不得已,暂时容身,也当早想一出离之道。梁山是个没有前途的地方,指责林冲呆的久了,豺狼野性,日纵日长。
林冲是“逼上梁山”的最典型人物,落草实属无奈之举。至于说日后撂挑子,首先与林冲的性格不符,林冲非薄情寡义之人;其次与林冲的志向不符,林冲说过“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这一点涉及到太多水浒传的内容,我就不展开说了;第三,林冲好不容易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一旦离开何处容身?林冲是有命案在身之人,就算投奔种师道,他也未必能保得住林冲。
王进口口声声指责林冲的遭遇,不过是仗着自己有后台罢了。而且王进不懂得,人生轨迹有时并非他所说的那样,可以处处预先规划。
三、王进做出最后通牒,告诉林冲,你山寨中和你本领一样的,吃我天朝擒斩无数,谅你一人岂能独免?不明顺逆之途,岂有生全之路?
莫名其妙的吓唬孩子的话。难道梁山好汉还怕死不成?
四、最后王进说道:种种皆你自取之咎,尚欲衔怨他人,真是荒谬万分。今日你也乏了,不须再战了,回去细思我言。
注意这句:种种皆你自取之咎,尚欲衔怨他人。王进和林冲划清了界限、又冷嘲热讽、甚至出言恐吓,最后这句话又狠狠的给林冲当头一棒,指出他所遭受的一切冤屈全都是咎由自取。
所以林冲从此一病不起。一日,长期留守在盐山的朱仝、雷横回山,给林冲送上了一份厚礼,正是林冲大仇人高俅的首级!林冲的一个心结已解,狂叫一声,倒身仰卧而绝。英雄不能死在战场上,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
总体来评价一下王进的说辞,不能说俞万春给王进的这段话完全不靠谱,一定程度上倒也的确戳中了林冲的要害。话没问题,问题出在了说话的人身上。王进何许人也?怎好为了击倒对方,连自己的旧伤疤都要揭开?就算王进被俞万春灌了迷汤,这番说辞也逃不出五十步笑百步的评价。反过来说,俞万春的确非常的厉害,这段话还就得由王进来说。别人说,起不到杀伤的效果,起不到让林冲觉得被自己人出卖的效果。不过俞万春过足了嘴瘾,却完全损毁了王进的形象,为自己的阵营又增添了一个小人。
林冲该不该生气?的确该气。但至不至于气到被气死的份上?反正俞万春就这样写了,不接受也的接受。但最具讽刺的是,他极力要证明的,关于林冲悲惨命运的结论:“种种皆你自取之咎,尚欲衔怨他人”,又被他自己所亲手否定,林冲死前对着高俅的首级说道:“我为你这厮身败名丧,到今日性命不保,皆由于你!”
亮相武将:
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使一支丈八蛇矛
军B+武S智B+情B名S
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一流,其它能力也不逊色。
斩将擒将记录:
豹子头林冲忧郁身故
王进斩笑面虎朱富
二十六、英雄末路 '本章字数:331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3…13 00:29:58。0'
梁山灭亡前夕,好汉们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绝唱。本篇将分析呼延灼、李应、张清、鲁智深、公孙胜等五位英雄的谢幕之战。
梁山失了林冲,暂时坚守不出。张叔夜则不让梁山休息,分左、中、右三路,中路六队,左右各五队,数十万大军,三面合围,轮日攻打。梁山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四处告急。这一日,正轮到邓宗弼、辛从忠攻打二关,张应雷、陶震霆为后应。二关这时眼见将破,呼延灼只得让张清修补二关,自己带李云冲突出去,以争取时间。
李云首先阵亡。双鞭大战邓、辛、张、陶四将,只杀的天昏地暗、残阳如血。呼延灼战邓宗弼六十回合、陶震霆八十回合、张应雷六十回合、辛从忠一百回合,力尽后被辛从忠的标枪刺中咽喉而死,二关却因此得保。
林冲战王进一人两百六十回合,呼延灼却是与四员猛将大战三百回合。他战前已经明智,起了必死之心。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力杀四门,血战四将,武将能如此收场,也不枉了他双鞭一世的英明!比起其他的五虎将,呼延灼在荡寇志中的结局,算是最完美了。
梁山的水泊,前、左、右三面水泊系一水相连,早已被徐槐夺取。后关的水泊则是被两山隔开的独立水域。此时张叔夜打算一面趁后关空虚攻取后水泊,一面继续攻取二关。如有一路成功,即可直捣贼巢了。
书上的原话,我不再重复,但我可以在这里对官军的用兵水平做一个小节了。总体说都是胜多败少,但若细论起来,陈希真、刘慧娘、云天彪的用兵,俞万春写得还算令人信服;徐槐的用兵,一个字“假”,明显不合兵法的臭招加上捡馅饼般的运气;而张叔夜的用兵,一个字“空”,说的全都是废话、官话、戏词。
张叔夜来到梁山后,本来就有抢功的成分,他来到后的所谓功绩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性质罢了。这段战事里最关键的两件功劳,反而不是张叔夜所为。一是沉螺舟水底渡官军,功应归刘慧娘;一是公孙胜摄归乾元镜;功应归陈希真。陈希真、刘慧娘、云天彪位居张叔夜之下,害得我都想为陈、刘、云抱不平了。
攻打后水泊的任务交给了云天彪分队,刘慧娘决定采用沉螺舟之法进攻。于是水底渡官军,童威、童猛剩余的几个水军徒弟全数阵亡。镇守后关的李应措手不及,仓促应战。扑天雕已知今日必死,吩咐众儿郎道:“今日若被官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