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文化帝国 >

第276章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276章

小说: 重生之文化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罗戈的这个介绍,让韩如安产生了理所当然的疑惑,然后就把杨一看成了富家子弟被放进家族企业的真人事例。

但是随即他就反应过来,阳一文化?这不是近来很耳熟那个公司么?这些rì子以来,电视台里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让他想不记住这个名字都难。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那个广告虽然在各个时段反复播出,可因为内容新奇制作jīng良,所以一点儿都不引起他的反感,倒是有些看不腻的味道。

此刻,韩如安最开始因为自己是联想中层干部的小小优越,和说话中不免流露的得意都荡然无存。

8年的联象,和后世那个收购了ibm个人pc业务,亚太市场占有率第一,世界第三大个人计算机生产厂商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最重要的是,联象无论如何强大,韩如安也只是中层干部而已,眼前两人则是一个新生力量的决策人。

稍微考虑了一下之后,他马上就做出了自认为最合理的决定:“那么麻烦两位稍等一下好吗,如果是阳一文化,那么你我双方的合作问题,就不是我能拍板决定的了。”

韩如安并不是没有怀疑罗戈的自我介绍,只是阳一文化并非什么声名不显的小企业,事后查证也只需要些很简单的手段,不需要在人前表现的太过于小人之心。

罗戈和杨一都很理解地点点头,然后在韩如安的引领下,来到了另一间没什么变化的办公室里面,唯一的不同在于门口的铭牌。

市场部副总经理办公室。

韩如安的顶头上司,负责市场部广告事务的副总经理,李协的办公室。

“哦,您就是阳一文化的总裁!”李协上下打量罗戈,虽然只是一名副总经理,但是联象强劲的发展势头,让他在面对罗戈的时候,并不处于心理上的下风位置,但也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态度,口吻态度平等而得体。

至于杨一,就这么被华丽丽的无视了,一个半大的孩子,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吧。

联席董事是什么一回事,这些商海中的老油子都很清楚。

“见笑了,阳一文化罗戈。”胖总点点头,然后四个人在办公室一角的会客沙发上坐了下来,这样的气氛也是李协有意为之,比起会议室中面对面的商务化场面,现在这种刻意营造的气氛无疑更适合双方迅速拉近关系。

这边李协坐下后,就有助理端来了茶水,他一边殷勤地亲自给杨一和罗戈上茶,一边真诚微笑:“说实话,虽然近半年来我很少出门,一直在处理dìdū这边的事务,可是阳一文化的名字,也是经常听到的。贵公司的一些动作,还真都是大手笔啊,炎幻这个名字,最近可是如雷贯耳。”

如雷贯耳这个词用在这里,未必就是褒义。不过罗戈也是半个人jīng,有些东西一笑置之就是,什么都去斤斤计较怕也是谈不成生意了,当下并不怎么妄自菲薄地笑着:“发展需要而已,如果说如雷贯耳,东阳台才是名符其实啊。”

“我听韩主管说二位是有广告合作意向,不知道贵方具体的意思是什么?如果符合双方利益的话,我想我没有理由不促成合作。”简单的言语交锋之后,李协马上就把谈话拉入了实质xìng进程,刚刚韩如安也只来得及透露一些大略的意图,大约是有关网络广告投放这一块,不过具体内容还要等弄清楚了眼前二人的来意才行。

罗戈就从包里拿出了几份杨一早早准备好的资料:“这是我们阳一文化旗下,炎幻的用户增长数据分析报告,是第三方的数据;下面一份是有关联象个人pc的一个完整广告案;第三份是去年三月ibm投放了国内第一个网络广告后,它的销售数据年度报告;第四份则是一些综合xìng的资料,包括对网络广告的分析研究,还有贵公司广告需求的调研。”

李协一边笑容不变地一份份接过资料,心里面却一点点重视起来,心忖看样子这个阳一文化,根本就是有备而来,也不知道人家做了多少功课,自己倒是要认真对待了。

“呵呵,看起来二位这一次过来,是信心十足啊。不过我们的广告一向是交给奥美中国在做……”李协有些为难地看了看罗戈,他其实对于手上这些资料好奇心十足。不过既然已经进入了商务会晤的程序,自然是要做足态度,以争取后面谈判的主动。

他们联象没看上阳一文化的毛遂自荐也就罢了。

可万一人家给出来的,是一个足以让人心动的策划案,那么一开始的态度就相当重要。

而李协的这种态度,不用说罗戈和韩如安,就连杨一这种商业菜鸟,一样是心知肚明。胖子马上很配合地堆上一个诚恳笑容:“李经理的话固然很有道理,但广告嘛,肯定是要选一个能更好促进销售的方案是吧。而且奥美中国为联象策划的,都是电视和平媒,还没有涉及到互联网方面的吧?”

李协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很真诚地解释道:“话虽然这么说,但是罗总也是知道的,广告业务即便是划分在市场部的管辖下,但在这上面话语权最重的,实则还是销售部门。到时候我这里通过了,也还要拿到我们集团销售总监那里审核批复的。”

这位联象市场部的副总经理,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话里话外都在一个圈子接一个圈子的绕着,就是不给罗戈一个明确答复。

不过两个不速之客倒也不着急,罗戈是早已经历练出了谈判中不急不躁的心态,而杨一就是有恃无恐了。他前世混迹的网络社区,时评版那里一直是草根jīng英和民间强人出没的集散地,一些经典的经济评论帖子,杨一也是印象深刻的。

这次的广告案和各种分析报告,根本就是专门针对联象打造,是以重生男满满摆出愿者上钩的模样。

一时间办公室中无话,李协貌似漫不经心地扫视着几分资料,浏览的速度很快,但是杨一已经发现了一个微小的细节——这位副总经理的浏览速度,已经越来越慢了。

虽然很明显的,李协在极力克制自己深入思考的念头,尽量显得更加不在意一些,但资料上的一些东西,还是轻而易举就准确命中了他的心理防线漏洞。

作为一个专门负责集团广告业务的副总经理,李协自然很明白手头这几份资料的重要程度,其中的第二份广告案,几乎是和激光制导的导弹一样,完全契合了市场部最新的分析报告,百分百凸显出了联象的理念和新型机的买点。

完全没有出乎杨一的预料,这本来就是联象当年选中的广告,现在拿出来给他们再选一次而已,只不过广告的制作媒介换了人。

但是联象又不知道,奥美中国又不知道。如果是个土著广告公司,杨一还会考虑要不要换个广告案,放弃copy的打算。鬼畜的东西么,那就是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389。轻慢

但即便是梅罗华这样,可以被称之为“技术型官僚”的人物,心里因为某些共同的际遇,而对杨一的说话产生了些许认同,可在本质上,他依旧还是一个全国数一数二地方xìng电视台里,cāo掌节目生杀予夺大权的领导,而此种身份和地位也就决定了,梅罗华不可能因为个人的好恶或者偏向,进而做出一些受到感xìng驱使的不理智事件来。

隐藏情绪、思索、含而不露、不惮于表现出自己的城府。

以上种种,这位栏目总编拿捏起来可谓驾轻就熟。

所以他只是略微颔首片刻,就再度不置可否地追问:“既然小杨你也说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解决阳一文化碰到的麻烦事,那就说来听听?”

姿态举重若轻,语调不急不缓。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老同学特意把人带来,引荐给自己,就一定是有其道理的,但梅罗华还是想亲自验证一下,这个在“文”、“商”圈子里传的神乎其神的小孩子,到底能有多大的本事。如果这个杨一接下来的表现,只是名不副实的话,他也不介意当面驳了老同学的面子——反正打从在中国传媒大认识以后,他梅罗华就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也不在乎再被老同学抱怨几句。

听到他的发问,杨一就知道,正式的交锋,从这一刻才骤然开始。

虽然生活在继续,但生活里的一些东西,总是常常变得无所可依,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那么恢宏壮大的景观,总在刹那间就消失不见。

在不明所以却又知道些小道消息的外人看来,阳一文化无疑也就是一场海市蜃楼罢了,但只有重生者本人才知道,自己其实还是有所依凭的——比如先知,比如xìng质上有些不太道德,但却是任何一个重生者无法视而不见的抄袭……

好在这个时空并没有什么重生者或者是穿越者前辈,所以杨一还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肆意点燃那一束束璀璨的创意烟花。

所以少年笑了笑,表情非常的“非主流”——至少在一个成年人的眼中是这样——然后以不下于梅罗华的平缓语气开口道:“其实这次过来,与其说是阳一文化寻求和东方卫视的合作,还不如说是我个人卖点子……”

“卖点子?”梅罗华挑了挑眉毛,有掩饰不住的哑然失笑,或者说是他不屑于掩饰。摇摇头,再度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小孩子后,他呵呵一笑:“见笑了,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不过你要是很认真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其实可以直接找相关栏目的监制,不用麻烦老方的……算了,都已经来了,那你说说看,是有什么样的创意打算卖给我们东方台呢?”

梅罗华的言辞说不上轻慢,但语气中不以为意的意思还是溢于言表。一个不过高中阶段的少年,就要大言不惭来贩卖创意,这小子以为自己是策划大师么?看在同学的面子上,没有当场拂袖而去,梅罗华觉得自己的xìng格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换了一年前,或许刚刚连带方君子一起,都要吃他一番挂落了。

旁边的引荐人尴尬笑了笑,正打算开口缓和一下气氛,却被杨一的一个眼神止住:“那我就粗略说一下腹稿吧,还请梅总监不吝指教——不知道你对现在的地方台节目……算了,不只是地方台,应该说对国内的电视节目怎么看?央视和地方台都算上,你觉得现在的电视节目,还有没有值得拓展的新领域,特别是在一些观众们喜闻乐见,但又还未曾出现的区域里?”

对方不把他当一回事,杨一的口气也就少了几分尊敬,虽然现在的处境看似艰难,但一个东方卫视,还的确不需要他不顾脸面去巴结谄媚。有些东西只能靠自己的争取,比如对手或者合作伙伴的重视,像是梅罗华这一类人,腆着脸说好话,对方的态度未必会更好一些,既然这样,那又何必委屈自己。

“值得拓展的新领域?”梅罗华像是听到了一个无趣的冷笑话一样,连嗤笑的劲头都没有。心忖自己还真是太好说话了,老同学一个电话,自己还真把他介绍的人当成是什么天才,居然鬼使神差答应了见面的要求,现在看来,未免有些轻率了。

电视节目想要创新,不是不可以,毕竟电视从业的人员基数这么大,总有些脑袋好使的人,能想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鬼点子。但现在的问题是,首先国情就摆在这里——你要真有了博眼球的策划,来自于行政方面的审核就是第一道难关,求“新”不难,难得是符合当前主流价值,最起码不会被广电总局以“低俗”为由封杀的创新。如果不是国内在宣传方面的紧密监管,天知道有多少新奇古怪的栏目会被放送出来。

见对方还是一副想当然的模样,杨一也不免心中有气。你自己想不到好点子也就罢了,至于摆出这么一副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的样子么?暗暗压下心中的恼火,他干脆直接抖出了包袱的一角:“不知道梅总监听说过没有,现在国外的电视栏目里,有一档名叫选秀的节目……”

“选秀……”梅罗华皱了皱眉头,收起了他那种略带文人式的轻慢,开始仔细回忆起来。

就在旁边的方君子暗暗叹气,为杨一曾经描述过的《超级女生》,《全民秀场》等一系列节目感到惋惜不舍时,却听到了今天会面以来,第一声明确无比的嗤笑:“呵呵,你说的这个啊,怎么没有,我们东方台……哦,是魔都台在八十年代就搞过嘛,那个……”

“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对么?听说过的,85年开播,魔都,不对,应该算是整个中国第一个选秀类节目吧?不过我记得那时的栏目导演庄导,现在好像都已经退休了?这个大奖赛最后空前成功,除夕夜的决赛万人空巷,你们台的收视率甚至一度飙到了94,算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个电视节目史记录了。嗯,我想想,好像那几届大奖赛下来,还出现了一批草根明星,什么读书郎的对吧?我就记得这一个名字了,其他真实的选手名字还真是记不住……”

杨一侃侃而谈,可旁边的方君子和梅罗华,就全然不是少年这种悠然心态。

惊诧,纯粹的意外。

面前这个小孩子才多大,怎么连八十年代这种事情都记得?按年纪算,这小子也不过是83年生人,85年的时候,两岁不说是nǎi娃娃,但分明也是不记事的小屁孩,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这些前尘往事,就连方君子都不怎么熟悉,也就梅罗华这个东方台的自家人,才因为工作关系清楚一些情况。

听到这里,梅罗华的神情微微有了些缓和,不管面前这个少年是否有自大的嫌疑,但至少一点,他是有所准备以后才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准备充分。而仅仅只是基于这一条原因,就足以让自己对他另眼相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梅罗华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这句话。

“哦,既然你也知道卡西欧大奖赛,那也应该清楚,所谓选秀什么的,作为噱头来讲,至少在魔都或者说长三角区域里面,不算什么新鲜的事情吧?”总监笑了笑,端起茶杯咕噜咕噜灌了一口。

看到梅罗华明明分属文化人范畴,却总是不自觉流露一些草根气息浓厚,或者说是不拘小节的做派,杨一在心里暗暗笑了笑,表情愈发胸有成竹般的沉定:“恰恰相反,这就是一个新鲜事物。”

屋子里的两位年长者互相对视一眼,等待杨一给出这么说的底气和理由。

“时间的问题,我想梅总监不能忽略吧?这个大奖赛毕竟是80年代的产物,离现在已经有了将近15年的时间,1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也恰恰足够一代人成长起来了,而最新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也就是现在被冠以‘八零后’称谓的这一代人,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经历,他们的需求,你不觉得和他们的长辈有了很大的不同么?甚至把这种不同说成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杨一继续侃侃而谈,他的笑容里,那种不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老成,忽然间也不再突兀和刺眼了,反倒让梅罗华隐隐有些认同起来。

“八零后啊……”栏目总监细细品咂着杨一话里话外的含义,眼神也渐渐亮了起来。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有关这个群体的话题,也愈发的尘嚣甚上,几乎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把这一代人给单独dúlì出来,当作一个奇特的课题研究。在出现“八零后”这个概念以前,又何曾有过“六零后”、“七零后”这些专属命名呢?而前者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自我、不少人已经有了dúlì特行的做法,他们习惯于表达自己,习惯所谓的个xìng,不再满足父辈们的谨小慎微和遵从传统……其实以前的红*小兵和知识青年们,亦曾有着属于自己的年少轻狂,只是八零后们把这一特xìng表现的尤其张扬,尤其淋漓尽致。

所以与其说,面前这个小孩在提出一档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