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打主意打到玉牌上去了,明显没有打算一辈子在岛上再不回中原:她不会回去住,但是一定会回去游玩的;那玉牌,可以说让江湖中人恭恭敬敬的待她。
有哪个江湖人不怕受伤、中毒的?得罪大名鼎鼎的仙医门人,当真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了。
墨大夫的师父在江湖上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只是见过他的人并不多;就算当面见到了,绝大多数人也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提到仙医二字,江湖中却是无人不知的。
只是墨大夫这样一个性子的人,居然做了游医,然后就赖到了郑府;不过他师父就算活着,也不会生气——古仙医本人性子也是极为古怪的,没有错姓了姓氏。
“有玉牌为证,凭仙医二字,古大夫认为我们一定会收留他;”大姐儿笑得眉眼都是弯弯的:“只是他没有料到,他的二师兄就在我们这里。”
她知道母亲想问的是什么意思,古叔父当然是能相信的人;至于岛上的人,她对那些富人,尤其是捉岛上穷人家的孩子出去卖的那些恶霸们十二分的厌恶,常常以捉弄他们为乐。
“不过,我和福官的功夫还不够好,所以我们还不敢去招惹那些过于太强的恶霸们。”大姐儿的眼睛眨呀眨的:“万一他们一拥而上,女儿怕跑不了。”
她在打不过时就会跑,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叫做英雄。
红袖和沈妙歌又问了几句话之后,知道女儿什么事儿心里都明白,也不会失了分寸便放下心来,打发她离开了。
女儿好可爱,看着大姐儿走时眼角偷偷的笑意,红袖也悄悄的笑了,自心底笑了出来。
沈妙歌叹道:“真不想早早让她嫁出去。”可是已经嫁出去了。
不只是沈妙歌一个人这样想,沈家这一辈儿里,只有大姐儿这么一个姑娘家,那可真是众人的心头肉,有谁舍得她到旁人家去?
土著王连着两天都没有打发人来,到了第三天的晚上,他的使者到了,抬着两大箱子的金银珠宝,来求几家人救土著王的性命。
土著王之所以会害怕,是因为他身体一会痒一会痛,脸色也是灰白灰白的,嘴唇却有些发乌:反正怎么看,都像是得了极重的病;虽然他本人感觉精神还好。
其实他就算不来救命,过些日子这些症状也就慢慢好转了;只是他一向最重自己的性命,哪里肯等下去。
红袖和沈妙歌在一旁听得心中发笑,不过却也没有说什么;两方终于再一次坐下来好好的谈判,这一次土著王一方是好说话,不再是一副你们外来人该死的样子。
几家人不急,摆出一副慢慢谈的样子,土著王一方急得跳脚,几乎就差跪在地上求几家人了:当然是有什么要求都答应了。
廉亲王和沈侯爷、郑大将军还有靖南王爷一商量,也没有太过份,毕竟他们是要长住的,这些土著人注定会是他们的邻居。
土著王和几家人定下了互不相犯的条议后,墨大夫和古大夫便一摇三摆的进了王宫:不是他们兄弟不正经,实在是看一个根本没有生病的人,让墨大夫着不起急来。
墨大夫的医术当即便让土著人惊呆了,当真是药到病除,几乎差一点没有把墨大夫当成神看;有这么一次之后,土著王倒真是老实的和几家人做起了邻居。
到了小土著王长大之后,在大姐儿等人的长期“淫威”所积之下,和几家人自然是守望相助,成了很好的近邻;后来,小王著王的独生女儿嫁给了红袖的一个小孙子——土著王倒成了几家人的后人,更是没有了什么争端。
这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情,眼下时间不过才过去三年。
而廉亲王这几年很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烦恼是越来越重;烦恼的他在白雪飘飘的冬天,头上都有汗水。
眼看再过两个多月,便是年关了;可是他的儿媳妇还在沈家!想起来他就气啊,他就握拳,他就狠狠跺脚喊儿子。立时有人回说:福官大少爷到沈家去了,说是这两天就住在那边了。
廉亲王的烦恼更大了,他看好的宝贝儿媳妇没有进家门,儿子倒像是替旁人生的!
他一拍桌子:“更衣!”
廉王妃懒懒的问了一句:“王爷这么大火气要去做什么?”
“和王妃一起去沈家吃饭;”廉亲王立时怒容转笑脸,心下却在发狠,看我不吃穷了你家,让你不还我儿媳妇。
大姐儿,为什么一直没有和福官圆房呢?这里面的话,不长却也不短了。
第26章 处终成亲(大结局)
大姐儿的年岁,现在可以圆房了;在廉亲王看来,就算不圆房,自己的儿媳妇当然要住在自己家里才对,但是沈家硬是把大姐儿一留再留,留到了现在,留成了他廉亲王的烦恼。
廉亲王不是没有和沈老侯爷等人提到大姐儿和福官圆房的事情,只是一提此事儿,总是会遇上沈老祖身子不舒服、或是太夫人正在生病中——哪有这般巧?
不管有没有这般巧,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是长辈儿,廉亲王也只能听凭沈家耍赖一般的拖到了现在。
去找沈妙歌?廉亲王在想儿媳妇和儿子圆的事情时,千万不要提沈妙歌:不然就是捅了马蜂窝,后果嘛只能自负了。
廉亲王带着妻儿浩浩荡荡的杀到了沈府,十分不客气的坐下一起用饭;他一面用饭,一面不断的想法子,怎么才能把儿媳妇要回来呢?
沈家也不是不讲理,只是有此一些事情和道理无关;就像是大姐儿的婚事儿:如果大姐儿到现在没有良配,沈老祖等人只怕会着急上火,恨不得立时能为大姐儿找个如意郎君嫁了;但是大姐儿现在有了婆家,而且还不错,这还有什么担心的?
沈老祖等人余下的只剩下不舍了,一想到大姐儿要到人家去,那心里就和刀剜一样:谁敢提?谁提此事,沈老祖立时便会头痛。
沈家老祖宗头痛了,那让沈家老祖宗头痛的人,下场如何也就不用说了。
至于沈妙歌,这两年可谓是扬眉吐气,一改前些年在廉亲王面前无法抬头的情形;现在,他可是自心底笑出来,只要一看到廉亲王想抱孙子的样儿,他就算是不想笑都忍不住。
廉亲王和沈妙歌现在是冤家,天下最大的一对冤家;只是廉亲王现在成了弱势,很得世赞等人的同情:他们很会落井下石的。
在廉亲王的绞尽脑汁中,又过去了一年。他看着不争气的、天天笑呵呵的、恨不能住到沈府不回家的长子,那气就不打一处来——可是骂儿子两句吧,没有骂他就先心疼了。
福官现在可不是前几年的小毛头了,虽然看上去好像是弱不经风,但是在几家人的孩子里,他的功夫是最好的。
虽然言谈举止都十足十的书生气,不过他翻脸之后依然还是十足十的书生气:就在半年前,一小伙不长眼的海盗居然想打这座的岛的主意,不巧就撞到了福官的手里。
海盗们看到这样一个小书生,当然不放在眼中;何况福官还对他们说了两句很客气的话,意思让他们走他们的,井水不犯河水为好。
海盗们起哄,说要把福官捉到怎么怎么样;看他们挤眉弄眼的,福官猜也能猜出来:谁让福官长得眉清目秀呢?
福官恼了,指挥着人和这些海盗们打了起来,直打了两天三夜;海盗们中间投降了几次,可是福官不许他们投降,一定要让他们拿出做海盗的本色来。
海盗们被打得鬼哭狼嚎,如果不是因为不想死,人人都想自杀算了;那小书生根本就是猫逗耗子嘛,截了他们的后路,却还不许他们不攻打——天下间有这样的人和事儿?!
后来海盗们都累得打着打着倒在地上都没有起来:实在是挺不住,太累了。
这样厉害的一个人物,谁能治得了?他们还真是太倒霉了,居然没有看出这家伙的厉害来;不过这一次他们又错了,这样厉害的人物还是有人治得了。
“死福官,这几天死哪里去了,也不知道回来吃顿饭!”这一声娇喝,救了余下的还没有倒下的海盗;他们看着一个娇小的姑娘上来,扭着那恶魔一般的小书生走了。
小书生一脸的笑意,又是打躬又是赔礼,十分害怕那姑娘的意思;众海盗后来又“有幸”认识了白逸尘、古大夫和墨大夫三人。
古大夫正在学医,正缺少可用的病人;白逸尘和古大夫又想要比武,却不想伤到对方,缺少可用的活靶;而墨大夫正在用大岛上新发现的几样药试制丸药,也缺少敢于试药之人。
致使后来海盗们满载着几家人送的东西——几家人实在是看不过眼了,小的胡闹的、这老的也胡闹,要知道海盗也是人啊;离开了大岛,这岛从此之后在大海上声名远震,海盗们就是行到了附近,也立刻就远远的走开。
福官自这一战中一举成名,深得几家长辈们的喜爱,廉亲王哪里舍得骂他;就算是有些怕妻子,他想想自己再看看廉王妃,然后便闭上了嘴巴:这是有根由的,怪不得儿子啊。
一天早福官看到父亲长吁短叹的,想想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也想要那个什么了:只是靠父亲他怕好事儿还要再拖几年。
他过去给廉亲王见过礼,然后伏耳说了几句之后,父子二人眉飞色舞的去书房小酌详议了。
过了几天,廉亲王妃去找了红袖;而廉亲王却找到了大姐儿。
廉王妃和红袖所说的,大家都知道;可是廉亲王和大姐儿说了什么,两个人都守口如瓶,就算是福官都没有自大姐儿嘴里问出一个字来。
不过说得事情应该是都一样的,就是大姐儿圆房的事情。
红袖看着女儿大了,也多留了这么几年,就算再不舍得也知道应该让女儿圆房了:女人的幸福,真得就在她爱的那个男人身上。
而大姐儿是真得爱福官,这一点就算是岛上的土著们都看得出来。
有了红袖的开解,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是千般不舍也只能点头答应了;其实沈家和廉亲王家就是一壁之隔,她们想见大姐儿极其的方便。
能让沈老祖和沈太夫人点头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大姐儿;大姐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所流露的意思,她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不舍得大姐儿不开心,这圆房的事儿,沈家终于点头答应了。
这一下子可把廉亲王乐坏了,急急忙忙的到天朝去了几次,运回来了不少的东西把府里装饰一新:就是要气一气沈家,你们家少人我们家可是添人!红袖心下的伤感被廉亲王的赌气给逗得减少了很多。
廉亲王也是好意,因为他代子写过休书,所以这一次的圆房是一场正正经经的成亲;就算是在岛上,他也不想亏待了大姐儿。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心里难免不舒服,两个老人家聚在一起嘀咕了一番:不能让他这么得意!
今天,是大姐儿和福官成亲的大喜日子,几家人都聚到了一起准备着吃杯喜酒。
接亲的大轿到了沈府,可是新人怎么也接不出来: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坐在门口不动,就是不让大姐儿走。
靖安王爷抿嘴直乐:这两家人,实在是太闲了。
直到廉亲王亲到沈老祖和沈太夫人跟前赔礼,又把自己的女儿放下之后才把大姐儿接走了:沈家的要求很简单,她们也要添人。
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心情,反而让所有的人都乐不可支:现在礼法并不为大家那么看重了。
鼓乐宣天中,大姐儿蒙着红头盖上了花轿被抬进了廉亲王府。
红袖和沈妙歌看着女儿出了门,手牵手一起对视一眼:幸福,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看着儿女们都长大成人、安家立业平安的过日子。
沈妙歌拍了拍红袖的手,伏耳道:“我很有些伤心大姐儿的外嫁;”顿了顿:“老祖宗和太夫人、还有母亲都很伤心,我们要尽尽孝才可以。”
红袖却已经极熟知他的性子,闻言立时想抽回手来转身离开;只是沈妙歌却没有放开她:“我们要努力再生一下女儿,这才是尽孝之道。”
红袖的脸儿红了,嗔了他一眼:“多大的年纪了,还疯!”
沈妙歌不以为然:“再大的年纪,你也是我的——”他的声音如同呢喃一样:“心肝宝贝儿。”
肉麻的话儿听到情人耳中,只会有甜蜜,却苦了一旁的人。
沈二爷拉起两个妻子的手来:“我们走,我们走,离五弟远一些对肚子里的孩子比较好。”
沈四爷深表赞同,只是他和妻子所走的方向却和沈二爷相反。
沈妙歌扬声道:“你们去做什么人人都清楚,不要以为躲起来了,便不会有人猜到!”众人哄笑,沈二爷和沈四爷却像没有听到径直扶着娇妻去得远了。
现在,皇帝早已经换人了;而且朝廷不只一次的下旨请几家人回去,官复原职也只是小菜一碟:但是几家人却不想回去了。
因为他们明白现在的皇帝并不是念旧:原本也没有什么交情,只不过边关那里需要人而已。
大姐儿的婚礼很热闹,不管是她还是福官、还是廉亲王都极高兴;沈家的人虽然有不舍,但一样还是高兴了;整个大岛上的人都很高兴,因为廉亲王开了流水席,土著们终于可以放开肚子吃一次山珍海味了。
大岛上只有一个人哭了,就是土著王:他的心在滴血啊——这哪里是成亲,分明就是抢劫啊!
夜晚,天空的月亮温柔的俯视着大岛。
沈妙歌已经完成了他今天要对长辈们尽的“孝道”,正搂着脸上潮红未退的红袖说话;夫妻二人所说的只是日常的琐事儿:他们已经几年没有再议过其它了,所说也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长里短。
但是,这样的日子,红袖很喜欢;每天大家争一争衣服的样式、家中的菜式,偶尔的生个小气儿,都是极大的乐趣儿。
这天晚上,沈老侯爷和沈太夫人、沈侯爷和沈夫人都在说话,就连沈老祖也在和焚琴说话,他们说得话意思差不多:“袖儿和妙歌年岁不大,再生几个女儿也不是什么难事。”
下一胎是儿子怎么办?那就接着生!沈家的人,嗯,有时候很有耐心的。
而正要睡着的红袖,忽然就打了几个喷嚏,她眨了眨眼睛开玩笑的道:“不会有人在偷偷骂我吧?”她没有想到的是,其实是有人在“算计”她。
就算是离开了京城的是非地,她还是逃不过被人“算计”:就算明儿她知道了,她也不会在意的;这样的算计,只会让她心生甜意。
红袖在睡着之前,在心底道:谢谢老天爷,能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享受这样的幸福生活——还有几十年的幸福呢,过去的那些艰辛,现在想来并不算什么了。
好人,一生平安。
第27章 侯门娇之中秋番外
中秋佳节到了,沈家早已经做好了各种灯笼,在天色全黑之后,便把灯笼都挂了起来。
红袖扶了沈老祖出来,在亭子里摆好了屏风、设好了暖炉,沈老祖歪在榻上不但不会感觉到凉意,而且十分的舒服。
沈老祖看了看那些灯,再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这么多的灯光,都没有压过月色去呢。”
各房夫人笑应着坐了下来,桌上摆着各色的果品与月饼。
大姐儿带着沈家十几个孩子在挑着灯笼在院子里乱转,跑得一头是汗;看到这边上来了果品,孩子们跑了过来给大人们见礼:不过眼睛都盯在桌上,挑选着中自己意的月饼与果子。
长辈们一声叫起,孩子们便伸手各自取了看中的月饼与果子,笑着又跑开了。
大姐儿也想跑时,却被沈老祖一把揽到了怀中:“我的小祖宗,你就安稳一些陪部我吧;”看到大姐儿有些不愿意,很眼馋那些跑来跑去的弟弟们,便笑道:“过了今年这个中秋,下一个中秋你便不是在我们家过了。”
大姐儿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不依的在沈老祖怀里扭了几下,然后就低下头玩弄起自己的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