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厨房被隔成了前后两间。后头那间才是有炉子有灶的,前头却是没有半点火星子。专门用来打理食材。
陶君兰白了李邺一眼,悻悻道:“每一回我输了,你就这般。”
李邺沉吟片刻,微微挑眉带了几许笑意疑惑道:“我以为这是赌注?”
陶君兰呆了呆,最终只得悻悻作罢。她算是发现了,如今李邺闲散下来,倒是越发喜欢戏弄她了。
二人一同去了厨房,陶君兰翻翻拣拣寻出几样要用的食材来。末了发现一篮子新鲜小笋,登时笑起来:“这笋子炒肉最是鲜香。宫里和府里一般都是只有大笋,这种却是从来不送过去的。其实这种笋子才是最好吃的。”
这种笋子在春末夏初才有,连着笋壳也不过只有大拇指粗细,最粗的也不过比大拇指略粗一些,连两指宽都不到。待到剥开了笋壳,那就更小了。这种笋是鲜绿的颜色,看着便是叫人觉得清爽。
待到切成片状或是条状,再放入滚水中略煮片刻,煮去涩味之后,便是只留下了鲜味。滚热油,加猪肉片爆炒,再放姜片和蒜片,加点豆瓣酱,再加笋进去翻炒。待到笋子特有香味飘出,便是可以出锅了。
陶君兰也是当初和父母在乡下庄子上玩,才吃过那么几回。只是那味道却是一直记在了心里,可见其的味道之鲜美。
李邺见陶君兰说得眉飞色舞,倒是也觉得兴味盎然——虽然听进去的少,看得更多,不过也不妨碍不是?这也算是各自欢喜了。
虽说有厨娘,不过陶君兰还是亲自动手了。用她的话说,亲自做的更有意义些。毕竟,本来这般相处的时间就少。趁机像是普通人家夫妻那样的过日子,也算是换一种新鲜。
做这些倒是也不算累,所以李邺也没拦着。事实上,这样的相处模式之下,他也是同样生出一种岁月静好,相濡以沫之感来。不由得十分眷恋而且向往——毕竟,过了这段时间,回了京城之后,他得做回端王,而陶君兰也要做回端王侧妃。繁杂事情也是不知多少,哪里还有这样的闲心?
当然,他们一家子亲密的时候,其他人也是很识趣的没来打扰——静灵是已经习惯了。古玉芝则是直接让人吩咐拦了。几回下来,古玉芝也是“识趣”了。
不过,他们这样的相处模式,倒是也让八公主九公主十分羡慕。甚至效仿了起来。不过公主们是不学这些的,所以也不可能真的全部自己动手,只是临时让人指点着做最后的步骤罢了。
不然,让两位公主拿着菜刀切菜?只怕还没拿到手上就被抢走了,就是两位驸马也是不会让公主做这样的事情的;。万一切了手,那该怎么办?
陶君兰倒是也提出了一回她下厨请两位公主和两位驸马过来吃饭的事儿,不过李邺却是一口拒绝了,义正言辞道:“她们见你这般能干,回头少不得要觉得自己无用。万一逞强非要学,伤了自己怎么办?”
而实际上,李邺心头想的却是:若不是拴儿是他儿子,就连拴儿也是别想让陶君兰受累的。只做给他一人吃,也就够了。旁人都一边去才是。
陶君兰不知,反倒是深以为然,从此之后倒是再没在八公主九公主跟前提起下厨这事儿了。就是八公主九公主来请教,也只劝诫道:“咱们这样的身份,何必亲自动手?不过是做个样子,弄个意趣就是了。”
八公主九公主以为陶君兰也是如此,倒是没再非要亲自动手。倒是叫两位驸马都松了一口气,知道原委后,倒是对陶君兰感激了几分,又在李邺跟前夸了几句。而此时,李邺便是笑而不语,看上去倒是有几分高深莫测。
只是这样惬意的日子却是过得飞快,很快八公主和八驸马便是只得回了京城。好在九公主和陶静平可以再呆一段日子,倒是每日也有个串门的地方。
也不知是不是温泉庄子格外养人的缘故,又或者是太医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李邺的伤势倒是好得十分快。手臂上那个伤已经彻底结痂,并且开始慢慢愈合了。
就是腿,也是在半个月之后就拆了夹板。虽说还不敢用力,可是至少方便了许多。
这日李邺便是提出了泡温泉,道伤势已经无碍了。泡温泉舒经活络,发倒是对伤有好处。
陶君兰自是不信,可又拗不过李邺,只得寻了大夫过来细细的询问了,得知的确是无碍之后,便是答应了。
因为腿上不方便,所以李邺只能坐在温泉池子里,而且手只能搁在木头架子上,不许结痂的伤口沾了水。
最关键的是,还要人在一旁照顾着才好。
李邺却是不肯叫王如在旁边伺候,只是看着陶君兰。虽然未曾言明,可是意思却是十分明了了。
陶君兰自是羞涩不肯,不过李邺再三坚持,又软磨硬泡,勾得她担心王如照顾不好,便是只得自己上了。
不过答应是答应了,她却是和李邺约法三章,坚决不许做出什么别的事儿来。只规矩的泡温泉就是。
李邺一口答应,不过微微翘起的唇角和眼底一点狡黠,却是让陶君兰顿时心中打鼓。
而事实证明,陶君兰的预料的确是没错的。
约好的三章一章李邺也没遵守,反倒是出格了许多条。
故而待到跑完了温泉,陶君兰不但没有浑身舒泰,反倒是疲惫不堪,又浑身酸软。反观李邺,倒是神清气爽。
而就在他们二人逍遥的时候,京城里却是发生了一些事情,掀起了不少风浪。甚至,慢慢的波及开来。;
第一卷 第396章 立太子
衡国公亲自上了折子,请立康王为太子。群臣附议。而且呼声一次比一次高,隔日一次的早朝,俱是要有一次这样的呼声;皇帝终于忍不住拍了桌子。冷冷的灼灼的盯着衡国公看了许久,最终冰冷道:“朕已说过,这事朕自有主张,卿等不必操心了!”
言下之意,便是叫他们闭嘴。
不过显然衡国公却是不这么想,他不但没闭嘴,反而是上前一步朗声道:“皇上明鉴!立太子是安国之策!早立太子,早安民心!当初先皇,太祖皇帝,圣祖皇帝,都是登基后便是立了太子!这足以说明此事的重要性!”
言下之意,倒是有点儿若是不立太子,民心就不稳的意思了。可话说回来,立太子才能安稳民心,岂不是说皇帝不能安民心!
皇帝铁青了脸,勃然大怒,不由得沉声质问:“朕竟是不知,朕已是无能到了这个地步!朕倒是想问问衡国公,朕可是哪里做得不好?以至于民心不稳?”
顿了顿,目光在殿中巡视一圈,皇帝冷笑一声:“朕更不知,康王竟是如此得民心。你们倒是告诉我,康王做了些什么,以至于竟是这样的民心所向?他是带兵打仗,安邦定国了,还是文韬武略,治国无双了?还是说,勾朋结党,同气连枝?!”
这话可以说是批判和质问了。这一顶勾朋结党的帽子一扣下来,请立太子的人里,不少人额上都是见了汗。
不过,也有不少人不以为惧,只镇定自若。其中,衡国公便是为首。
满堂文武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而皇帝则是徐徐开口:“朕方说过,朕不欲讨论此事。衡国公明知故犯,该当何罪?”
这是要问罪了。换做一般人早就跪下认错了,并恳请皇帝原谅自己的冒犯了。不过衡国公却是傲然立于原地,并不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反倒是大声辩驳:“此事已是迫在眉睫,皇上不可再拖!”
皇帝嗤笑:“迫在眉睫?”
“一日不立太子,一日便是朝中动荡!更有不少人蠢蠢欲动,图谋画策!早立太子,以杜绝此事,才能使江山稳固!”衡国公今日似乎是化身为了谏臣,满口都是义正言辞,满脸都是正义之色。
衡国公这般,倒是也有人附和。不过比起之前却是明显少了许多。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蠢蠢欲动?衡国公说得是谁?”
衡国公一噎,却不好直接指名道姓,只道:“成年皇子颇多,迟迟不立太子,只恐……”
“朕就这么几个儿子,如今成年的也不过只有四个。衡国公,你到底说的是哪一个?”皇帝却是不肯这么含糊下去,只咄咄逼人的追问。
衡国公只得咬牙:“端王,庄王,武王,俱是有才能和人脉,其中端王更是立下功勋,又深得皇上太后喜爱,时日一长。只恐因宠生娇,有了别样心思。”
说来说去,衡国公忌惮的也只有李邺罢了。
这一点,皇帝自是早就知道的;
。不过如今逼着衡国公一口说出来,他便是不疾不徐道:“因宠生娇?有了别样的心思?既都是朕的儿子,那便是有德者居之!康王比不上他弟弟,他又如何怨怼与他人?”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随意,全然不顾这话会掀起什么风浪。又或者,根本就像是没想到似的。
可是身为帝王,皇帝焉能不知自己的每一句都是无比重要,随时随地能掀起一场风暴?所以,要说是不知,那真是昧着良心的话。要说没想到,那更不可能。
所以说,只能是故意为之。
皇帝看着底下臣子都是变换了脸色,顿时唇角微微翘起了几分。他的确是故意说出这番话的。为的就是这个效果。
“可自古一来,皆是立嫡立长!”衡国公听着皇帝话头不对,顿时也有些急了,语速都快了不少,声音更是拔高了许多:“且康王敦厚良善,且胸有丘壑,办事也是十分妥当。挑不出错来!康王着实堪为太子!”
“立谁为太子,朕说过,朕心中自有主张!”皇帝收敛了笑意,再度点明了自己的意思。末了灼灼的盯着衡国公:“衡国公,你若再是这般纠缠,朕定不轻饶!”
皇帝较真了。衡国公也是有几分发憷的,当下犹豫再三,到底是缄口不言了。
皇帝见状,满意的微微点头,然后一挥手:“退朝!”说罢便是率先起身,甩袖而去。
文臣武将面面相觑,各自叹了一口气缓缓爬起来,然后潮水一样退出大殿。
衡国公也是只能暂时退出去,面上神色并不好看。
一个五品文臣凑上来拍马屁:“国公爷不必恼,皇上不过是一时在气头上罢了。您毕竟是皇上的舅子,又是立下无数功勋的,皇上怎么也不会驳了您的面子。”
衡国公正恼怒呢,哪里愿意听这些废话?又见对方笑得一脸谄媚讨好,便是越发烦躁,干脆伸手一推:“滚开些!”
作为朝中数一数二的任务,衡国公自然无需对一个五品的官摆什么好脸色。但是,这般无礼粗俗却也着实是过了。
那五品的文臣被推了个趔趄,险些没身子一歪摔在地上,不过爬起来后却也是不敢有半点怒气,只灰溜溜的随着人群掩着通红的脸悄悄出去了。
衡国公悻悻的回了府,然后吩咐自己的夫人去康王府一趟。
而康王妃见过了自己舅母后,便是连忙进了宫去给皇后请安了。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只说这头皇帝怒气冲冲的回了自己的寝宫,在宫女服侍他宽衣换上常服的时候,却是忍不住心情烦躁的自己一把扯下头上的金冠使劲砸在了桌子上,更是恨恨骂道:“早晚有一日,朕要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宫女吓得顿时都哆嗦起来。宝船太监也是惊了一跳,瞥了一眼已经有些变形的金冠,他却是顾不上那个,只忙上前去劝慰皇帝:“皇上息怒,且让他们再猖狂一些时日。”
皇帝冷笑一声:“是了,且让他们再猖狂一些时日;。朕倒是要睁大了眼睛好好瞧瞧,他到底能猖狂到什么地步!”
有一句话皇帝没说出口:他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他这个皇帝权力大,还是衡国公的权力大!
待到好不容易换过了衣服,皇帝沉吟片刻后便是吩咐:“来人,取印,朕要写圣旨!”
宝船太监一惊,心中隐隐有几分模糊猜测,不过却是到底没敢问出口,也没敢在脸上表现出分毫,只是平和的应了一声,忙不迭的下去准备不提。
皇帝则是坐在龙案前兀自斟酌了一回。
一时圣旨写就。皇帝几乎是一气呵成,待到搁下笔之时,他的心情已然是舒畅了不少。招了招手,皇帝甚至露出了几分笑意:“用印。”
宝船太监忙小心翼翼托起玉玺呈到了皇帝手边。
皇帝握住这一方盘龙玉玺,在朱砂泥上印了一下,然后用力的又盖在了圣旨上。直至此时,这一张用了玉玺大印的圣旨,才算是真正的生效了。
宝船太监看了一眼桌上墨迹都还未干透的圣旨,心中倒是替某人担忧了一下,不过更多的却是一股寒气从脚底冒了上来:这天,怕是要变了啊。以后这日子,只怕也不会这样安稳了。
当然,宝船太监心知肚明,只要他紧紧的贴住了皇帝这颗大树,他的日子也不会动荡到哪里去。
待到重新放好了玉玺,又将墨迹已干的圣旨卷起,宝船太监这才小心翼翼问皇帝:“皇上,这圣旨什么时候去宣?”
皇帝沉吟片刻,末了一笑:“现在罢。派人抄录之后你亲自快马送过去,告诉端王,回京城时,他便是可以换成亲王驾撵了!”
皇帝这般直白的说出了圣旨的内容,宝船太监倒是放松几分,挤出几分笑意:“奴才这一趟,怕是又能得不少赏赐了。”
皇帝“哈哈”大笑:“你跑一趟,也该得些赏赐!”顿了顿,却是又肃穆了神色,轻声道:“再替朕带一句口谕过去,告诉端王,日后千万小心!不管何时,他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说得郑重,宝船太监也不敢马虎了,忙郑重的应了。又问:“可否请端王爷立刻回京?别庄那边虽说不错,可到底护卫少了些。”
皇帝也是担心这个,不过想了想却是摇摇头:“你带一队人过去罢。以后也不必再让人回来了。就让他们跟着端王办事罢。”待到回了京城,端王的事儿只怕不少,且再让他好好的放松一些时日,再将伤养好罢。
而且,再过不久他也即将前往行宫避暑,到时候情况也会好很多。
吩咐完了这些,皇帝笑呵呵的言道:“走,去德安宫!将这消息告诉太后,且让太后也乐呵乐呵。”
宝船太监笑着应了,又道:“太后知晓了此事,必然是欢喜无比。到时候心情一好,说不得奴才又能得些赏赐!”
皇帝“哈哈”大笑,“你这奴才,倒是成日惦记这些!”;
第一卷 第397章 夺权
当抄录的圣旨在朝堂上公布时,宝船太监已是一路疾行往行宫而去。
而京城,则是因了这一纸圣旨掀起了滔天巨浪。纵观天下,皇子皇孙纵不说遍地都是,可也绝对不少了。可是这么多的皇子皇孙里头,到临死之前能混上个亲王封号的,却也算是凤毛麟角了。而像是李邺这样年轻的更是少见。
当然,最关键的是。现在几个皇子里头,一下子便是端王——不,是端亲王。如今端亲王的身份地位一下子就超越了其他皇子,成为最为尊贵的存在。
而且,这样的行为,也似乎是在提醒众人皇帝在诸多儿子里,最为看重的还是这个排行第二的儿子。若是李邺还是个哑巴也就罢了,毕竟是不能继承皇位的,还不用多想。可是现在……
在皇帝的信重和偏爱下,难保皇位的继承也会出现一些偏差。以前康王作为嫡长,几乎是所有人都觉得康王继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么……况且皇帝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说了一句话:有德者居之。
这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嫡子也好,长子也好,都不再具有任何的优势。这话听上去,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这根本就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