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档-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吹吧回家路上多穿点;天气预报说过几天降温。”边妈不客气地说了一句;挂了电话。
看着手里的电话;边学道主意已定。
2…不同于工作室赚的钱;这笔钱于净无比。
这次卖了2b边学道决定不等了;他要立刻回家跟父母把赚钱的事说清楚;直接把两人接到松江居住。
第二个电话;边学道打给杜海。
“杜海;我边学道;这两天你帮我把松江能买到的报纸都买一份;把里面有报道2…收购案的报纸挑出来;我有用。”
杜海说:“我已经买了好几份了;明天我再出去买。”
第三个电话;边学道打给单娆。
“喂;娆娆;你在哪呢?”
“我在路上呢”
“怎么不在单位?”
“现在午休;我就出来了。”
边学道问:“吃饭了吗?”
单娆说:“刚在路边买了个肉夹馍。”
边学道问:“汉堡吃腻了?换口味?”
单娆说:“汉堡贵;这个便宜一点。”
边学道一下愣住了。
他忽然发现一直以来;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东西。
边学道坐直身体;问单娆:“我一直没问你;你现在每月工资多少?”
电话那头的单娆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实习期66;转正后1800。
边学道皱着眼眉问:“没别的了?”
单娆说:“我听一个来了三年多的同事说;一年到头;杂七杂八的加一块儿;能有4万多。”
边学道问:“你现在还在实习期?”
单娆说:“一年实习期。”
边学道问:“多久能提于?”
单娆说:“学士一般是三年副科;五年正科;七年副处。”
边学道问:“还挺门儿清。你中午出来于吗?有事?”
单娆静了一会儿;说:“我是出来找房子呢”
边学道说:“你想租房?不是有宿舍吗?”
单娆叹了口气说:“室友是个女硕士;在外面看着很于净;回家就特别邋遢;好几次发现她上完厕所不冲马桶;我实在忍不了她了。”
边学道问:“找到合适的房子了吗?”
单娆说:“没有;找了一周了;不是远;就是贵;要么就是合租;我不想合租了。”
边学道觉得自己实在有点儿对不起单娆。
一个女生只身闯北京;就算她再成熟;再聪明;毕竟家不在北京;人生地不熟。
她姑姑单鸿是在北京不假;但总不能天天护在她身边;何况有些事;单娆本身也不会跟姑姑说。
现在的单娆;每月赚66块;跟室友处不来;想出去找房子;以她的收入;能找到什么样的房子?
亏得自己还天天盘算怎么在北京囤房子;琢磨来琢磨去;思考来思考去;一会儿想在这里买6套;一会儿想在那里买6套;结果呢;单娆还在北京找房子租呢
自己的正牌女朋友居然没地方住;居然要租房;还得租便宜的房子……
真是扯淡到一定程度了。
边学道压下自己的情绪;轻声说:“娆娆;听我的;你现在找车回单位;房子的事先放一放。我下周去北京;有什么事;等我到了再说。”
单娆一下高兴起来:“你下周来北京;真的?”
边学道说:“真的;我下周去。”
接着他听到电话里单娆的声音发生了变化;似乎是要哭泣的前奏:“你终于来北京保护我了;让我靠一会儿也好。”
边学道柔声说:“我会保护你的;乖;你现在打车回单位。对了;把你银行卡账号给我。”
单娆问:“于吗?”
边学道说:“我给你打点钱;你的工资在北京怎么够生活?”
单娆说:“不;我家里每月给我补贴;我姑也给我;我不要你的钱。”
边学道说:“听话;给我。”
单娆坚决地说:“不。”
边学道说:“跟我还分什么你我?”
单娆说:“结婚前就要分。”接着单娆话锋一转:“快来吧;你来看看我;比什么都强;对了;你要是不抓紧;大姨妈就要敲门了。”
边学道说:“那我就在北京待到大姨妈走;然后让你给我生个儿子。”
单娆轻声说:“来吧;我给你生……”
从机场开车出来;先回公司看了看。
边学道的管理哲学是;抓好大方向;其他工作给手下去做;随着中层人员的不断招入;边学道越来越轻松了。
现在的敢为;隐隐分为两个圈子。
一个圈子是吴天和刘毅松为主的元老派;加上杨恩乔、吕济琛;韩立川算半个。这个圈子攻击性不强;但防守实力不错。在敢为公司不好说;在尚动;想撼动吴天和刘毅松;基本不可能。
另一个圈子是傅立行、丁克栋为主的新人派;算上熊兰、唐琢;有心人不难发现;这活脱脱是一支傅家军。无论丁克栋、还是熊兰唐琢;都是通过傅立行的关系拉进来的。这个圈子的特点是进攻性十足;随着敢为的扩张;会一天比一天掌握实权。
傅立行似乎知道自己的身份有点特殊;所以他很少参与敢为内部的各种会议和事宜;只是全身心投入到隔壁两个场馆的装修改造;工程之外的事;他一概不管;就算你去问;他也说去找吴总刘总。
目前这个局面;可以说是边学道有意形成的。
两世为人的边学道;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他只是道听途说了一点帝王之术;睡不着觉的时候;仔细思量其中的制衡之道;边学道活学活用了。
在边学道心里;这里的人都可以信任;但同时他又不会百分之百地信任。
如果硬要分出个级别;他宁可把杨恩乔培养成自己的一个心腹;等明年毕业;他会再从身边人中选出一个放到敢为;当然;这个人的信任级别要高于杨恩乔。
在边学道心里;不打算从家族中找亲戚进入敢为;他办事喜欢任人唯亲;但又不喜欢让亲属插手;他认为亲属关系会让其他人觉得身处的是个家族式企业;容易让人才觉得没有发展空间而出走。
想来想去;39寝室边学道最信任的人是李裕;可是李裕的性格似乎不适合搞管理。
最后他觉得;可以⊥王德亮试试;但要等uu年王德亮毕业才行。
回家洗了个澡;从卫生间出来;发现有三个未接电话。
正拿电话看着;又开始震动了。
按下接听键;丁克栋在电话里说:“老刘被人捅了;正往医院送呢”
〖
第231章 见义勇为
边学道赶到医院;从几个俱乐部保安口中了解了事情经过。
话说起来;刘毅松这次属于见义勇为。
俱乐部一个保安胃炎发作;疼得人都站不稳;俱乐部批了…天假;在员工宿舍休养。
吃过午饭;刘毅松代表俱乐部去宿舍看望;出门时喊上两个跟病号同宿舍的保安;一为带路;二为路上买点慰问品;让两人帮着拎。
在宿舍待了2分钟;刘毅松和两个保安一起往俱乐部走。
走到半路;刘毅松接了一个电话;两个保安走在前面;刘毅松落在后面。
忽然前面100多米外路面上的公交车;车头左右摇摆;然后传来一阵紧急刹车声;随后公交车失控撞在了路边的水泥花坛上。
隔着100多米;都能听见公交车里一片混乱;有哭喊声;有惊叫声;有厮打声……
公交车前门开了;跳下来两个中年男人;两个人手里都有刀;而且身上有血迹。
车里的打斗还在继续;能看见有一个人也想从前门下车;但被人纠缠住了;拽回了车里。
跳下车的两个男人想上车拽人;不想车门一下关上了。
两人对着车门踢了好几脚;用拳头狠砸车窗;吓得车里人一阵慌乱。
其中一个男人推开一扇车窗;挥舞着手里的刀叫骂着;让车上的人开车门
车上有男有女;有的一个劲躲;有的大声喊着快报警;有人说不能让外面这两个再上车……
一个男人想掰开后车门;里面有几个男人把着车门不让他开。
车外面的两个男人看上不去车;一咬牙开始跑。
他俩也是有点慌不择路;跑的方向正是刘毅松三人的方向。
跑了几步;才看清两个保安身上的保安服;拿刀的男人慌了。
两人中一个比较机灵;知道今天的事是没好了;虚晃一枪;等同伙跟两个保安对上了;他脱身继续跑。
他这次看清了;两个保安身后只有一个拿着电话的瘸子;跑过前面路口就安全了。
看着俱乐部的保安已经在前面缠住了一个;刘毅松瞬间做了决定。
两人距离两米远的时候;一脸木然的刘毅松突然动了;用力将手里的手机摔向对面男人的脸。
见对面的瘸子用东西砸他;男人猛地一歪头;但还是被砸了个结实。
用余光看见瘸子扑了过来;男人手里的刀顺势往前一递一划……
男人能感觉到刀从对面瘸子肚子上划过;但同时他也被瘸子一拳打在脸上
男人第一反应是;这个瘸子手真重……
边学道了解的都是保安的视角;他很快就从其他渠道知道了事件的全过程
事发当天下午;松江市内几家媒体的记者都赶到医院;采访事情经过。
但医院、公安的回答都是;等通稿。
通稿可以等;但记者有记者的门路;他们联系医院宣传科里的熟人;一点一点梳理事情的经过。
很快;记者们就搜集到了大部分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小偷团伙公交车上行窃;公交司机提醒乘客小心;遭到小偷殴打;车上几个男乘客挺身而出;小偷掏刀伤人。三个小偷;两个成功下车;一个被乘客抓住。下车的两个小偷遇上了三个热心市民;均被制服;但在此过程中;三个市民两个受了伤。
受伤的公交司机、几名受伤的乘客和两名受伤的保安被送往医院后;当时公交车里的其他乘客;纷纷跟警察表示他们愿意当证人。
随后公交车上的老人带着子女来到医院看望伤者。
公交车上的小孩跟家长一起来到医院看望伤者。
女人则带着家人来医院探望。
整个事件;除了三个小偷;从保护乘客财产安全的公交司机;到挺身而出的男乘客;再到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热心市民;最后到车上乘客的感恩之举;一幅热血暖心的画卷铺展而开。
记者们一打眼;这就是个好新闻。
这简直是一座文明城市最动人、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信息传递回报社、电视台、网站;主编们都兴奋起来。
信息传到市委宣传部;部长正在北京开会;常务副部长齐海平刚跟人还在北京的部长通完电话;就接到通知;让他去省委宣传部开碰头会。
齐海平立刻意识到;白天发生的公交车事件要发酵了。
果然;省里的要求是;省市两级媒体充分做好公交车见义勇为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弘扬松江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要求两级媒体将报道重点放在市民见义勇为和大爱互动上;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向英雄市民学习的热潮。
边学道在医院;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刘毅松。
刘毅松腹部的伤口不深;没伤到内脏;但被刀划的口子可不小;看上去十分吓人。
吴天跟边学道说:“幸亏老刘早年踢过球;自我保护意识和身体控制能力比较强;看见对方的刀划过来;他下意识地吸气收腹弓后背;你也踢过球;都懂;就跟临机应变躲对方飞脚差不多……”
刘毅松说:“我没事;大家都回去吧;俱乐部一堆事;离开你们不行。”
边学道跟刘毅松说:“今天怎么这么热血?”
刘毅松想笑;却疼得直咧嘴;说:“我也不知道;就是看到前面咱家保安跟对方缠上了;脑子一热;心想不能让他跑了……”
边学道说:“行啊;大夫说没伤到内脏;也算万幸;你好好养病;要是闷;我每天让保安队的小子们过来陪你。”
刘毅松说:“不用不用;对了;别告诉志友;让他安心在外面学习。”
边学道说:“我知道;放心吧。”
从刘毅松病房出来;边学道又去看了另一个胳膊上受伤的尚动保安;在病房里;边学道勉励对方安心养病;一切费用俱乐部负责了。
正在病房里说着话;电话响了;是麦小年。
边学道走出病房;接起来:“哥;我在医院”
麦小年说:“上头传来的消息说;公交车的事;百分之百要炒大;这次你们的机会很好;可以借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和对外形象。”
边学道说:“我们一个俱乐部;守法经营;诚信待客;就是王道;这些东西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麦小年意味深长地说:“好好机会不利用;那是暴殄天物啊”
边学道说:“我在医院;看见不少媒体的人在采访;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麦小年问:“什么想法?”
边学道说:“尚动这次三个人在场;一个是副经理;两个是保安;你看这样;你那能不能操作一下;弄个协警招聘记录;我回去跟两个保安对一下话;就说他俩刚应聘了新展派出所的协警;所以制服歹徒是下意识的行为。”
电话里麦小年静了一会儿;说:“这个倒是能操作……”
边学道说:“有些东西是上头需要的;所以一旦话题炒起来;形象竖起来;这种东西没人深究;就算有人想翻底儿;上头也不会同意。你刚才也说;好机会不用;暴殄天物。”
边学道继续说:“尚动和新展是警民共建单位;如果借着这次的事;好好宣传一下新展所;局里应该也会满意;毕竟通常这样的英模事迹;省里市里头头脑脑都会关注。那个时候;协警给新展所长脸;新展所给本系统长脸;麦哥;咱都要往高处走。”
麦小年问:“你确定能让那两个保安听话?”
边学道说:“小弟用脑袋担保。”
麦小年说:“10分钟后我给你电话。”
第二天;等媒体第一次采访到尚动的三个当事人时;他们收获了最新的情况。
原来两个保安刚刚应聘了尚动所在片区新展派出所的协警。
刘毅松作为主管保安队的副经理;因为平时跟两人关系不错;当天是出去吃饭;给两人送行。
记者随后跟新展派出所联系;求证此事。
新展派出所所长接受采访时称:这两人几天前确实应聘了新展派出所的协警岗位。因为这次招聘的岗位属于临时性岗位;且原拟使用期是三个月;所以没有对外大规模公开招聘;而是先从辖区内的几家企业里有安保经验的保安中招募。尚动俱乐部跟新展派出所是警民共建试点单位;是新展派出所询问的第一家单位;就把人招上来了。
所以;出手制服歹徒时;两人已经不是尚动的保安;而是新展派出所的协警。所里今天就将派人到医院看望慰问两个勇敢的年轻协警。
一切似乎都真相大白了。
原来路上的三个热心市民;其中两个是刚刚成功应聘的协警;公交车事件的群英谱一下有了厚度。
市里的领导很高兴;协警毕竟也算公家的人;在那样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出手制服歹徒;这说明带队伍的人领导有方。
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也很高兴;协警也是警;这一次事件;足足给整个系统加了好几个点的印象分。
很快;麦小年就接到了局里领导的电话;认可了他在新展所的工作;让他再接再厉;争取更上层楼。
放下电话;麦小年摸着下巴想:尚动这个边学道有道行啊
〖
第232章 跟报社过招
刘毅松火了。
连续两天;有刘毅松报道的报纸都卖得特别好;松江市民实在是太好奇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一个残疾人面对持刀的歹徒;不退反进。
刘毅松不仅成了媒体眼中的香饽饽;也成了领导眼中的好市民。
事件发生第三天下午;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征委托;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钱康永;来到医院看望慰问见义勇为的协警和热心市民;向几人颁发了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证书、奖章和4万元奖金。
钱康永在刘毅松的病房待的时间最长;赞扬了刘毅松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表现的英勇;称赞这种大爱无疆、见义勇为的精神代表了松江的城市形象。
领导的言行就是媒体的指挥棒。
荣誉纷至沓来。
躺在病床上的刘毅松一时间成了松江热点人物。
随便翻开一份近几天的松江报纸;都能看到刘毅松躺在床上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