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档-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以隔着门听了几句,说的是什么辞职,什么出国,什么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感觉好像是在跟家人争吵。
就在苏以犹豫不决,是该装作没听到,还是该进自己的房间等一会儿再出来时,她听见单娆房间里传出“啪”的一声。
听声音,好像是单娆把手机摔墙上了。
不能再装没听到了,苏以敲门,没人应,她推开房门,然后看到单娆趴在床上,捂着嘴哭成了泪人。
再看地上,果然有一个摔碎的手机和零散部件。
安慰了单娆一会儿,觉得应该给单娆自己释放情绪的空间,苏以去厨房给单娆煮粥,等苏以端着粥再去单娆房间时,单娆已经睡着了。
当天晚上,单娆高烧不退,甚至说起了呓语。
苏以找人帮忙,把单娆送到医院,第二天单娆说什么都要回家。
回家依旧发烧,吃了药,一直昏睡……
挂断电话,边学道猜出了大概。
单娆到美国后给家里电话摊牌,说自己已经辞职并且人在美国,单娆父母肯定要问前因后果。
结果,得知女儿不声不响辞了“金饭碗”好工作,这么大的事,不跟家里商量一下就自己做决定了,戴玉芬气得说话直抖。再往后问,女儿辞职后竟然去了美国……
没事去美国干什么?
去美国为什么瞒着家里到了地方才打电话?
单娆爸妈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单娆跟边学道的感情出了大问题,这是躲出去了。
在两人看来,这根本就是鸡飞蛋打,所以电话里的语气就激烈起来。
边学道几乎全猜对了。
拿着电话,听单娆说跟单位辞了职,人已经到美国了,戴玉芬整个人都“短路”了。
一段时间以来,戴玉芬知道女儿和边学道“不那么亲密”,可是她也清楚自己在边学道那里的“第一印象”不太好,因为双方第一次见面吃饭,她就跟边学道说“够不着菜就站起来”。( )
这下好了……
当初自己觉得考进中x部的女儿是边学道“够不着的菜”,后来,边学道成了单家“够不着的菜”了。
戴玉芬怎么也想不到,当初用来点边学道的一句话,一语成谶,应在了自己女儿身上。
电话里,戴玉芬骂了单娆,她跟单娆说“你个不争气的死丫头,赶紧给我回来”。
戴玉芬不知道,单娆心里的一团火,其中一半是从家里这边来的。当初要不是家里“苦口婆心”地灌输她各种官本位、求稳定、社会地位高的观念,毕业时她不会毅然决然去燕京,那时单娆真的想过留在松江陪在边学道身边。
一步错,步步错。
一路走到现在,积压的情绪在摔手机那一瞬间爆发了出来。
苏以有一说一,说完就结束了通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边学道心中五味杂陈。
去美国见单娆的念头一闪而过,随后另一个声音占据了上风——去美国又怎样?捅了单娆一刀,单娆躲出去自己疗伤,难不成追过去送上金疮药,擦上药,揉一揉,等伤口愈合了,然后再捅一刀?
不管怎么说,哭出来就好。
摔了,哭了,发泄过了,调整一下,应该能在美国开始一段新生活。
………………
边学道终究没去美国。
他用e…mail跟苏以保持着联系。
邮件里,苏以只是“公事公办”,将单娆的病情进展和情绪状态告诉边学道。
看着邮件里的文字,边学道能感觉到,因为单娆的事,苏以对他有意见,估计是苏以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年陈建的影子。
几天过去……
人在美国的单娆病好了,苏以的邮件停了,人在燕京的边学道也开始忙了。
一周前,边学道接到邀请,邀请他参加即将在燕京召开的《2008年国际互联网新概念峰会》。
看邀请函上的介绍,这次峰会规格很高,国内外不少互联网领域的顶尖学者、专家、领军人都会出席峰会。
边学道有意让王一男替自己去,可是王一男正在松江主持智为科技内部改革,消解“戴小云案”的影响,加上圈里人都知道王一男不过是经理人,边学道才是智为科技的真正掌舵人,所以边学道不得不去。
另外一件需要边学道操心的事,是《taken》(飓风营救)要上映了。
这部总投资3500万欧元的电影,边学道旗下的有道影视传媒公司投了3000万欧元,法国欧巴罗电影公司投资500万欧元。
双方在合同书里标明,欧巴罗电影公司负责组建摄制剧组,以及电影在欧洲的宣传。作为联合出品方,有道影视传媒公司负责电影在中国大陆的宣传策划、推广,并独家承接该片的影迷互动官方平台。
2008年元旦刚过,欧巴罗公司就跟有道影视传媒联系过,通知有道影视可以进行电影的前期宣传推广了。
所以元旦刚过,智为科技的导航页、浏览器,安全卫士的热点信息弹窗就开始推介《飓风营救》了。
呃……
说到《飓风营救》这个中文译名,边学道知道前世就被人在网上吐槽过。
前世,相当一部分第一次看见《飓风营救》片名的人,第一反应都以为这是一部灾难片,讲的是在龙卷风中救人的故事。
结果呢……
其实《飓风营救》讲的是一个退休老特工千里迢迢拯救被人贩集团拐卖的女儿的故事,电影全程都没刮风,跟灾害天气没有一点关系。
在宣传之前的定名环节,边学道想过译为《九十六小时》,或者《电话追踪》,或者《狂飙追杀》,或者《怒火96小时》,又或者叫《听爸爸的话》……
最终,他还是定名为《飓风营救》。
不为别的,为的是能借到前世的吉利,毕竟这是有道影视传媒公司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大家需要一个开门红。
进入2月,边学道一声令下,合资电影《飓风营救》在智为微博上的推广运营活动全面推开了。有道集团有个规矩,任何人不得在边学道不知情的情况下动用智为微博的力量主动炒作某人或某事。
所以,这是智为官方第一次全力推广一部电影。
智为微博上,《飓风营救》几乎是一夜之间就火了——
——电影剧本是法国名导吕克贝森执笔。
——《飓风营救》里,“天后”沈馥本色出演一个大牌歌手。
——电影里有一段女歌手演唱会结束后遇袭的剧情,电影中的这一部分,拍摄于沈馥真实的演唱会上。
——电影主题曲《lovesong》是沈馥看到剧本后创作的,这首歌收录在沈馥的最新专辑《halo》中。
沈馥前脚发布新专辑,后脚电影就要上映了,随着一张张剧照流出,智为微博再次被沈馥点燃了。
在歌迷粉丝看来,沈馥的名气帮助了电影的宣传,同时这部合资大片也预示了沈馥多栖发展的无限可能。
智为官方动用微博爆发出来的宣传力量是恐怖的。
随着电影的终极预告片在智为微博上独家发布,《飓风营救》真正的未播先火了。
大家在预告片里,看到了跟《谍影重重》十分相近的格斗风格和镜头气质。
在孟茵云的帮助下,电影成功过审,将于2008年3月1日与国内观众见面。院线方面,于今和王德亮代表有道影视传媒一家一家地谈过去,整体来说还算顺利。
干院线的没有糊涂人。
有孟家的人牵线,加上站在于今和王德亮背后的边学道,没人愿意得罪姓孟的和姓边的,于是国内几家主要院线老板都拍胸脯跟有道影视保证在排片上给《飓风营救》一定倾斜。
事实上,按照《飓风营救》的阵容和宣传力度,多排片院线一点不亏。
为了有道影视的开门红,为了沈馥大荧幕完美首秀,边学道不仅动用了智为科技的大量资源,还在几家门户网站上发软文广告。
线下,他投入重金,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公交站点宣传栏上买广告位,全方位立体式进行宣传轰炸,被媒体称之为“飓风式宣传”。
就在国人等着3月1日去电影院看“天后”沈馥大荧幕首秀的时候,2月25日,边学道以国内“互联网大佬”身份在燕京参加了《2008年国际互联网新概念峰会》。
没人想得到,他会在这次峰会上“发飙”。
…………
…………
(最近创作灵感枯竭,今天陪家人去看了大圣归来想取取经,看之前心里有点担心“自来水”们吹大了,名不副实,没想到确实是良心之作,最起码在我看来对得起票价。)
…………
第817章 互联网
readx;2月25日上午,燕京大会堂里座无虚席,“2008年国际互联网新概念峰会”隆重拉开帷幕,国际国内互联网行业大佬齐聚一堂。
这次“国际互联网新概念峰会”召开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已经形成,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顺利“过冬”。
经济危机下,工业和服务业首当其冲,所以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互联网,希望互联网领域能碰撞出一些新思潮的火花,点燃火炬,照亮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因此,这届“国际互联网峰会”的主题是“新概念”。
所谓“新概念”,就是让各国互联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叱咤风云的it大佬谈一谈自己对互联网行业未来的新认识、新看法、新见解、新定位。
应会务组要求,边学道准备了一份发言——《互联网,改变从这里开始》。
这份发言是他在办公室里自己动手写的,灵感来自于眼下正在进行的电影《飓风营救》的前期宣传。
来自于2014年的边学道清楚记得,2014年时他和徐尚秀去影院看电影,电影票都是徐尚秀在手机上用软件买的。他隐约记得徐尚秀买票的软件有猫眼电影,还有微信电影票。
从《飓风营救》宣传,边学道联想到了手机买票,从手机买票,他联想到了在线选座业务,由此,他又想到了o2o售票模式,最后,他想到了一个名词——“互联网”。
近10年工龄的老审读员边学道已经记不得自己是在哪里看到“互联网”这个词的了。
可能是在自家的报纸上,也可能是上网浏览时读到过,反正,这个词潜伏在他的脑海里。
然后,在写发言时跳了出来。
“互联网”……
边学道第一直觉是这个词很时髦。
第二直觉是这个词很有可能会火!
“互联网”这个词太大了,大到无所不包,它简直就是“连接一切”。
写发言的时候,越写,边学道越觉得心里痒痒。
心痒难耐!
智能手机普及……
3g、4g网络铺开……
再过几年,自己的“互联网”概念估计会被人们翻出来重新审视,成为远见的明证。
………………
燕京大会堂。
会议前半段的时间是属于官员的,按级别高低,分别上台讲几句,短则5分钟,长则10几分钟,好在还都比较识趣,没有叨叨半小时以上的。
接着到了代表发言时间。
出于尊敬远道而来朋友的礼仪,前三个发言的都是外国的学者和专家。
坐在前排,戴着同声传译耳机的边学道听得很认真。
台上发言的三个老外还是很有水平的,讲的内容虽然算不上特别新鲜,但干货不少。三人发言里有几句话在边学道这个重生者看来非常有见地,极具前瞻性。
这三个老外的发言,也算对得起“国际互联网峰会”的名头。
2008年年初时,淘宝还处在上升期,离全盛有段距离,只能算是初露锋芒。
而边学道的智为科技则不同,无论安全卫士、输入法、导航页、浏览器、游戏,还是智为微博,几乎都是一出即火。
无论影响力,还是用户量级,智为科技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互联网公司。
所以,边学道被安排在中方第三个发言,同时他也是上午会议最后一个发言的人。
最后一个发言,简称压轴。
让边学道压轴发言,是会务组最高领导看到边学道的发言样稿后拍板定的,力邀边学道参加这次会议也正是这位领导的主意。
这位领导一直在国家经济口单位工作,几年前看到边学道大学时署名发表的两篇论文,透过那两篇论文,可以说他跟边学道神交已久。
<;p几天前在办公室看到边学道的发言样稿,这位领导仿佛找到了当年看边学道论文时的感觉,他有预感,这个发言极有可能引发一波讨论热潮。
第二位发言者讲到一半时,有会务组工作人员悄悄过来提醒边学道做发言准备。
10分钟后,第二位发言者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鞠躬下台,随后会场上的led大屏上打出了两行字幕——
——《互联网,改变从这里开始》
——发言者:有道集团董事长,边学道
字幕一出,全场人都望向坐在前排左侧那个背影。
他就是边学道!
全国最年轻的“富一代”亿万巨富,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创下让无数人难望项背的事业。
台下不少人都知道,这是边学道第一次在国家级会议上正式发言,这次发言是这个年轻富豪的官方首秀。
站在演讲台前,边学道先向台下微微鞠躬致意,然后开始了他的发言:
“大家好,我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互联网。”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各个国家互联网领域的明白人,所以,边学道这段话一出口,立刻把大家的兴趣都勾出来了。
不过“互联网”这个名词虽然新颖,但边学道的发言到底有多大价值,还要看他后续的发言内容来判断。
看了一眼台下的反应,边学道继续说:“‘互联网’是一个趋势,过去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
“‘互联网’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粘在一起,它不是‘物理反应’,而应该是‘化学反应’,其核心是要素的重组,它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过程,‘互联网’最强的地方是可以跨业、跨区、跨领域,用激活‘信息能源’。”
会场里很静,除了边学道的声音,完全听不到一点杂音,坐在台下的互联网大佬们看着台上发言的边学道,心里钦佩又郁闷,这种感觉混杂在一起,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发言还在继续:“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互联网’可以给年轻人带来的创业机会最集中的莫过于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游戏和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催生千万小企业的同时,亦将制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它将催生创业黄金时代。”
发言最后,边学道说:“‘互联网+’是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升级版,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是大于二,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发言结束,边学道鞠躬下台。
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时,没人想得到新词“互联网”迅速占据内地媒体的重要版面,打开各行业参与者及研究者的“话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