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他将应天改为南京,并定为明的都城,从此明王朝的统治正式开始。
53。郑和下西洋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的一天,苏州城外的刘家港里,人山人海,苏州居民几乎是倾城而出,来看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支特大型远洋船队出航。沿着数里长的娄江河道,整整齐齐地排列着200余艘船只,船上的将士和船员们,个个衣着鲜明,喜气洋洋。船队的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陪着永乐皇帝朱棣派的钦使走过来,码头上摆设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御酒。钦使斟满一杯,递给郑和。郑和躬身接过杯子,高高捧起,单膝向西北南京的方向跪下,恭谢圣恩。然后举着杯子来到江边,将杯中的御酒洒进江里。霎时各大船上鼓声轰鸣,锣鼓喧天,鼓乐齐奏,一道道雪白的布帆升起。船队在两岸人群的欢呼声中,缓缓移动。郑和与王景弘跟钦使道别,登上主舰,满面笑容地向两岸欢呼的人群挥手答礼。
这支远洋船队是郑和领了朱棣的旨意组建的。船队共有大小船只200余艘,其中大号船62艘,船长44。4丈,宽18丈,称为“宝船”。另外按用途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水船”等。船队人员,除他任正使、王景弘任副使外,还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等将士及郎中、买办、书术算手、通事、医生、舵师、水手等,共2。755万人。
郑和原是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晋宁人,本来姓马,小名三保,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于一个回民家庭,全家信奉伊斯兰教。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远征云南,第二年将云南平定。那年马三保12岁,被作为俘虏家属送到燕王府邸,净身后当了侍候燕王朱棣的小太监。朱棣见他俊秀聪明,便让他跟王子们一起读书习武。马三保长大后,生得“身长七尺,腰大十围,行如虎步,声音洪亮”,而且善于辩论,颇有才智,武艺超群。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那年,马三保29岁,作为一个内臣,一直随在朱棣身边,出入战阵,多次立功,因此很得朱棣赏识。朱棣登基后,亲笔写了个“郑”字赐他作姓,又起名郑和。人们又叫他“三保太监”。
据说当日郑和带领船队驶出娄江,进入东海。这时船队不再一列航行,而改成行军的队形,大中小船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地向南驶去。
船队日夜行进,白天船队用旗号联络。晚上,各船悬起退桅灯,恰如闪闪星火,在海面上错落有致,连绵十几里,非常壮观。遇到有雾的天气,各船吹起铜制的号角,此呼彼应,队列丝毫不乱。船队经过福建,先在长乐今福建长乐的五虎门港停泊。等到东北方的信风吹来,郑和率领船队,驶进大海,踏上远洋航行的征程。
船队满帆行驶,顺风破浪,经过10个昼夜,到达了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船队停泊在新州港今越南归仁。当地官员到海边迎接,并请郑和到王城观光。郑和在王城与古城国王会面,双方互赠礼品。
船队在占城逗留了10天,又继续起航南下。再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穿过辽阔无边的南中国海,来到了岛国苏鲁马益今印尼泗水。这里草深树密,椰林婆婆,一派热带海岸风光,十分迷人。岛上居民身披锦衣,敲着皮鼓,载歌载舞地欢迎中国客人。船队在这儿稍事停留,转舵向西,朝苏门答腊岛驶去。
永乐四年初,郑和船队来到了马来亚西岸的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满刺加的酋长叫拜里迷苏刺,听说中国船队来到,在港口迎接。郑和让船队进港,停稳之后,他和副使王景弘下船登岸。岸上,满刺加居民成千上万地争着看中国的使者,一时鼓声和号角声喧腾起来。拜里迷苏刺用当地最隆重的礼节,欢迎郑和和王景弘。
船队在满刺加停留一些时日后,又继续西行,从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海域过去,又绕过印度半岛的南端,向北到达葛兰今印度阿勒皮一带、柯技今印度柯钦一带,最后到达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一带。在古里又迎来出航以来的第二个新年。这一路上,郑和走过了大大小小20几个国家。每到一地,郑和都去见当地的国王和酋长,代表大明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做生意时也是公买公卖,互通有无,做到双方都有利。有时还把大船队分成几个小船队,分别多去几个地方,传播友谊,交流经验。各地人民同声赞颂明朝皇帝的威德。
郑和在古里住了些日子,准备循原路返航回国了。他在古里海岸上树了一座石碑,碑文写着:“此去中国,十万余程。民物威若,熙皞同情。永示万世,地平天成。”。
船队返回的路上,郑和继续访问一些国家,最后于永乐五年九月,到了苏州刘家港。这次出航,共历时两年零三个月。
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航算起,直到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17年的时间,郑和率部队六次下西洋。宣德五年,郑和又奉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命令,作第七次航行,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出国,宣德八年返回。他的船队,把印度洋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走遍了,最远到过波斯湾的忽鲁谟斯位于今伊朗境内,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位于今肯尼亚境内、阿丹在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等地。
郑和在第七次远航回来后不久,便因病去世。南洋诸国的人们,为纪念这位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在爪哇岛修了一座庙,供奉了郑和的塑像,庙前有一牌楼,上书“德绥威服”四字,这座庙起名叫“三宝庙”。后来这地方发展起来,便叫“三宝垄”今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
54。戚继光驱逐倭寇
明朝到嘉靖皇帝的时候,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遭到一批日本海盗的骚扰,这伙海盗被称做“倭寇”。为什么叫“倭寇”呢?因为唐朝之前日本被叫做“倭奴国”,“倭”就是矮个子的意思。
倭寇在浙江、福建一带烧杀抢掠,百姓十分痛恨他们,但是此地的明朝军队胆小软弱,倭寇的侵略越来越严重。嘉靖皇帝在北京皇宫知道这消息十分烦恼,他害怕自己的江山不稳,连忙派年仅27岁正在山东的戚继光到浙江平定倭寇,这一年是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
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出生在一个武将家庭。他的父亲戚景通是一个十分正直廉明的人,从小戚继光深受父亲影响。父亲从不娇惯他,有一次小戚继光穿着一双漂亮的新鞋喜滋滋地喊着让父亲看,满以为能得到父亲的夸奖。没想到,父亲脸一沉,严厉地说:“你小小年纪就想到要吃好穿好,将来还怎么能用心带兵打仗。”小戚继光一吐舌头,脸刷地红了,连忙把新鞋脱了。这件事给戚继光印象十分深刻,他钦佩父亲,下决心要像父亲那样做一名好将军。
父亲去世后,戚继光承袭了登州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的军职,当时年仅17岁。由于他刻苦好学,纪律严明,到25岁已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整个山东沿海的防卫。戚继光治军十分严格,要求军兵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因此在军中他有着很高的威望。
过了两年,戚继光被调到浙江防范倭寇。对于倭寇的罪行戚继光早有所闻,他痛恨这些日本海盗残害我国百姓的行径,发誓一定要平定倭寇。
戚继光精通兵法,他认为打仗要取得胜利一定要军队精良,纪律性强,宁可要几千精兵,也不要几万乌合之众。他到浙江首先检阅当地军队,发现许多恶习充斥全军,这样一支军队怎么能打败倭寇?于是他树起招兵大旗,另建一支新军。
很快一支由当地农民、矿工组成的3000人的军队组织起来,开始几个月戚继光对这支新军严格训练,亲自教士兵使用各种兵器。在有了一定基础后,戚继光开始演习“鸳鸯阵”。
一个鸳鸯阵由几个人组成,最前面的是队长,队长身后有两行士兵,每行5人,最后一个是伙夫。队长身后每个士兵都拿藤牌,遮挡箭支、刀砍,掩护其他战友。他们俩后边是“狼筅兵两个,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新兵器,实际是大毛竹上插上尖刀,由于把儿长可以横扫挥舞,威力巨大。再后面分别是每行各两个民枪兵和一个短刀兵,协助作战。这样一个小队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几百个小鸳鸯阵组成一个大阵,还可以变换阵法为“二方阵”、“三方阵”,真不愧是秘密武器。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寇大股部队侵犯浙江台州一带,而此时戚继光率军正在宁海。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激动,心想终于有机会能和倭寇决战并消灭其大部队了。他立即上马,手持令旗坚定地向前一挥,说道:“全军启程,向台州急行前进,违令者斩。”军令如山倒,这支部队昼夜行进,当军队赶到台州城时,围城的倭寇头目还洋洋得意地想这次避开了戚继光,台州唾手可得呢。
拂晓时分,台州城城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支几千人的军队悄无声息地从城中出来,此时城外的倭寇大营还在睡梦之中。
突然,一杆绣着斗大“戚”字的大旗在队伍中醒目地树起,随即一个声音响彻全军:“布好鸳鸯阵,向敌人进攻。”。
从天而降的戚家军将倭寇吓呆了,等他们稍清醒时,鸳鸯阵已经攻到了大营。由于敌军的惊慌,也由于平时戚家军训练有素,倭寇被包围在大阵中逃不出去了。
此时戚继光亲自在阵后擂鼓助威,“咚咚”的战鼓声更使戚家军力量倍增,每一个小鸳鸯阵进退自如,队长在前指挥开路,藤牌兵掩护全队,狼筅兵横冲直撞锐不可当,长枪兵短刀兵配合默契,倭寇被打得“哇哇”怪叫,四处逃窜。戚家军紧追不放,直杀到澄江江边。这次战斗共打死倭寇几百人,还有许多倭寇被烧死、淹死。
台州大捷后,倭寇的气焰被打消许多,同时“戚家军”的名声响彻整个浙江,倭寇一听“戚家军”这三个字就十分害怕。这次战斗后戚家军由3000人发展到6000人,战斗力更强了。
第二年秋,倭寇又想侵扰我东南沿海。但他们知道浙江有戚继光不好对付,于是在福建沿海骚扰,攻占了宁德城。这一来嘉靖皇帝又着急了,赶忙把戚继光又从浙江调到福建。
戚继光对倭寇的不断骚扰也十分费心思,他想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倭寇来了打,一打他就走,总是击不中要害。就像打蛇要打它的七寸,要消灭倭寇也要消灭他的巢穴,这样才能永保东南沿海平安无事。戚继光到福建后就向各方面打听,不论男女老幼,不管是做什么的,只要有消息就听取并且给报信人奖赏,终于戚继光知道了倭寇的巢穴是在宁德城外数十里的横屿岛。这个岛是海上一座孤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倭寇在岛上积放财物,也将这个岛当作根据地养精蓄锐。
戚继光这一日察看了横屿岛地形后,深深感到的确不好攻打。晚上他召集所有将领、参谋在大帐内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热烈,但是只有打胜仗的信心却没有什么实际有效的办法。
这一夜戚继光苦思冥想,逐渐地一个想法在他脑中形成。虽说横屿岛在海中,四面环水,但在退潮时就是一片淤泥与陆地相连,倭寇也经常在退潮时攻上岸,在涨潮时退回岛。那我们可不可以利用退潮时攻入横屿岛呢?想到这儿,戚继光十分兴奋,索性不躺了,披上衣服在桌前坐下继续思考。
用什么方法可以迅速通过淤泥攻上岛呢?而且一定要保证迅速消灭敌人,才不会在涨潮时被切断退路。
“有了,可以用稻草铺路,再搭上木板……”戚继光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喜不自禁叫出声来。此时天已蒙蒙亮了,一夜未睡但他仍是精神百倍,随即他披挂整齐升帐点兵。
当戚继光把他的主意给部将说明后,顿时众将发出一片赞美声,都说还是大将军有办法,对此戚继光只是微微一笑,随即正色传令。他将戚家军分为两路进攻横屿岛,一路由侧面进攻争取在岛中放起大火扰乱敌人,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从正面进攻。每个士兵都准备稻草和木板,只等当天一退潮露出淤泥,立刻铺上稻草,在稻草上再放木板,这样大军就可通过木板顺利地攻上横屿岛。
这一天退潮后,士兵在岸上已能清楚地看到横屿岛,马上开始铺稻草木板。岛上的倭寇发现了这条大蛇似的木板路,十分害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戚家军攻上岛,几千个倭寇立刻和冲上来的戚家军顽固拼杀,战斗十分激烈。戚继光此时又为战士助威,岛上喊杀声、兵器相憧声、战鼓声响成一片,打得难分难解。
这时,另一路戚家军却已悄悄地上了横屿岛。倭寇以为只有一支戚家军攻上岛,因此只在正面抵抗,忽视了侧面的防守。等到岛上放起大火,那一路戚家军从后面杀上来时,倭寇们可傻了眼,再也无心抵抗了,岛上到处是倭寇的尸体。这一仗戚家军大获全胜,完全捣毁了倭寇的巢穴。
自此以后,倭寇可是吓破了胆,他们也被分隔开来,无法再联合,对百姓的侵扰减轻了。但是威继光仍不满足,他恨倭寇危害我国人民,他要将倭寇消灭干净,永远消除这个祸害。
这时在浙江、福建还有一支俞大猷率领的抗倭军队,于是戚家军和俞大猷军联合起来,共同打击倭寇。经过三年时间,戚家军和俞家军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将倭寇不是消灭就是将他们赶回老家。到这个时候,东南沿海的人民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也永远记着戚继光的功绩,称颂他是一位抗倭名将。
55。一条鞭法改革
一条鞭法,产生在明朝的嘉靖年间。1581年万历9年通行全国,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项主要赋役制度。
在一条鞭法实施以前,明朝传统的赋役制度是将赋和役分开征调的。赋以田为对象,分成夏税和秋粮,向田主征收;役的对象是人丁,官府需要力役时,按户出丁,轮流应役。官府分别把每户的田地和户口,记录在鱼鳞图册和黄册上,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随着土地兼并的扩展,户丁逃亡,田地隐匿,使得这两个文册的记载十分混乱和失真。那些善于隐产瞒丁的富户,和享有优免权的权贵,“地连阡陌,而欺隐无税”,贫苦农民往往产去而税存,弊端百出。统治者在田赋以外加派的贡品,对户丁的任意役使更是数不胜数。这样苛重的剥削和混乱不堪的赋税制度,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迫使农民“甘愿抛荒田产,避役四方”,或者“逃亡山林,转为盗贼”,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国家税源枯竭,人丁短缺。到嘉靖、隆庆年间,可收租赋的田地日渐减少。1571年隆庆5年的征赋地比1393年洪武26年减少近一半,户丁的流亡也相当严重,这对封建政权来说,是个很大的危机。
为了稳定统治,减少财政损失,必须重新清查土地、户口,改革赋役制度。
1539年嘉靖18年,应天巡抚欧阳铎和苏州知府王仪,提出“以田为母,以户为子”的办法办理赋役。后来相继有人提出“纲银”和“一串铃”的办法。按照《明史·食货志》的说法,纲银就是把民间应役岁费,丁四粮六总征,易知而不繁,就像网之有纲一样。一串铃则是一种伙收分解的办法。这都是一条鞭法的先导。嘉靖末年,经海瑞、庞尚鹏在江南地区大力推行,才逐渐推广开来。1581年万历9年在明代着名政治家张居正主持之下,在全国实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具体内容是,通计一个州县的赋役,量地计丁,丁粮全部交官;一年中所需的力役,由官府全募,付给工食费用;其他杂税土贡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