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儿皇帝:阿斗回忆录-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不知三叔听岔了话,急道:“三将军,‘凶兆’者,不祥之征也。其兆既成,天地之大,岂独私一人一姓乎!无论男女老幼,皆有可能身带凶兆,只是大小有别而已。据庞某观来,将军身上的凶兆,还大得很咧!”
一人一鬼鸡同鸭讲,三叔也不明庞统“之乎者也”在念叨什么,他想了半天,两手一摊,道:“副军师,实话与你说,俺真的没戴胸罩,你硬要赖俺戴了个很大的胸罩,俺也拿你没辙。你说男女老幼都可能戴胸罩,不知道你自己戴了没有?”
庞统气愤道:“三将军,庞某好意由阴曹赶来报信,你不信便罢了,何必又挖苦庞某?在下多年前就身带凶兆,不然也不会惨死在落凤坡了。”
三叔啧啧称奇,心道:“庞矮子啊庞矮子,没想到你以前人模狗样的还是个副军师,竟然会这么下流!敢情当年就是戴着胸罩来投奔俺大哥的,变态!”
这番心里话当然不便出口,三叔虽然颇有几分瞧不起庞统,但想起二叔之前报的坏消息,也不免心中犹疑,遂道:“老庞,你好歹也曾是副军师,俺怎会不信你?你如有什么法子,请教俺一教,救俺一救,俺多承你了。”
庞统见三叔伏低做小,气消了大半,说道:“三将军,俗语云‘天命难违’,一个人的生死早有定数,我只能略尽绵薄,教你一个法子,最终能不能逃过劫数,就要看你的造化了。”三叔忙不迭称谢,道:“副军师有何妙策,快快说来。”
庞统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掏出一张卡片,递给三叔,笑道:“三将军,这是我的名片。庞某不才,现今在‘黄泉路贸易公司’里担任总策划,专职推广销售从倭国进口的‘防砍衣’。这防砍衣系用极其罕见的冰火天蚕吐的丝制成,即使赳赳武夫用尽全身气力,也无法砍破此衣。你只要穿上它,管保刀劈不入、斧凿不进,血光之灾自然也就无从提起了。”
三叔乐道:“那太好了。如此宝贝,一件卖多少钱?”
庞统道:“分文不取。只要三将军愿意成为我的下线,即可免费获赠一件防砍衣。不过将军要答应庞某,只需实践证明此衣有效,则将军麾下每一位士兵,最好都为他们买上一件。”
三叔嘿然道:“副军师,你还真会算计,做鬼都这么精明。俺麾下大军何止十万,这可是大买卖哩。不过话说回来,倘若在战场上有防砍衣保护,弟兄们也能减少伤亡,倒是件好事。俺就答应你吧!对了,俺怎么才能拿到防砍衣?”
庞统道:“明日子夜时分,阴气最重,我会将天蚕防砍衣埋于车骑将军府后花园的桃树下,三将军自去取用。拿到防砍衣后,由清晨卯时开始,直至深夜亥时,你都要将它穿在身上,须臾不可脱离。若能躲过明日的杀劫,则可延寿一季,切记切记!吾去也!”
拾捌章:悼三叔Ⅱ
语毕,庞统袍袖一挥,飘然逸去。三叔倏然由梦乡惊醒,冷汗淋漓,心揣小鹿跳个不停,急忙起身直奔后花园,挖呀刨啊,果然在桃花树下掘到一个箱子。打开来,银光闪闪,耀人眼目,天蚕防砍衣赫然映入眼帘。
三叔双臂一环,将防砍衣披挂上身。那防砍衣样式与铁铠无异,不仅能护住前胸后背,尚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把整个身躯护得严严实实。贴肉穿着,轻便灵活,圆转自如。三叔顺手取过一柄大刀,朝着身上“当当当”使劲砍下,刹时火星四溅,收刀一看,防砍衣不损分毫。三叔大喜,咧嘴笑道:“好!好一件横劈竖砍斩不破的天蚕宝衣。庞矮子这回实在,没有耍花枪骗俺。”
三叔有宝衣护身,胆气壮了不少。瞅瞅已近辰时,便来到军营,升帐问事。先传上末将范疆、张达,问道:“前日令尔等制办白旗白甲,限三日备齐,而今进展如何?”
范疆、张达苦着脸,道:“禀将军,三日期限实在太紧,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时日方可置齐。”
三叔怒道:“胡说,白旗白甲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怎会置办无措?定是尔等偷懒,不用心办事。来啊,将他二人绑到树上,待俺抽他们五十鞭以儆效尤。”
立时便有武士领命,把范疆、张达缚于树上,三叔一鞭、两鞭、三鞭……无情地抽打他们的背脊。五十鞭打完,两人已是皮开肉绽、哭爹喊娘,互相搀扶着回到营帐。
范疆满腔怒火,怨道:“张老黑真不是个东西,暴而无恩,苛虐部下。按弗洛姆的观点来看,属于典型的法纪观念淡漠、行为受原始欲望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的病态人格,你我若长期在他手下听差,终有一天会被他虐杀。”
张达一边搽着药油,一边道:“范兄所言甚是。在心理学上,张老黑这号人被称为‘人格缺陷者’,多疑、焦虑、暴躁、粗野,对人敌视冷漠,总是以自我的主观为中心,不理会他人的内心感受。咱们今天还算走运,不过是吃了五十皮鞭。等明日他再问起白旗白甲的筹备情况,那时便性命休矣。”
范疆道:“不错,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施虐者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感和对世界的恐惧,其程度远远超过受虐者。吾观张飞此人,有着极强烈的权力意志与控制欲,已经形成了以猜疑和偏执为典型特征的偏狭型扭曲人格。我们无论再怎么向他述说难处,他都会认为我们是在托辞躲懒,因此求情告饶统统无用。唯今之计,若不想被他杀,就只有先杀他了。”
张达倒吸一口冷气,道:“张老黑性暴如火、武艺高强,等闲不能近身。今日我又见他衣袖处露出一截内衣,银光闪闪,定是穿着护身宝甲,要杀他更是难上加难了。这个险恐怕冒不得。”
范疆嘿嘿冷笑数声,道:“护身宝甲?庞统还活着时,曾骗我去搞传销,那玩意儿我也买过,叫作‘防砍衣’,是倭国舶来的洋垃圾。表面上确实能刀砍不入,其实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导致它根本护不了身。”
张达忙问道:“是何缺陷?”
范疆咬牙道:“张兄届时便知。总之今晚鱼死网破,若是张老黑当死,则醉于床上;不然,合该咱俩倒霉。”
张达又道:“事若得手,咱们也得谋个逃奔处。刘大耳现今做了皇帝,杀他的义弟后患无穷啊!”
范疆道:“此事好办。反正东吴已经欠了刘备一条义弟的性命,再欠一条也不为多。咱们索性投奔孙权,就凭咱俩在心理学方面的造诣,到了东吴不管怎样,也能捞个心理学教授当当。”
两人计议停当,当晚怀揣短刀,密入三叔军帐。三叔因为穿了防砍衣,自以为万无一失,取酒纵饮,不觉大醉,正酣睡帐中。范疆、张达潜至榻前,闻他鼻息如雷,大喜之下拔出短刀。张达浑身发颤,正要挥刀砍下,范疆拦住他,打了个手势。张达一见手势,立时领悟。两人把心一横,各持短刀,使力刺入三叔腹中。
“啊!痛……”三叔大叫一声,从榻上惊起。低头一看,肚子上穿了两个洞,“汩汩”地直流鲜血。三叔只觉眼前一片血色迷离,用手紧紧按住伤口,怒向范疆、张达道:“怎……怎么可能?俺穿了天蚕防砍衣啊,你们怎么可能得手?”
范疆面露狰狞之色,阴笑道:“张老黑,我让你死个明白。庞统那个狗屁‘黄泉路贸易公司’,实际上是搞传销的,卖的产品都只有半吊子水准。这防砍衣有个致命缺陷,就是‘防砍不防刺’,只要改砍为刺,就能请你踏上黄泉路啦。”
三叔默然无语,想起了梦中的两个警兆。他轻轻地摇摇头,带着一丝苦笑,闭上了双眼……
生命里所有的欢欣与悲苦都结束了。
我在事变三日后才知悉这一噩耗,但没有亲见三叔的尸首,据说范疆、张达将他的首级投入了长江。
江风浩荡,大浪掀天。
混浊的江水,奔流向前;宽阔的江面,魂兮归来,何处问寻?
多少次,我凝望长江,豪放、糙砺、率真的三叔,就沉浮于这命运的波澜中,那刚猛无俦的性格,好比一叶赖以寄托的小舟,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江涛巨浪传来的激烈冲力,日增的水压在不断放大着危险的系数,而三叔却茫然不知。终于,在一个醺醉的夜晚,纤细脆弱的性格之舟,经不住怒涛冲袭,猝然溃裂。乱流奔泻之后,唯留残木断桅!
万丈红尘,森冷的一刺,落幕了一代猛将的人生。向你决绝的,是那摸不出温度,让人心寒意冷的利刃。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刺客的利刃,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和伤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我们还在这纷乱扰攘的世上活着。如今,离三叔罹难已有十年,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伴着那个远去的枯黄的秋季,所有的往事都在时空的某一个角落解封,如海水拂过的沙滩,虽带走了一些不经意的遗忘,却也清晰了一些刻骨的铭记:
你来自慷慨悲歌的燕赵;你曾是个大隐隐于市的屠户;你嗜酒如命却粗中有细;你口口声声自称“俺”;你率情至性要么大吼要么大笑要么大哭……只因老爹一席话,便一辈子死心塌地跟着干革命;只因严颜一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便与之化敌为友;只因亲眼见识了卧龙的才干,便立刻对他改容相敬。你天不怕地不怕,却对女儿的撒娇无可奈何,只因那是你的温柔你的爱。
天地之间,人冥之界,我努力地寻找你九尺高的身影。二叔先逝,又失三叔,在这生命剧痛的背后,是日日悲戚、夜夜哀号,泪湿衣襟、斑斑成血。我狂奔于山间、洒泪于江畔,我茫然地站在血色的荒野上,徘徊在你永远离开我的地方,把自己撕裂在刺骨的风里,让所有凄伤的思念、灼热的记忆、悲壮的默想,散落在遥远的天涯。
“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俺决一死战?”
这一声怒吼,将永远定格、凝固,然后封印在我心里,永不磨灭。
虎牢关上威先震,桥头一声千古功。
秋草无奈知春尽,热血衷肠好汉风。
生的伟大,死的窝囊。呜呼,我说不出话,仅以此文悼念张翼德君!
拾玖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叔遇害的噩耗传到成都,张苞闻讯悲痛得晕厥过去,待到醒转,立时骑上快马,“得得得”疾驰太子府。
一进大门,张苞便直奔我的书房,放声大哭道:“阿斗,俺爹在阆中被歹人给害死了,请你帮我恳求陛下,准许俺随军出征,俺一定要亲自给爹报仇!”
我流着眼泪,正要宽慰张苞几句,一只温厚宽大的手掌从背后轻轻按在了张苞肩头,原来老爹已悄然站在他身后。
张苞转过脸,哽咽道:“大伯……这次攻打东吴,让俺也去吧!此仇不共戴天!”
老爹为张苞轻拭去两颊的泪水,温言道:“不,孩子,上前线的事,让我们当长辈的去。你要留在后方,把书读好。你爹就是因为读书少,才被搞传销的给骗了。没文化害死人哪!”
张苞圆睁豹眼,倔强道:“读书有什么用?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满街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谁希罕有文化来着?”
老爹拍拍张苞的脑袋,和蔼地劝道:“贤侄,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那些‘有文凭没文化、有学历没学识’的大学生,大都是因为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虚度光阴,荒废了大好学业,这才导致毕业后处处碰壁。如果据此论定‘读书无用’,那肯定是错误的。书生并非百无一用,而是有大用。只不过要为国家出力、为人民谋福祉,就必须有真才实学,靠混文凭、骗学历或者徒逞匹夫之勇都是不行的。”
老爹见张苞皱眉不语,还要再劝,内侍疾步来报:“禀告陛下,关兴、诸葛瞻在大堂候见。”
老爹微笑道:“嗯,传关兴、诸葛瞻到太子书房叙话。”
少顷,关兴与诸葛瞻一起进到书房,问礼毕,垂手侍立于书桌旁。老爹的目光从我们四人身上逐一扫过,默默颔首,而后双掌连击三下,朗声道:“朱先生,你可以出来啦。”
屏风后有人答应一声,缓步踱出。我们四兄弟齐刷刷向他望去:但见他儒士打扮,相貌孤寒,虽然大约只有四十多岁年纪,却一副老气横秋、古板直拗的老学究模样,上唇一撇鼠须,更显猥琐。老爹向我们介绍道:“这位朱达常朱先生,乃是先朝太学经师,满腹经纶、博学多才。此前你们四个除了诸葛瞻外,都只重习武,以致文事荒疏,因此朕特意聘请朱先生做你们的文史老师。从今日开始,凡六经四史、章句诗赋,皆由朱先生授课。你们都过来拜见师尊。”
我们四人慌忙趋前行拜师之礼,那朱达常竟不还礼,大大咧咧地受了我们九拜,神色倨傲。我心头有气,心道:“好你个‘猪大肠’,即使身为太子师,也不能如此自大吧?”
我瞄了瞄关兴和诸葛瞻,见他们脸上也都有不悦之色,只是忍着不吭气。张苞却是个直性子,心里藏不住话、憋不住屈,当着朱达常的面,问老爹道:“陛下,为何不请诸葛军师给俺们传道授业?猪大肠里面装的全是屎,俺怕被熏坏了。”
老爹正色道:“苞儿不得胡言。猪大肠可以做成炸肥肠、卤五香肠、浇大肠段,味道美得紧咧……啊啊,朱先生,朕不是说你……咳咳,目下大军出征在即,军师政务繁忙,哪里得空?天底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朕相信朱先生作育良材的水平,会同军师一样出色。你们以后就好好跟着他学文习艺、恭修礼仪,朕会随时抽查你们的学业进展情况。”
老爹顿了顿,语气突转严厉,道:“有关兴则云长不死,有张苞则翼德复生。而瞻儿是军师嫡子,阿斗更身为太子,日后要继承朕位。你们四兄弟肩上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途,更是汉室的将来。所以你们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有这样,国家社稷才能蒸蒸日上。”说完,老爹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张苞欲待再说,关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吓得他缩了缩脖子,不再吱声。
次日一早,关兴与诸葛二人准时来到我的书房,张苞却迟到了。
朱达常左手戒尺、右手书卷,鼠须微翘,眯眼道:“张苞,第一天上课你就迟到?说,是什么原因?说不出来先吃三下戒尺。”
张苞解释道:“朱先生,俺娘说如今俺爹不在了,俺们家要有骨气,不能坐吃国家补助,要自力更生。所以一大早就让俺送母猪去配种,打算养猪仔补贴家用。”
朱达常道:“配种这事你家仆人不能做吗?”
“不行!”张苞一本正经地答道:“一定要公猪才行。”
朱达常满脸黑线,隔了一会儿,清清嗓子,道:“嗯,人都到齐了,现在开课。第一堂教四史:《春秋》、《左传》、《史记》、《汉书》。你们把课本拿出来,放好,我先给你们讲解《春秋》。”
我们依言取出课本,朱达常逐一检查了一遍,检查到张苞面前时,皱了皱眉头,问道:“张苞,你怎么没带《公羊》来?”
张苞大奇,心道:“这个猪大肠真不简单,俺家里昨天刚买了几只羊,他立刻便知道了。”于是老老实实回答道:“朱先生,俺娘昨天的确是买了几只羊,打算杀了祭拜俺爹用的。俺也没认真看,不知道是公的还是母的。你要是想吃羊肉,最好选母羊,公羊的肉又老又柴,不耐嚼。”
朱达常气得鼠须一抖,“啪”地一戒尺打在张苞头上,叱道:“岂有此理!此《公羊》非彼公羊,我要你带的是《春秋公羊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撰的解释《春秋》的典籍!”
张苞摸着头上的包,瞠目结舌不知以对。朱达常道:“《公羊》没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