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留一个姚雄牵制种朴还不够,最后又有人建议派出一员监军。
刘太后有意从内侍省派一个宦官………。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包括章惇在内的所有大臣强烈反对,在朝中大臣们看来,刘太后孤儿寡母,很容易在内宫造成那种主弱奴强的局面;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太监出头,一点苗头也要扼死;
汉唐之亡,跟太监脱得了关系吗?大宋官员防太监之心胜于防川,刘太后年轻,皇帝年幼,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太监出头?
结果监军的人选又争了一天,最后各方妥协,决定让兵部郎中马寅出任这个监军之职。
主帅及监军的人选终于派出了,但光有将,没有兵也不行,今天朝堂之上合议的就是从哪里调兵,调多少。
现在辽东战事基本已经结束,大多数人自然是提议从辽东调兵,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由很充分。
首先,辽东离河西万里迢迢,从辽东调兵只怕来不及,在钱粮上会给朝廷造成数倍的负担;
而且辽东之功未尝,又让士卒转战西域,容易让士卒心中怨怼,除非让杨逸率军前去,以他的威望,以及一向推功于部下的作风,将领和士卒才能甘心情愿随他转战;
但还能让杨逸领军转战西域吗?杨逸连灭三国,已是不赏之功,再让他去西域,朝中大臣谁能放心?
眼下的情况和当被太祖之时何其相似,同样是孤儿寡母,同样是臣强主弱,当初仁宗信任狄青,任用狄青为枢密使,臣中大臣纷纷反对,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当堂驳了仁宗一句: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由此可见,朝中大臣忌惮之心是何等强烈,甚至敢拿太祖来说事。
现在杨逸的情况实在是太象太祖之时了,谁不担心再让杨逸率军征伐西域,会再出现黄袍加身的事情。
所以,让杨逸继续率部西征,朝中大臣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第二点,辽东十万大军虽然都是精兵强将,但毕竟已在辽东作战数月之久了,这时再万里转战河西,只怕也只是强弩之末了;
再者,这支人马多次随杨逸征战,可以说已隐隐都成了杨逸的嫡系,如果一有战事,就指望这支人马的话,同样不利于朝廷制衡,大家都知道,强兵是靠打出来的,现在有战事就让“杨逸这支嫡系”上,其它军队得不到实战锤炼,将来万一有变如何制衡?
而为政之道,实际上就是制衡之道。什么都必须讲究一个制衡才行。
就在朝廷争持不下时,职方馆的李大风匆匆将一份西域情报带入了朝堂。
听说毗伽布的斤退兵。并被敌烈残部灭亡,朝中大臣先是一愣。接着大松一口气;
现在西州回鹘灭不灭,被谁灭,可以先不管,关键是西州回鹘这一灭,局势一定会出现转机,河西的困局很可能因此得解。
然而,当听到李大风闪烁其词地说杨逸两万大军追击完颜娄室到阿尔泰山,然后顺势攻下北庭、西州、焉耆、龟兹;并派杨志成功收回瓜、沙二州,兵逼黄头回鹘之后。所有大臣都为之目瞪口呆,堂皇结舌。
开什么玩笑?
满朝大臣还在商量从哪里调兵前往西域呢,杨逸已经横穿漠北,摧枯拉朽一般攻下了大半个西域,谁能告诉我们这不是天方夜谈?
不,这一定是天方夜谈。
李大风对珠帘后的刘太后一拜,正想趁满朝大臣发愣的机会悄悄退出,他脚跟才碰到大殿的门槛,静悄悄的文德殿里突然响起一个炸雷一般的怒吼:“太后。职方馆每年花费国库数十万缗银钱,竟敢在大殿之中谎报军情,太后,请立即将这妖言惑众的奸妄之徒拖出午门问斩。以儆效尤。”
这一声怒吼声如洪钟,吓得李大风一个哆嗦,他以前只是个小小的江湖人物。如今马汉卿随杨逸出征,京中暂由他提当跑腿传信的活计;
这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他还是第一次来。本就紧张得要命,再被突然这一吓。几乎没被吓瘫痪。
扑嗵一声,杀人不眨眼的李大风同志脚一软,跪倒在门槛边,大宋不杀士大夫,可他李大风不是士大夫啊,可不在不杀之列;
他吓得汗流浃背,跟本没顾得上那一声是谁吼的,便跪在地上大声求饶道:“太后饶命啊,这是职方馆刚刚传回的消息,若非千真万确,小臣岂敢前秉报,小臣冤枉啊,太后饶命啊!太后饶命啊………”
可怜的李大风同志还不算太傻,知道此时说多错多,只是强调消息是真实的,可信的,然后一个劲地磕头求饶;
至于杨逸两万大军是怎么出现在西域的,又是怎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大半个西域的,他只字不提,这些合该是让大神们打架的事,他这小鬼能不掺和还是少掺和的好;
如今杨逸不在京中,他充其量就是个孤魂野鬼,还不够大神们塞牙缝。
刘太后发话了:“李大风,你确定这些消息是真的吗?”
“这个………。太后啊,小臣只是依照职方馆收到的消息前来秉报,小臣料想,这样重大的消息,若不属实,前方谍报人员肯定没胆子撒这弥天大谎,所以,小臣相信这消息是真实的。”
“好了,你退下吧,有什么消息再及时秉报。”
“谢太后不杀之恩,太后洪福齐天,太后圣躬万福………”李大风一边歌功颂德,一边迅速开溜。
留下满朝大臣继续目瞪口呆,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了,所有人都需要些时间来消化一下。
终于,有人动了,御使刘禹第一个跳出来大声说道:“太后,臣要弹劾杨逸,杨逸作为燕云道行军副总管,未经朝廷授命,竟然擅自调兵前往西域,虽解了一时之困,但此举是为僭越,此例一开,今后地方武将必将纷纷效仿,则举国之兵将不再归朝廷掌握,前唐蕃镇割据之祸不远矣!”
御使徐项接着奏道:“太后,杨逸就算有齐天之功,犯下如此大罪,也必须严惩,否则大宋兵祸必生,国祚动摇,祖宗基业尽毁,太后”
刘禹和徐项直戳大宋最害怕的要害,朝中大臣心惊不已,纷纷出来要求严惩杨逸。
看眼群情汹涌,刘太后一时竟是没了主意。
第642章各有算盘
叶支城东面,宋,黑汗,敌烈,三支大军相隔二十里,呈三足鼎立之势。
三支大军之中,以杨逸率领的宋军人数最少,而且还要看押上万俘虏,若按常理,当数宋军最弱,但实际上,现在最强势的却是宋军。
杨逸一路追击敌古烈而来,到了叶支城附近,敌古烈不跑了,杨逸立即感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所以他下令暂时采取守势,只是沿湖南岸扎营的举动,仍明确地体现出了他必胜的信心。。。
东京城里弹劾他的事情,杨逸早有所料,大清池离东京千万里,现在不管朝堂上的大臣如何弹劾,也没人能管得着他,朝廷的天使要到达大清池,至少得一两个月。
杨逸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赶在天使到达之前,灭掉哈桑,拿下碎叶和疏勒,再资助敌古烈西征。
剩下于阗那边就算种建中真的全军覆了,要夺回于阗也不再是难事。
那一万俘虏这下派上了大用场,全部被李一忠赶去挖坑了,为了保证这坑挖得不为人所知,这一天一万宋军半数撒出外围,五里之内连只苍蝇也不让飞进来。
手下有几个得力干将,具体的事情不用杨逸去操心,他倒是轻闲,到湖边钓鱼龙,或是调戏一下美得冒泡的阿黛拉公主,随心所欲。。。
叶支城中,哈桑就没这么轻松了,对杨逸他顾忌之心甚重,因为宋军的燧发枪确实让人闻之色变,而比燧发枪更让人忌惮的。是杨逸的威名,常言道盛名之下无虚士。杨逸连灭数国,谁敢轻视于他。
而对敌古烈。哈桑是既想利用,也要严加提防,敌古烈能迅速吞并西州,若不是杨逸率军赶来,敌古烈已经是西州的主人了;
对这样一股实力不弱自己多少的势力,哪怕有再多的利益结合,哈桑也不可能全部相信。
这时派出的斥侯回报哈桑:“大汗,宋军营周围五里被数千人马严密警戒,除非强闯。否则白天根本无法越过宋军的警戒范围………”
哈桑打断他,冷冷地问道:“你是说你们对宋军营中的动静一无所知是吗?”
那斥侯兵面色一惨,伏在地上磕头道:“大汗,宋军扎营的地方地势平坦开阔,外围游骑交驰,小人等实在无法掩饰行藏,而且宋军连普通牧民稍为靠近,也要驱逐,不容一个闲杂之人靠近……”
那斥侯汗流浃背。还在努力地解释着,哈桑却不再理会他,转而问喀麦等人道:“你们说说,杨逸这是要做什么。会不会已经得知了咱们今晚要发动夜袭之事?”
黑汗国相青奴引答道:“大汗,依我看来,杨逸未必知道咱们今晚会和敌古烈一起发动夜袭。”
哈桑不动声色地问道:“那杨逸他为何如此大动干戈。对大营外围严密警戒?”
“大汗,杨逸虽然未必知道咱们今晚会发动夜袭。但一定已经猜到咱们和敌古烈结成了同盟,杨逸只有一万人马。咱们和敌古烈加起来则有近七万人马,宋军有燧发枪,白天他们占尽优势,唯有晚上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想必杨逸也是担心咱们夜袭,所以要作些不为人知的安排,这也不足为奇。”
“国相是说,杨逸严密警戒外围,正是在抓紧布置,以防止咱们发动夜袭?”哈嗓觉得青奴引说得挺有道理。
“是的,大汗,杨逸应该也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弱点在哪里,猜到咱们和敌古烈结盟之后,杨逸在自己的弱点方面加强一下防御,这是必然的事情。”
喀麦也说道:“大汗,杨逸防止要防备咱们夜袭应该不会有错,但说他确切知道咱们就在今晚要夜袭,这不太可能,;
夜袭的决定目前只有咱们和敌烈部的少许几个人知道,敌烈部和宋国是死敌,而且刚刚还在杨逸手下遭遇了一次惨败,敌烈部倒向杨逸的可能性很小。”
哈桑冷冷地笑道:“是很小,但这世间之事,没有绝对,也就是说敌烈部仍有可能倒向杨逸,一起算计咱们。”
“呃…………大汗,确实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但臣还是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将心比己,我若是敌古烈,也一定会先跟大汗合作,灭掉杨逸之后,再想办法对抗大汗;
因为敌古烈根本无力单独对抗杨逸,但和咱们合作灭掉杨逸之后,却有和大汗分庭抗礼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敌古烈和杨逸合作,不会得到丝毫好处,只有和大汗合作,才有机会得到一个立足的地方。”
哈桑沉吟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但若是杨逸答应敌古烈灭掉咱们之后,将八刺沙滚一带让给敌古烈………。”
哈桑这话没说完,便停了下来,因为他自己也觉得这种事不可能。
喀麦接口说道:“大汗多虑了,就算杨逸真答应了这些,敌古烈也不会相信的,因为杨逸虽然战功赫赫,但毕竟只是宋国的臣子,有关疆土之事,绝不是他能做主的,他的承诺岂能作数?”
哈桑他们一再分析,还是觉得敌古烈倒向杨逸的可能性不大,但最终还是留了个心眼,小心戒备着敌烈部,以防万一。
而敌烈部这边,同样在紧张准备着,能否引哈桑上钩,现在谁也不敢确实,所以他同样派出不了斥侯打探哈桑那边的情况,可以说,这场三角大戏还没有正式开锣,情报战已经提前开始了。
只是哈桑的大军是在叶支城中,想打探到他的动静更加困难。
敌古烈虽然相信杨逸,但赤贴儿却同样对杨逸留着个心眼,他劝敌古烈道:“大汗虽然与杨逸结为安答了,但汉人不似咱们讲信用,咱们还是要防着灭掉哈桑后,杨逸会对咱们不利。”
占领西州时,敌烈部打算在西州立足,当时便拥敌古烈为大汗,是以赤贴儿才这样称呼他。
折里哥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好了,今晚一但击溃哈桑大军后,咱们立即将兵力撤向外围,尽量与宋军保持距离好了。”
敌古烈犹豫地说道:“可这样一来,很容易被我安答看出咱们对他不信任的,到那时他心中若是有了芥蒂,今后只怕不好说话。”
赤贴儿一想也是,一但灭掉哈桑后,就是自己有求于杨逸了,真让杨逸心中有了芥蒂,将来的事确实不好办。
他一咬牙说道:“这样吧,到时我率两万人留下,大汗率余下的一万多人撤往外围追杀哈桑的溃兵,这样杨逸便不能说什么了。”
敌古烈听得出赤贴儿的意思是要弃卒保车了,说白是就是真有变故时,由赤贴儿来当卒子,让敌古烈带着一万多人走。”
折里哥立即抢着说道:“不行,赤贴儿大叔要留下来辅佐大汗,到时由我率那两万人留下好了。”
敌古烈哪里肯答应:“这怎么行,让我敌古烈丢下你们,自己逃命,这种事情我怎么做得出来,绝对不行”
折里哥打断他道:“大汗不必再说了,你和赤贴儿大叔是我敌烈部的希望,缺了谁也缺不得你们,此事由我折里哥来做再适合不过,你们不必再相劝;
再说了,这夜色茫茫,就算杨逸真要对咱们下手,想一下子吃掉我两万人马恐怕也不容易,退一步说了,就算杨逸能吃掉咱们这两万人马,我只身逃出来总是不难的。”
赤贴儿心中计较了一下,确实是折里哥留下最适合,否则剩下敌古烈和折里哥这两个冲动的年轻人,赤贴儿真是不放心;
他不是贪生怕死,是真的不能死,当初在白登山下,他曾当着乌赤马里的面立下重誓,尽自己之力保住敌烈部、辅佐敌古烈;
现在敌烈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还没有,这个时候教他怎么有脸去见乌刺马里。
想到这些,赤贴儿艰难地说道:“大汗,不必说了,到时就让折里哥率军留下吧,咱们在外围尽量接应就是,大汗,请以敌烈部存亡为重。”
敌古烈还待再说,折里哥霍然拔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说道:“大汗若是不答应,折里哥就先自刎在大汗面前。”
折里哥一脸刚毅,敌古烈看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知道他绝对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只得叹道:“折里哥快把刀放下,我答应你就是,但你也要答应我,哪怕不要那两万大军,你也一定要逃出来。”
“大汗放心,折里哥明白,折里哥还想和大汗征战天下,不想这么快死的。”
敌古烈点点头,长长地吁着气说道:“其实我觉得我那安答倒不象是在骗咱们,我听说宋国当初之所以与黑汗开战,就是因为信仰的问题,现在我安答希望帮助咱们,从而改变大食等地百姓的信仰,我觉得这一点是可能相信的。”
赤贴儿说道:“若不是这样,我绝对不会同意大汗与杨逸结为安答。”
敌古烈欣然道:“这么说赤贴儿大叔也认为我安答的话可信是吗?”
“可信,但事关我敌烈部生死存亡,再可信也要留条退路,大汗明白了吗?”。
第643章一夜鱼龙舞(上)
七月初九了,半轮明月挂在天空中,照在地上如霜似雪,习习的夜风微微有些凉意。
杨逸一身软甲,坐在大帐中,膝前横着那把大马士革宝刀。
帐中一灯如豆,光影摇曳,阿黛拉公主也换了一身窄袖胡衫,窈窕的身材被勾勒得恰到好处,胸前的贲起被灯光打到壁上,如青峰横卧,分别妖娆。。。
杨逸扫了她一眼,说道:“等下不要乱跑,我会让侍卫护你周全。”
阿黛拉公主欲言又止,今天被杨逸一番热吻,玉体也被他抚遍了,她虽是胡女,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男人这般抚弄,现在面对杨逸时,总难免有些羞涩。
杨逸也不再说话,静静等着大营外的动静,该挖的坑都挖好了,哈桑最后会不会来跳,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