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清年华 >

第42章

大清年华-第42章

小说: 大清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叮乙孕〉资肿龅摹!�

得,真是太夸张了。小蝶马上就在心里翻了翻白眼,自己真是母爱泛滥。她刚竟然还同情着胤禛这孩子,担心他是不是受过什么委屈,怎么会散发的出那么感伤的气场。可是,这会子他竟然马上就露出了原型,装可怜、装无辜的让自己去给他做吃的。

说到做吃的,小蝶不由的又在心里腹诽了一下。谁能想象的到呢,胤禛这个冷面王,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竟然非常非常的喜欢吃甜食。他倒不是喜欢吃那些甜腻腻的糕点了,而是专门喜欢吃一些各式的甜汤。

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只要有外人在的时候,胤禛对甜甜的羹汤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他宁肯偷偷的在心里面流口水,就算口水都已经流成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他也绝对不会碰甜汤一下。

但是,每次他在小蝶这里的时候,都会吩咐奴婢们准备一些甜汤做宵夜。对丫鬟们的说法是要给小蝶补补身子的,但是每一次甜汤到最后却都会是进了他的肚子。不过想想也是,这雍王府里的规矩大啊,每样菜式一次准备的都会很少,为的好像是符合什么养生的哲理。所以,每次宵夜厨房里就做那么两小碗,这都还不够胤禛打打牙祭的,可怜的小蝶哪里还能分的到呢。想要虎口夺食啊,那可是很危险的。

小蝶冲胤禛奸诈的笑了笑,然后突然瞪了他一眼,狠狠的说道:“不行!”

狠狠的说完后这两个字之后,小蝶缓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马上换上温柔的微笑,柔声细气的说道:“爷,马上就用中饭了,你要乖乖的用午膳哦。如果你乖乖的,漂亮姐姐晚上就给你煮甜汤。”说着,竟然还对胤禛抛了个媚眼。

胤禛看着无厘头搞怪的小蝶,爽朗的大笑出声:“好,好,好,爷一定乖乖的吃饭。那漂亮姐姐快去吩咐摆饭吧,早点用完午膳爷还能多休息一会儿呢。”

小蝶像个兔子一样,开心的蹦蹦跳跳的往门口走去,根本就没有一点侧福晋应有的稳重。但是胤禛看着她活跃的背影,竟然有些痴了。

胤禛一眨不眨的看着小蝶那活泼的背影,心里一阵阵的温暖。他又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小蝶的心思。小蝶刚刚之所以假装调皮和捣蛋,只不过就是为了缓和一下气氛,让他放开自己的悲伤,让他开心一些罢了。小蝶甚至对刚才的事情连问都没有问,好像对他的悲伤一点都不好奇。可是,他知道,小蝶只不过是不想在他的伤口上撒盐,不想让他更加的心痛罢了。

用过午膳之后,胤禛和小蝶没有再胡闹,而是安静的一起小憩了一会儿。这是多么难得的休息时间啊,这对于胤禛来说这已经不亚于放了一个国庆黄金周了。

只是,幸福的时间总是会过的很快。这不,午休完刚起来没多久,久庆就过来汇报,广州那边竟然已经有消息传回来了。

原来,年希尧那个急性子,竟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广州,然后召见了几个原本负责联系和接待的人士。在了解了大概的情况之后,紧接着,他马上就联系了大英东印度公司的人开始了谈判。

大概是因为大清现在的国力还算是很强大的,所以谈判的进行竟然比小蝶想象的要轻松了不少。而且因为有了小蝶的计划书和最开始的提点,年希尧不禁没有吃什么亏,反而还因为对西方的了解和尊重而引起了东印度公司的异常重视和欣赏。

接下来,谈判进行的非常的顺利,甚至还超额的完成了小蝶的计划。大英东印度公司的谈判负责人,在听说年希尧已经筹备建立了大清连锁洋行之后。竟然马上拍板直接与大清连锁洋行合作,甚至接受了年希尧的建议。

年希尧按照小蝶的提点,建议他们第一次先运一批丝绸和陶瓷回去卖,当然也带一些若仙堂出品的美容套装和香水回去试试。然后把带来的所有没有卖出去的货物全部都留给洋行,让洋行代销。等大英东印度公司回来的时候就多带一些怀表啊,精致的座钟啊,花样比较有特色的布匹啊,还有各种特殊的作物种子啊,还有比较有价值的油画等等。

年希尧还特意的提醒了,让他们千万不要把钢琴、小提琴之类的乐器再给带来了。因为根本就卖不出去,大清哪有人会这些啊。这次留在洋行的那两架就让人送到雍王府给小蝶玩吧,再运来这些奇怪的大家伙,可就真的卖不出去了。

年希尧的信洋洋洒洒的写了二十多页,把他那边的大致进境全部都介绍了一下。大概是事情办的很顺利,他字里行间都满是自信,和以往的处事风格完全两样。年希尧在信的最后还特意的问了一下,他的宝贝妹子小蝶除了大片的透明玻璃,还想不想再要些什么,或者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吩咐他注意的。

这个消息让胤禛和小蝶都是精神一震啊。胤禛欣慰的是年希尧此次立了大功,只要贸易通商的事情办的好,一年之后他必定会升迁的,从而成为自己的又一大助力。

而小蝶开心的却是另一件事情了,她非常的确定这次历史一定已经改变了轨迹。虽然她不熟知清朝的历史,但是有一点她还是知道的。那就是最开始的对外海上贸易,大清一定是没有收过关税的,而且也不会有关于禁止贸易的物品清单。至少就这两点,已经证明了历史是可以更改的。只是对于历史来说,想要改变越大的历史事件,需要付出的带价就越大,也越困难。但是至少小蝶已经看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

当然了,年希尧在给胤禛送了加急的信函的同时,也附上了要交给皇上的折子。他还必须把事情的进展给皇上汇报一下,否则只向胤禛汇报而把皇帝晾在一边,那不是纯粹的找死吗。

胤禛谨慎的和小蝶商议了一下,把什么应该说,什么需要隐瞒等确定了一下。然后胤禛就换了衣服,叫了马车,准备进宫向皇上复命。

第九十章    康熙老爷子的心声

胤禛进宫求见的时候,康熙老爷子竟然刚刚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连午休都没能歇息。胤禛偷偷的打量了老爷子一下,今日老爷子的精神看上去还有几分的健旺,浓眉下的一双瞳仁炯炯有神,黑的深不见底。

看到老爷子的身体好转了,胤禛在心里偷偷的松了一口气。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心思。或许是因为那次他从小蝶口中得知,康熙老爷子最后竟然真的会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所以他对这个自己一直敬畏着的老爷子,忽然间就多出了几分孩子被阿玛认可的感激。甚至于忽然的,对这个阿玛有了平常人家的父子之情。

如今的康熙老爷子已经六十一岁了。他戴着一顶绒草面生丝缨苍龙教子珠冠,剪裁的十分得体的石青直地纳金龙褂罩着一件米色葛纱袍,腰间束着汉白玉四块瓦明黄马尾丝带,已经花白了的胡子梳理的一丝不乱。可是无论再怎么精神利索的打扮,都无法遮掩住他眼角和嘴边的皱纹,让人一眼就看的出老爷子真的是已经老了。

康熙刚刚批完今日的奏折,今年除了年初蒙古的雪灾,各地都没有什么大的天灾。再加上吸取了小蝶的提议,把那些老庄稼把式互相之间凑在了一起进行交流学习,然后派这些农家好手到各地教百姓种地。各地的庄稼竟然全部都长势良好,更加走运的是连气候都风调雨顺的,还真不愁不是个丰年。于是老爷子圣心大慰,对胤禛的印象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胤禛看着辛苦了一整天都没有休息的康熙,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他觉得自己就已经很是勤勉了,从小在佟佳氏的严格要求之下,他早就养成了勤奋努力的习惯,几乎就是真正的全年无休。可是再想想他的皇阿玛,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五岁诏逮捕鳌拜交廷鞫。而后乾纲独断,四下江南,平三藩,三征西域,征台湾,靖东北。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开放海禁,废止圈地,同样也没有安心休息过几天,他所做的每一样都是会在后世被啧啧称颂的功绩。

也难怪小蝶会说大清朝最被称颂的皇帝就是他的皇阿玛了。他扪心自问,如果是他自己,那么年幼的时候就登基,在内忧外患之下,他也没有信心能够做的比自己的皇阿玛还要再好一些。他的皇阿玛精算术,会书画,能天文,通外语,几乎没有他不会或者不了解的事情。想到这里,胤禛毕恭毕敬的给康熙行了礼,这是他对他的皇阿玛这位伟大帝王发自内心的敬佩。然后他也不多做解释,就把年希尧的折子直接的递了过去。

原本这几日就心情大畅的康熙,老神在在的接受着胤禛那崇拜和尊敬的目光。然后在看了年希尧的折子之后,更是抚掌哈哈大笑。他一边笑,还一边把折子放在了旁边的案子上,用手轻轻的拍打着。

其实也难怪康熙会这么开心,他本来就“好名”。年希尧在奏折里提到大英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并描述着他们对大清充满的敬畏和欣羡。他狠狠的在奏折里夸赞了大清的繁荣富强,和蛮夷对大清的崇拜。再加上关税等预计的通商条例顺利的被签订下来,更是证明了年希尧所言非虚。

胤禛很少能见到康熙老爷子如此爽朗的大笑。好不容易等老爷子笑完了,也不用胤禛开口,老爷子自己就平和的说道:“你起来吧,坐下来,咱们爷俩也好好的说会子话。”看那样子就好像是想要谈谈家常一样。

胤禛此时也放松了下来,往老爷子指的位子从容的坐下,然后静静的等着老爷子开口。

谁知,老爷子什么话也不说,竟然就那么目光深沉的看着他,好像能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花来。

不过,胤禛从小就在皇阿玛的身边养大,又很早就进了上书房学习政务,如今也算阅世多年,深沉练达了。所以他就那么淡定的坐着,依旧炯炯有神的看着康熙老爷子,不骄不躁的等着老爷子先开口训话。

许久,老爷子才收回自己探究的目光,微笑着抚了抚胡子,赞赏的说道:“老四,这几年你的性子倒是沉稳了许多啊。今天早上才刚刚被朕臭骂过一顿,现在居然还能这么的镇定。怎么样,今天你和年氏搬回府里住没有?小格格的身体好些了没?”

胤禛还是那副没有表情的冷脸,规规矩矩的回答:“洛洛的毒已经解了,只是身体还是不太好,需要长时间的调养。所以儿臣让奶嬷留在那里照顾着她。儿臣和小蝶已经回府了,不敢再给皇阿玛添麻烦。”

老爷子早就习惯了胤禛的冷脸,从胤禛十几岁开始,他就几乎再没有见过胤禛的其他表情。一直就是这么的冷冰冰的,没有喜,也没有怒,好像对什么都漠不关心,也好像对什么都云淡风轻。

老爷子也不介意,相反他还觉得胤禛这样就很是不错。比假装清高的老三和沽名钓誉的老八都要强上不少。想到这里康熙老爷子也在心里感慨了一下,德妃还真是个有福气的,老四和老十四两个儿子都是那么的优秀,让他难以取舍。

老爷子喝了一口热茶,竟然语重心长的问道:“老四,你可知道为了收拾汉人的心思,为了维护大清的统治,朕花费了多少的心思?”

胤禛不明白康熙老爷子为什么会突然问他这样的问题,但是他还是谨慎的回答到:“儿臣深知皇阿玛为了守住祖宗的江山,劳心劳力,没有一刻敢于放松精神。儿臣愿意为皇阿玛分担忧愁。”

康熙对胤禛的回答不置可否。他声音略有点嘶哑,语气沉重的说道:“朕这一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生了你们这群优秀的儿子。可是朕这一辈子最忧心的事情,同样也是因为生了你们这群都很优秀的儿子。”

老爷子突然口气一转,有些无奈的叹道:“儿子少了,朕怕宗嗣难接,到了天上祖宗面前也抬不起头来。可是儿子多了,又各有各的心思,闹起了窝里反。你说这叫朕可怎么是好?”

胤禛从来没有想到老爷子会对他说出这种话来,他被康熙的话震的浑身一颤,马上离开座位跪了下来。他什么也不敢说,难道说自己从来都没有窥视过那个位子,老爷子不傻,他能听的出自己是不是说心里话。还是说自己确实希望能登上那个宝座,那更是了不得的死罪。此时说什么都不合适,胤禛只能这么无声的跪着。

老爷子熟视着胤禛,良久,叹道:“朕想向你要一个保证。你能不能保证,不论最后登上皇位的是你哪位兄弟,你都依旧尽心尽力的为大清的江山着想,辅佐你的兄弟,巩固好大清的江山?”

康熙老爷子虽然用的是个疑问句,但是却是非常肯定的命令的语气。他心里其实对下一任的继承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决定,此刻只不过是再对阿哥们做一些考验罢了。不仅胤禛,同样的话他也问了其他的几位阿哥。

胤禛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盯着康熙,一字一顿的回答到:“皇阿玛,请恕儿臣不孝。皇阿玛的期望,儿臣实在是做不到。”

“怎么,连你也要违抗朕的命令?”康熙阴沉沉的问道。

“儿臣不孝,只是儿臣知道,自己平日里因为不苟言笑,也就没有什么人缘。所以不论哪位兄弟上位,都会对儿臣有所猜忌。儿臣宁愿谋个闲差,图个清静,也能让兄弟们放心,大清的江山可能还更稳固。”胤禛毫不畏惧的朗声回答。他不是不想违心的说自己一定会好好的辅佐兄弟,只是他不愿意欺骗眼前这个自己敬畏的老人。既然他真的做不到,那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你,你,你这个不孝的混蛋!”康熙老爷子举起了自己的茶杯,作势欲打。胤禛依旧固执的跪在地上,却挺直了自己的脊背,毫不畏惧的看着自己的皇阿玛,等着茶杯砸到自己的身上。

没想到,康熙老爷子竟然只是“嘭”的一声把茶杯扔在了胤禛的身边,然后恶狠狠的骂到:“滚!你给朕滚回去,朕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孝的儿子!你回去给朕好好的反省着!否则朕现在就给你换个闲差!”

胤禛本来心里还挺郁闷的,自己是来汇报通商贸易的事情,而且这事还能每年给朝廷带来不少的税收。本来以为怎么说也能被夸赞一番吧,如果碰上圣上心情好,也许直接就给年希尧加官进爵了。可是康熙老爷子刚刚明明还好好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

不过,就在他准备开口为自己辩解的时候,竟然看到康熙老爷子的眼中有一道精光闪过,那是一抹赞许和欣赏的光芒。于是,胤禛就生生的把已经到了嘴边上的话又咽回自己的肚子里去了。他规规矩矩的给康熙老爷子磕了三个头,然后就淡定的起身走出了上书房。

第九十一章    三分后院

胤禛没有看到的是,他走后,老爷子看着他的背影,流露出一抹赞赏的微笑。否则他一定会为自己刚才的作为来一声大大的喝彩。

是的,胤禛刚刚的表现是康熙所有的阿哥里面最合康熙的心意的。这番闲聊可不是真正的闲聊。每一句话和每一个问题可都是老爷子早就想好了的,为的就是想知道他每个儿子的想法,想再衡量一下究竟哪个儿子最值得他托付整个大清的江山。

康熙最开始像个忧虑的父亲,语重心长的说自己为了维护大清的江山花费了毕生的精力,目的就是为了让阿哥误会自己将传位给他。可是胤禛听了之后不仅没有得意忘形,甚至都没有露出一点喜色。反而是不悲不吭的表示愿意分忧解难。若说这样的表现也无法让康熙确定胤禛的心思,那么下面的问题才是最考验胤禛的。

康熙紧接着就向胤禛要一个他的承诺,让他尽心尽力的去辅佐下一任皇帝。这个承诺根本就是在明说,下一任的皇帝一定不会是你,你只能辅佐你的兄弟了。那时胤禛确实失态了,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