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青桐重生-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来这皇帝要比自己想象的年轻许多,或许是戏文中皇帝老儿一词儿听多了,才会觉得坐在龙椅上的都应是那胡发皆白的老者。
而面前之人绝对和老字没有任何的关联,乾隆皇帝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左右,长相英俊儒雅,而却又蓄着股帝王的尊贵之象,特别是眉宇之间仍是带着驰骋疆场之人的霸气,这也就是他武功赫赫的证明。
稳住心思后,霍青桐便依礼向乾隆皇帝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进献上了礼物云云,规矩礼仪竟没有一丝的错处。
而在霍青桐一直暗自观察皇帝的同时,乾隆也在审视着这名在回部颇有些传奇色彩的翠羽黄衫。
只是如今一见竟真如传言所述是名小姑娘,不过,乾隆却是知道在自己方才特意的冷落,现在又尽显帝王威严之气的同时,这女孩还可不卑不亢,便觉得她就没有辱没了传闻,心中的好奇也兴起了几分。
至于乾隆如何知道,或说注意到翠羽黄衫此人,那还是自福康安的口中得知,虽是经那孩子字字斟酌,可乾隆目光、心思又是何等锐利、老道,又怎会看不出福康安对其的欣赏之色呢,故而乾隆也才会留意起这位在大漠中被称为翠羽黄衫传奇女子的消息。
故而也就陆续知晓就是这年方十八的回族女子,立马塞外,英姿飒飒,家国天下了然于胸,文韬武略更是一众男子所不及。现下面对皇帝威仪她仍是不卑不亢,进退得宜。
这时,乾隆突地朗声大笑,原本室内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再随着其一句“赐座”,回族与朝廷的和谈便正式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小香儿的专栏戳吧戳吧,顺手包养,任凭调戏,以后可以看到我全部的文章哦,
☆、和谈过程波折,协力促成大计。(一)
话说乾隆在一开始摆足了高高在上的姿态,显示出王者高高在上的威严,然而此时脸上却又露出平易近人的笑容,带了微笑的面容也显得亲切起来。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天威难测吧,所以霍青桐也更加的谨慎,对于皇帝接下来关于回部族人生活情形的情形,都一一应答,然后则是等待着乾隆倒入正题。
虽然接见的时间超过了半个时辰,可是,霍青桐还是低估了乾隆的耐性,政治谈判经验丰富的乾隆皇帝显然具备了足够的耐性和技巧,所以在谈话过程中他根本让话题转及政治的机会。
接下来,乾隆皇帝便带上蒙古诸亲王前往围场狩猎去了,而霍青桐自然也在其列。
此刻,方过巳时,皇帝一声令下便见围场内旌旗摇动,人头攒动,场面好不热闹,而那一队队的绿营士兵更是精神抖擞,显示了良好的军容风貌。而乾隆对此也流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目光中更是透着几分自信与得意。
再来在乾隆的示意下一众人等便朝一处高坡上走去,路程虽然极近,可是待王孙公卿等走到那里,也是浩浩荡荡。
俯视望去,就见到据此高坡百余米处正列有一排十二门的红衣大炮,此时正都威风凛凛的对准对面的空旷之地。
见这阵势便知这皇帝哪是带大家围猎,明明是要展示大清的火器威力,霍青桐更是看得专注,并且对此精良先进的红衣大炮不住的惊叹。
就在这时,只见乾隆稍抬了抬手,便听一声令下,炮兵分次上前点燃火信,只觉得一阵的地动山摇,其间伴随着得十二道巨响,而空地上更是冒起一阵浓烟,待烟散去便可见到炮弹落点的泥土已被炸得稀烂,地也凹下去了一大块儿。
立时,蒙古亲贵中便发出了一阵惊叹声,而在惊讶完红衣大炮的威力之余,他们便愈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属地位,不敢心存一丝的异心。
当然这些满蒙贵族们也是都不会落下借此机会奉承当今皇上的机会的,故而都围上去同乾隆说着场面话,无非就是大肆渲染大清国威及乾隆的圣明之德云云。
而只要是人便没有不喜欢被歌功颂德的,乾隆自然也不例外,此时的他看起来龙心大悦,于是只见他将目光触到霍青桐后,便心情大好的说道:“回部此番特来觐见,朕心中甚喜,赏丝绸千匹!”
闻言,霍青桐不由得感到赏赐来得突兀,不过还是很快的反应过来叩谢赏赐,而其余人等亦是齐声高和皇上圣明仁慈。
而霍青桐此时更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双方的谈判绝不在于软磨硬泡,但却可以说是既要唱红脸,又唱白脸。显然乾隆更加深谙此道,也占据了两者间绝对的主导权。他出来围猎不假,却是主要为了炫耀大清的军事力量,之后又显示出自己为君的气量,既是你主动前来觐见,我自然也会恩赏于你。
于是,这这一赏一接的两人也是各具心思,展开的也是一场智力与耐性的角逐。
与此同时,蒙古亲贵们马上交换了眼神,都在揣测着皇上的心思,而乾隆却是没有给他们再多的观察机会,弯弓便追着一只野猪而去。
于是,一众人便就随着乾隆真的开始围猎,不过,其实不过是众人陪着喜欢狩猎的乾隆,在他射中猎物后一通的称颂罢了。而乾隆有真的精于骑射,故而四周的掌声便没有停歇过。
而霍青桐对于此等钻营之道却是不慎习惯,也不精于此道,故而渐渐的落在了众人的后面,真真只落了个陪客。
这时,故意也落在最后的英卓来到了霍青桐身侧,神色有些深沉,轻声说道:“你和皇上保持些距离,谈判的事情交给我吧。”
而霍青桐闻言后不由得皱眉,更是因为英卓的态度,不过她却是不怒反笑,说道:“不必,丝绸千匹,反正我此行是不亏的。”说罢便又催马上前,赶上正在追逐一只梅花鹿的乾隆等人,英卓望着她的背影却是再次的凝眉,心中自有有着他的担忧。
这次的围猎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时辰,乾隆方才尽兴,而霍青桐则是从未觉得打猎竟是这么难熬的一件事情,在她看来被这么多人簇拥着、伺候着,打猎本身的乐趣就已经减低了不少。
而狩猎结束后,乾隆的收获还是不少的,于是,便由宫中带来的御厨正在料理这些猎物,待一会儿宴会时食用。
乾隆皇帝高高的位居首座当中,其余人等则分列两侧,霍青桐则是因为身份特殊故而被列为贵宾,安排在了皇帝下手左列的第一座,巧的是她的临桌坐着英卓,更巧的是对面便是福康安。
虽说霍青桐周围坐的都不是熟人,可是气氛却十分的奇怪,甚至有些压抑,先说英卓此时看着霍青桐的眼光仍是带着几分的谴责以及担忧,而霍青桐虽知他一直在帮助自己,可是她仍是不由得因他刚刚所说的话而生气。
无论是英卓所说的内容还有语气都表现出了对霍青桐的不信任,而且更奇怪的是还有着几分兴师问罪的态度。
再说福康安今日看着的眼神也很奇怪,似是带着某种灼热的光芒,所以不得不让霍青桐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霍青桐所做的位子想要不引人瞩目是不可能,所以乾隆自也不会例外。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乾隆皇帝便将话头引到了回部,引到了翠羽黄衫的身上。
而接下来就有位衣着考究的中年人站起身来,慢条斯理的说道:“翠羽黄衫,回部抗税半载,你此次面圣可有交代?”说完便有些幸灾乐祸的望着霍青桐,而此人便是甘肃当地的一名官员。
于是,周围渐渐静了下来,都静静等着霍青桐表态,只见霍青桐自藤椅上站起身子,神色严峻的瞪了那人一眼,然后又转向乾隆,脸上的神色也随之换上合宜的表情。
而乾隆却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抢在霍青桐开口前说道:“别为这点儿小事儿坏了兴致,回部此番觐见的心意朕领了,再加一成赋税此时便罢了。”
这件事情显然是皇上出面做和事老了,可实际上那位甘肃官员是否是被乾隆授意便不得而知了,总之这一下是狠狠的僵了霍青桐一车,而且这乾隆还将里子面子都赚足了,不可谓不老谋深算。
作者有话要说:小香儿的专栏戳吧戳吧,顺手包养,任凭调戏,以后可以看到我全部的文章哦,
☆、和谈过程波折,协力促成大计。(二)
皇帝开口那便是金口玉言,所以众人都认定这件事情就此定案,个人心中亦都有着自己的盘算,有的人脸色漠然,有的一脸得瑟。
而福康安却显出了些许兴奋的神情,或者说从他今日看着霍青桐的眼神就已经大大的反常。
若要究其原因的话便要从昨日和霍青桐分开后讲起,当时福康安第一时间便去向乾隆回报他此行的遭遇。
虽然他在乾隆面前已经大大收敛了自己本来的烦躁心情,却仍是不免被乾隆看了出来。
话说这福康安自小便深受乾隆的喜爱,如今又担任御前侍卫一职,更是备受重视,而他对乾隆也是有着深深的儒慕之情,并且十分崇拜其文治武功,故而这君臣二人素来便亲近,倒是有些亦师亦友的情分。
所以说在福康安成长的过程中,乾隆对他的影响是极大的。而这一次也是如此,当福康安说出自己奇怪的心理后,乾隆只是哈哈一笑道:“特别的感觉?那你就先得到她,到时你就知道是不是真的特别,又是哪种特别了。”
而乾隆的这句话就像是一枚石子掷入了福康安的心湖,只因想到霍青桐是属于他的这种假设便让他觉得心中的烦闷一扫而空,所以他马上决定按照乾隆所说的去做,只是他的理解和乾隆的意思还是有些微差距的。
福康安想的是要在今天就当众向乾隆请求指婚,不管他心中对霍青桐的感情为何,他现在都决定先娶了再说。
而且他就是准备在霍青桐和谈不顺利的当口再开口,福康安想凭着他在乾隆面前的宠信程度自是能帮到霍青桐的,而这也是他的私心,这样一来就算是自己帮了霍青桐,而她也会感激自己的。
就是因为他的这些心思所以今日在看着霍青桐的时候,眼神炙热而坚定,完全不同于昨日眼神的迷惑、烦躁。
而眼见着霍青桐处境为难的时候,福康安甚至面上一喜,因为他已经这备起身开口求亲了。
然后就在这时,只见霍青桐已然拱手行了一礼,朗声说道:“皇上,您行政素来宽和仁慈,所以霍青桐相信您绝对不会对回部的赋税愈要愈多。”言罢脸上仍带着镇定的笑容,看起来仍旧从容。
见状,福康安只好又做回椅子上,脸上不禁有些沮丧。
而听到霍青桐这话乾隆虽是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悦,可是脸上的笑容已经隐去,问道:“哦?怎么讲?”
霍青桐自是心知乾隆应是自己也不大清楚回部的赋税为何,他所说的一成也只是他随口一说而已,也是有些小惩大诫的意思。
其实说来也是,朝廷原本是要彻底征战回部的,此时只是加了些赋税就可免于战火,应该是大大的合适的。
可是,乾隆皇帝却是不知道一点,那就是回部的赋税已是到了难以缴纳的地步,若非如此回人也就不会总是进行反抗了,故而那一成已算是不可能的数字了。
所以无论如何,霍青桐都要请当今圣上收回成命。
霍青桐面色郑重,沉声说道:“皇上,霍青桐虽然远距漠北却是也知道皇上最是关心百姓,在您执政期间曾三次普免天下钱粮,一免八省漕粮,减轻了无数百姓的负担,所以您又怎么会忍心回部的百姓朝不保夕呢?”
见乾隆尚没有发难之意,霍青桐便就继续说道:“治国、齐家、平天下,皇上您的圣贤五族百姓有目共睹,而我们回人生而崇尚自由,只是希望可以在这黑山白云间过着放马牧羊的生活。”
“虽然赋税难抵,可我们会成为大清忠实的臣子,所以斗胆请皇上的恩泽降临天山。”霍青桐言罢便又行了一礼,其实这赋税难抵根本是由于地方官员的横征暴敛之故,可是,若是这般向乾隆挑明,回部也不会讨到什么好处的。
霍青桐这几句话说罢,便担忧的望向乾隆,可他的神色仍旧莫变,看不出喜怒来。
而其余的人也都在揣摩不出圣意的时候不敢随意开口,不过,就在这时英卓却是上前一步,振臂一呼,只见他道出皇帝圣明后,身后便也此起彼伏的传来声音。
一时间,硕大的广场上,众人三呼万岁。
而乾隆又是什么人,事已至此自是不会再苦苦纠结,深深看了霍青桐一眼。想这乾隆是何等精明之人,早在霍青桐执意纠缠在减赋一事上,就已经大抵料到地方官员定是在回部的赋税一事上滥用职权。
不过,霍青桐也猜准了一件事情,如果她方才说出清朝官员贪污**之事,虽然那些官员会被乾隆严惩,可是让他在蒙古落了面子的霍青桐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更何况乾隆本就没有指望过想要在回、藏、蒙等族身上得到多少朝贡银子,唯有安定一事才是他真真看重的,而且他这次也看到了霍青桐表现出的诚意,他也有理由相信回部不会有什么谋反的心思。
可是,乾隆却没有打算让霍青桐轻易过关的打算,于是便道:“霍青桐朕早就听过翠羽黄衫的名头,今日可否让朕见识一二?”
而乾隆也根本没有给霍青桐任何拒绝的机会,便又道:“如果不负这翠羽黄衫的名号得话,朕便决定让回部减负一年!”
听闻此言后,霍青桐不由得心中一喜,照着乾隆的话来说这次和谈就算是成功了大半,于是,便应道:“霍青桐但凭吩咐。”
“那咱们就也用草原上的法子解决如何?”乾隆笑了笑又继续说道:“骑、射、摔,视为草原三绝,不如就比比这三样。”
“霍青桐愿斗胆比试。”
“好!”显然乾隆也不禁兴起了兴致,又朗声道:“哪位草原上的英雄愿意出来挑战呢?”
原来乾隆皇帝打的是让蒙古出人与霍青桐比试,这样无论双方输赢,乾隆都不会是输家甚至成为最大的赢家。
作者有话要说:小香儿的专栏戳吧戳吧,顺手包养,任凭调戏,以后可以看到我全部的文章哦,
☆、赛事以一敌三,结果即将揭晓。
乾隆扫视了一圈,便将视线落在了英卓身上,然后笑着说道:“英卓,这出战的人选就由你来定好了。”
而皇帝这状似随意的安排,却是让英卓暗暗苦笑,他原本就是要帮助霍青桐的,可没想到却发展成了现在的情形。不过,不管英卓本人愿意与否,他此时能做的只有领命。
然而如果按照乾隆所说的,要霍青桐分别比试骑、射、摔三项的话,那她在还没有比就已经落了下乘,试想一个人的体力是很难总是保持在最佳的水平,到时纵使是霍青桐也会疲于应战,更何况对手肯定都是蒙古族内的佼佼者。
这一点英卓也自是第一时间想到,于是,略一沉吟,便开口建议道:“皇上,臣认为做为一名草原上真正的巴图鲁必定是要这三项皆优者。”
见乾隆示意他讲下去,便便接着说道:“所以我的建议是在族中分别选出擅长骑、射、摔三项的勇士,再由这三人与回部公主来一场公平的较量。”
“一场比赛?那也就是四人同时竞技咯?”乾隆稍一顿,似在考虑英卓所说的,然后道:“有意思!准了,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乾隆皇帝便坐在首位,颇有些兴味的看着大家为自己突来的兴致而忙碌的准备着比赛事宜。
而他自是可以将这一切当做是一场游戏,只将这场比赛视作是极具观赏性的表演,可是,霍青桐却不行,这场胜负关系到的是整个民族的生计,所以她唯一能做的,要做的是如何能够赢。
并且英卓也是特地选择了中长的赛程,在十里外的白音花林场设立了中点,也就是说参赛的四人从这里出发再折返回来,并且将在终点处设立四面箭靶,在冲过终点前射中靶心并摘下靶上的金铃。
所以说这样的一场比赛考验的不仅是骑术、箭术、体力,还有应变,以及和自己爱马的默契程度,当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霍青桐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