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阿 纤 >

第53章

阿 纤-第53章

小说: 阿 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匆匆收起画卷,费沂便离开书房去前堂接待了客人,送了其中几位之后,下午又和几位中榜的士子去拜见监考官大人,免不了上酒楼一番觥筹交错,这一天的应酬下来,待到归来,很是疲累,临睡前来到书房,却突然发现他的画作不翼而飞!

且先不说那费沂失了心爱的画卷,有多么心焦,却说当天晚上,这幅画已经出现在了景王赵荻的手中。

并非是赵荻事先知道他有这画,他已经派人盯了费沂多日了,他的作息时间、何时出门、何时归来、见了什么人,与什么人交往,甚至他多看了谁一眼,他一一都掌握得清楚,又因费沂住的是费家在安阳城的老宅,里头的人都是老仆或者是从建安带过来的,老世家做事到底谨慎,他也一时安插不进去,便趁着这几日费沂会客多,收买了跟他同期的一位落榜士子,去探了探他的家底。

有人风光无限,便有人落魄失意,他费沂中了探花郎,自然有人羡慕嫉妒恨,这位落榜士子在费沂的书房发现了这幅画,一看画上的人,就把它带了出来,交给了景王。

这会儿那人已经离开安阳,就算费沂查出了蛛丝马迹,也寻不到人了。

景王赵荻盯着那一幅摊开的画卷,画上那人画的是栩栩如生,眉目含情,若非作画之人用了十分心思,断是画不出这样的作品的。

他冷笑,原来如此,终于找到能够打击到张纤的办法了。

次日,赵荻带着画卷上了静月庵。

彼时,张纤正在抄佛经,她来静月庵,是为了避开安阳城里的风口浪尖的事端,同样也是因为她心绪难宁,作为一个少女,一桩一件的事情发展已经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尤其是和赵荻发生了关系,这几乎毁坏了她整个的人生信仰,她害怕自己就此而沉沦。

人在孤单无助的时候,还能相信什么?

张纤希望有什么能帮助自己抵御那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她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人生,找到勇气和目标。

赵荻兴冲冲的找到居士馆,张纤却不在,找来扫院子的仆从一问,才知道她去了后山,于是又满后山的去找,终于在桃花林里找到了她。

正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桃花虽然未开,却长出新鲜的嫩叶。

泉水缓缓,绿意葱葱,时有唧唧鸟叫,一派生机盎然,郡主娘娘命人在桃花林里摆了桌案,而后焚香祷告,提手绣笔,在这宜人的环境中书写经文,心境慢慢的平和下来。

于是赵荻看见的便是这一幕,一位美丽的少女坐于林中,垂目低头,专心的书写经文,但见她颈项优美,背部端直,皓腕悬空,手中握着笔,面容上一派宁静祥和。

赵荻趁兴而来,却见到这仿佛如画般的一幕,心里没来由的一沉,整个顿人住了。
这样的她很美好,但是为什么,感觉离他很远——

她不该是这样的,野心勃勃是她的灵魂,操控别人是她的本性,而执着和坚韧,才是她身上最动人的品质……

不能不承认,不知为何,赵荻不喜欢她像现在这样,一点都不喜欢!

咔擦——

赵荻脚下踩断了一根掉落的树枝,张纤听到,抬起头来。

“又是你?”张纤只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抄佛经。

“本王来是带一样东西给你。”赵荻走近她。

“不管你带来的是什么,我都不会感兴趣,我现在很好。”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只要能保持这样,就很好,不贪、不嗔、不痴,心无所念,无所惑,是为宁静,她累了,不想再陷入任何麻烦中。

“你不会是真的想要出家吧。”

“我想要什么,像你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不会懂的。”

“不,我懂。”赵荻走到她跟前,以手按在纸上,阻止她继续写下去,趁张纤抬笔之时,索性将她的经文抽起,不屑的丢在一边,道:“不要自欺欺人了,你我都知道,逃避是没有用的,你真正需要的是,看清楚到底谁在骗你。”

说着,他将另一手里的画卷缓缓展开,铺在张纤面前的桌案上。

画上是一个如月一般皎洁无暇的女子,正在挥袖而舞,这画十分传神,让人一看就能看出那女子是——

馥雅郡主陈卿依!

张纤仍是不明白,赵荻为何把陈卿依的画像放到自己跟前,疑惑看了他一眼。

“猜猜这画是谁画的?”赵荻冷笑。

“这可是今科探花费沂的画作,你都不知他有多么爱如至宝。”赵荻恶意的调笑着,道:

“看来姑母打错主意了,原来这位费公子已经有了心上人,他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接近你,奉命行事?不得已为之?还是勉为其难?原来你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了?真是耻辱啊,果然一败涂地了呢。”

张纤愣住了,脸色开始难看起来。

“真是奇怪,为什么总是你输,而且输得这么惨,真心替你不值,原来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没有人在乎你啊……”

对于费沂,并非是爱慕,但是在张纤失去所有之后,有这样一个人留在身边很好,她几乎已经打算接受母亲的安排了。

在她脆弱的时候,她以为她还可以选择,还以为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还会有人真诚的对待她。

没有呼烈儿,没有赵珏,没有贞操,没有名誉,她到底把自己弄到了什么地步?她到底还能多糟?

“我不信你。”张纤站了起来,与赵荻对视。

“如果你以为你能打击到我,你就错了,因为我根本就不相信你说的话,一个字都不信。”

“了解。”赵荻伸手托起了张纤的一缕发丝,邪邪一笑,道:“我会让你相信的……只我们才是应该在一起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都说了。。。不准打脸!!!
好吧,如果这样能安慰到大家。。。太子快死了。。。
如果亲们抽了,就先点前一章节,然后点下一章进入,这样貌似就能看到了




☆、74暗黑郡主

当日丹凤山;漫山红叶,陈卿依一舞,惊艳的不止太子一人,只是他二人一双璧人;余者也只能暗暗羡慕罢了。

这个余者中;便有费沂。故而当昭荣郡主暗讽陈卿依的时候;他明明知道自己乃是长公主一系;也忍不住出声为陈卿依圆场。

费家与长公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实在没有道理违逆昭荣郡主。

随后下山;他走在最后;当赵合丰等人将对昭荣郡主的不满发泄在无辜的陈卿依身上的时候;他其实就在石壁之后。

他从镂空的雕花窗格里看到她黯然神伤,她的侍女小心的劝着她,出于礼貌,或者是不忍让她更加尴尬,他没有现身,一直默默的等着所有人离去才走了出来,看着她的马车离去。

也许就是从此之后,他开始不自觉的关注她,对她,也多了一丝怜惜的情愫。

只不过这世上,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费沂作为费家的长子嫡孙,背负家族的重担,他的婚姻与家族兴衰有关,与政治立场有关,唯独于个人感情无关,所以他连表明心迹的资格都没有,只能默默的祈祷那人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对昭荣郡主也并非有恶意,也知道她心里的人其实不是自己,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总会有并不相爱的人终成眷属,他能够做到的,只是尽到一个男人的责任。

“费家自老丞相去后,所依仗的也只是姑母,老丞相和静安太妃是兄妹,老一辈的人都死光了,姑母如今还念着旧情,可是下一辈的情分也就淡了,所以可想而知,费家是极力需要联姻来维稳这段关系的。”

茶楼里,赵荻和张纤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套竹质的茶席,赵荻一手拎起茶壶,一手挽袖,用第一道茶水将茶碗冲了干净,边从小炉上起了现烧的泉水注入壶内泡第二道,边道:“姑母授意加上费家促成,费沂不敢不娶你,不敢不敬你,更不敢薄待你,但是他心里不会有你。”

张纤坐在窗户边,从她这个角度往下看可以将楼下的情况一览无遗。

“他心里不会有我,难道你心里会有我吗?”张纤的声音充满嘲讽。

赵荻的手一顿,被滚烫的水烫了一下,然后把烫到的手藏于身后,单手端着水壶继续注入,直到茶壶满了,方才若无其事的放下,将茶壶的盖子盖上。

“我说我有,你信吗?”他笑道。

“我说我信,你又信吗?”张纤也笑,反问道。

两人相视而笑,显然他们是各自不信的,且先不说张纤,而赵荻,口口声声说愿意娶她为王妃,但扪心自问,他又能说清楚自己对张纤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

怕是被自己的下半身支配了,精虫上脑还多些吧。

“但是心里有陈卿依的男人,你是绝不会受这种侮辱的。”赵荻胸有成竹。

张纤挑了挑眉,神色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她来这里,可不是和他来说闲话的。

“我倒要看看,是不是你又在耍诡计。”

“别急,我会证明给你看的……”赵荻伸手,以手覆在张纤搁在桌上的手上,张纤瞥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将手抽走,又引得赵荻一笑缩回了手,正要再说什么,偶然往下一晃眼,正看见了茶楼门口,费沂和一个朋友一同走进的身影。

“看,他来了。”赵荻收了玩笑的心思,正色道。

赵荻是怎么知道费沂会来此,答案不得而知,费沂和朋友来茶楼,略坐了一会儿,朋友有事先离开了,离开的时候下意识在茶楼一扫,见到二楼窗边的大皇子,没有动声色。

此人沉不住气,也幸亏背对着费沂,才没有让费沂察觉。

当他离开之后,片刻,就有几个读书人进来,其中一人抱着一幅卷轴,他们在费沂旁边的那桌坐下。

那几人吵吵囔囔,仿佛在争执什么,有个青年人对那抱画人道:“李兄,这画你花了五十两,我便花一百两,你究竟卖不卖我?”

李兄道:“不卖,不过给你们鉴赏罢了,这画也是我心爱之物,怎么会轻易卖出,何况才区区一百两……少于三百两我才不肯卖呢。”

其他人起哄,大约都是觉得要价太高了,三百两啊,又不是名家字画,实在不值。

听到别人说不值,李兄愤然站起,举手打开那幅画举起,高声道:“此画画技纯熟,意境非凡,人物栩栩如生,虽不知是何人之作,也必定不是凡人,缘何不值那么多钱?”

因他面对费沂,且突然站起高声,不免让费沂多看了一眼,便是那一眼,叫他差点呛到了,此画便是他藏于自家书房的仕女图,也就是陈卿依的画像。

却说别时他也不是这样不沉着的人,奈何此画乃是他倾力之作,失窃之后遍寻不得,再者这个时候茶楼里人不多,也无熟识之人,竟然一下子站了起来,对那举画之人道:“这幅画你是哪里得来的?”

李兄见突然冒出一人质问他,有些奇怪,道:“当然是我买的,兄台何故这样问?”

“买的?”

“是啊,是从另一个落榜的读书人手上买的,他说要回乡,盘缠不够,我见他这幅画不错,就买了来,可惜是一副未画完的话,但也不差了。”

若仔细看,那副仕女画的裙摆还未完全上色,不过也不损其风貌。

这时旁边有人笑那李兄,一副没画完的画,也敢要价三百两。那李兄似乎极喜欢这画,听不得别人说它不好,怒了起来,意气弄事的道:“若是画完的,我就卖五百两了。”

大约他也不是真心卖画,只是不想身边的朋友磨他,才会开这样离谱的价钱,不料那费沂听了,和自己的画失窃一事,也对的上了,道:“这仕女图是在下画的!”

他一句话,把那几人惊了,李兄以为他想夺自己的画,连忙收好画卷,道:“你乱说什么,怎么会是你画的?”

“的确是在下画的。”费沂既然找到了这幅画,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再次失去,忙起身走到他们跟前,一一点出此画各中细节,末了叹道:“可惜费某误交损友,临别之时竟然此画偷了去,还卖给了兄台,幸而今日得见,否则如何能寻回。”

言下之意,他是要收回这幅仕女图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他已抱定了主意,大不了酬一笔谢钱罢了。

那李兄听了他的话,再次打开画卷细看,果然和他所说分毫不差,证实了他就是画画的人,竟然一改之间的小气作风,将画往他怀里一塞,道:“好吧,既然是你画的,便还给你!”

费沂见他之前护着那画,开口就三百两,五百两,不料他竟然这么豪爽,一下子就把画还给自己了,好生意外。

那几人望着他呵呵笑着,那李兄起身,对他道:“既然是你兄台的画,以后可要好好保管,切莫再失了,兄弟们,我们走。”

说罢,领着那些人离去了,留下他莫名其妙,这画失得蹊跷,归得更蹊跷,但一幅画罢了,他小心的收起,付了茶钱,离开了茶馆。

而这一切,落在楼上赵荻和张纤的眼里。

赵荻举茶碗,以茶代酒,敬了张纤一杯,虽然极力掩饰,仍是掩不住的得意:“我没有骗你罢。”

见他这样,张纤心里更恨极了费沂,将手里的茶碗往桌面上一放,冷道:“我们走!”

那费沂抱着画卷出来,见天色阴暗,起了风向,似乎要下雨了,他手上乃是失而复得的画像,也怕要是下雨打湿弄坏了,忙转回家去,一边走着一边又隐隐觉得不对劲,正在想着,就听有人喊了一声“费沂”。声音十分耳熟,他站定了,回身一看,一辆华丽的马车就在他面前停住。

正在疑惑,那马车的车夫跃下,十分恭顺的撩开了马车的门帘,里头有一个人探出头来,对他怒目相视。

“昭荣郡主?”费沂惊讶,她不是在静月庵吗?

张纤冷冷一笑:“你的画,画得很好。”

费沂心里突得一惊,仿佛明白了什么,面色一下子惨白了起来,望着张纤,不知该如何解释。

这时,只见一只手,悄无声息的从后面搭在了张纤的肩膀上,大皇子赵荻面带得意的凑到张纤旁边,看上去与她十分亲昵,他笑着对费沂道:“的确不错,原来费探花不止文采斐然,连画也是画得极好的。”

这样一来,一切不合理都能说得通了,这局是大皇子殿下设的,他们也必然看到了茶楼里的事情,费沂握着画卷的手,紧了又紧。

“本郡主给你一次机会,让你解释你为什么会画她的画像。”张纤道。

费沂说不出道理。

一个年轻男子,无缘无故为什么会画一个非亲非故的女子的画像?

“一笔一画寄相思,真是让人感动。”赵荻颇有些幸灾乐祸之意,见缝插针的笑道:“可惜,名花有主,注定成空,奉劝费探花一句,不要总是惦记别人的东西,不然你一定会后悔的。”
大皇子一语双关,最后一句威胁得几乎不加掩饰。

这种情况下,费沂十分狼狈,他看着张纤道:“郡主,事情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懦夫。”张纤的目光鄙夷,令人无地自容,她道:“费沂,你真是个懦夫,我看不起你!”
说罢,扯了门帘,就像多看一眼都会觉得恶心一样,催促车夫离开。

车夫得令,重上驾座,赶着马车离开,而这时候正好天上开始下雨,费沂立于雨中,显得十分失魂落魄。

以昭荣郡主骄傲的脾气,和费沂之间恐怕再无挽回的余地了,费沂若有所失,雨水淋在他的脸上,打湿了他的衣衫,一股寒气冒上脊梁,他突然想起,低头看去,自己犹如珍宝一般的画卷也被雨水打湿了。

为了一幅画,毁了一段大好姻缘,最后,连这一幅画都不一定能留住,直叫人唏嘘,真不知值与不值。

外面下着雨,大皇子的车夫也披上了斗笠和蓑衣,本来打算将郡主娘娘送回静月庵,奈何天公不美,下起雨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