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战争一开始,就给德国出了一个难题。要计算出双方双方在这个阶段的特定地区部队分布相当困难,因为大多数德军的名单都包括许多还未参战的后备军人,同样的两方在力量上的对比也很难有效计算。合理的计算是约有260万德军在6月22日进入作战状态,而他们所面对的苏联军区也有差不多数量的红军军队。
德军的突袭还是收到完全的效果,虽然苏联指挥部在收到德军部队逼近的报告后即在凌晨0点30分对边界部队发出警告,但当时却没有任何一个部队展开备战。
而斯大林对德军侵略的消息吓呆了,并且直到一两个礼拜后的7月3日才正式对全国发表声明。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行动起来,坚决同法西斯斗争,苏联卫国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突袭带给苏军的最大震撼并非是突袭的时间,而是同时进攻苏联领土的德军数量之多和配合之紧密。约有320万的德军地面部队投入了西线的攻势,伴随的还有数十万的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意大利部队,芬兰则从北边发动攻势。但苏军在同时对抗这些敌军的同时也持续进行大规模的增援,西线的苏军部队在6月22日时约有260万人,尽管半年的战事造成450万人死伤的惊人数字,至年底时已经跃升为超过4百万人(苏联国内部队和储备军并没有计算在内)了。德国空军声称在侵略开始的第一天就摧毁了1689架红军战机,而自身则只损失了35架。事实上苏联空军在刚开始几天的损失比德军估计的还要惨重,总共有5922架飞机在头三天被摧毁。
德军的攻击速度之快使得苏军的防御计划完全瘫痪,而无线电和通讯配备的严重缺乏也造成苏军部队难以互相协调作战。
德军的攻势也引燃了许多苏联占领国的独立运动,德国进攻当天,立陶宛发生了反苏联的暴动,并在隔天发布了独立的宣言。几万名立陶宛人加入叛变行列。随着德军向北方的攻势进展,叛变也蔓延至爱沙尼亚了。
苏联军队遭受严重挫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德军的成功突袭以及苏军内部的问题。除去中华外,此时德军可以说是世界上训练最为精良而又最富经验的部队,德军拥有机动性和歼灭战的先进战术理论、近乎完美的通讯技术、以及不断胜利所带来的自信。相较之下,苏联部队则严重缺乏领导人、训练、和准备。同时,大量的苏联部队都集中于德苏边界(占领的波兰领土),却缺少适当的防卫,导致这些部队在开战后几周内便被彻底歼灭。许多苏联部队也被高层下达的不侵犯、不主动挑衅原则严重限制,在开战后又被命令“原地还击之后反击”(使他们在面临德军包围战时非常脆弱),同时部队普遍缺乏具有经验的军官,迟钝腐败的官僚作风也相当常见。苏军领导能力的无能,早在先前对于芬兰的侵略中就已经展现出来。
苏联在开战后数周所采取的战术导致灾难性的结果。刚开始时红军完全高估了自身的作战能力,机械化军团不但没能击败德军的装甲师,还遭受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密集攻击而损失惨重。苏联坦克的保养贫乏再加上坦克兵的经验不足,导致惊人的故障比率出现,同时备用零件和负责后勤支援的卡车也非常缺乏。而步兵部队放弃掘壕的战术也导致灾难性结果,在机动性低落又没有坦克支援的情况下,苏联步兵部队根本无法在战场上灵活调度。
苏联遭受的庞大损失使得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始调整宣传内容。在战前苏联政府一贯的宣传红军的强大无敌,但到了秋天宣传基调已经改变为“红军变虚弱了、准备战争的时间不足、德国的攻击太过突然、德国屠夫行径、必须保护苏联领土”等等,以激发民众和士兵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未完待续)
第384章 日本占领远东
德意志国防军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在北部及中部战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是在南方留下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在这里有一支庞大的红军,包括几乎整个西南方面军。大部份红军仍然留在基辅一带,由于大部份装甲力量已在先前战役中被消灭,他们因此缺乏装甲及机动力量。
虽然这是当时红军在东线最大一支部队,他们却无法再威胁德军的进攻。8月底,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面临抉择,向莫斯科继续进攻或消灭南面的苏军,由于南方集团军没有足够力量包围及消灭敌军,中央集团军需要提供支援以完成任务,经过争论后,德国第2装甲军团及德国第2军团从中央集团军转属南方集团军及向南推进,在基辅以东与南方集团军进攻部队会合。
装甲部队快速进攻以完成包围,这令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措手不及,因此被斯大林撤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没有人继任指挥,各军及师的指挥官各自为战。
而德国装甲兵团已经对基辅完成了包围。
之后,被包围红军的命运已被注定,对苏联来说,包围圈的范围难以置信,由于没有摩托化兵力或军事天才的领导,他们不可能突破包围,南方集团军的德国第17军团及第6军团与中央集团军的第2军团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不断缩小包围圈,被包围的苏军没有轻易放弃基辅,在一场残酷的战役中苏军士兵被德军火炮、坦克及飞机消灭。
最后,进攻10天后的9月26日,最后1支苏军在基辅以东投降,德军宣称俘获六十万红军士兵。
基辅战役后,红军已经没有更多后备力量。为防卫莫斯科,苏联政府调动83个师共八十万人,但只有其中25个师是有足够装备,而且缺乏装甲部队及战机。
德国方面,他们有70个师共百万人,接近三分之一是机械化的。这是在这场战争中最高的比例,进攻莫斯科的台风作战也立即展开。
由于在基辅的巨大胜利,在南方的巨大阻碍已经清除,南方集团军继续向顿巴斯进攻,在南方战区的目的已完全达到,不过,向莫斯科的进攻被推迟了四个星期,这在之后的莫斯科战役中已被证明,虽然在战术上取得成功,但基辅战役只能小规模增强德国在战略上的优势,因为其主要目的,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没有达到。
苏联红军付出巨大的损失时,他们争取了时间防守莫斯科,为苏联喘口气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但这只是一部分,最终还没有改变,莫斯科被德国军队包围的局面。此时也只有斯大林格勒还在风雨飘摇中,其他地方都被德军和仆从国占领。德国军队已经开始进攻莫斯科。
现在对斯大林有足够安慰的地方便是远东地区。
在6月22日,东条英机和希特勒一样,也把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撕毁。
德国对苏联展开闪电战的时候,日本也对苏联远东地区展开日本版的闪电战。
统一进攻行动,在欧洲方面是凌晨,但在远东地区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和德国不一样,日本先是出动了航母舰载机,并且在朝鲜多个机场,日本也出动了大量的战机,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停靠在海参崴的苏联太平洋舰队。
德国开始炮击的时候,日本的空军也抵达海参崴上空,在地面和海上苏联士兵震惊的神色中,近千架日本战机对整个海参崴进行空袭。主要目标便是苏联的机场和停靠在港口中的苏联舰队。
在日本的第一波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下,海参崴中的机场和海军舰队便损失惨重,特别是苏联向中华购买的那艘昆仑山级战列舰,更是被近半的飞机关顾过,整个舰桥已经消失,只留下无数的大火在燃烧着。
那些停靠在机场上的苏联飞机,也第一时间被轰炸机摧毁,也只有少数的飞机升空,但很快就被日本的零式击落。
日本的飞机一波接一波,苏联的太平洋舰队甚至还来不及出港,就淹没在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下。然而日本的损失也不小,作为远东第一要塞,苏联在海参崴拥有大量的防空火力,为此日本飞机也被击落了不少。不过总体来说,日本损失的那些飞机都是值得的,达到了第一战术目标,把苏联最大的海军舰队消灭了。
而地面部队,日本的动作也很快,在四千辆坦克的带领下,很快就突破了苏联在朝鲜边境上的防线,并且在一天内,便突破到海参崴。然而日本方面并没有停留在海参崴,留下五十万的部队围住海参崴,封锁海参崴和外面的一切通道。
随后继续以装甲部队为前导,快速朝双子城挺进。日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快速挺进,占领苏联远东地区。
库页岛对面远东大陆,虽说这里有不少苏联红军士兵警戒,防御日本人,但日本大规模的空袭,第一时间就把苏联人打懵了。随后在海军战舰的炮火掩护下,日本唯一一个海军陆战装甲师团登陆成功,开辟陆军登陆点。
有了登陆点,库页岛方面的问题就简单多了,哪里并没有大的防御要塞,苏联红军根本挡不住疯狂的日军。在日军精锐装甲师团的攻击下,苏联守军节节败退,很多苏联士兵被日本军队以装甲部队快速挺近而被包了饺子。
日本海军也出动驱逐舰等小型舰艇,沿着穆尔河向共青城挺进。他们的目地很简单,配合陆军消灭苏联的河岸炮艇防御部队,并且帮助陆军攻击共青城。
日军的进攻过去了半个多月,在斯大林开始对全国发表声明的当天,日本一百五十万大军会师共青城,将共青城团团包围起来。随后五十万部队继续向北方推进,占领苏联在远东的土地。
在德国开始进攻莫斯科的时候,远东地区,也只有共青城和海参崴并为被日本军队占领,其他的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日本军队拿下。
在这几个月的期间内,日本也开始大量的向远东地区增兵,起兵力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但是这新的一百万军队都是苏联从东南亚和印尼上抓来伪军。90%都是印尼人,他们在日本人的武力下,拿起步枪,穿上黄皮,当起了日本人的狗腿子。剩下的百分之10才是东南亚人和朝鲜人。
这几个月来,日本也不是没有损失,反而是损失惨重。苏联也不是好惹的,除去还在海参崴和共青城死扛的苏联士兵外,日本方面最少消灭和俘虏了近六十万苏联士兵,为此日本也付出了三十万的死伤,四千辆坦克也存下了不到一半。
苏联的火炮部队和装甲部队对日军造成的伤亡是最大的,数量众多,要不是炮弹数量不足,或许日本的伤亡数字还要翻上一番。而苏联空军一直都由日本空军对付,在日本零式的围攻下,苏联战机基本上是起飞打酱油的。并且在日本轰炸机的轰炸下,苏联在远东的机场被快速的清扫着。
正式由于日本快速的消灭的苏联的海军和空军,此战才会如此顺利。而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坦克部队基本上都是倒在日本的空军之下,日本用实际情况想苏联人证实了,在没有空中优势下,装甲部队要败亡也是很快的。
胜利并没有让日军忘乎所以,他们牢记中华提出的警告,一直都远离边境。并且也尽量把苏联军队赶离中华边境,生怕当初东南亚中华“救援”盟军士兵的事情在远东重演。
远东铁路被日本军队截断,退路也没有了,海参崴和共青城孤零零的待在远东,没有丝毫的补给能进得来,也没有人能出得去。尽管苏联士兵人心惶惶,但他们并未失去斗志。在政委的极力洗脑下,苏联士兵已经打定主意,要和日本军队做殊死搏斗。
当日本军队占领的远东大部分土地后,便决定开始清理共青城和海参崴,毕竟把一百五十万部队放在这两座城市上,已经严重消耗了日本的兵力。不利于对后续土地的占领行动。
因为已经开始有苏联红军从欧洲通过远东铁路抵达海兰泡,开始和日本军队进行交战,以期夺回被日本占领的土地,并且还计划打通海兰泡和共青城的生命通道,将物资送入共青城。所以,日本方面需要尽快拿下这两个城市,将手上的一百五十万部队解放出来,并且加入到攻击占领的队伍中。
欧洲战局糜烂,在远东地区还有共青城和海参崴在坚守着,这让斯大林郁闷的心情消散了不少,也给了他极大的安慰。并且,苏联政工人员借两城红军将士死守的精神,不断的激励着其他部队。让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城里面的守军部队,有坚守下去的信念和榜样。
不过,斯大林在德国军队抵达莫斯科的时候,已经秘密撤离了莫斯科,撤到叶卡捷琳堡,将这里当成新的大本营,主持苏联和轴心国的战争。
(未完待续)
第385章 虎!虎!虎!
中兴十四年,12月2日。
中华国防部指挥中心。
“陛下,最近的一个月来,日本德国接连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共青城、海参崴使用特种弹。
原本德国已经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八十的地盘,要不是后方源源不断有苏联士兵进入斯大林格勒防守,德国早已经攻下了这座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莫斯科的情况和斯大林格勒差不多,不过那里的战况很胶着,德国和苏联都占了半个莫斯科。
在远东地区,日本方面对共青城和海参崴展开的极其猛烈的进攻,每天二十四小时进攻的步伐都没有断过。几个月的时间,虽说这两座城市还在苏联人手中,但情况已经很不乐观了。要不是苏联在这两座城市存储的大量的物资弹药,恐怕早已沦陷。不过,那些物资已经快用光了,缺少弹药和食品,是他们最主要的问题。
而现在,在使用了特种弹之后,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德国方面,在半个月前已经占领了斯大林格勒,而日本也打下了共青城。现在德国人的目标都集中在莫斯科,日本也把目标放在了海参崴。不过苏联也动用的特种弹,特别是在欧洲,已经让双方士兵大量的死亡,保守估计,双方死伤人数在六十万左右。而在远东地区,海参崴里面的特种弹不多,并没有对日军照成多大的死伤。
在太平洋方面,日本开辟第二条战线,起兵百万,登陆英属澳大利亚。目前日军在大量印尼伪军的帮助下,经过了两个月的战斗,已经拿下了大半个英属澳大利亚。
在西欧方向,英国已经喘过气来,由于苏联正式宣布加入同盟国,并且对轴心国已经仆从国宣战。英国方面也积极响应苏联的要求,发动大密度,大批量的空袭,打击德国本土工业,间接性的支援苏联。这几个月来,德国和英国的空战还在持续,现在伦敦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不过,德国也不好过,特别是美国把新型轰炸机B…29出售给盟军方面,这款载重量达到九吨的高空轰炸机给柏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柏林很多工业区已经被炸毁。目前德国和英国的工厂都转入地下,但武器装备生产的数量,已经被削弱得很严重。
美国大量向同盟国开放战争贷款,这些贷款都必须全部向美国购买武器。在美国的支持下,大量的武器装备通过北海送到了苏联手上,源源不断的B…29轰炸机也飞抵伦敦,加入到对德国的空袭中。
目前,德国也已经开始在大西洋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同时日本也开始效仿德国,封锁了白令海峡和鄂霍次克海,禁止美国把武器运到远东地区。
美国国会在昨天刚刚召开了第四次议会,商量针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要不要正式对轴心国宣战,加入同盟国阵营。不过,和前三次一样,这场会议最终还是无果而终。
现在,美国在大西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