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驶飞机坠毁之前;大家也别在意)
第十一章 青霉素
1914年;11月30日
GZ市;一处私家小院,凉风悠悠的小院里,几个人正坐在一棵树冠发达,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说事情。
“刘先生,我想你应该非常清楚。这次医疗事故,已经让你难以继续待在广州医院,甚至是整个广东的任何一所医院;虽然事故的原因不在你。”
坐在小竹椅上,间三捏着手中的小茶壶,美美地喝了一口。对面的刘树生刚从医院回来,身着领带西服,颓丧着脸,连衣服都还没换,就遇到了这位登门客。
院子里摆放着几样行礼,一个很年轻颇有学识的女人,穿着一身小旗袍站在他旁边,看起来是等着刘树生回来就要搬家。
没有这个不速之客,也许他们已经叫来黄包车,准备出门了!
刘树生是广州小有名气的广州医院的内科医生。而十分钟以前,他刚从医院拿回了一封早就预料到的辞退信。
刘树生低着头,叹息一声,眼前这位自称是清河村工业区清河村保安团的人,居然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来邀请自己前去主持建立什么龙腾医院,年轻人,似乎还不知道创办西医体系医院的艰难;何况清河村在什么地方?还有那个所谓的工业区;什么时候广西已经建立起工业区;为什么自己一无所知。
“间先生,我们家树生并没有错,也不是医术不精,那位患者原本就是死马当做活马医。树生他毕业于……”
“够了!”刘树生抬手止住自己妻子替自己解释,他也不需要解释,那位出身名门的患者死了是最大的事实,即便是中国人开的医院,自己能以被辞退作为处罚,已经是院长努力之后的最好结果了。
“出生于中医世家,求学于上海医学院,隔年因为极高的医学天赋,被推荐留学于英国牛津医学院,专业为细胞与生物学系,兼修临床医学。1914年初,学成归国,就职于广州医院。”
间三似笑非笑地说出了这一串信息,但语气中却带着几分尊敬,是啊,这个时候,能考上牛津医学院,还是学的细胞与生物学专业,这样的人才居然会回国,冲这一点,刘树生就值得敬佩。
“间先生,你的消息很准确。”刘树生苦笑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学艺不精,回到国内,本来想给父老乡亲们用西医看看病,没想到却出了这么大的漏子。怎么,你还是坚持雇佣我,去主持修建一所西医医院。你要知道,那将是一笔很巨大的投入。”
听着他坦率无比的话,间三却更是尊敬了几分,“我们团长说了:医院可以一步步的建立。西医可以慢慢地从上海广州和香港招,没有显微镜可以买,没有手术室可以建,没有血库,我们老板可以带头捐血……还有这是我们老板给你信。”说完间三掏出一封信递给刘树生。
随手撕开信封;里面装着薄薄的两张纸;刘树生一边看着一边念道:&;quot;树生兄;见信好;先恕小弟冒昧唐突之举;先生的遭遇已被小弟悉知;百般思考下;终提笔给仁兄写信;望能解仁兄心中所虑。
我陈绍;海外游子;饱经外人歧视;回归乡里;兴学建厂;为的是振兴我中华实业;强我国家实力;并无他意。
小弟心中也有大志;是为我中华儿女顶天立地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方言世界;列强林立;中华积弱已久;实不能与之抗衡;现只有励志于科学工业发展;若仁兄心中有我中华;投身于我;建立造福于民的医院和将来的医学院;将医术代代相传下去。同时希望仁兄来小弟此处详谈;小弟愿开诚布公坦诚相见。
致礼;陈绍;
另;字丑文差;请见谅。&;quot;
“这样……”刘树生有些心动了,带着询问的口气,“间先生,虽然我知道民团也是有信誉的较正规军事组织,可是我虽然在医院做医生,但我的研究方向是细胞与生物医学领域,我最擅长的并不是医院统筹和管理等工作。而我也刚收到远在英国的细菌学导师的信,邀请我前往英国,加入一个细菌实验室。”
“但你不愿意离开中国,还是对自己一身所学,抱有一展宏图的希望对吧!”和大多数这个时期归国学子一样,刘树生确实是良禽难栖,但又始终抱着希望,这才导致后来局势稳定后,大批人才归国,而如今,国内去哪找什么细菌试验室?细菌是什么?随便拉来几百个中国人,有一个知道都是好事了。
而就连当个医生,都遇到这摊子倒霉事,这年头的病患,可不会和你什么留英人才讲理,这年头只有钱权才是道理,“放心吧!细胞是人体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对吧?我虽然没留过洋,但还是在上海念过几年书。总之,以后的工作,不会让刘先生有对牛弹琴的感觉。这次去了清河村,你会有意外惊喜的。”
&;quot;你要不这样;间先生;我和你先去清河村看看;等我见到了陈团长;再说答不答应。&;quot;
&;quot;完全没有问题;你现在就去吗;如果去的话;我安排车子。&;quot;
&;quot;那就麻烦间先生了。&;quot;
刘树生身旁的妻子似乎对这个没听说过的华石县清河村很担忧。自己虽然不是科学人员,但却是自小出生在西方,语言学硕士,精通英德法俄四国语言,不然也配不上刘树生。可去了清河村,自己能做什么呢?
&;quot;树生你真的要去看看?&;quot;
&;quot;是的;先去看看再说。&;quot;
座在竹椅上的间三;笑了笑说:&;quot;夫人也一起去看看好了;我可以向你保证;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quot;
一行3人出了院门;走到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一辆汽车在那里等着。看来间三的早就准备好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过了华石县没有多久便上了水泥路;这时候车子平稳多了。
坐在车子里的刘树生夫妇;望着窗外的一片片金黄色的水稻;和来来往往的卡车行人;让这对夫妇有种自己不是在中国大地上的错觉。什么时候乡间小路都是水泥路;什么时候中国大地上卡车乱跑。一路上经过了几个岗哨;站岗的士兵也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站如松坐如钟;言行举止间充满了强烈的自信。车子越往里面走;公路慢慢的密集了起来;当车子走进清河村;路边的路灯;和整齐的房子;规范的街道;街道两旁排分别树立着一个树苗;相信过不了几年;这些树苗长大了;便是一条林荫大道。
车子在龙腾大楼门口停了下来;一下车的刘树生夫妇;便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年轻人面露微笑朝自己走来;边伸出右手边说:&;quot;想来这便是刘树生兄弟了;在下龙腾集团陈绍;添为清河村保安团团长;小弟再次恭候多时了。&;quot;
刘树生一也礼貌的伸出右手;两人握了握;便指了指身边的妻子说:&;quot;在下不才便是刘树生;这是内人。&;quot;
&;quot;那刘先生和刘夫人是里面详谈呢;还是四处走走?&;quot;
夫妇两个人互相看了看;刘树生便说:&;quot;四处走走吧。&;quot;
陈绍带着刘树生夫妇往工厂方向走去;间三也跟在后面。一行4人一路上都没有说话。陈绍是不着急;既然来到这里了;也不就怕他们拒绝自己。而刘树生夫妇是还在震惊中;还没有消化一路上的见闻。
一行人慢慢的路过了清河村小学;技术学校;预备役兵营;路过种子基地;牲畜牧场;养猪厂;养鸡场;缓缓的进入了厂房区域。听着路人不断的和旁边这个年轻人打招呼;刘树生心里感慨万分:没有想到在中国;除了上海;竟然在这个小山村看到了如此巨大的工业群;看来自己真的有必要留下来;也许这里就是中华儿女的未来。
看到这对夫妻望来望去;陈绍向旁边的刘树生的妻子说:&;quot;我听说;女士是语言学硕士;精通四国语言;不知道能不能来清河村当老师;我这里现在虽然没有完善的学习机制;但是我向你保证;过不了两年;这里将会相继建立起中学;高校;大学;将来这里也是你一展抱负的地方。&;quot;
&;quot;陈先生的话我相信;不过这也要看我丈夫留不留下来。&;quot;其实在刘树生夫人的心里;已经答应了;不过这个也要看自己丈夫的意思。
听到刘夫人的话陈绍又说:&;quot;想必两位还没有吃饭吧;一路颠婆;我们先回去;让我尽地主之谊请两位尝尝我们这里的食物。&;quot;
&;quot;好吧;那就客随主便。&;quot;一说到吃;夫妻两个也感到肚子的确有点饿了。
一行回到龙腾大楼;大楼的后面是个大食堂。间三有事走了;剩下的三个人便吃边聊着。
“刘先生,作为一个天才,我理解你,知道你肯定在国外受尽白眼。也许他们还说中国人天生都不擅长西医,只会那些坛坛罐罐的中药对吧?”陈绍笑着问道,东方人尤其是具体到中国人,那是全面的、全行业的被西方人歧视。
“你怎么知道?这点当年在牛津医学院的时候,确实让我很气愤,那一年,我率先完成了一项细胞分裂实验作业,还被几个法国同学嘲笑,说是教授帮我完成的,呵呵……说起来不怕间先生笑话,当年整个牛津医学院,甚至连另外的一个中国人,一个日本人,都怀疑我。而唯一相信我的人,是我的细菌学导师,他形容我是一个从东方走来的天才,当然,他也是最希望我能回去,在他手下继续工作。!”
陈绍点点头,放下饭碗,用一种极其肯定的语气说:“相信我,不出两年,你的所有同学,包括导师,都会为他们当初的短视与卑劣行为而羞愧。而的我也会全力帮助你,发展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医学体系,发展出全世界最强的细胞与生物科学。”
“树生……”
刘树生夫人显然想说什么;但是还没有说完;就被刘树生打断了。
“张团长,我内人是华裔,也是毕业于牛津大学,学的是语言学。”
这点陈绍在间三哪里已经了解到了;语言学?人才啊,尤其难得还是中文为母语的语言人才,自己的学校里虽然也有完全符合时代需求的外语教材,但却很缺乏高级语言教师,甚至几个沿海招来的老师,都还停留在字母教学的程度上,后续的语法和口语教学,尤其需要真正的专家。
&;quot;刚刚我就说了;两年内;这里将会建立起一座大学;也迫切的希望尊夫人能留下来任教。&;quot;
“大学?你,你真的舍得投入那么多钱?”又是医院,又是大学的;很难想象一个民团团长有那么大的魄力;不过想到那片巨大工业基地;心里已经相信这个民团团长了。
“还有;刘先生,你在这里,并不会觉得孤独,因为在这里,不止一个留学归来的爱国学者;还有完善的实验设施。”陈绍掏出一张汇票,一张五十万额度的美金汇票,示意给刘树生看,“作为医院的启动资金,这点钱或许不够,但却将是第一笔投入。”
刘树生爽快地一笑:“陈团长如此气魄,树生恭敬不如从命。”
看到刘树生答应留下来;陈绍神秘的一笑,当然是惊喜,青霉素的发明虽然是公司的,但却会依靠这位刘姓爱国医学家的手。
毫不客气的说,自己的幸运是遇到一个归国的医学高精尖人才。而刘树生的幸运,是从此将会因为自己,蜚声海内外。
第十二章 兵营演讲
1914年;12月1日
第二天陈绍便带着刘树生前往作战实验室;带他到生物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这个科学家是前几天刚刚培养出来的;生物医药专业;陈绍取名药一;是个中级科学家;自从那天把青霉素的提取方法给他;那家伙便窝在实验室;连实验室大门都没有出去过;吃住都在里面。刘树生看到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连招呼都没有打;直接跑到仪器前面;东摸摸西看看;嘴里还在念道:&;quot;好东西;太完美了;这些东西就是牛津大学的实验室都比不上。&;quot;
看着一脸沉醉的刘树生;陈绍到药一哪里交代了几句;然后就走出了作战实验室。
回头望了望实验室;里面已经快住满了;看来真的要再建立一所实验室。
也不是陈绍之前没有注意到;而是现在只能建一所实验室;就连士兵训练中心;和维修工厂都建不了。士兵训练中心能让一个新兵短时间就变成3级士兵;而有了维修工厂便能生产分基地了。不过问起陈红为什么建不了;回答就是千篇一律的不清楚;或者条件不够请自行摸索。陈绍也就无奈放弃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知道的;如果真的建起了维修工厂便可以马上生产基地车。
保安团训练兵营中;偌大的射击场上,保安团士兵穿着草绿色的作训服以最端正的坐姿席地而坐,黑压压的一大片,神情严肃,认真无比地听着台上的陈绍讲课;今天早上是一个礼拜一次的保安团讲课时间;预备役除了在外面站岗和巡逻的之外;其余的也都要来产假。主要是向士兵们传播政治信仰。
“……为什么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原因很简单,它让人活不下去,它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陈绍原本多时的备课笔记最后还是被扔了,而是选择了这种最随意的方式,给台下的民团军官和士兵们讲课。“日出而作日落才息,我想这里不少战士入伍前,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不过,我要选几个战士来回答几个问题,看看究竟这样辛苦劳累的生活,换来的结果是什么。”
随即,陈绍反背双手喝令道:“一连三排双号出列!”
“敬礼!”一个21人小队保安团士兵动作矫健地跑步来到校阅台上,敬了军礼后,挺着笔直的军姿等待他们的团长问话。
“立正,稍息!不错,出操迅速,动作整齐,军姿严整,有一股军人之气。”陈绍夸赞了两句,超规格的训练章程是以军官带头做到为基础,任何人都必须通过考核的。通过不了的,就只能去待遇差得多的民团预备役,甚至连听课的时候,预备役的士兵都只能坐在离校阅台最远的地方。
对于这些没有经过严格意义上的战火考验的保安团士兵,陈绍也没有着急,事情总要一步步来,做到目前力所能及的最好就是好事。
陈绍一身戎装,经过半年的军事训练;原本普通的身材;越发强壮起来;而且力气大得陈绍自己都莫名其妙;同样是半年的训练;按照基地给出的数据;自己也已经达到3级士兵;接近特种兵。
壮硕的身躯,笔挺的军官服,锃亮的军靴,让他平添了几分威严。
“入伍以前,家里能够吃饱穿暖的士兵,出列。”
“……”
没有任何一个人出列!
“入伍以前,家里没有受过乡绅地主狗腿子欺负的士兵,出列!”
……
“入伍以前,家里能按时缴纳几十种苛捐杂税的士兵,出列!”
“既然没有人出列,我们换两个问题。”陈绍站立不动,继续问道:
“入伍之前,家里被逼的活不下去的士兵出列!”
21个士兵里面,8个士兵两个正步走出列。
“入伍之前,家里受过乡绅地主欺压的士兵,出列!”
剩余的13个士兵里面,又走出了5个士兵。
“家里有过老无所养,幼无所教,病无所医任何一种情况的士兵,出列!”
最后8个士兵也全部走了出来!
陈绍长出一口气,转过身指着这21个士兵,对下面的八百多名保安团士兵和1000多预备役说道:“吃不饱穿不暖,老人没有钱粮养老,儿童没有学上,生病没有钱没有地方医,受欺负没有人管没有伸张正义的地方,被各种苛捐杂税纠缠却无可奈何!这样的生活,你们告诉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