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奸臣之女 >

第22章

奸臣之女-第22章

小说: 奸臣之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看去,竟然只有郑靖业跟皇子们一个都不沾边儿,丫还跟东宫扛上了。但是,一旦苗妃有孕的消息传了出来,情形又是一变。瞎子都知道,郑靖业的妻女是昭仁殿的座上客。

老郑,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郑靖业打着哈哈,怎么可能让人随便探出底来?听着大家东拉西扯,先是羡慕祁氏高寿,又是感叹自己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吾今老矣,行走需人扶持。”

另一个就说:“你才刚过五十,如何言老?”

一群猥琐的老男人又开始嘀咕:皇帝都六十多了,还要抱新儿子了,咱们真是羡慕啊羡慕。

这不,就绕到苗妃身上来了,多方便啊。

女人的八卦就不用这样绕了,先给祁氏拜了寿,接着就是家长里短。由于话题人物正好是个怀孕的女人,大家八起来也就比较直接了——女人见面嘛,就是聊这个的。

众人都说苗妃“有福”,又说苗妃长得也挺漂亮一类。杜氏应付这样的话题已经非常熟练了:“圣上想要谁有福气,谁就有福气呗。”

郑琰与一干宰相家的、勋爵家的姑娘呆在一起,个个都是七岁以上的未婚人士。这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蒋相家的蒋文清了。

蒋文清依旧貌若梨花,依旧温文尔雅,依旧淡定自如,看得人好不羡慕。郑琰想,这种装X的本事,她这辈子大概都学不来,即使一时装得像了,没多久也要露馅儿。

蒋文清正在与卫王的女儿永安县主说象牙簟:“象牙虽难得,做工却是更难的,象牙原是一层一层紧紧生在一起的,得先抽丝,再慢慢编就,不是席就床,而是床就席……”亲王的庶女只能封个县主,这也是魏静渊定的。

郑琰旁边正好坐着傅宗彦,郑琰大方地对她笑了一笑:“咱们还是去年见过一回呢,一年不见了。”

傅宗彦微微点头:“是快一年了。”

淑妃的侄女楚敏中比这两只大几岁,与她们相邻,问道:“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见过的?”奇了怪了,这两家明明是对头来的。

傅宗彦道:“去年我与兄长往成国公家探望,恰遇着阿郑去看她姐姐。”

楚敏中看了看两个人,方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了。”

郑琰觉得这句话说得颇有禅意。

永安县主此时却晃了过来:“阿郑,你也常往大正宫里去的,阿蒋也常往大郑宫里去的,你们有没有相逢过啊?”

郑琰一愣:“有啊。”

“我还道你见过呢。阿蒋也没见过。”

蒋文清含蓄地道:“我在延安殿里,倒没见过阿郑,真是遗憾了。”

“我在昭仁殿也没见过阿蒋呀!”郑琰歪歪头,“宫里也不能乱逛,延安殿又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地方,没有淑妃的话,闯进去了可不好。”

蒋文清一顿,微笑:“阿郑真是可爱,见而令人忘忧。”

郑琰摸摸自己的脖子笑得憨态可掬:“真的么?阿爹也这么说(鬼话,你爹快被你个没常识的愁死了),看来是真的了。那我就不谦虚了,听说,过于谦虚就近于虚伪了。”

“……”这谁家的熊孩子这么讨厌啊?本来准备好了外交辞令的诸人只好飞快换了说话:“阿郑真是率真。”口没遮拦啊你。

郑琰继续笑,看我小好欺负是吧?!郑琰心里在磨牙,你们一个一个的我都记住了!

自从知道苗妃怀孕,她已经脑补出了很多事情,她爹跟太子不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大概也就只有皇帝才相信他爹是公忠体国,太子是被猪队友连累。这种情况下,各方势力要是不掺一脚来谋利,简直对不起皇帝座的那张椅子。

最主要的是,皇太子他亲妈……出身太低了,普通宫女而已,生了个儿子才勉强当上了才人,儿子立为太子了,她才晋位九嫔之一,还不是昭仪。除了他,皇子里有一半儿的妈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看不上他,真看不上他。在爹一样的情况下,大家是拼妈的。 谁能服气呢?世家怎么可能容忍?皇太子他外公……拿不出手啊!让咱跟他平辈论交,不如让咱团购上吊绳一起去死。

她爹无意间开了个头,把所有人心里的那一点不安份给激活了——当年争太子之位也是争得头破血流。苗妃怀孕,让所有不安份的心加速躁动了起来。

生活在这样一个酝酿政变、即将政变的时代,郑琰真想感谢老天爷他八辈儿祖宗!

作者有话要说:

T T,晋江真抽,现在连登录都困难。好不容易登录上了,又更不上,悲剧……

难道是机房泡水了?

☆、练好基本功

叶家老太太的寿宴在一片自以为自计中结束了,京城在暗流涌动中消停了好一阵子。苗妃怀孕了,这个时候就更能看出她的心底对谁更亲近了,她最粘的是皇帝,然后就是她的娘家妈,杜氏母女理所当然地要靠边放一放。

郑琰求之不得,郑家求之不得。

于郑琰,她有太多的功课要学;于郑家,郑靖业需要抽身旁观,然后抽冷子拍瞧着不顺眼的人的黑砖。在这种情况下再与昭仁殿扯上关系,实在是一件并不怎么明智的事情。

杜氏很顺手地就给苗妃送了一份厚礼,另有若干怀孕注意事项,然后就功成身退。苗妃吃东宫一吓,哪还顾得上这些?皇帝才是最根本的保命符——苗妃对事情有着天然的直觉。

自此,昭仁殿里居然安静了下来。放到之前,那里可以说是整个后宫最热闹的地方了,皇帝退朝之后有皇帝陪着看歌舞,皇帝上班了,苗妃也会召来各式给她面子的贵妇们聊天——虽然人数不是很多,却总少不了新鲜话题。

现在昭仁殿就一项活动:安胎。苗妃应该庆幸,皇帝已经老了,精力也不如以前旺盛了,才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陪她而不是留连后宫花丛上。苗妃很满意,后宫很不满意,可也没办法。

没了苗妃来打断,郑琰心安理得地跟着顾益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跟着赵氏妯娌学习新娘课程,其中一项就是做饭。

坑爹啊!

不管是唱歌跳舞做游戏,郑琰都能应付得来,体育课她也因为成年人的灵魂对身体的控制力比较强入手很快,结果却卡死在了做饭上!谁想到做饭居然这样难呢?

作为一个吃货,郑琰是不会拒绝各式美味的,在有人洗碗洗锅的情况下,她也不会拒绝尝试自己做一些小吃。各种种田文里也有许多男主、女主靠做出新鲜菜色来发家致富、一鸣惊人、养包子、拐老公/小攻,怎么到了她这里,事情全都变了样儿了呢?!

郑琰发誓,以前她真的以为即使把她扔到原始社会,她也有模板照着做让自己吃饱穿暖走在时代的前列,现在看来,真的是太大意了!郑家的厨房,也就比宫里略差一点,各式材料俱全、锅碗瓢盆炉灶刀案整齐,炉灶都有好几种,有大灶,还有小灶,甚至还有连排灶,风箱也有了。设施已经比较齐全了,做个菜挺容易的,对吧?

先前郑琰学煲汤,什么样的料下多少份量,丢到炖盅里,上蒸笼、隔水蒸,到什么时候起笼,郑琰学得极快。赵氏都忍不住赞她。因她学得快,经过杜氏同意,赵氏很是神秘地开始教郑琰一道赵氏特色秘方。

“前朝中宗想要我赵家的菜谱,都叫靖安公(彼时赵家家主)给顶了回去,后来实在磨不过面子,方进了一道汤品,”赵氏说起这些来极是自豪,“我娘家本宗有一百多道私房菜,可惜我只学了十几样。”一百多道菜谱只给皇帝一样,赵家也够牛的了。

如今的菜色,除了煮、炖的菜,烧烤也有了,还有了简单的炒菜。不用说,勉强温饱的人是想不到发展食品的花色品种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食材,基本上洗巴洗巴,能吃的全都吃了,如果有新发明,肯定是无意间遇上的。大家最在意什么能吃,而不是怎么吃好吃。

只有衣食无忧的才会用心琢磨这些事儿,世家几百年还真的为了吃饭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甚至还发现了辣椒。这让郑琰惊悚了一把。辣椒这个道具是早期穿越文里经常出现的BUG,此物要到明末才传入中国,没想到在这里居然已经出现了。(同志们,架空、架空。)

当然,比起郑琰所知的苏、鲁、川、粤(排名不分先后)来,现在的菜色还是比较单一的,发展余地颇大。即使是世家,发掘出来的炒菜种类也不太多,手法也没有很全面,尚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郑琰自觉终于占了一回穿越的便宜,可以大展身手了,弄几道私房菜应该不成问题的,对吧?光豆腐脑咱都知道有甜、咸两种口味。

结果呢?

郑琰看着灶台,想死的心都有了!一口大锅已成焦炭颜色,里面的东西半是焦炭状、半是鲜艳刺目状,一齐浮在了水上,锅里还在冒着烟。空气里弥漫着的味道倒是不坏,焦香焦香的,不明就里的人走在厨房外面,可能还会觉得里面做了什么美味佳肴出来。

赵氏瞪直了眼,半晌方道:“第一回,都这样……这样……”

郑琰羞愤欲死,人家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该切片的切片、该剁馅儿的剁馅儿,她需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候把东西扔到锅里翻炒一下而已。还是出来这种成果!想她没穿越之前不是没进过厨房啊,也有几道拿手菜的,眼下居然做了个爆炒焦炭出来,情何以堪?!

烧火!

郑琰终于相信,这是一个技术活,哪怕是个小丫头,干好了绝对能当杨家将先锋!MD!它真是太难了啊!

这里没有电饭锅,放对了水和米的比例一通上电,饭好了就自动跳到保温档上。也没有电磁炉,想要2100℃不给800℃,想点煲汤档就不会是火锅档。也没有煤气灶,拧着开关就能调节火头大小。

坑死我了!

郑琰做饭当然是配了专业的烧火工,问题是郑琰她不专业啊!用惯了一动手就能调到想到的温度的炉灶,她的脑子反应不过来,有赵氏看着也没用。中式餐饮,最讲究的就是“火候”二字,你可以不会烧火,但是得会看火候,尤其在没有开头按钮的时代。

赵氏努力安慰小姑子:“这本就比炖汤麻烦一点儿,你头一回做,步骤并没有错,已是难得了。日后稍作练习就好了。”

这还不用自己烧火呢,就矬成这样,郑琰心中十分不满。看着小姑子绷紧的小脸,赵氏抽抽嘴角,力图镇静地道:“七娘,这里让她们收拾吧,你随我去梳洗一下,换身儿衣裳。”

更让她郁闷的是,全家都来安慰她。先是杜氏,看郑琰换了一身衣服,一脸菜色地过来,就知道她失败了。这样的事情郑瑜也经历过,杜氏权作不知,搂过郑琰好一通东拉西扯:“你阿爹今天要去你阿舅那里,今天我们一起用晚饭。天还早,你把你师傅要你写的字儿写好,吃完了饭咱们去花园儿里乘凉。”

次后方氏、关氏过来请安,也没有说什么。越是这样,郑琰心里越不自在。如果她真的只有八岁,当然会为大家都不提这事而轻了一口气,问题她不是!睡觉的时候就反应过来人家这是给她留了面子,成年人的自尊心啊,就这样冒了头。

MD!老子好歹是大吃货国出来的啊!曾经对各色泡菜图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的啊,曾经嘲笑土豆泥是黑暗料理的啊!

郑琰发誓,她跟厨房杠上了!她一定要做出好吃的饭菜来,让大家鲜掉舌头。

不过赵氏却再也不提让她做菜的事儿了,据杜氏与三个妯娌的小型会议商量出来的结果,郑琰之前煲汤做得好,所以才让她提前做菜,现在看来她的年龄真的是个很大的问题。不如等她再大两岁再学,杜氏还叹息:“也是我心急了些,瞧着她学得快就想叫她多学一点儿。”

郑氏夫妇都不年轻了,生怕看不到女儿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想在自己还能控制的时候多给女儿一点傍身的技能才好。

赵氏犹豫了一下道:“七娘就是人小了点儿,胳膊腿儿也伸展不开,长大了就好。不过——她炖的汤已经很不错了,也得教点儿旁的了。”

关氏一拍手:“只要不动锅铲不就行了?”

杜氏问她:“你有什么办法?”

“造酒啊!”关氏答得响快,“这个不用动太多的东西,知道一点方子就成。”这年头,很多人家里也会自己酿酒,尤其是权贵人家,很多人家里的酒比外面卖的都要好,还有各种秘方,使得味道各有些微不同。

关氏的娘家酿的酒就很不错,关氏自己也会酿酒。

郑琰就接到了新的课程,杜氏对她说:“你的个头儿还没长高,下厨是难为了一点儿,你学着做酒吧。”

行,酿酒就酿酒,郑琰一点也不挑,很干脆地答应了:“好!”酿酒?咱也会!嗯嗯,当然只是理论上的会,很多穿越主角都会去改造一下当时的低度浊酒,酿出极清澈的、很刺激的高度酒,好歹也是看过小说的,让她从头开始可能不太顺利,不过在现有的基础上改造么……

郑琰决定扳回一城。

洗米、蒸熟、摊晾、拌酒曲、密封放好,什么“先进步骤”也没加,只是试试手。想改进生产工艺,也得很熟悉流程,这一点郑琰很务实。

过个几天,一打开,一股混和着劣质酒的腐味儿与醋的酸味儿的奇异味道飘了出来……

人家做酒不成好歹也能变质成醋,她这一坛子,酒不酒、醋不醋的,连给厨房当佐料人家都不要。

郑琰同学用黑丢丢酸溜溜的事例证明,田,不是那么好种的!

还好,咱不用种田!混到郑琰这个份儿上了,种田算神马?第一任务不是全家平安么?世情混乱到现在的份儿上,靠种田怎么可能?

问题是郑靖业不是那么想的,他老人家说了:“学,一定要学,还要学好!”一是他与杜氏有同样的担心,自己年纪不小了,女儿必须自立,至少把女人要会的科目练到及格,剩下的随她去。

阿琰毕竟是女儿!郑靖业感叹。女人立足本就比男人要难,再聪明的女人,也必须有一个支撑点。哪怕是郑靖业一个大男人,想要在这世上混,也不能光靠心眼儿,他还得肚里有货、手上有本事。

王霸,从种田开始!高筑墙、广积粮,最后才能称王不是?

郑琰咬牙切齿,跟酿酒杠上了。亏得她家米多,才能这样浪费粮食,到她生日那一天,侥天之幸,终于酿出了一坛子据说不错的酒。

她没喝上,因为年纪小,不让喝。这样的浊酒,她也没兴趣喝,很同情地看着她爹笑眯眯地喝着酒:“到底喝上阿琰的酒了。”

郑琰心里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就这样的酒也说好?这话她没说出来,有了先前的糟糕经历,她不敢再说大话了,只想先酿出好酒来,再拿出来献宝。执壶为郑靖业再满上一杯:“以后阿爹喝的酒,我包了。”

郑靖业拍案大笑:“当爹的养闺女就图的这个啊!还有么?给你顾伯伯送一壶过去。”

“有的,”郑琰放下壶,“先给阿爹尝过了,再给宣德坊送去。”

“你还留了一手了?”郑靖业揉揉女儿的脑袋,“你顾伯伯与我,是一样的。”

————————————————————————————————

生日过后,郑琰还没来得及继续糟蹋粮食,又到了西迁的日子了。

到了熙山,郑琰心情大好,着手研究酿酒方法,毕竟只是小打小闹,也算是正常学习,家里人也就由着她折腾了。亏得她们家有这么多好东西让她糟蹋。

顾益纯喝上了徒弟孝敬的酒,也是心情舒畅,与郑靖业点评:“倒是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了。”

郑靖业拈须微笑:“这是应该的,也不瞧瞧是谁闺女。”

顾益纯轻松地往后一靠:“我知道她是我的弟子,以后酒有着落了就行。”

两人正在池边亭内闲坐,一池碧叶映红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