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 诏
诏至之时,总督遣官赍送。舟进鹿耳门,传报,文武官具龙亭、彩舆、仪仗、鼓乐,至西门外接官亭迎接,恭捧诏书置于龙亭。文武官朝服北向跪迎,鼓乐前导,至万寿宫。文武官东西立,赍送官南向立,赞唱排班,乐作,行三跪九叩礼。赉送官捧诏,读诏官跪受,谐案前,宣读。众官跪听毕,仍授赉送官,恭置龙亭。又行三跪九叩礼,以次退。诏交知府,分送各县,宣读颁布。
迎 春
立春之前,有司豫塑春牛、芒神,以桑柘布土为之。牛身高四尺,按四时也;长三尺有六寸,三百六十日也;自头至尾凡八尺,八节也;尺有二寸,十二时也;鞭用柳枝二尺有四寸,二十四气也。牛色以本年为法,头、耳、角用天干,身用地支,蹄、尾、腹用纳音。笼头以立春之日干为色。挘в蒙D尽K髅先沼寐椋偃沼闷r,季日用丝。造牛之土,以冬至后辰日于岁德之方取之。芒神身高三尺有六寸,一年三百六十日也。服以立春之日支受克为衣色,克衣为带色。髻以立春之日纳音为法,罨耳以时为法,鞋裤行缠亦以纳音为法,老少以本年为法。塑成置于东郊之春牛亭,先期一日,府、厅、县各率属盛服鸣驺而至,赞导至位前,就位,上香鞠躬拜,献爵三,读祝,再拜。礼毕,簪花饮酒。属官先行,长官次之,迎至府、厅、县头门之外。春牛南向,芒神西向。是日清晨刑牲设醴,府、厅、县各率属朝服,赞导至位前,就位,鞠躬拜,献爵三,读祝,再拜,兴。至春牛之前,各官执彩仗,左右立,长官击鼓,次各击牛三揖。至芒神前,又揖,而退。是为鞭春之礼。
耤 田
直省各府、州、县均于东郊建先农坛,高二尺有一寸,宽二丈五尺,祀先农。旁置耤田,备农具黑牛,择土宜之谷贮之。以农人二,免其役,给口粮,使耕之。仲春之日,有司先期斋沐。至日,文武官率属朝服致祭,帛一、羊豕一、铏一、簠一、簋一、笾四、豆四,行三跪九叩礼。毕,易服,知府秉耒,佐执青箱,知县播种。其在州县,则知州、知县秉耒,佐执青箱播种,耆老一人牵牛,两农扶犁,九推九返,农夫终亩。既毕,朝服,率耆老、农夫望阙谢恩,行三跪九叩礼。耤田之谷,以供祭祀,重农也。
第四部分典礼志(2)
祭 社
府、州、县皆建社稷坛。府称府社之神,府稷之神,为红牌金字。坛制坐南向北,高三尺,方广各二丈有五尺,四出,陛各三级。岁以春秋仲月上戊致祭。主祭官先期三日斋戒,将祭之前一日,省牲治器,除坛上下,设幕次中门,宿焉。祭日夙兴,执事者陈礼器,设社位于稷之东,各列羊豕一、帛一、铏一、簠二、簋二、笾四、豆四。主祭官祭服行礼,如仪而退,纳主于城隍之庙。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同坛,在社稷坛之右,亦以春秋仲月致祭。坛高二尺五寸,方广各二丈有五尺,陛四出,南向五级,余各三级。雍正二年,奏准风云、雷雨之神居中,山川左,城隍右,礼与社稷同,各以府、州、县为主祭,武官陪祭。祭毕,纳主于城隍之庙。
释 菜
永历二十年春,文庙成,延平郡王经亲行释菜之礼。归清以后,康熙二十四年,巡道周昌、知府蒋毓英重建,是为府学。三十九年,巡道王之麟建明伦堂。自是以后,各府、县皆建文庙,尊先师也。每岁春秋二仲上丁之日,恭行释菜之礼。先期三日,地方官斋沐停刑。将祭之前一日,习仪于明伦堂,省牲治器。四鼓齐集,执事者各司其事。文官为主祭,武官陪祭。先祭崇圣祠,礼毕,祭孔子。祀以太牢,舞六佾,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望孟子配。祭官各就位,启扉,迎神,舞佾,乐奏咸平之章,行三跪九叩礼。兴,乐止。行初献礼:主祭官诣盥洗所,次诣酒尊所,至神位前,乐奏宁平之章。主祭官跪,皆跪,奠帛,献爵,叩首。兴,跪,读祝。乐止,行三叩礼,复位。行亚献礼:乐奏和平之章,毕,复位。行三献礼:乐奏永平之章,毕,复位。饮福受胙,叩首。兴,复位,各官皆行三跪九叩礼。兴,撤馔,乐奏咸平之章。送神:各官俱行三跪九叩礼。兴,读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各诣燎所,望燎,偃佾,止乐,以次退。
祭 纛
纛,大旗也。台湾镇为挂印总兵,统率师干,权在阃外。每年霜降之前一日,镇标城守各营将士,盛装铠仗,迎纛于北门外之较场,张幕驻军。翌日黎明,陈兵致祭,祀以羊豕,献帛酹酒,三献而毕。扬旗鸣炮,以寓秋猕之礼。薄暮,束装入城,归纛于庙。各营皆然。
大 操
督抚巡台之时,奉旨阅操。先期,总兵檄召各营,驻较场左右。至日,督抚莅场,立于演武厅之中。总兵以下皆执橐鞬之仪,督抚辞焉,行装入谒。礼毕,总兵下令开操,为两军攻击之状,考其优劣,犒以牛酒。副参以下,戎装佩剑,送迎如礼。督抚回辕,各营亦拔队归。
旌 表
乡党士女,有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守节励烈者,缙绅列其事,状于教官,邻里为之保,教官告之有司,有司详之督抚,乃具奏。礼部详覆,下旨旌表,赐帑二十两建坊,入祀。有司造其家,邻里以为光,各具贺。祭之日,教官率缙绅行礼,子弟衣冠入拜,恭录恩旨,藏于家。又有寿跻期颐,一产三子,为国之瑞,以至急公乐善者,亦各赐匾锡物,昭示后人。旌表之礼,以劝善也。
第四部分典礼志(3)
乡 饮
乡饮之礼尚矣,汉制飨三老于太学,所以教孝。顺治初,诏令京府直省各州县,每岁以正月望日、十月朔日,各于儒学行乡饮酒之礼。先日,执事者陈设礼堂,司正习礼。黎明,宰牲治馔,主席率僚属司正至,遣伻速宾、僎。比至,执事报曰:“宾至。”主席迎于庠门之外,宾西行,三让三揖,而后升堂,东西立,各拜,就坐。执事者又报曰:“僎至。”主席又迎如前礼。已而介至,各就坐。执事者告司正扬觯,司正由西阶升,诣堂中,北向立,宾、僎以下皆立。司正揖,宾、僎皆揖。执事者以觯酌酒,授司正。司正举酒曰:“恭维朝廷,率由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教,外和乡里。无或废坠,以忝所生。”读毕,司正饮酒,以觯授执事。司正、宾、僎皆揖,就坐。执事者举律案于堂中,读律者诣案前,北向立,众皆立,行礼如前。既毕,彻案,供馔宾前,次僎,次介,次主。宾主乃起,北向立。执事者酌酒授主。主诣宾前,置席上,稍退,两拜,宾答拜。执事者又酌酒授主,诣僎前,如前礼。于是宾起酬酒,僎从,执事者酌酒授宾,宾诣主前,置席上,如前礼。介、三宾、三僎以次酌酒,举爵饮。供汤,复酌酒。三品毕,彻馔,宾、主起。僎、主僚属居东,宾、介、三宾等居西,两拜讫,送宾出门,东西行,三揖而退。凡乡饮酒,主以府、州、县为之,位于东南;宾以致仕之绅为之,位于西北;僎以乡党年高有德之人,位于东北;介以次长,位于西南;三宾以宾之次者为之,位于宾、主、介、僎之间。众宾序齿,僚属序爵。司正以教职为之,执事者以老生为之。凡有违犯科条者,不许于良善之席,违者罪以违制。敢有喧哗失礼者,扬觯以礼责之。然台湾久已不行,但存其制而已。
祀 典
《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故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台湾为荒服之地,郑氏之时,始建文庙,尊先师也。清代因之,复祀武庙,崇武德也。若夫山川社稷之坛,城隍祝融之庙,名宦义民之祠,凡属御灾捍患者,俎豆馨香,鼚鼓轩舞,其礼重矣。延平郡王为台烈祖,精忠大义,没而为神,台人祀之。同治十三年冬,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请建祠赐谥,以明季诸臣配。功德在民,敻乎尚矣。是篇所载,皆在祀典之列,若夫丛祠薄祭,则缺如焉。
第四部分典礼志(4)
各府厅县坛庙表
台南府(附郭安平)
社稷坛 在府治东安坊,旧为永康里,康熙五十年,巡道陈瑸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治东安坊,康熙五十年,巡道陈瑸建。
先农坛 在府治东门外长兴里,雍正五年,知县张廷琰建。
文 庙 在府治宁南坊,郑氏之时所建,祀先师孔子。康熙二十四年,台厦道周昌、知府蒋毓英改建,中为大成殿,东西两庑配祀先贤先儒,前为戟门,为棂星门,为泮池,后为崇圣祠。三十九年,台厦道王之麟建明伦堂于殿左。五十一年,巡道陈瑸建名宦、乡贤两祠。五十七年,知府王珍移泮池于棂星门之外。乾隆十四年,廪生侯世辉等捐资改建。正殿居中,左右为两庑,前为大成门,又前为棂星门,为泮池,后为崇圣祠,左右为礼乐库、典籍库。门之左右为名宦祠、乡贤祠,门外之左为礼门,右为义路,又外为大成坊、泮宫坊。庙左为明伦堂,又左为朱子祠,后为文昌阁。并铸祭器、乐器,规制完备。
武 庙 在府治镇北坊,永历二十二年,郑氏建,祀汉忠义侯关羽,中有宁靖王手书之额,题曰:“亘古一人。”康熙二十九年,巡道王效宗修,有碑记在庙中。雍正五年,诏以春秋仲月上戊致祭,用太牢,乐舞八佾,追封三代。后殿为三代祠。此外在坊里者,列于《宗教志》中。
天后宫 在府治西定坊,为明宁靖王故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将军施琅建,内有施琅纪功碑。五十九年,列入祀典,岁以春秋仲月致祭。乾隆五年,镇标游击石良臣于后殿增建左右厅,以右厅祀总兵张玉麟。四十三年,知府蒋元枢修,有碑记在庙中。其后叠修。台湾奉祀天后甚多,其在坊里不列祀典者,载于《宗教志》中。
府城隍庙 在东安坊府署之右。永历二十三年,郑氏建,康熙二十五年修。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觉罗四明重修,增建两庑戏台,有碑记在庙中。四十二年,知府蒋元枢复修。
龙神庙 在宁南坊,康熙五十五年,巡道梁文科建。
田祖庙 在镇北坊,康熙五十五年,巡道梁文科建。而郑氏所建者,一在广储西里,一在保大西里,今圮。
仓神庙 在镇北坊,雍正十年,知县林兴泗建。
风神庙 在西门外,乾隆四年,巡道鄂善建。
火神庙 在小南门外,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
海神庙 在镇北坊,为赤嵌楼故址,光绪十二年建。
五子祠 在镇北坊蓬壶书院之内,祀宋、关、闽、濂、洛五子,光绪十二年,知县沈受谦建。
朱子祠 在府学之左,康熙五十一年,巡道陈瑸建,岁以春秋仲月致祭。
文昌祠 在东安坊,岁以春秋仲月致祭。
名宦祠 在文庙棂星门之左。
乡贤祠 在文庙棂星门之右。
孝悌祠 在府学之右。
节孝祠 原在镇北坊,雍正元年,奉旨建,祀烈女节妇,后改建于府学之右。
旌义祠 在镇北坊,乾隆五十三年,知府杨廷理建,祀林爽文之役阵没义民,岁时致祭。嘉庆十年,蔡牵之役,附祀者二十七人。
府厉坛 在小北门外,为康熙辛丑死事台协水师游击游崇功栖神之所,前为地藏庵。雍正元年,巡道陈大辇建。嗣有司议举厉祀,则于其地以行,名为北坛,岁以清明、七月望日、十月朔日致祭。先牒本府城隍,设位于坛之上,祀以羊豕,下设“无祀鬼神”之位,陈牲焚楮,以妥其灵。乾隆十一年,知县鲁鼎梅修。三十七年,巡道奇宠格重修,有记。县为附郭,不别为坛。
延平郡王祠 在东安坊,永历间郡人建,称开山王庙。乾隆间,邑人何灿鸠资重建。同治十三年冬十月,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请建祠列祀,春秋二仲有司致祭,中祀延平郡王,东西两庑,以明季诸臣配。后殿中祀翁太妃,左为宁靖王祠,右为监国世子祠。
施将军祠 在宁南坊檨子林,康熙二十五年,郡人建,祀靖海将军施琅。五十九年,地震圮。
吴将军祠 在东安坊,康熙二十六年,郡人建,祀总兵吴英,钦赐“作万人敌”之额。祠后有楼,曰仰止。乾隆五十三年,知府杨廷理修,后改为吴氏家庙,今圮。
卫公祠 在东安坊府城隍庙,康熙四十六年建,祀台湾府知府卫台揆。
吴公祠 在西定坊关帝庙右,雍正七年建,祀台厦道吴昌祚。
蒋公祠 在镇北坊真武庙后,康熙三十年建,祀台湾府知府蒋毓英。
高公祠 原在镇北坊关帝庙左,康熙三十三年建,祀台厦道高拱乾,后移于宁南坊。
靳公祠 在东安坊,康熙三十六年建,祀台湾府知府靳治扬,后圮。
洪公祠 在东安坊,同治二年奏建,祀台湾道洪毓琛。
游将军祠 在小北门外厉坛后,雍正元年建,祀水师游击游崇功。
王公祠 在东安坊清水寺街,光绪元年奏建,祀提督王德成。
第四部分典礼志(5)
五忠祠 在安平镇水师协署之左,雍正五年,水师副将陈炯伦建,祀水师副将许云、游击游崇功、千总林文煌、赵奇奉、把总李茂吉。
功臣祠 在宁南坊文庙之南,向西,乾隆五十三年敕建,供林爽文之役平台功臣牌位,则大将军、太子太保、大学士、贝子公福康安,参赞大臣超勇公海兰察,成都将军鄂辉,护军统领舒亮,护军统领普尔普,闽浙总督李侍尧,福建巡抚徐嗣曾等三十人。栋宇崔巍,地亦宽敞,有御碑八方,高各丈余,下承赑屃,镌御制平台及诸功臣赞,满汉文各四,上覆以亭。又有一碑立于中,刻诗一首,字大径寸,文曰:“命于台湾建福康安等功臣生祠,诗以志事:三月成功速且奇,纪勋合与建生祠。垂斯琬琰忠明著,消彼萑苻志默移。台地恒期乐民业,海隅不复动王师。曰为曰毁似殊致(近来以各省建立生祠,最为欺世盗名恶习,因令严行饬禁,并将现有者暨令毁弃。若今特命台湾建立福康安等生祠,实因台湾当逆匪肆逆以来,荼毒生灵,无虑数万,福康安等于三月之内,扫荡无遗,全部之民,咸登袵席,此其勋绩,固实有可纪。且令奸顽之徒,触目惊心,亦可以潜消狼戾,是此举似与前此之禁毁虽相殊,而崇实斥虚之意,则原相同,孰能横议?且以励大小诸臣,果能实心为国爱民,确有美政者,原不禁其立生祠也),崇实斥虚意在兹。”旁译满文。道光二年,饬台湾县学教谕郑兼才、训导王承纬监修,今渐倾圮。
昭忠祠 原在县学之左,雍正元年敕建,祀台湾镇总兵欧阳凯等,后圮。嘉庆七年,奉敕再建,附于功臣祠之侧。十一年,乃设位以祭。道光元年,巡道叶始将康熙以来殉难官弁兵丁一律入祀。十三年,巡道徐宗幹、知府裕铎率绅士等重修,立牌祀之。光绪十四年,改建于右营埔。
县文庙 在东安坊,是为县学。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沈朝聘建。中为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