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锦郎妙计 作者:郁桢 >

第16章

锦郎妙计 作者:郁桢-第16章

小说: 锦郎妙计 作者:郁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观脸色瞬间就变了,嘴巴一撇。圆济清楚师父的心思,忙道:“我和她们说去。师父安心养着吧。”
静观点点头:“也好,我这才回来,还不想见那些不相干的人。”
圆济忙开了门,只见圆真走在前面,师姐妹们都来了。
圆真见了圆济,探了探头,忙问:“听说静观师叔回来了,在哪呢,我要见见她老人家。”
圆济正色道:“师父她老人家身子不好,要休息,诸位还是请回吧。”
圆真道:“静观师叔如今连见也不愿见么,你把她藏到哪里去呢?”
圆济耐着性子道:“我再说一次,师父她老人家身子现在不好,要休息,什么事以后再议吧。”
圆真见众师姐妹在前,也不好硬闯,上下打量着圆济,点头冷笑:“我怎么不知道你这样的有本事呢。实在是好。”圆真见圆济和她杠上了,不免有些咬牙切齿。
圆济此时盯着圆真的眼睛,目光再不躲闪,也不怯懦,鼓足了勇气:“庵主说话何必夹枪带棒的,今天别逼着我将十年前的事都给抖出来。”
“你……”圆真气得牙痒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圆信有些不大明白,当她进莲花庵的时候,已经是圆真二师姐的庵主,那时候就听说静观师叔圆寂了,怎么今天又跑出来个静观师叔。实在是好奇,此刻又听见五师姐提起十年前的事,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几位师姐妹中,圆信是唯一没有经历过此事的人。
圆华在跟前帮着腔:“五师妹这是做什么,二师姐是庵主,管着庵里的上上下下,既然静观师叔身子不好,又这么多年未见,我们更应该去请个安才是。哪里有拦着的道理。你是静观师叔的入门弟子,我们几个谁不是静观师叔的徒弟呢。都是莲花庵的人,哪里说什么见外的话。”
圆济硬下心肠,背过了身子。心想师父这十年里所受的苦,何曾不是身后的这些人一手造成的。如今师父得以回来,她们就赶着要抢去,又不知会软禁在什么地方,以后她怕是再也见不到师父。她不傻。
圆真气不打一处来,一向冷漠少言的圆济,竟然今天为了一个十年前早该死去的孤老婆子,和自己对着干。如今静观一回来,只怕是更加助长了她的气焰。圆真心里自然愤愤不平,又舀圆济无可奈何,这才冷笑着说:“五师妹,你是好样的。别逼着我将当年的那些话也给抖出来。说出来给你的好徒弟听听,看看她师父是个怎样的人。”
圆济心里咯噔一下,落下泪来,冷漠的说了句:“庵主何必说这些话来逼我,请庵主和师姐们回去吧。”
妙音在屋内听见外面高高低低的争吵声,很想出去看看。哪知师祖却一把拉?p》×怂蛩⊥肥疽狻?p》
“师祖,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师父被她们欺凌。”妙音何曾甘心。
“傻孩子,你这一出去,她们必定是要进来的。我暂且不想见她们。外面有你师父,你怕什么。你师父性子有时候虽然懦弱一点,可是她会竭尽全力的护着你。”师祖的声音如此苍老。
妙音仰面端详着师祖的面庞,布满皱纹的老脸,写满了人世的沧桑。妙音心中充满了疑惑,这明明是佛门境地,为何也会出如此多的秘辛?妙音分明从师祖有些迷离的双眼里,看见了这些年来的风霜和苦难。妙音心想师祖这十年来过得可真不容易呀。
庵主和其他师叔们的声音渐渐消失了,看来已经放弃了吧。
门吱呀的一声被打开了。圆济走了进来,到静观跟前,柔声说道:“师父,没有惊着你老人家吧。”
静观却摇摇头:“人老了也就不中用了,眼睛不好使,耳朵也不好使。圆济,你也别太多心。一切不都是个空字么?别忘了当年我训你的话。”
“师父的教诲,徒弟不敢忘。”
“那就好。我也乏了,让我歇歇吧。”静观说着便往旁边的炕上倒去。
妙音心里有无限的疑惑,此刻得不到解答。如今师祖回来了,能让她好好的安度晚年,不再受流离之苦,也是作为徒子,徒孙最大的心愿了。







☆、第四十章道别

这几日,圆真再没有带人上门来打扰静观的清修。
静观如今是六十好几的人了,身子原也不大好。自己虽懂得一些调养之道,似乎也没了那个精力。十年没有出现在莲花庵,静观心里十分明白自己再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将会是个怎样的场景。只是不能再这样的躲下去。
昨夜圆济的眼泪她分明的看见了,圆济有她的难处。自己这么一个徒弟,哪能让她受委屈呢。
剃掉了一头白发,换上了缁衣。静观大大方方的出现在莲花庵的大殿里,哪里也不藏。
圆真上前笑问:“师叔近年来过得可安好?”
静观一面数着念珠,沉静的回答道:“好,做了十年的苦修,这命中的劫数也算是圆满了。”
圆真连忙道:“阿弥陀佛,从今往后,一定平坦。我让人给师叔收拾屋子,一切的用度还是以前的老样子。”
静观冷笑了一声:“眼下一场浩劫,作为佛门弟子,哪里就说起享受来。我已和大徒弟说了,让施粥。众弟子们,每日到大殿礼佛诵经,为天下的灾民祈福。”
静观说的这些话,这些举动,倒让圆真也不觉得意外,立马又道:“到底是师叔虑得周全,施粥的事早就在做了。我也让人点了长明灯,让人抄《消灾解难经》。一切都是妥当的。”
静观竖眉:“妥当?今一早我去看了,那还真是叫做粥呀,和米汤没什么两样。实话说,我已经训了大徒弟。庵里有多少的家当,我心里是有数的,听说这两年,你们又买了不少的地。庵里上上下下难道还少吃的不成。囤在仓里也白白放霉了。明日起,施的粥要求要插筷不倒,看不见人影。”
一席话让圆真面红耳赤。圆华此刻开口了:“师叔,庵里的收入支出都是徒弟在管,不过是个架子罢了。看着风光,加上旧年里收成不好。如今我能舀出粮食来接济他们,已经是很不容易。”
“得了,你们也用不着和我打马虎眼。仓里到底还存放着多少粮食,我已经让人打开来看过。你们心里都有一本账,我这里也有一本账。你们若还是认我这个师叔,让按着我说的去办。”静观的语气很是坚定,也不容人质疑。
圆真低下头去,缓缓说:“就依师叔的意思办吧。”
“现在是非常时期,人员混杂,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呢。等过了这阵子,再议吧。”静观伸出手来,圆真赶着上前搀扶,静观却伸向了圆济。
“上了年纪也就不中用了,你们折腾去吧。”静观留下这句话后,扶着圆济一步步的走出了大殿。
圆真等目送着她离去,只是圆真的脸色很不好看。
圆华双手一摊:“看来这账簿的事,我是管不久了。等那些会理账的人接了去吧,我也乐得清静。专心的吃斋念佛。”圆华的音量不小,明显是说给妙音听的。妙音却不理会也跟着出了大殿。
圆真有些失魂落魄的坐在她常坐的那把椅子上,望着这肃穆的大殿。心中顿时涌出一股悲凉来,苦心经营的十年,没想到就要走到头了。她心头悔恨,那时候没有当机立断,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如今她虽不是庵主,可资历深,辈分老。在一些师姐妹,徒弟中,是有威信的。很明显的,这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圆真想到这里惊出一身冷汗,心想,还会有法子的,只要能静下心来想想,还不算太晚。
空荡荡的大殿,孤身只影。圆真觉得无限的凄凉。
妙音走得很急,一直到了后殿,察看了几位染病在身的流民。这些天来,病故了几个,不过都是些年老体弱,或者是幼小的孩子,疫情似乎慢慢的得到了控制。
妙音舒了一口气。心想该和师父斟酌下用药,这套方子吃了这么久,也该换换了。她从后殿出来,要穿过一座后罩楼。妙音知道这楼下种着几棵琼花树,算着也是花开之时。为了看那花,妙音特意迂回了一段路。
果然是一树繁花,那花盏大如盘,洁白如玉。妙音心中正赞叹这花开得如此之好,却突然闻见了一股酒气,暗想,谁将酒带到庵里来饮了,真是的,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偏头看去,却见那门槛上坐着一人,手中提着一只酒壶,正在畅饮。妙音皱了皱眉,便要上前阻止。
“佛门净地,怎么惹来了酒臭。还不快快扔了。”妙音话音才落,却见原来是商羿正坐在门槛上,背倚着门框。
商羿抬头看了眼妙音,连忙起身,恭恭敬敬的唤了声:“小师父!”
“喂,刚才我的话你没听见么,别在尼姑庵里饮酒。要是让庵主知道了,可不得了。”
商羿便不喝了,擦了擦嘴,打了个酒嗝,含笑道:“我还真不知道,山洞里的那个老婆子竟然会是这莲花庵里的人,听说失踪了十年。我就觉得奇怪了,缘何十年没人去找过她?”
妙音道:“你问我,我问谁去。师祖的事,庵里人不大提起。我问师父,师父也不肯和我说。不过总是万幸的,万幸我们救了她。我师父很高兴呢。师祖也喜欢。说来我该向你道句谢。”
商羿笑说:“很不用谢,也没帮上什么忙。或许是你师祖造化大吧。小师父是在下的救命恩人,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妙音瞥了他一眼,却见他今天一身象牙白的箭袖,衣襟处绣着简单的卷草纹,穿白色的衣裳,将他的肤色衬得更加黝黑了几分。
商羿似乎也明白妙音在看什么,轻微的解释了一句:“十五年前的今天,家母为了名节而投了井。”
妙音从他的眼中清楚的看见了一丝沉郁,沉默了一会儿,不知该如何劝慰他。原来这样生性粗犷的男子,也会有如此失意的时候。
“家母生前爱花,记得那时候我们家的小园子里种着石榴,也种着这样的琼花。琼花开过了就是石榴。我已背井离乡这些年了,那座小园子也早已换了别的姓名。或许连这样的花也看不见了。”商羿望着繁花如锦,心情却喜欢不起来。
妙音道:“商施主年轻有为,令堂天上有知,必定也是喜欢的。”
妙音的话让商羿抿嘴一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于是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妙音道:“请说来。”
“我想拜托小师父给我那冤死的父母做场法事。”
妙音有些疑惑,随即忙道:“好,这事我可以答应你。一会儿就和六师叔说去。这些事原本也是她在管。”
“那么有劳了。”商羿从腰间取出一个荷包来,略掂了掂,也不知里面究竟是多少的数,就连同荷包一道递给了妙音。
“可能过了明日,我们就要下山了。”
妙音忙问:“不封锁了么?”
商羿苦涩的一笑:“费时费力,听说外面的疫情也渐渐有了控制,再有将这些人长期关在这里,我怕出什么事,所以请示了王爷。王爷也答应了。夏侯大人昨日就已经下山了。我在这里负责收尾。好在莲花庵里有你们师徒两人,不然还不知要死上多少人。”
“我倒还好,不过师父的确是受累了。”妙音突然想起还要找师父斟酌方子的事,不曾想竟和商羿聊了这么多的闲话。她转身欲走,突然将商羿递来的荷包打开,估摸着里面有七八两银子,取了两块散碎的,余下的连同荷包,一并退还给了商羿,又说:“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用不了这么多的钱。你收着吧。法事的事你放心。我和师父商量去。”
商羿深深的向妙音施了一礼,妙音便走开了。







☆、第四十一章掌控

魏王派来的人果然渐渐的都撤出了莲花庵,而庵里寄居的流民也终于能自由下山了。除了几个病情稍微严重的,余者也都三三两两的各自走了。
静观找了圆真商量,说要大做七天的法事,莲花庵曾染过血光,得念几天经才会好。圆真顺口也就应承下来了。
对于庵里的上上下下来说,这是绝处逢生,没有死在瘟疫里,也没死在夏侯轻的剑下,要活下来可真是不容易。
这日,圆济正陪在静观身旁说话,无意中又提起妙音来。静观颇是感慨:“这孩子要是调养得好,只怕会胜你一筹。我见她天分不错,是个来事的。”
圆济笑道:“师父这样看重她,倒是她的福分。我这个愚笨,不如让妙音跟着师父你学两天吧。”
“这话却不通,你是她师父,是我徒孙,哪里有我教她的道理。苗子好的话就要多费点心思,”
圆济思量了一回,含笑着说:“这丫头虽然聪颖,就是脑子里不知整天想什么。想着挑个好日子,让她正式落发受戒。也让她收收心。”
静观听了沉吟了一会儿,后来才说:“这事也强求不得,看她本人的意愿吧。要是她不愿受戒,不如让她下山去。”
听见师父嘴里这一篇话来,圆济万分的诧异,心想师父是得道的高尼,为何偏要这样,赶紧又说:“师父,我就是走错了路,认错了人,才不愿意让妙音重复我的悲剧。再有她从一出生起就吃斋念佛,是在莲花庵里长大的,哪里有让她下山的道理。再说让她下山一个弱女子怎么生活。”
静观笑了:“她不是有家人吗,干嘛不让她见见她的家人。你这样将她栓在自己身边始终也不是办法。我佛虽普度众生,但在哪里不是修行呢?何必拘于形式。倘若她不愿意,不是有违真心么。我知道你都是为了她好,但她也这么大了,让她自己考虑去。”
圆济沉默了,她从未想过妙音离开身边,莫非自己真的做错了。在她看来顺理成章的事,师父却有不同的见解,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心想倘若将妙音叫来,当面问她的话,她必定是不愿意留在莲花庵一辈子。
不知是谁,在外面通传了句:“三师叔和四师叔来了。”
静观微蹙眉头:“这两人同时上门来是要做什么?”
果然见圆华和圆慈同时走了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师叔可好。”
“还死不了。”静观可没什么好脸色。
圆慈笑说:“想来师叔还在生我辈的气呢。您老人家消消气,养好身子也能多吃两碗饭。”
“听你这么说,我这把老骨头活着就是为了吃饭不成。”静观也不正眼看她们,慢慢的数着手中的一串腕珠。
圆华忙道:“四师妹不大会说话,师叔你不要台介意。以前的事,我们做得是不对,还请你老人家海涵。看在菩萨的面前,您宽恕徒弟们这次。”
静观心想,这两人到底为什么而来,她还用得着这些道歉不成?静观正色道:“你们有什么事直说吧。”
圆慈赶紧赔上笑脸:“师叔,我们是想让您老人家出面,主持莲花庵的事务呢。”
静观和圆济皆是一愣,不过相对于圆济脸上明摆着的惊讶,静观看上去却平静许多,语气中透露着些许的不屑:“你们庵主不是做得好好的吗,为何又要让我出面。我年老昏聩,不会处事,得罪了什么人,我可受不起。”
圆华连忙道:“师叔德高望重,又精通梵文,以前的时候也帮着翻译了好些经典。您老资历最老,又在莲花庵最紧要危急的时候出现,我和四师妹可都是一心向着你。”
静观笑了一声:“这是你们两人的意思,还是怎么着?庵主可还好好的,难道你们就不怕得罪她?”
圆华道:“二师姐她不好亲自跑来和师叔说这些,二师姐的也说师叔这些年在外面不容易。如今总算能团聚,也是莲花庵的一件大幸事。莲花庵交给师叔,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为了莲花庵的未来,还请师叔不要推让。”
静观冷笑了一声,又看了看身旁立着的圆济,说道:“圆济,你蘀我送送你两位师姐吧。”
圆华和圆慈见师叔逐客,倒也识趣,两人纷纷道别。
静观双目微闭,一脸虔诚的数着手中的念珠。圆济此时却猜不透师父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她心里明白,这些不过是师姐们的一个把戏而已。二师姐假以让出庵主的位置,师父年事已高,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