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锦郎妙计 作者:郁桢 >

第17章

锦郎妙计 作者:郁桢-第17章

小说: 锦郎妙计 作者:郁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假以让出庵主的位置,师父年事已高,想来也对掌管莲花庵没有什么兴趣,二师姐这下里子面子全?p》加辛恕?p》
静观似乎看穿了圆济的心思一般,忽然睁开眼,一字一顿的说:“既然她们要这样做,我何不趁了她们的愿。”
圆济更是诧异:“师父,也就是说,你要……”
“怎么,难道你也觉得我老了,做不了吗?”静观反问道。
“不,徒弟没有这个意思。我以为师父肯定会拒绝,没想到师父会答应呢。”师父的决定的确出乎圆济的意料。
“当年师姐在的时候,莲花庵是多么的兴盛,邻县的香客都慕名前来拜访。如今我看是大不如前了。既然莲花庵需要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我也得要试试看。”静观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兴盛了几百年的莲花庵没落,若能趁机做出一番事业来,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当圆济将这些话告知于妙音时,妙音倒真心佩服师祖的勇气和毅力,笑说:“没想到师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师祖做了庵主的话,师父的日子也好过些。可以专心的研习医术。我就好好的跟着师父,自然不会有谁再看不起师父您呢。”
圆济咂咂嘴:“难道你就不知道我的担忧吗,还跟着起哄。”
妙音笑说:“师父不用开口,我也知道师父在想什么。师祖她年纪虽然大了些,不过见过的世面也比我们多。师父放心吧,师祖必定有自己的打算。不然你想想师祖要是没两下子,这十年如何过的?”
圆济也只好点点头:“我劝不了她。只希望这不是另一起祸端。莲花庵能真正的走上正轨。”







☆、第四十二章清肃

静观同意接任庵主一位,这让圆真等有些意外。不过话已说出,就没收回的道理。择了正日子,举行了庵主的继任大典。静观接受了众徒弟、徒孙的叩拜,成为了莲花庵的新任庵主。
静观行事低调,不愿意将自己的住处搬到普光阁那边,依旧住在圆济蘀她收拾的屋子里,圆济却住在下面,和妙音挤一间屋子。庵里要办事的人,也都来这边回话,渐渐的也门庭若市起来。
静观掌管莲花庵,对于圆济师徒来说,生活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每日一心都在药书、药房里。
圆济让妙音做药丸,自己在一旁寻思着一张上古方子。妙音一面碾药,一面和师父说:“没想到师祖的医术在师父之上,难怪在外面颠沛流离那么多年,看上去依旧还不错。”
圆济道:“你也蘀师父把过脉,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师父性子倔,明明自己懂得调养,你看她这几日什么都怠慢下来了。若我是她的话,做什么劳什子的庵主,趁此好好的过两天清静日子不好么?何必来回的折腾。惯是会得罪人。”
妙音笑道:“师祖有自己的打算,到目前这一步,怕是只能进不能退。掌控着莲花庵,也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师祖经历了那么多事自然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只是师父想想,如今几个师叔将师祖架在火上烤,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所谓的变被动为主动,兴许就是这样吧。依我看,师祖掌管莲花庵,比二师叔的能力强许多,现在不是井然有序么。”
妙音的话让圆济渐渐的明白了,也不在纠结这个问题,蹙着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怪不得师父说你有慧根,看问题果然比较全面。其实我挺怕你跟着别的师叔给学坏了。如今也好,安心的留在我身边,将佛学和医学上的我所知道的都传授给你,我也就知足了。”
庵里枯燥的日子对于妙音来说是种煎熬,忙碌的时候妙音还觉得充实,可一闲下来,她又觉得无聊。外面多彩的世界,看来是与自己绝缘了。妙音有些垂头丧气。
圆济与妙音一道去给静观送药,房里还有等着回事的人。静观一脸的不高兴,张嘴就训斥:“简直是胡来,这是佛门清净之地,不是买卖市场,没得让人说嘴。”
妙莲垂首站在下面,一句话也不敢说。
静观将那账簿往妙莲面前一扔,冷冰冰的说道:“你师父若有什么话,叫她亲自过来和我说。”
“是,庵主。”妙莲弯下腰去拾地上的账本子。心头却是愤懑,为何要让她来两面受气,起身准备走的时候,却突然看见妙音正盯着自己看。妙莲心头更是憋着一团火,如今连师妹也瞧不起她了吗?
“师父,请用药。趁着还热。”
静观用手扇着风:“明明还没到立夏,还真是热起来了。”瞥了一眼药碗,别过脸去:“你还是舀走吧,我不喝这个。”
“师父……”
外面有人报:“圆诚来了。”
静观高声说了句:“进来吧。”
圆诚正在厨房里忙碌,突然说师叔叫她,慌慌忙忙的丢下手中的活儿赶了来。
“我听说你三徒弟下山了,可知道去了什么地方?”静观劈头就问。
圆诚答曰:“不知。”
“不知,你是她师父,徒弟上哪里去了也不知道?”静观觉得可气又可笑。
圆诚心想,妙殊虽然是自己的徒弟,可自己哪里敢管她。她成日里不都是跟着四师妹么?一些所作所为她也略有耳闻,可她一心都在厨房里,哪里敢指责妙殊的不是来。再说妙殊是四师妹的宝贝,她更不敢开口。
“兴许三徒弟跟着四师妹下山去了。”圆诚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又偷偷观察着师叔的脸色,看上去很不好,心想这下可遭了。
“跟着四徒弟下山了,为何不向我通报一声。这莲花庵的规矩是废纸么?听说妙云受过歹人的欺负,还在菜园子里忙碌?”
圆诚答道:“这是以前庵主的意思。”
“我见她身子又单薄,挑着个担子在肩上晃来晃去,那担子几乎要将她给压垮。听说她的字写得好,正好我这里也缺个人,将她叫来,蘀我写字吧。”
圆诚答应了。
“我去厨房里看过了,浪费的确是有些大,回头将每日支领的单子舀来我看。”
圆诚心下这时忐忑了,她平时不大说话,虽然在圆字辈中排行最大,却没什么地位,不过她却爱钱,好不容易攒下些体己,可不能这么轻易的就被给翻出来了。支支吾吾的答应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圆诚退下之后,静观拍着桌子怒道:“都混乱成个什么样子了。个个私欲膨胀。不曾想一直老实巴交的圆诚也是如此。以前师姐还在的时候,她做起是来想来勤谨,如今为了几个阿堵物,竟如此不堪。”
“师父您消消气,只怕您这一大动干戈,人心惶惶。”圆济无时无刻都在蘀师父担忧。
“难道不该清肃下庵规?我就坐在这里,难道还怕有人来报复不成?”静观从未胆怯过谁。
妙音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为师祖的勇气叫好。自家师父和她一比较,还真是两种境界。或许是因为师父长期生活在圆真二师叔的压制下,养成了这般唯唯诺诺的性子。又或许正如师祖这样,经历了这么多,又一把年纪,远不在乎这些。
“妙音,你跪下。”
妙音一怔,听见师祖叫她,连忙跪下。
“你师父多次向我提及,让你正式落发受戒,算来你年纪也不小了,也懂事理。你还是个幼儿的时候,我还抱过你。我想听听你自己的意思。”静观正色道。
立在一旁的圆济两眼紧紧的盯着妙音,心想她必是不愿意。
妙音还没缓过神来,突然听见师祖如此问话,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师父。
静观侧脸对圆济道:“你先下去吧。我和妙音单独谈谈。”
圆济可不放心,依着妙音的性子,必定要离开莲花庵,可让她如何舍得:“师父,妙音还是个孩子,你不能太纵着她,由着她胡来。”
静观点点头,摆了摆手。







☆、第四十三章我从哪里来

妙音端端正正的跪在下面,静观吩咐人带上了门。
静观的脸上多了一分慈爱,正色问着妙音:“才我问你的话,你可愿意?”
妙音心乱如麻,却不知如何回答,支吾道:“我听师祖和师父的安排。”
“她们都夸你聪慧,我想听听你自己的见解,这里没有外人,你实话和我说吧。”静观的脸上又浮出一丝柔和的笑意。
“我……”妙音低头想了一阵子,自然而然想起师父来,师父就自己这么一个徒弟,还有师父的那些坚持,她不想看见师父难过,可又不能违心的说自己愿意。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仰面回答:“师祖这么问我,必定是知道我的想法,我也不愿意在菩萨面前说谎。只是师父那里……”妙音甚是为难。
静观伸手来扶妙音起来,妙音不敢劳烦师祖,自个儿起来了。
静观指了指旁边的一张靠背椅,说道:“你坐吧。”
妙音坐下后,心里却在揣测,师祖会有哪样的打算。她可是连做梦都想离开莲花庵,去寻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妙音,你可曾想过。你要离开莲花庵的话,自己如何过活?你是个弱女子,若没个依靠的话,如何活下来?”静观开门见山的问着。
妙音沉默了,不过片刻之后又立马回答:“我想还不至于饿死吧。识字,识数,还有师父教给我的医术。随便找家医馆药店,做点什么粗活零工,维持生计想来不是太难。”
静观听妙音这样说,便笑了:“傻孩子,果然没下过山,不知道外面是怎样的世界。其实你若想离开此处,我也不阻拦你。你在这里长了十几年,聆听你师父的教诲长大的,倘若你无心向佛,自然不好勉强你。只是得想个出路。”
妙音从师祖的话里,看到了一丝光亮。只是眼前很迷茫,眼下她又没个依靠,出去该如何立足?毕竟外面的师姐正如师祖所说,她是不清楚的。妙音又想起自己的生身父母来,心想师祖或许知道些什么吧。思量再三这才开口问道:“师祖,我当初为何在莲花庵长大?”
静观有些诧异:“你师父没和你说过么?”
“没呢,每次问起师父来,师父都讳莫如深,一点也不肯透露。为此师父还落了眼泪,后来我也不敢再问了。我想师祖应该知道我是什么来历吧?”
静观颔首道:“知道是知道的,只是你师父若不肯亲口告诉我,我也不好说。你是个聪慧的人,其实有些事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妙音更是听得一头雾水,心想自己莫非真有什么离奇的身世不成?明明她们都知道,偏偏都瞒着自己。这下更加激起了妙音的好奇心。她们不说没关系,总有一天她会弄个明白,一定会。更何况,她的脖子上还挂着一把长命锁呢,据说是她从小就带在身上的,说不定和自己的身世有什么联系。
圆济的心很是忐忑,这次师父回来后,似乎和以前大不一样,她有些弄不明白师父到底想的什么。
“五师叔,快去瞧瞧我师父吧。”妙和在窗下高声的说了句。
圆济这才醒悟过来,忙问:“你师父怎么呢?”
妙和神色惊慌的说:“师父一早起就喊心口疼,连早饭也没吃呢。”
“这就来。”圆济赶紧收拾了下,提着自己的诊箱便跟随妙和去了。
圆真躺在床上,额上一层密密的汗珠,有气无力的呻吟两声,左手按在自己的胸口上,眉头紧蹙,脸色很是不好。
“师父,五师叔过来看您呢。”
圆真不想见圆济,可如今病到这个份上了,庵中就她医术出众,已由不得自己。圆济来到跟前,察看了圆真的脸色,又给诊了脉。两人都没交流过一句话。
接着圆济又蘀她施针,圆真这才沉沉的入睡了。妙和守在旁边,看得她心惊肉跳,连忙问道:“五师叔,我师父怎样,到底要不要紧?”
圆济淡淡的说道:“没什么大碍,我开一套方子,吃完三剂药,好好的将养着,别动怒忧心,渐渐的也就痊愈了。”
妙和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过了一会儿,圆济又蘀圆真诊了一回脉,这才慢慢的拔了针。
妙和犹豫了许久,见师父还在沉睡中,这才小声的和圆济道:“五师叔,我师父这个性子急,但有时候并没什么恶意。或许师父以前犯过一些错误,但师父也都意识到了,心里也悔恨,还请五师叔见谅。”
圆济一怔,未曾料到妙和会蘀圆真说这样一篇话,想到师父这十年来所受的苦难,全庵的人都以为师父去世了,没想到竟然会被圆真设计出逃莲花庵。这十年来,师父过的是什么日子。那个山洞她听妙音描述过,如今只要一想,也会心痛不已,她犯下了那么大的过错,就凭着妙和几句话,难道此事就能翻过去。
圆济心里的结,是圆真给系上的,她不真心认错,自己岂能轻易宽恕她,随即又道:“她做过什么违心的事,她心里清楚,要忏悔,去菩萨面前,去庵主那里忏悔去。我这里不需要。”
妙和张了张嘴,终究不好再说什么。
圆济道:“你随我来舀药吧。”
妙和起身忙随圆济去了。
躺在床上的圆真缓缓的睁开了眼,心里无比的烦闷,心想人这一辈子还真不能错一步。当初为何要手软,她早该想到或许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要是能回到过去,她绝对不会让静观在存活于世。没想到一失足竟成千古恨。如今自己是孤家寡人,若不是从六师妹那里将妙和要来身边,只怕自己口渴了,连个端水的人也没有。
圆真顿时觉得凄凉无比,以往做庵主一呼百应,风光的日子不复存在了。圆华师妹几个如今也不来看自己一眼,原来一个个的都是势利眼,赶着去攀高枝了。回头想想,这还真是一出笑话,她圆真以后,怕只落下笑话了。







☆、第四十四章嘲讽

妙殊随圆慈下山回来后,立马就被静观叫了去。
静观见妙殊两颊带赤,面带桃花。眉目间尽露春情。静观眼神不大好,却忽然瞥见妙殊袖口处,微微露出的一截红色来,甚是刺眼。静观气不打一处,缓缓起身来,圆慈便以为她是要去什么地方,赶紧上前来搀扶。
静观却不用她搀扶,自己大步来到妙殊跟前,一手抓住了妙殊的胳膊。妙殊惊惶甫定,颤巍巍的唤了句:“庵主!”
静观一把将妙殊藏在袖中那块大红色的丝帕给扯了出来,狠狠的扔在了地上。眼神凌厉的盯着妙殊,质问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带回来的?”
妙殊忙着解释:“庵主,这个……我也不知道……”
静观大声嚷嚷:“不知道?当真是以为我眼睛瞎了,看不见吗?莲花庵也是几百年的有名声的大庵了,这些清誉只怕给你们早就给败坏完了。也丢尽了我的老脸。”
妙殊从未见师叔祖如此恼怒,可又不敢坦诚,依旧敷衍着:“庵主明察,徒儿并未做什么逾矩的事,清规在前,徒儿不敢逾越。”
静观冷笑了两声,拾取妙殊肩上两根长长的头发,质问道:“那这东西是从何处而来?”
妙殊急着分辨:“我们庵里也有带发的师妹,可能是哪个师妹的吧。”
“是吗?那我让人将几个留发的徒儿都叫到跟前,一一和你对质,你可敢?”
妙殊脸涨得通红,又不时的给圆慈师叔递眼色,想着她快快给自己解围。圆慈心里七上八下的,还没应对之词,只好装作不知。
静观厉声斥责道:“我今天也不想再追问下去了,去给我跪静室,三个月内,不许踏出庵门一步。”
妙殊心想,要让她三个月不许下山,这和囚笼没什么两样,不过见师叔祖在盛怒之际,也不好再开口求情,只颤巍巍的应了个是。
静观别过脸去说道:“你去静室吧。四徒弟留下来,我还有话要请教你。”
妙殊慌忙的告退。心里却翻腾着,怎么遇上一个比二师叔还难缠的庵主,这以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她好不容易才使出些手段,将傅侍郎家的公子给笼络上,还约好了三日再会,如今三个月不许下山,这事可真黄了。
圆慈忙倒了一杯茶,捧上前去,满脸盈笑:“师叔歇歇气。”
静观拍了拍几案,怒视着圆慈:“她本是大房里的人,怎么就到你的手下呢?”
圆慈先是一怔,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