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小小童养媳 >

第127章

小小童养媳-第127章

小说: 小小童养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这个举止温柔的秦姑娘,虽有些意外,但是只要哥哥喜欢不就是最好的么?

谁知听着小小的话,林氏的脸色却并没有露出他意料中的欢喜,反倒是一脸沉思,小小刚想要问,却被林氏打发了下去,弄得她心里忐忑不安

晚间林氏便去了外院,回来心情也好不起来那秦姑娘是礼部秦尚书的闺女,虽是庶出,但秦尚书并无女儿,只得两子,这庶女自幼便是养在秦夫人膝下,跟嫡出的倒也没什么区别可问题在于这位秦尚书与周伟素来不合,朝野皆知,若是求娶他家女儿,只怕会多出不少事端也难怪周艾只敢与秦姑娘私下见面,却不敢同家里人商量

少年慕艾倒是正常,林氏几番追问,也确定两人发乎情止乎礼,并没有什么逾矩之处,加之每次见面周艾做得小心·并不曾落下把柄让旁人知晓,更没有什么私相授受的事情林氏半是赞叹儿子懂事,半是忧心这心中有了个合适的,难怪说什么人家他都不在意了

林氏揣着心事回到主院·瞧见一屋子冷清,不由就烦躁起来小小虽然懂事贴心,可毕竟是个姑娘家,怎么能拿哥哥的婚事去同她商量?况且这事还关系到周伟那头朝廷上的事情,她一个女人家如何好出面?可恨周伟一出门就是十几天大半月的不归家,这有遇上事情了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

辗转反侧了一夜,起来林氏眼圈便有些发青·饶是用粉掩饰了,可还是让小小瞧出端倪来,不由心中愧疚,想来是自己撞破了哥哥的好事,母亲却觉得有些不妥,晚上思虑过多,影响了睡眠

有心想要同母亲多聊一下,可林氏却忽然忙碌了起来·日日都要出门,不是去赴侯府的赏花宴,就是去找旧时的手帕交·还要留出时间处理府里的杂事,不过几日功夫,人就瘦了一圈下来

偏偏这次周伟不知起了什么兴致,竟然带着护卫一路往南走,说是无事去赏玩一番

一家人不知是真是假,可人都在外头了,只能由得他去

见林氏繁忙,小小便同她商量,将府中杂事接过一些来管,林氏只管庶务·那些采买之类的事情就交由她来处理便罢这国公府里主子也不多,日常开销什么的也不是很大,林氏也教过小小一些,便留了周妈妈与她帮忙,自己依然忙着出门去了

平素周秦两家并没什么来往,秦家的情况林氏只知道个大概·既然儿子看上了人家的闺女,林氏少不得也要想想法子圆了儿子的心愿虽说父母之命在先,可若是两厢情愿,自然婚后更加和谐周家如今贵为国公,林氏唯一的心愿大概就是让一双儿女都能有个好些的未来可那位秦姑娘毕竟是庶女,到底让嫡母养成了什么性子,能不能撑得起国公府的未来,是否适合做世子夫人,未来的国公夫人?还有秦家是否能够结亲,不求他们能给周艾带来什么什么实际上的支持,只要他们不拖周艾的后腿就好,所以这家人到底是什么情况,都是林氏要考察的方面

婚姻,结两姓之好,从来就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关乎两个家族

可是这些东西林氏又不好明着打听,只能暗地里想法子多跟秦家人碰上,自己打量一二,颇费了不少功夫

可惜两家人素来圈子就不同,林氏奔波了一些时日也没个头绪,倒是不好的传言听说了不少,生了一肚子闷气原来这位秦姑娘曾经定过两次亲,一次是幼年时她嫡母玩笑,将她许给自家侄子,做个娃娃亲也是口头上一说罢了,两家倒也没有交换什么信物谁知那位表少爷之后不过一年便意外溺水死了,这亲事自然就做罢后来秦姑娘十多岁上头,又有秦夫的手帕交觉得这姑娘相貌可人,两家刚换了庚帖,那位公却在花街跟人争风吃醋打了一架,抬回家没两个时辰便掉了气这样一来,秦姑娘就传出个“克夫”的名声,再也没有人上门求娶过,要不怎么一十六了还没有定亲呢?

小小从周妈妈那里听说这事,不过是一笑罢了那两位死去的少爷,死因都不在秦姑娘身上,却无端端地背了这个黑锅,这姑娘也是个可怜的

可轮到林氏就不会这样想了,儿子再是喜欢这姑娘,可性命更加要紧,“克”与不“克”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可哪个母亲敢拿儿子的性命来开这个玩笑?

趁着周艾轮值回家,林氏便直接把这事告诉了周艾,也说了自己的顾虑谁知周艾淡然一笑道:“那是他们没那福气消受美人罢了,儿子武将出身,这身上别的不多,煞气还是足的,谁克谁还不晓得呢!”

一席话说得林氏又喜又辈喜得是儿子长成了堂堂男子汉,有主见,有担当悲的是前途未卜,心中的再说一直没跟秦夫人搭上话,不晓得从哪里入手去说合这门亲事得好

这一拖便到了最热的七月份,刚进七月,出门已久的周伟终于回来了

林氏少不得将他一顿埋怨,又把心中这烦恼一提,周伟哈哈大笑起来:“秦那老匹夫虽是个不知变通的老古板,不过他家家教严,儿子也都是出息的,想来那闺女也该是不错夫人莫愁不好提这婚事,我去请陛下赐婚,他不肯也得肯,肯也得肯”

说罢竟真的换了衣裳入宫面圣去了

三日后果然宫里有了消息,皇太后亲下懿旨为秦氏淑女与周氏儿郎赐婚周伟接了旨意,干脆又上奏请立周艾为世子,这下子婚礼的规格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秦家懵里懵懂地接了旨,秦尚书气得不行,进宫面圣表示委屈这太后的赐婚虽然是荣耀,可一般都是事先问过双方意见的,哪里像这次他们秦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皇帝自然装糊涂,只推说皇太后的意思秦尚书又不能求见太后,辗转托人打听,才晓得是周伟求来的旨意,心中愈发有气,又心疼唯一的娇女要嫁到周家一门武夫的家里,更是伤心了好一阵可到底不敢抗旨,只能磨磨蹭蹭地进行着婚礼的程序

秦睿也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妹妹嫁给了周艾,他还怎么娶周家小姐?父亲对庶出妹妹嫁给周家都这般不高兴,若是他再提想要娶周家小姐,只怕父亲会气得将他赶出门去

秦氏一家唉声叹气,唯有秦小姐一人独乐,又怕父母看出端倪,每日在人前装出一副哀怨的涅,避进闺房里开心得觉也睡不着,眼下青黑一片,秦夫人还以为是女儿心里难受不得安眠,又对她多一层爱怜不提

周伟请了旨回来,自觉立了功劳,见阖家喜庆起来,这才对林氏诉说这些日子自己干什么去了

原来最初他不过是往安都附近的几个庄子去看了看,后来越走越远,有心说去置办下来的每个庄子上都看一圈,若有个什么特产之类也好做到心中有数谁知这一走竟就走到了南唐旧地江陵府附近乃是鱼米之乡,当时征战,他也在那边趁乱收了几个庄子,便说过去看一看

既然到了江陵府,便想起赵明礼一家人来,干脆就扮作北地的客商,往赵家去看了一番

如今赵明礼早已辞官不做,在江陵府左近置办了几个小庄子,做起了田舍翁赵家如今就安家在松滋与江陵之间的一处庄园之上庄子倒没有特别整治,一副农家田园风光,只在庄子东角上单僻了一处小院,算作赵家兄弟俩的书房赵家次子赵天佑正预备参加秋闱,由哥哥赵天赐领着刻苦攻读

因是假借过路客商歇脚,周伟并没有见到赵家兄弟俩,不过对于赵明礼的印象还算不错少不得就当着林氏的面儿说了赵家一些好话,听得林氏心头火起,正想讽刺他两句,周伟却一转口,说待周艾成了婚,生了儿女,不如也学赵明礼一样,同林氏住到庄子上去日间种几亩薄田,夜来赏一湾新月,才是神仙过得日子

林氏嫁与周伟多年,周伟常年在外征战,哪里曾过上这般神仙眷侣般的日子?听他这一说,不禁痴了

见哄住了夫人,周伟这才悄悄告诉小鞋赵家打算,无论赵天佑秋闱是否得中,年底便叫赵天赐上京赶考

  二百四十一章  天赐上京



   听说赵天赐年前就要上京来准备春闱的事情,小小又是欢喜是担忧,脸上反而不知道该露出是喜还是愁的表情,竟有些纠结的涅。。

周伟看了就轻声叹了口气,仿佛下了什么决心似的对她说:“小鞋虽说拿你原来是童养媳的事情做借口回了圣上,不过你若是不喜欢那个赵天赐,父亲我自然也有办法应对圣上反正都随你的心意,你要怎么办,跟我说一声就是了你母亲那边,也不用你的,她是个心软的,只是这些年叫······磨得伤心了些,到底本性在那里,不会为难了赵家人的”

小小听了心里感动,在这个时代里,像周伟这样对女儿好得没边,甚至算得上是宠爱女儿的男人,实在是极少数了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勋贵之家里头,又有几个女儿能嫁得随心所欲,而不是作为维系家族关系的棋子呢?

她捉住了周伟的袖子,千言万语到嘴边只化作四个字:“谢谢父亲”

周伟又是尴尬又是得意,别人家这么大的女孩子哪里还有像这样拉着父亲的袖子撒娇的?老脸红了红,时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小小见他不见了平时哄林氏的伶俐劲儿,笑了一回倒想起另一桩事情来,忙对周伟说:“父亲,往日我一直也没告诉赵家咱们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次天赐哥哥上京,我该怎么办翱”

往年没有将周家的真实身份告诉赵家人,是周英同她商量过的,毕竟那个时候两国的关系摆在那里,赵明礼又做着南唐的官,怕有什么牵扯生出意外来如今情况不一样了,赵天赐上了安都,自然会晓得周家的真实情况,可这样一来岂不是有欺骗之嫌了么?不管什么情况,想起这节小小还是有些心虚·忙向父亲讨主意

周伟倒觉得没什么,这种情况稍微一说也就解释清楚了,他跟赵明礼见过面,觉得他是个端方君子·想来被赵明礼寄予厚望的赵天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能够理解这种情况,便大包大揽地道:“这个就交给父亲好了,你就不用操心了

待过几日你母亲心情好些了,我来跟他商量赵家侄子的住处,你就去忙活那个吧”

既然父亲揽了过去,小小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也就点头应了

过了中秋之后,小小就快及笄了林氏很是看重这件事情,一早就开始准备起来,规啮得并不是很大,只请了二房三房的亲戚,并几个通家之好手帕交之类的朋友毕竟这是小小人生中的大事,林氏不欲张扬,但也不想太过马虎·尺度就不好拿捏了想了想,还是做得低调些,也少给周伟惹些是非

待正礼那一日·倒是有惊喜,皇后赐了一枚多宝点翠牡丹簪给小鞋这可是莫大的恩宠,不用说,定然是皇帝的意思不过这样一来,小小的及笄礼便又上了一个档次,喜得林氏眉开眼笑,心情大好

容米田氏与赵家恭贺小小及笄的礼物早就送了过来田紫霄一如既往的大手笔,送了白玉红宝金丝累珠的头面各一套,赵家送来的则是一套陈氏估摸着做的衣服·从里衣到裙子半臂披帛样样齐全,虽不是顶好的料子,但也是上等的丝绸,全是林氏一针一线自作的赵家兄弟俩则是共同买的一支青玉荷叶簪,赵天佑还信中抱怨,说陈氏管他严得很·平时也没什么零花钱,所以才跟哥哥一块儿送的这枚簪子,叫她切莫忘记了里头也有自己出的一份,莫要光记着赵天赐的情谊了

小小看了莞尔一笑,估算着时间,赵天佑也该参加秋闱了,只是不晓得能不能中个举人绿色小说 lvsexs

趁这个机会,周伟便重提了赵天赐进京赶考的事情,林氏瞧着赵家送来的礼物,心里相当熨贴,又禁不住周伟小意奉承,终是松了口当即吩咐在外院周艾与芹哥儿的院子旁边另收拾一个出来,那院子有个角门通向夹巷,走几步就是侧门,出入自由也极方便

小小知道了也忍不住笑,林氏果然是周伟说的本性心软,若真是把天赐当做一般亲戚,直接安排到客苑也就是了,何必单独收拾院子呢?

巴结讨好了林氏一回,她便带着郑妈妈刘家的等人去看院子去了,惹得林氏望着周妈妈抱怨“女生外向”,主仆两个笑了半晌不提

说是同周艾与芹哥儿的院子挨着,实则隔着还有一段抄手游廊,院子用粉墙与外头隔开,墙上开了各式漏景窗,沿着墙根儿种了一排低矮的花木依着墙角是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今正开得热闹,满院飘香

这院子虽鞋却也五脏俱全,正面是一排明暗五间的青砖房,靠着旁边还有三间略低矮些的房间

小小粗略算了一下,用来做卧室起居室书房,还有茶水间和下人房什么的都是够了

这次府里改建,房子里全都建上了火墙,没有向以往那样盘炕,这样一来便是冬日冷些,也只需将火墙烧上,用拔步床也可以,不用的天赐不习惯睡炕了

不过时日还早了些,等天赐来的时候就是冬天了,摆设什么的可以慢慢挑熏不用急于一时,小小略看了看便放过了不提,只在心里暗暗思忖要怎么安排得好

九月中便收到了江陵的来信,果然赵天佑落了第,赵明礼也没有发脾气,只是拘着他继续苦读,务必要三年后继续下场赵天赐则决定十月底动身往安都来毕竟春闱在二月初,路上若是走得慢些也要一个月左右,等到了安都就是腊月了

赵天赐也正有这个意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想借着往安都来的机会,慢慢整理一下心情,游览一下北地的名山大川反正周家在安都有产业,他又不像别的举子一样急着去安都找地方赚倒不如把时间花来做些以前一直想做的事情,看些以前未能目睹的风景

可是这样一来,安都这边就不知道他何时才能抵达了自冬月底,周伟便派了个管事往安都城临近的潘家镇去等着潘家镇距离安都约莫百来里,是进入安都的南大门,所有往安都来的南方人都会从这里入城

一直等到腊月初三,还是没有消息,小小便不由有些焦躁起来算算时日,便是路上走得慢些,赵天赐也该到了才是,怎么还没有到?难道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不成?

看着女儿焦躁的涅,林氏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儿,对于未曾谋面的赵天赐印象也更加差了起来,心里暗暗盘算待见到了赵天赐该怎么为难他一番才好

小小又是焦躁,又是后悔早知如此,不如就在信里坦白说明周家的情况好了本想着这种事情瞒了许多年,还是当面讲比较好,可没想到这么久都没有接到赵天赐,若是他跟管事错过了,自己进了安都,哪里能打听得到“富商周家”的地方?

直到腊月初六,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腊八粥的时候,才有了赵天赐的消息

他确实同在潘家镇迎接的周家管事错过了其实也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原因,赵天赐一路北上,碰见不少同为南唐旧民去安都赶考的举子,大家都是年轻人,也比较谈得来,一路赏玩风景,顺便谈论诗词什么的,走得也就随意了些他们一行人并没有从潘家镇经过,而是绕路去了更北边一点的游玩,然后直接自北门进入安都,自然也就遇不上周家来接他的人

初四他便到了安都,同一起来的举子找了家客栈安置下来之后,这才想着去周家拜访一下可是一打听,确实没有人知道安都城里的富商周氏,想着往年带给小小的信都是通过容米田氏或者何七爷,他倒也乖觉,径直找到了安都城里的和顺堂

自从天下一统之后,和顺堂倒也正正经经地做起了药铺生意,有何七爷这个大功臣的面子挡在前头,生意也做得蒸蒸日上听说是从江陵府来的何家旧友,掌柜的没敢怠慢,忙叫了安都城里的大管事过来

都快过年了,何七爷自然是在江陵祖宅,还好这位大管事是跟着何七爷做了多年的老人,往日往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