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童养媳-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还没说完,天佑便哀嚎一声。原来天赐弹了他一个响亮的脑崩儿,还训斥道:“难道在家陪伴父母,净想着出去玩耍,不孝!”
这……不孝也可以这样解释?小小表示很无语,这天赐真不知怎么长的,才多大点儿年纪就成天板着个脸。笑容也难得露一个,跟冰山似的,莫不是心理上出现啥问题了?
陈氏和赵明礼只落后两三步,自然也听见了,赵明礼立时不高兴道:“今日这许多事,你就偏惦记着玩,需知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几日搬家,功课上也未曾好好约束与你,既如此,从今日开始,将习字多写十篇,每日早间送给我看。”
陈氏看着天佑霎时便矮了一截似的,暗暗好笑,嘴上还是求情道:“相公,天佑六岁都还没满呢,难得过节,也让孩子松泛松泛。这样罢,你去给齐老秀才送粽子,完了还是带孩子们去看龙舟,这般热闹,就是我也想凑凑,何况孩子?”
赵明礼迟疑了一下:“那老宅那边?”
陈氏满不在乎地挥挥手:“一百个粽子罢了,能有多重?我与小小二人分了提着送去就是。”
这番安排,最欢喜的就是天佑了,若不是刚被父亲斥责,说不定他当场就要跳起来。
一家人回了小院,赵明礼带着两个孩子去给同僚的齐老秀才送粽子,陈氏则跟小小换了身利落朴素的衣裳,拣了一百六十个,足足十斤粽子,寻两个篮子与小小分提了,再带上置办好的果品、礼盒,往赵家老宅去了。
往日里空手走过去,脚步快些,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可今日提着东西,又兼小小人矮腿短,这二十里路足足走了一个半时辰,到赵家老宅的时候,赵家人已经用过午饭,刚刚收拾完毕。
本来看到陈氏拿回来的东西,赵李氏还是极满意的,可她往陈氏身后看了又看,就是不见赵老二父子三人的身影,立时垮了脸问道:“老二媳妇儿,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陈氏低了头,早就跟小小商量好了说辞:“早间去给学正大人送节礼,王大人非要留相公吃饭。可相公惦念着娘还没吃上粽子,特特打发了我给您送过来,晚些时候,他再亲自来给您磕头。”
赵李氏先是一喜,然后狐疑地问道:“既是留了饭,你怎么不吃?吃过饭再送过来也就是了,何必顶着日头巴巴地撵过来?”
陈氏冷笑,果然老太婆有此一问,还是恭谨地答道:“王大人在施州独居,又没个女眷,媳妇儿怎么好留下来?赶紧把粽子给您送过来才是正事哩!”
这答案让赵李氏相当满意,再仔细打量陈氏和小小,大过节的,衣着也跟在谭家坝的时候差不多,想必日子是过得紧巴巴的,心中更是得意。翅膀硬了,都想飞了,都出去晒几天太阳吹几天风,知道这外头的日子不是这么好过的,自然又要回来求到自己跟前。
看着顺眼了,赵李氏也没旁的好说,便去翻看节礼去了。小李氏已经收拾了简单的午饭,就在后厨摆了,叫她们俩进去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八十四章 开源【二更】
五月正是农忙时候,赵老三跟陈氏打了个招呼,带着大郎二郎就上了坡
几天没有吃小李氏做的饭,尤其是她那拿手的咸菜,小小觉得还挺怀念的,就着咸菜就多吃了一碗
小李氏看着好笑,摸着她的头说:“好吃不?好吃给你带点儿”
说罢就风风火火地忙活起来,洗了干净的小磁坛子,将各样咸菜装了些,又拿了些菜干出来,直将陈氏和小小的两个篮子装得满满的才作罢
陈氏有心推辞,又怕声音大了让赵李氏听见惹来麻烦,妯娌两个低声说了几句,终是却不过小李氏的情面,收下了
小小突然想起一事,装作好奇地问道:“三奶奶,你这咸菜做得这么好,怎么不上府城里头去卖呢?”
小李氏一乐:“瞧你这孩子说的这咸菜家家会做,又不是我的独门手艺,谁没事还买这个吃么?”
小小也只是突然想到而已,并未深思,不过觉得小李氏的话也不全对城里十几口水井,谁不能吃上水?偏甜水巷里头那两家卖水的生意也不差,可见这生意只要去做,总是有客源的
吃力地拎着装满咸菜的篮子,陈氏和小小又往回赶,到家已经是快做晚饭的时候了可她们俩都累得够呛,实在是不想动弹
赵明礼父子三人还没回来,想必是看过了赛龙舟,又带着孩子上哪里闲逛去了
歇了一会儿,小小揉着酸痛的腿先去烧了锅热水让自己和陈氏泡了个脚,擦洗一下身子解解乏,赶紧又准备起晚饭来
施州俗谚道:“吃了五月粽,才把寒衣送”意即吃过了粽子便是真正脱下冬装的时候了这大山里头春来迟迟,就是五月间,早晚也是凉的只有午间稍热一点
陈氏手中钱财所剩不多,小小也一直惦念着生财的门道,苦于一直没法子回去将自己的辣椒苗苗挖回来,心里暗暗着急
天赐天佑两个在家读书,天赐还好,性子本就沉稳,天佑跳脱相邻的官塾里头都是跟他差不多大小的小子,时车偷离了家去找他们玩不过两三日功夫,便熟识了
这一日午间,他便领着两个刚认识的小伙伴往家里来规矩他也清楚,没敢让人进后院只领到前院东厢房里,偷偷进去后院叫小小倒两杯凉茶来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小小点头应了,送了茶过去,转身还是告诉了陈氏
孩子交朋友这事,做父母的一定得把关若是交上那些爱瞎玩胡闹的朋友,指不定就将天佑带歪了去小小送茶过去,见那两个孩子虽然衣着朴素,但是也浆洗得干净坐姿端正挺拔,说话也彬彬有礼的,心里便有几分好感
陈氏听了还是不放心,悄悄走到前院东厢房外朝里看,见他们三个小子小大人似的你问我答,心下好笑捂着嘴便退下来了
正好此时赵明礼家来,见了她还没说话,她便朝东厢房指了指,赵明礼心中疑惑,推门一看,凰三个孩子一跳天佑口称“爹爹”,那两个孩子慌忙作揖口称“先生”,细细一打量,便知道陈氏出来干什么了
回头留了饭,便去后院告诉陈氏:“两个小子都是住在北城外的,离着府城十来里地的挂榜岩想是午间回家吃饭不方便,天佑才领了家来在学里都不是淘气的,夫人不用的他们带坏了天佑”
陈氏想了想,便跟他商量:“天赐倒不说,天佑虽然聪慧,可到底年岁在这里,不如也莫再拘着他在家,出一份束修,送他去官塾读书,也有些个玩伴,省的他成日偷偷朝外跑,还以为我不晓得呢”
赵明礼一想,也有道理虽说天佑的进度比这些孩子快点,可到底只有这般年岁,若是管得紧了,他反而不愿意学习,不如将他放到官塾里头去,孩子有个朋友也好只是这样一来天赐就孤单了,他的进度,县试还差了点火候,比官塾里头的小子又超前了许多,只好先拘在家中
留了两个小子吃饭,小小便琢磨着加个菜饭是已经煮好的苞谷糊糊,里头掺了碎米,又好吃又扛饿,再者本就是连晚饭的一同预备下的,倒是不愁不够若是吃得多了,晚间再蒸几个苞谷面馒头,也能对付过去
不过这加菜,还是得请示主母才是小小进来问了,陈氏略一思索便道:“炒两个鸡蛋罢,这上学也是件辛苦事,让孩子们吃好点”
小小依言下去准备了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情,也不知道这官塾里头有多少午间不回家的小子,若是陈氏两口儿同意,午间供几个小孩儿一顿饭食,收个几文钱,多少也是个收入
既存了这个想法,待送走了客,陈氏歇过午觉起来,小小便去寻她
陈氏正好也有事找小鞋这天气渐热,爷们儿洗浴下到河里也未尝不可,但她一个女子,总不能下河去洗浴再省也不能省这一遭钱,她寻思着买个浴桶回来,就想跟小小商量一下这浴桶的问题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小小一听也微微皱了眉先不说往浴桶里头提热水,就是洗完了之后,将脏水倒出去也挺叫人犯愁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两人在后院几个屋子看了一遭,最后决定将浴桶放置在西厢房的杂物间里头,略微收拾收拾,拿扇屏风一隔也就是了
西厢房外正是靠着山地,顺着墙角挖个小洞,然后沿墙挖一条浅浅的小沟,这污水就直接从房里排出去了,又轻巧又省事
至于屋里,在浴桶的出水处接上竹筒,一直连到墙角的洞口,伸出墙外也就是了
主意自然是陈氏出的,小小只不过在旁多了两句嘴而已这事一定,陈氏立即拍板,明日一大早就去买浴桶
小小便趁机说起了自己想的那件事,她想得倒也简单,就在外院收拾两间屋子,添置点简单的桌椅板凳,左不过是做饭时多做几个人的罢了,都是孩子,能吃得了多少去?一个人收几文钱也就是了
谁知陈氏听了沉吟起来,并未说话,只说等赵明礼晚间回来商议一番再说
小小本没觉得这是个多大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怕陈氏整天闲着无聊,给她找点事情做做,哪里能指望赚到许多钱?不过能将自己一家人的饭食带走就算是省了不少银钱了
晚间赵明礼回来,吃过饭便钻进了书房,陈氏也赶紧跟进去了
小小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好笑,其实陈氏也是挺在乎这件事的,毕竟是个进项
陈氏开口说这事的时候,心中着实忐忑先不提士农工商,商居最末,就是赵明礼本身便是官塾的先生这条,只怕就不好办别人不知道,她还不晓得么?赵明礼最是好面子的人,若是让他叫学生回家吃饭,他倒是肯的,可若是这吃饭还要收钱,只怕他就不乐意了
果然赵明礼一听,就训了陈氏一顿陈氏本就底气不足,立即生了退意,呐呐几句便退了出来,独自坐在卧室里头发愁
小小这法子其实不错,这官塾里头,好些个孩子都是城郊的,午间不好回去,都是从自家带了饭食干粮吃日日都是冷饭冷菜,若是有口热乎的,价钱也莫定太高,家中父母定是肯的毕竟能送孩子上得起官塾的,家中定是殷实的
她本就是商家女出身,并不觉得行商有何不妥,何况如今手头吃紧,小小这提议一说,她倒觉得甚是合适没料想劈头盖脑地就叫赵明礼训了一顿,心里越想越觉得憋闷,待赵明礼熄了灯回来安置的时候,她还没有睡,倚在床头满脸愁容想着心事
见她这副涅,再是愚钝的人也晓得夫人这是不高兴了赵明礼上前揽住她,轻声劝慰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你怜悯孩子们不能吃上热饭,便叫小小多煮些饭食,左右不过多几双筷子,能多几个钱?偏要收钱,这叫我做先生的脸往哪里搁?”
陈氏也不看他,闷闷道:“您这先生倒是全了脸面,如今咱们全家老小吃着老本,只进不出的,怕是再过几日,除了脸面剩下,这肚子就该饿瘪了”
赵明礼听了这话,心中有愧,又始终觉得这事不太妥当,一拂袖子,不愿与陈氏多说,自去安置了
次日起来,陈氏脸上还是挂着寒霜,赵明礼也满脸不高兴天佑看了看父母的脸色,也不等父亲,几口吃完早饭就跑了,说是去做早课赵明礼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来
给天赐布置了课业,赵明礼便上官塾去了陈氏见天赐也安置妥当,小小也收拾好了,便携了她上街去买浴桶,回来又叫了学宫的杂役帮忙挖了排水的沟渠
忙活了一天,就是只字不提给孩子们供饭食的事情
小小早间见了他夫妻二人的脸色,便知这事可能有些棘手,也明白这件事情不是一日就能谈拢来的,便按捺了性子,打算过几日再说
没过几天,这件事却意外地成功了 记住哦!
八十五章 学生食堂【三更】
五月二十,赵明礼家的“学生食堂”悄悄开业了一大早,小小就熬了一大锅包谷面夹白米的稀饭,菜是在附近的菜农手里买的,一会儿就会送上门来
这学生食堂开业的事情,说来多亏了赵明礼的同僚,那位齐老秀才,再者也是因缘际会
端午刚过两天,学堂里头就有两个孩子因为午间吃了坏掉的肚子,上吐下泻赵明礼和齐老秀才都吓坏了,又是请大夫,又是通知孩子家长的
完了俩人闲聊,赵明礼不由说起了自己小时候求学的经历,也是须得每日带着午饭,冬天就是冷的,夏天又怕馊了,实在是可怜齐老秀才也摇头,虽说往年官塾里头学生不多,可每到夏天总会有一两个孩子因为吃了馊掉的饭菜而闹肚子,实在是件叫人心疼的事情
赵明礼回家,长吁短叹老半天,想起陈氏说的让学生吃饭,收点饭食钱的事情,不由得仔细琢磨了一番,到底还是觉着拉不下这份脸皮,又叫了陈氏进门商量收拾饭食的大小事体都是小小在弄,陈氏哪里说得明白?干脆将小小叫进了书房,三人商议一夜
末了,这事还是要问问学正王大人
王大人倒是极为赞可,说赵明礼有仁者之心,立时允了
于是小小便定了菜单,定了价格,请赵明礼送与学正过目,待学正认可之后,又在官塾宣传了一番岂料官塾里头孩子乐意吃这午饭的不过五六个,学宫里头附学苦读的四五个秀才们倒是极欢迎
五月十五又放了一天端午假次日小小便照着定的菜单,整治了份例菜送与学生们尝了,大家纷纷称好小小这才心头略定,定了五月二十正式开业匆忙回转来安排一应事宜
陈氏倒成了打下手的
先是封了内院的东南角门,重新将外院东厢房开了个小小角门,这样送菜送米的也就不用送到后院,直接在前院就可处理
东厢房则设了简单的桌凳等物,作为吃饭的场所陈氏又照着小小所说,令购置了几只大些的瓷盆,一些碗碟儿,这食堂也就算是一应俱全了
小小是仿着学谐堂一般的设置,菜品两素一荤夏天有粥,隔些日子熬点汤,主食有施州人爱吃的“金包银”和包谷面馒头一份饭菜作价十文,另有咸菜,用大碗盛了置于桌上任由学生们取食
今日算是第一日正式营业,小小极为上心,早早定了一板豆腐,几样小菜,打算肉菜就做个家常肉末豆腐,费肉不多,又是个荤菜两样素菜,一样打算炒个酸香洋芋片,一样来个清炒白菘酸香洋芋片不用搁醋,将小李氏做的酸菜汤汁子搁点进去,又开胃又下饭,往常在赵家老宅,小李氏这样做过,她当时就觉得特别好吃下过苦功向小李氏讨教
清炒白菘说起来简单,但是挺考验人的,不过有个好处就是费盐不多,以清爽甘甜取胜
这几个菜,小小出,很有几分自信待得菜农将菜送来,她便同陈氏仔细择了,拿背篓装到河边去洗菜
陈氏心里也极高兴如今她倒有几分庆幸,幸亏是将这孩子带回来了,不然指望赵明礼那点子薪俸,一点进项都没有,这一家老小还不喝西北风去?所幸这孩子聪明,而且能干,这才多少日子,灶上功夫从火也不会烧,到如今上得大灶,还事事不用自己操心
午间刚将菜品准备好,稀饭已经凉得温温的,第一个客人就上了门竟然是学正王大人
虽说见过一面,陈氏还是颇不好意思,还是小小机灵,赶紧喊了正看书的天赐出来,将王大人请到前院赵明礼的书房坐了
王大人捻须微笑,对天赐得体的应对很是满意,不过他今日来的目的不是在此,关键是今日开张的饭食,问清了饭堂的位置,抬腿便走
天赐不敢怠慢,陈氏作陪,三人往东厢房去了
东厢房里设了两张八仙桌,上头一个小瓷盆,盛着咸菜,旁有条凳等物靠墙一张长桌,上头设了几个炭盆,烧着炭,架了水盆,里头才是盛了菜的瓷盆另有一个同样的炭盆上头,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