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巧妇-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继听了再不纠结了,去找儿子研究史书去了,从此后李继和史书成了友,研究史书怎么治国,教儿子治国之道。
田田快接位了,名字叫李亨,李继给他起名的时候,认为这个亨字很好,亨通,只是李继盼他一切顺利的意思,那时可没想到自己能做皇帝儿子接位的事,现在田田要接位了,李继觉得这个名字不足,也不想让儿子和那个李隆基的儿子一个名字。李继正在研究给儿子改名:李亨,李亨,李继决定让他变一变:永恒,永恒的江山,永恒的意志,永恒的帝王之心。在李继看来都很重要。
决定了这个名字,征求了田田的意见,又和青青商量好,就正式录入皇谱。
马上就过了年,田田就是十二周岁,李继在朝堂宣布了传位与儿子的决定,朝堂立即纷纷乱起,朝臣分成了十几拨,大论皇帝退位之事。
皇帝正在年富力强,从外表看就是二十多岁,皇帝的重臣没有一个愿意皇帝退位的,太子虽然没有党派,等太子登基,后族就是他们的大敌,必与他们争权。
想让女儿入宫的人家,打不进皇帝的家门,如果太子登基,他们就会大有方便之门,太子年幼,没有宠幸之人,年轻人好左右,马上步入青年,正是需求旺盛的时候,怎么能和皇帝一个心思宠幸一女,如果新皇登基,后宫大选,自己的女儿都有机会一夜变凤凰。
那些想靠裙带发达的,朝廷中级官员,兴奋的就像打了鸡血,个个眼冒绿光。
数他们那拨议论的声高,姚崇就不再高兴之列,他的妹子十六岁,坐皇后一定可以的,只比太子大了三岁,可是,前两天他还死赖把妹子给皇上坐皇后,现在在提出给新皇坐皇后,他攀龙附凤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什么皇后不称职,都是他的势力之心在作祟,皇帝退位了,皇后自然是废不了了,成了太后谁也废不了,人家的儿子是皇帝,天底下就没有废太后的事情,再把妹子给新皇,太后一定会记仇不答应,就是真的成了皇后,太后也会报仇想法废了皇后,自己这事怎么办的这样糟,要是晚几天,把妹子给新皇,皇帝也不见得驳这个面子,小皇帝多好控制,自己专权就更有望了。
事情办的好后悔,姚崇的肠子悔青,总认为皇后的身份低好推翻,没想到皇帝为了皇后把帝位都让给了儿子。
后悔药没处去买,姚崇只有鼓捣自己的一担挑太傅张九龄和太子说项,把张九龄的女儿嫁给新皇。
也是他的外甥女,间接的可以掌控,张九龄是太傅,和新皇的关系匪浅,通过外甥女就可以掌控新皇。
姚崇和张九龄一说,张九龄立即明白了姚崇的打算,这些人哪个不是人奸子,会被你姚崇左右?太傅是太子的师父,自是富贵显赫,根本不用裙带关系换,怎么会为别人做嫁衣,张九龄和姚崇的关系不错,即是亲戚也是同僚,怎么会得罪他呢?
张九龄有自己的苦衷,自家的事情自家知,隐藏了多年的大秘密,就是女儿的心眼儿不全,费了多大的劲瞒到了现在,女儿相貌好,同僚想做亲的也不少,张九龄怎么敢?他更不敢糊弄皇上。
第254章 皇后备选
满口的谦逊满口的应承:“小女才拙,德浅貌平庸,怎么堪坐皇后呢?姚兄的想法甚合我意,待我试试,我喜欢太子,做翁婿是求之不得的,只怕天意不全,女儿福薄,唉!我尽力,只有尽力了。”
姚崇大喜,连连称:“甥女福相,富贵无及者,天意顺遂,无有不成。”姚崇吹捧几句,激动告辞,张九龄心里一哂:自己怎么会干那样的傻事,被人驱使利用的木偶是找不到他的。
她的女儿十五岁了,自幼就不是个聪明的,坐皇后?只要进了宫,肯定就是废后,想得皇帝的宠幸是不可能的,一天都不会,只要女儿进了宫,自己的太傅也就坐到头了。
从小女儿就不见世人,姚崇不知道她的详情,容貌倒是不错,只是缺了几个心眼,自己敢拿这样的女儿糊弄皇上就是找死。
可是自己还不会说出女儿的缺点;始终担心女儿的终身,说出来就彻底毁了孩子。等着再过两年,寻一个忠厚的穷小子嫁了,自己有钱供养她,穷小子也不会嫌弃她。
张九龄可不是个好显摆的,想办法和太子搞好关系确保儿孙三代富贵就是幸运,自己都没敢想过做太子太傅,自己教了太子几天书,娘娘就说这人不错,皇上一句话就成了太子太傅,皇后对他有大恩,他岂敢欺瞒皇后嫁女儿,就是天理不容了,他这个太傅做的很知足,还想追求什么呢,人心无举蛇吞象,自己不想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富贵太极,物极必反,这个道理他懂。
选皇后的事情,青青建议李继千万不急,田田才将将十三。怎么也得十八岁再成亲,选一个十六至十八岁的皇后,朝廷这么多大臣,哪家都有女儿待选。先考察着,在太学办一个女子数学班,招收九至十三岁的学员,这些就做皇后的人选,从中选一名皇后,至于妃嫔,青青不做考虑,那是以后的事。
条件就是其父在朝为官,只要能是朝堂的都够条件,明讲可不是选后。只是个女子学校,太后亲自讲课,青青就要给儿子选一个聪慧的皇后,只要用尽了心,选不到好的就是天意弄人。青青一定要为儿子尽这样的心,有这样的条件为什么不利用?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怎么可以儿戏。
青青要求的年龄比较严格,这样一来就不是家家都有适龄的了,几百朝臣有一半的没有这个年龄的女儿。
都在猜测太后的用意,聪明人都是猜的很快的,想办法把女儿送进去。
青青还是要考试进学。嘴上不说心里有数,样貌不及的,自是淘汰,青青是选儿媳妇,不是办学堂,样貌要求还是第一。
测试大脑反应。反应迟钝的更是淘汰,选来选去选了三十人,青青准备和那些有用的人才一样快速的培养,三年的时间,高中的数学和物理。化学是不在其内的。别的科全免。
这些大家闺秀都是有些文采的,乡村的女子也是有坐皇后的材料不少,只是乡村的女孩子都不识字,没有文采的是不称皇后之职的,其实青青更喜欢乡村孩子,因为没有文化的关系,她们也是没有机会的。
北岭村附近的女孩子,倒有不少有文化的,都是青青的学校教出来的,只是因为苗苗的身世也不能选北岭村的姑娘,会给青青和苗苗的感情带来很多风波,苗苗的身世不能让朝野的人知道。
就只有选朝臣的女儿,必小的九岁的姑娘也都识了很多字,文科是不必再学,也不是考状元做文章,只要认字就行,把数学题能看下来就行。
小学一至六年的数学题要一年拿下,初中一年,高中二年,计划三年时间。
一说是太后讲课,众千金是群情激动,人人都往皇后的人选上想,给这样年轻帅气的皇帝坐皇后都是姑娘们神往的,个个精神具足的来到太学,第一天就是太后讲课。
青青也没有废话,拎起了课本就开讲,一至一百的加减法往外一搬,从一开始数到一百,加减题出了一百道,就吩咐下学,五天交卷看成绩,也都不是从一开始数数的小孩子,让她们回家去练。
姑娘们刚接触这样的新事物也是有些懵,几个聪明的也领会了大概。
姑娘们带了作业回家,第五天再到太学学习,姑娘们交上来作业一看,青青就发现了几个人才。一笔字写得十分的漂亮,一百道题一个不错,只是讲了那么几堂课布置了一百题,,虽然她们有文字基础,古时的算法她们也会些,对于初次接受这种文字算法也是陌生的,几个姑娘还是聪明的。
其实这些大家闺秀也是要学管家记账算账,古时的算法也不简单,她们根据年龄的大小已经学了不同程度的算法,只是认认数字而已,可是青青也是认为她们不简单,不管怎么说也是新事物,能接受得了就是聪明的。
这次青青讲的更多,留了三百题,放了她们十天家还是回家去算,一直算到一千数。这个形式好像拔苗助长,不快不行,六年的课本要一年完成,也是个紧迫的任务,这样突击才能显出人才,如果跟不上的,就被淘汰出局,最后选中几个,重点培养。
苗苗听说了太学办了女子班,兴致的要替母后教课,怎么能让母后亲自出马,苗苗就急急的跑来:“母后,苗苗替你教课吧。”
青青笑道:“好哇,高中以里你满是胜任的,就这样苗苗教一次,青青就检查一次学生的作业,苗苗和她们的年龄距离近,很快和她们打成一片,对这些姑娘了解的更深更透彻。
每每和青青谈起这些姑娘的学习成绩,苗苗就惊叹母后給田田选一个皇后别的都不要是瞎了一帮人才,六七个特别聪明漂亮的都可以作贵妃,要是不要真是可惜了。
青青气得横她:“你看好给你们郭子仪纳妾好了。”
苗苗就笑道:“给子仪做妾恐怕没有一个干的,他多大一个小官,还配纳妾?”
“就是你不想子仪纳妾,皇后就想田田纳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哪个女人愿意丈夫找一堆老婆,田田那么小,应该好好的控制他,不要让他乱来,别当他说这些,他的心要是花了就控制不住了,皇宫要那么多女人有乱子闹了,想让我们不消停?”
苗苗笑道:“不说了!不说了!”
“千万别当子仪的面说男人纳妾是对的,应该了啥的,当心他心活了想入非非,不要那么没心眼,说话要小心谨慎,以免自己吃亏。”青青嘱咐苗苗,这个孩子心眼太实,不该说的话不能说,灾祸大多出于口,你要是一说男人是应该的,人家就会大胆去干,你要是不说那话,他就会拘着。
苗苗一听还是母后老道,真是得长心眼,连连就答应:“是是是!苗苗谨记了。”
青青就笑:“该学长点心眼了。”
“是啊!母后!苗苗给您端茶去了。”青青看苗苗的背影,和她阿娘一点不差,那也是个可怜的女子,如果邹老二不死,她也可以平淡的过一生,这样自己总觉她可怜,母女不能团聚,就在那空间里一辈子了?
放她出来认回苗苗,会让郭子仪怎么想。
她也不会放弃纠缠皇上,本来不是皇上的孩子,硬让她糊上皇上也是有口说不清,为了富贵,她会咬死是皇上的女人,皇上可就成了大笑话,在山村野地整了个野女人,可就出了大名,皇上是很好面子的,他就最怕让人诽议。
如果让她偷偷的认了苗苗,安安稳稳的跟着苗苗过日子,天天看着自己的女儿就知足了。
她这个人是不可以的,妄想心太高,就是皇上做了太上皇她也会揪住不放,硬说苗苗是皇上的孩子,以这个要挟嫁给皇上,她的要求多着呢,不知道会怎么撮呢,真是个克星,搅得人不得安宁。
青青想没办法解决她的问题,只有让她在里边呆着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可怜不了这样的人了,让她自生自灭吧。
苗苗端来茶水,赵妈妈就说:“公主,宫人都闲着,还要公主去端茶,真是惯她们了。”
苗苗笑道:“给母后端茶是我应该干的,宫人干的不等于是我的心意,孝敬母后是我应该的,我还没有为母后干什么呢就出嫁了,母后就跟白养了我一般,我很愧疚。
端一次茶也是我孝敬母后的一次机会,我觉得是乐在其中的。”
李继下了早朝,赵妈妈已经摆好了饭,几个孩子请来了外祖父母,张远枝和苗青山就和李继说起了话儿,赵妈妈端饭,张远枝也帮她,很快就摆了一桌子,青青和苗苗还在炒菜,还有三样没有端上来。
李继和老丈人,田田,阿原,郭子仪几个男人一桌,张远枝,就等青青、苗苗、阿春、赵妈妈几个一桌。
第255章 皇后人选
ps:
求订阅,求收藏!
一家人也不讲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只有吃饭的时候大家才在一起,一天都很忙,张远枝也在忙,她给每个人都做了两套新被褥,都是腈纶棉夹棉花,蚕绵的被褥还不如腈纶绵好,超过两年就板硬,腈纶棉的可以洗,洗完了还是那样暄。
皇宫里是有专做针线的,用不着张远枝劳累,可是她没有事做,不干活觉得没有着落,找点活干打发时间。
干上了瘾就天天干点,闲暇就和赵妈妈聊天,和女儿说话聊天。
苗青山就和宫廷的侍卫或太监们下下棋说事话。
吃完了饭还是各干各事,孩子们去太学,,李继去批奏折。
苗青山和张远枝基本习惯了皇宫的生活,因为他们是很自由的,想出宫就出宫,想逛街就逛街,有时老两口还到青青的悠悠谷看看作坊。苗青山学会了骑马,闲暇无事就到悠悠谷转一圈,还赶马车带着老伴去悠悠谷看风光,看青青的作坊,操持给青青种田,青青不让他去种,只让他去玩。
开春了要种地的时候了,苗青山就慌慌去指挥种地,农民出身的人离了土地不好受,看看田里的庄稼心里也踏实。
把青青给他的三十万元钱又给了青青,和青青要了两麻袋铜钱,买了一块地,有三十来亩,开春准备在地里盖房子,搬到那里去种庄稼。
他不会享清福,在皇宫天天对着大房子,却是还想自己也不是皇家人,住在皇宫里不是那么回事。
他买的这块地就在京郊的一个村子,土地也很好,在这里种点庄稼种点菜,给皇宫里送点到集市卖点,自食其力,舒舒服服的度晚年。离着女儿也不远,随时可以去看,俩人在这里也是丰衣足食的,苗青山就喜欢和村里的老头聊天。一整就说起来自己的世界,这里的人也不以为怪,好像就是自由来往的两个星球的人交谈一样。
这里的人真开明,什么他们都能接受,苗青山这样的身份他们也不介意,不会想什么神了鬼了的,血肉之躯的人他们还是认得出来的。
夏天去种地,冬天就回皇宫住,青青知道他们不是想挣钱,只是想生活有乐趣。因为他们守了一辈子山和土地,和庄稼蔬菜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们离不开绿色,离不开农田,也不好硬让他们住宫里。还是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好,苗青山就成了村里的小地主。
传位大典十天后就举行,皇宫准备的很热闹,武德殿里装饰辉煌,鼓乐班子都在排练,新皇登基一定会鼓乐喧天歌声满天。
喜庆的日子到得飞快,传位大典和新皇登基大典同时举行。李继传下了诏书,太子永恒即位,鼓乐喧天歌舞声回旋在大殿的上空,永恒登基,群臣朝贺已罢,歌声乐声再次的响起。
皇宫大摆筵席。祝贺的朝臣和家属赴宴到了夜深才散尽,皇宫逐渐安静下来,夜深沉,家属们的心还留在年轻的皇帝身上,那些个少女尤其的心绪难平。想着小皇帝的女子多了,都想坐他的皇后,这样的皇后坐上才叫荣光,没有妃嫔没有其他的女人,独一无二的皇后,她们越想越垂涎。
有人早就讨好了底,太后只给皇上选一个皇后,别的妃嫔都没有,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好事,要是和太后娘娘一样和太上皇一夫一妻的一辈子,这个皇后做的得有多自在。
永恒登基之后,立后就成了朝堂争论的重要课题,小皇帝才十三岁,还没有那个需求,一帮朝臣整天嗡嗡嗡,小皇帝已经不耐烦了,谁啷叽的厉害,小皇帝就降他的职,姚崇操纵百官喧闹让皇帝立太傅张九龄的女儿为后,小皇帝免去了姚崇的宰相。
这一下朝臣大多成了哑巴,有很多人明白自己被人操纵了,也不是自己的女儿为后,自己跟着闹腾啥?”
朝廷肃静下来,青青却很忙,带了她选的官宦女,进山谷去种田,到苗青山的田里帮忙,在自己的山谷地栽了百亩红薯,让这些姑娘刨坑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