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霸蜀 作者:庄不周 >

第556章

霸蜀 作者:庄不周-第556章

小说: 霸蜀 作者:庄不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嶷本人就是巴郡人,熟悉这些板楯蛮的习俗,把这一千多板楯蛮交给他统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谁也不会有什么疑惑。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小,看起来不大,也没什么反常的地方。可是这些事集中起来看,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朝堂上突然崛起了一支由巴郡人为主的力量,这些人有文有武,虽然地位都不怎么显眼,却非常重要,绝大部分人在天子身边。

与这些人相比,担任羽林中郎将多年的张绍却像个外人。

天子亲军不仅是帝国装备最好。战斗力——在理论上应该是——最强的武装力量,更是各级官员的摇篮,在实行孝廉制度和质子制度的时候,进宫做郎官就是仕途的起点。按照制度设计的目的。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官员应该出身天子亲军,这也是天子间接治理天下的明证。战乱时期,地方军作战任务频繁,容易立功,不经过这条仕途的人大大增加,可是绝对数量来说,依然是亲军出身的人数占优。

刘备时代,亲军以白眊军为代表,最高指挥官是陈到。刘备去世之后,陈到被诸葛亮派往永安,脱离了亲军系统,再后来,陈到被派往江陵,白眊军回到了亲军系统,却换了指挥官。

虎步营,也就是禁军中的步兵,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殆尽,几乎是诸葛亮后来利用青羌五部建立的,当然也控制在诸葛亮的手中。姜维刚刚降汉的时候,就曾经任过虎步中营统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虎步营随姜维在陇山一场恶战,几乎全部葬送在张郃和夏侯霸的夹击之下,从此一蹶不振。现在的虎步营是新招募的羌兵,经过三年多的教练,具备了作战的能力,算是恢复了虎步营的制置。这些新建成的虎步营,现在就掌握在张嶷的手中。

除了虎步营和白眊军之外,天子亲军中还有两个组成,一个是虎贲中郎将所领的虎贲郎,一个是羽林中郎将所领的羽林骑,不过这两支力量都太少,没什么影响。暂时兼领虎贲中郎将的是光禄勋赵统,手下只有三百多虎贲郎,而且是几乎没上过阵的,羽林中郎将张绍手下有一千多羽林骑,同样没什么战事经验,只能做做仪仗。

换句话说,天子亲军现在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和大将军李严没有一点关系。甚至可以说,李严这个统中外军事的大将军从头至尾都没能掌握天子亲军这一支数量不多,地位却至关重要的武装力量。

张嶷等巴郡人得以进入这个系统,还得归功于荆襄系的表态。随着向朗表明了态度,支持魏霸,诸葛亮当然不能再由背叛了他的荆襄系控制天子亲军,向宠悄无声息的退出这个系统,到最偏远的永昌任太守,就是一个最明确不过的信号。

就在魏霸丁忧的这两年多时间里,诸葛亮已经不动声色的完成了禁军系统的调整。巴郡系进入朝堂,不过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张绍知道这些情况,却无法发出反对意见,他能做的只是把消息通知给魏霸。魏霸收到这些消息后回复张绍说,你不要急,现在丞相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实在不能忍,就辞职到我这儿这来,如果还能忍一忍,就什么也别说,等到了关中,大将军李严会照顾你的。

张绍考虑了很久,决定还是暂时忍一忍。他现在到魏霸那儿去,等于是落魄投奔,很没面子。不如再等等,说不定还有翻身的时候。

张绍送出的消息,被魏霸转给了李严。

李严心如急焚,因为他知道的情况远远比这个更复杂。

宗预转步兵校尉,奉命重组北军五校。北军五校是原来正统的禁军系统,不过从汉末开始,北军五校就被撇在一边,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兵力少,总共不到三千人,缺额严重,谈不上什么战斗力,五校尉其实就是安排某些人的闲职,品级很高,权力很小。廖立当年就做过长水校尉,现在的长水校尉是诸葛均。

在此之前,诸葛亮行文大将军府,建议由马承任北军中候。

北军中候只是一个六百石的小官,在级别上算不了什么。可是北军中侯监管北军,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北军现在不算什么,然而诸葛亮要重组北军,连宗预都转为步兵校尉,谁知道北军的实力会扩充到什么地步。

然而李严不好反对,一来北军是禁军系统,是天子亲军,他反对的话,理由不足。二来马承是马超的儿子,妹妹马文姗又嫁给了刘理,功臣之后,贵戚之臣。扶风马家在关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反对他的任职,理由不足,打击面太大。

李严和法邈商量之后,决定顺水推舟,借着诸葛亮扩充五校的机会,在其中争取一两个职位。如果能控制一两个营,也是一件好事。

官职的争夺可以考虑,但北军五校扩充之后,带来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北军五校中,步兵营是步卒,射声营是弓弩士,剩下的屯骑、越骑、长水三营都是骑兵营。诸葛亮扩充五校,最可能的目的还是加大禁军中骑兵的份量,并因此通过李严的手来装备马铠。

马铠的钱,是要李严来掏的。

三个骑兵营,少了不能少也要三千骑,很可能是五千骑左右。五千套马铠是一笔巨款,足以让李严掏空家底。面对这个难题,李严又不能退缩,否则,他就只能放弃所有的权利。

李严无奈,和法邈商量说,能不能向魏霸赊欠一些。

法邈表示反对,你又不是给自己打仗,怎么能以私人交情来为国家办事呢。与其赊欠,不如由丞相府出面,用凉州的战马来换。战马现在控制在姜维的手里,车骑将军现在缺马,他肯定愿意这么干。而且,钱粮的事本来就应该由丞相负责,丞相给你出难题,你就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他如果不能解决,那无法给禁军装备马铠的事,自然不能怪到你的头上。

李严觉得有理,上书天子,要求丞相府解决包括马铠在内的军资钱粮问题。

诸葛亮没有随行,他本人还留守成都,这封奏疏送到天子面前之后,天子没有什么意见,直接交给了尚书令蒋琬。蒋琬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通报给诸葛亮。

随着这封上书送到天子面前的还有一封举荐书,李严建议天子超擢关中籍将领马操、金权入北军五营,分别担任屯骑校尉、越骑校尉。他说,这两个人通晓骑射,作战勇敢,当年随魏霸作战的时候都立有战功,这些多年一直没有升职,让人心灰意冷,如果能通过超擢这两个人来提升一下关中将士的士气,对接下来的大战有好处。

第0958章 相马与赛马

丞相府人影憧憧,前来汇报公事、请示指示的人络绎不绝。每一个人都尽可能的少说话,在一旁静静的等候着,温习着自己要汇报的内容,等到丞相传入时,立刻上堂,以最简洁的语言,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任务。

每一个人都知道,丞相现在是拼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倒下。

事实上,他能活到现在,就已经是一个奇迹。连续两年,宫里的太医都给他下过断言,要他留心春天。这句话听起来很轻松,其实很严重,意思绝不是要他留心那么简单,实际上是准备后事的意思。

可是诸葛亮熬过了两个春天,虽然两个春天的时候,他都卧床不起,但是当春天过去,他却奇迹般的重新站了起来。这一点让不少人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神灵在照应丞相,要不然没法解释这样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亮的病而不死,为他重新稳定蜀汉朝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蜀汉朝堂的三股力量中,魏霸的力量在军中,主要分布在荆交二州,在成都,他有眼线,却谈不上什么力量。向朗等人撤离成都,让魏霸在朝堂上的声音更加弱了。李严的力量在关中,他用了两年时间,在魏霸的帮助下,终于初步掌控了关中,在王平被杀,霍弋被调离新安之后,关中的将领已经没有什么人敢和李严明着对抗。

而诸葛亮的力量在朝堂。他有着相父的超然身份,对天子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他在政治斗争,人心博弈上也有着不一般的手段,李严在成都经营了那么多年,也没有能真正撼动他的根基。他一回到成都,就重新掌握了局面。

对很多人来说,魏霸是战场上的神将,而诸葛亮则是朝堂上的神相。无往而不利。只要他活着,就没有人能够战胜他。

即使魏霸也不能,尽管他使出了无数手段,依然无法脱离丞相划定的范围。他与李严等人的区别,只要于他的实力更强,更难清除罢了。

诸葛亮不在大堂上,大堂上坐着杨仪和顾谭。在他们身后的内室里,跪坐着一身官服的诸葛亮。

诸葛亮面东而坐,闭目垂帘,如立定老僧。他的须发又白了不少,稀疏了不少,脸色灰暗疲惫。有如槁木。面前的案上有一只镂空的缠枝纹青铜香炉,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室内有淡香盈鼻。

案旁坐着两个童子:一个是十岁的诸葛瞻,一个是十一岁的诸葛攀。他们都梳起了成年人的发髻,用头巾包着头发,看起来竟像是行了冠礼似的。

三个人都不说话,诸葛瞻和诸葛攀对面而坐。一人翻看着一本公文,用心阅读。诸葛亮闭着眼睛,呼吸缓慢,仿若未闻。

“丞相!”门口传来脚步声,顾谭快步走了进来:“汉中转来的奏疏。”

“魏霸还是李平?”

“李平。”顾谭说道:“他要求丞相府解决大军出征的军资钱财,特别提到了马铠。”

“可以,不过,先查一下关中的帐目。看看有无贪渎。”

“喏。”顾谭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他其实根本不用进来汇报,也能知道诸葛亮的回答。李严的反应正在他们的意料之中,诸葛亮就是要借着这个由头来查关中的账目。

大将坐镇一方,要说一点贪渎都没有,恐怕谁都不会信。水过地皮湿,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潜规则。要不然权利还有什么意义。真正能做到一钱不入私囊的,大概只有一个半人:一个是诸葛亮,他坐镇关中数年,没有一钱入私囊。反倒欠了魏霸一大笔钱;半个是魏霸,魏霸本人没有伸手拿钱,可是魏家依靠他的权利经营产业,不知道从中赚走了多少钱,所以只能算半个。

等顾谭出去之后,诸葛亮轻声问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查李严的贪渎么?”

诸葛瞻和诸葛攀互相看了一眼,诸葛瞻脆声道:“因为父亲持身正,所以可以正人。”

“你觉得呢?”诸葛亮转头看着诸葛攀:“你怎么看这件事?”

诸葛攀有些紧张,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多算者胜。”

诸葛亮暗自叹了一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你们说的都对,只是侧重点不同。瞻儿说的持身正,所以可以正人,乃是道,道为本,本立则道生。攀儿说的多算者胜,乃是术,术为末,术精则末茂。然则,身不正,何以正人,则名不正,言不顺,纵有权术,亦难服众,只能倚强制弱。唯以直道而行,名正言顺,方能以弱制强。你们可听明白了?”

“父亲,我明白了。”

“大父,我也明白了。”

“嗯,你们还小,现在讲这些,的确有些为难你们了。可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乃谓重,死而后己,乃谓远。国家艰难,每一个心存道义的士都应该不计个人得失,方能挽大厦于将倾。斤斤于个人得失,畏难惧险,又怎么能承担道义呢?”

两个小人儿一本正经的躬身领教。

……

八百里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崖。

两艘巨舰正在破风斩浪,奋勇争先。船上战旗飞舞,鼓声如雷,船后浪花翻涌,水珠飞溅。

“快快快!”潘翥在甲板上又蹦又跳,大声嘶吼,唾沫横飞,哪里还有一点读书人的影子,活脱脱一个兵痞。他跺着脚,破口大骂:“你们这些龟孙子,早就告诉你们这两天要比试,你们就是不肯养精蓄锐,被那些蛮女的腰肢晃花了眼,现在好了吧,腿软了吧,腰酸了吧?我告诉你们,今天要是输给陈表,老子关你们一个月的禁闭。”

士卒们面色难看。他们感受得到潘翥真是急了,如果输给陈表,关他们一个月禁闭完全可能。

相隔百步远的那艘巨舰上,陈表端坐在飞庐上,不断的下达着命令。他没有潘翥那么激动,不过他同样不敢掉以轻心。他抛弃了南海太守的高位,甘愿到魏霸帐下任一个偏将军,还得罪了孙权,以后再想回到吴国任职是不可能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现在,魏霸让他和潘翥比试一下水战的基本功,谁获胜,谁就可以得到指挥一艘巨舰的机会,失败的那个人只能任副职,战时只能指挥普通楼船作战。他们年龄相当,又都没什么机会亲临一线搏杀,要等老死退休,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啊。这时候争先,就等于一辈子争先,岂能掉以轻心。

对陈表来说,还有一点让他不能退让,同是庐江人的周胤、丁奉因为各自不同的经历已经成为魏霸麾下的重将,特别是周胤,是魏霸用尽心思从吴国抢来的。他当年是不怎么把周胤放在眼里的,现在绕了一个圈,又同台竞争了,他岂能输给周胤?

潘翥、陈表使出浑身解数,将这段时间训练的成绩发挥到极致,两艘巨舰破浪前进,互不相让。

湖中心的一艘楼船上,魏霸负手而立,刚刚八岁的儿子魏征站在了椅子上,手搭凉棚,极目远眺。

“现在谁争先了?”

“陈将军好象赶上去了,潘将军有些后力不继。”魏征脆生生的答道:“他开始太猛了,不像陈将军稳重。我看他可以作为斗将,不能做大将。”

“现在下断言还早。”魏霸笑道:“记住,不要轻易下结论,一时之得失,很难全面的评定一个人。我们是赛马,不是相马,懂不?”

“懂了。”魏征笑嘻嘻的说道:“赛马看结果,更客观一点,相马凭经验,太主观。”

“说得对,小子,老子为你骄傲。”魏霸拍拍魏征的脑袋,哈哈大笑。

“将军,为将者,不是应该有识人之明吗?”羊祜不解的问道:“如果只凭结果说话,会不会有遗珠之失?”

“你说得对,如果简单的凭比赛结果来评定,难免有遗珠之失。”魏霸微微颌首,收起了笑容,很严肃的解释道:“可是,治国不是下棋,不能凭一己之力。一两个天才,不如十个中上之才。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谁又能事事精通呢?就算有这样的人,那也是万里挑一,难道没有他的时候,我们就让政事放任自流?普通人才是根基,保证平稳发展,只要有了那样的环境,天才自然会脱颖而出,超然卓越。”

他顿了顿,又道:“相马,难免师心自用,可能是一心为公,也可能是借相马为由,提拔亲近。那些无缘一相的千里马,岂不是都成了遗珠?两相比较,还是建立一个赛马的机制更公平一些,你们说呢?”

羊祜点点头:“将军所言甚是。”

陆抗也道:“诚如将军如言,天下无万全之策,为政重在权衡。一个相对公平的赛马制度比一个师心自用的相马制度要好得多,就算会错失一两匹千里马,也不会让人心生不平。就像魏国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心也许是好的,时间久了,难免又会与当初的举孝廉一样变质,成为权贵垄断举才的工具。”

“你说得太对了。”魏征转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只有靠自己本身打出来的,那才是真英雄,靠继承祖宗产业的不过是寄生虫罢了,没什么好夸耀的,只会让真英雄鄙视。”

第0959章 我家龙与凤

魏霸驻扎在洞庭湖操练水师的时候,湘水等几条重要水道已经帆影如织,南来北往的货船装满了货物和应征的士卒,洞庭湖畔的大营规模一天天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士卒加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