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作者:庄不周-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诸葛温为将,统水师五千,往来渤海、东海之间,运送粮草辎重,打探魏国消息。
魏霸本人则驻扎在襄平,以周胤、张威等人为将,各领两至三千不等刚刚归降的燕军,操练整顿;命屯田都尉程壹守玄牵兀谛|郡聚民屯田。
在奉命练兵的诸将中,就有被大将军李严从关中赶出来的霍弋。
第0973章 经营辽东
襄平的位置相当于后世的辽阳,玄牵ぴ蛳嗟庇诤笫赖纳蜓羰兄鼙叩厍淇ぶ胃呔淅鲈揪褪歉呔淅鋈怂樱骱何涞凼本鸵丫杩ぃ笔钡赜蚬愦螅罄匆蚬Σ患茫思付鹊檬В蕉耗┠晔保丫匦卤桓呔淅鋈苏剂欤喝酥皇O潞苄〉囊黄颉H缃窀呔淅鐾豕坏税⑽闱鸺罅纱牛牌屏说ǎ挤谖喊裕呔淅龅墓愦笄蚨汲闪宋喊缘闹蜗拢|郡自然安全了。
魏霸知道这一片土地是肥沃的黑土地,如果能好好整治,前途不可限量,可是他限于人口的原因,对这片潜力无限的土地只能有限的开发。就目前而言,他只能把屯田区域划在昌黎、襄平、玄菟之间,不到后世东北三省的十分之一,却也是开发得比较成熟的十分之一。将来等人口增加了,再向北推进也不迟。
邓艾、程壹都是有丰富屯田经验的将领,有他们负责屯田,魏霸就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其他的事务。
比如练兵,比如设立学堂,把那些从中原逃出来的百姓同山里吸引出来,变成他治下的户口。
从黄巾之乱开始,中原战事频起,就不断有人渡海来到辽东。辽东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蛮荒时代,愿意投公孙家族的,可以到襄平,不愿意的,往哪里山里一躲,开辟一块耕地,种点粮食,自给自足,同样可以过得很自在。为了安全,百姓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选取有声望,有实力的人为头领。实行区域自治。
这其中不乏国渊、邴原这样后来的魏国重臣,当然也有管宁这样的著名的隐士。曹魏立国之后,中原渐渐安稳,这些人大多都回去了,如今的辽东剩下的难民已经不多。
人口,一直是辽东的短项。公孙度时号称拥有步卒三万,骑兵万余。这还仅仅是指数量上的,其中不乏老弱幼童。根本不能打仗的。这样的兵力在辽东一带也许能称王称霸,到了中原就不够看了。公孙度最强大的时候也不过是渡海在东莱占了几个县,除此之外,也就是欺负欺负高句丽这样的蛮夷,在魏国控制的地盘上,他甚至没能攻占辽西。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口不足。实力受限。
魏霸同样面临人口不足的问题,除了利用好的条件吸引山里的蛮夷、难民出山定居,增加户口之外,他只能用技术的优势来弥补人口不足的问题。可是技术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他可以解决产出的问题,却解决不了销售的问题。如果供大于求,必然会造成利润降低的弊端。换句话说,很有可能形成原始的经济危机。
魏霸当然不希望这样的问题出现,所以他虽然着急,却也知道欲速则不达。技术不万能,特别是人口这种事。再强的技术也帮不上忙,只能慢慢的等。但是他可以做好前期准备,积累相关的技术条件,等条件一成熟,就可以大面积的铺开。
魏霸麾下有不少世家子弟,这些人都识文断字,有些人的学问还非常不错。比如虞汜、顾承、张祇等人,都是饱学之士。魏霸让他们除了处理政务之后,再去教书。凡是有年龄适合,甚至于年龄偏大的,只要有兴趣读书识字,一概收来。反正总共就这么多人,魏霸从交州、荆州多运几船粮食来,就能供应学堂的学生吃饭。
不仅有书读,还有免费的食宿,书读好了还安排就业,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各地的几个学堂一开张,很快就招满了学生。在经过简单的识字训练之后,魏霸立刻掉转方向,让大部分的学童都改学百工之技,至少也是像算学、地理这样的实用之学,只有少数人才会去学儒家经典,继续做他们的学问。
这是一片近乎蛮荒的土地,却也是阻力最小的土地,就像当初魏霸到武陵一样,这里没有什么人和他争论是道重要还是术重要的问题,也没有多少人和他争论是义重要还是利重要,只要魏霸能给他们吃饱饭,魏霸说什么,他们就怎么做。
魏霸在辽东的事业进行得很顺利,日子过得很悠闲。
……
夏侯霸则不然。
他还没到青州,就收到了魏霸经营辽东的情报,立刻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两难之地。
魏霸不肯战,他盘踞在辽东休养生息,积攒实力,待机而动,可不是一件好事。辽东之战结束得太快,没有过惨烈的大战,燕军是被迅速击溃的,损失有限。以魏霸的手段,给他半年时间,他很容易就能把那些投降的燕军变成自己的部下。
也就是说,再过半年,魏霸至少可以增加两万人马。这还仅仅是归降的燕军,如果再算上那些新招募的胡人,数量也许更多。让夏侯霸最担心的正是那些胡人,魏霸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骑兵,有乌桓人、鲜卑人甚至匈奴人的帮忙,他这个短项也可以迅速得到弥补。到了那时候,谁还能制得住他?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在他实力增强之前击杀他。张郃当初就是这么想的,结果功败垂成,只是重创了魏霸,却没能击杀他。现在,这个重任落到了夏侯霸的肩上,魏霸却学精了,他不像彭城之战那样主进击,而是躲在辽东不出战。
摆在夏侯霸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等。等无异于等死,肯定不可取;二,主动进攻。这一条似乎更不可能。要想远征辽东,需要倾一国之力才有可能,郭太后和那个来历不明的天子大概不会给他这样的支持,而魏国目前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怎么办,最后变成了什么也不能办。
夏侯霸望海兴叹,深感没有强大的水师所造成的遗憾。魏霸有强大的水师,可以在海上横行无阻,从襄平到青州只有陆路距离的三分之一。而且他在大海之中航行,只有到近海的时候才能发现,这样一来,整个渤海湾都在他的威胁之下,迫使魏军投入大量的兵力备战,却不知道他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
魏军完全丧失了主动权,岂能不疲于奔命。
让夏侯霸郁闷的还有一件事,他派去任城的人回来了,曹楷一口咬定,现在的天子曹芳就是他的儿子,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说辞。他这么说,夏侯霸没有任何证据,不敢轻易怀疑天子的出身,至少不敢说出来。可是随后的一件事,又让他心生疑窦。
天子下诏,曹楷增封,食三千户。
夏侯霸越来越觉得这其中有鬼,可是他却找不到任何证据。他人在前线,不可能亲自跑到洛阳去查这件事。
内外交困,夏侯霸心急如焚。就在这时,洛阳来了一位贵客:郭太后的叔父郭立。
郭立对夏侯霸说,目前大将军司马懿已经在和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接触,双方决定重开谈判。但是太后和大将军都觉得,蜀汉朝堂上,能够影响谈判结果的人不仅仅是诸葛亮,还有魏霸,所以,大将军建议和魏霸取得联络,探探他的口风。如果能取得魏霸的默许,这次谈判也许有点希望。
夏侯霸冷笑一声:“魏霸的条件,你们难道不知道?保留一郡,而不是一州,先帝在世的时候,他就说过了。”
郭立苦笑,他身边的一个文士模样的年轻人说道:“骠骑将军,你还不明白眼前的形势吗?”
夏侯霸瞅了那人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是谁,我和君侯说话的时候,有你插嘴的份么?”
郭立连忙喝斥道:“孝先,不得对骠骑将军无礼。”然后又转头对夏侯霸说道:“将军莫怪,此乃我的族子郭修,穷居僻壤,没什么见识。”
夏侯霸哼了一声,道:“原来是太后的宗人,那倒要听听你的高见。”
郭修拱拱手,傲然道:“诸葛亮已经卧床不起,你知道吗?”
夏侯霸撇了撇嘴,不屑一顾:“他病了几年了,也没见他死。再说了,这和我大魏的形势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用法严苛,打压世家。若由此人或者其选定的继任者主持国事,则对世家必然不利。”郭修停了一下,放慢的速度:“大将军也是世家。”
夏侯霸一惊,若有所思。
“所以,大将军与诸葛亮的谈判必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可是大将军为什么还会支持谈判,并且主动要求担任和诸葛亮谈判的任务呢?他是在等诸葛亮死,并且在此之前,他不希望别人和诸葛亮达成协议。等诸葛亮一死,他就会转而和魏霸谈判。”
原本歪坐的夏侯霸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
“所以,我们在抢在大将军之前,和魏霸开始谈判,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皇室的利益,而是不是世家的利益。”郭修淡淡的说道:“时移境迁,如果魏霸还能同意为曹氏保留谯郡或者魏郡,就已经是上苍护佑了。我们担心的是他知道了我大魏朝堂上的明争暗斗,还会不会答应之前的条件。祸起萧墙之内,往往比强敌在外更加可怕。”
第0974章 长袖善舞
夏侯霸明白了司马懿的用心。
他热心的不是谈判,而是不让别人谈。
他不是不想谈,而是不想和诸葛亮谈。原因很简单,诸葛亮对世家的态度不如魏霸宽厚,所以司马懿想耗死诸葛亮,然后和魏霸谈。之所以这么选择,不是出于曹魏皇室的利益,而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仅是他司马家的利益,而是整个世家的利益。
这可能不仅是司马懿一个人的意思,而是很多世家的共同心愿,司马懿只是一个代表而已。他们抱成团,谈判的筹码就更大。至于曹魏皇室,早就被他们扔到一旁去了。
夏侯霸觉得郭修说得有道理。就如今的形势而言,曹芳肯定没有曹睿的掌控能力,曹魏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要想保持现有的利益已经不可能了,能不能保有一郡都是个大问题。与其最后初司马懿当成一个筹码,不如主动出击,抢在司马懿前面和魏霸接触。
夏侯霸站了起身,躬身施礼:“适才霸失礼,请郭君海涵。”
郭修傲然还礼。
夏侯霸随即派骑送郭立郭修至东莱,在那里有商船可在直抵襄平,快捷而方便,人又不受累。半个月后,郭立就出现在魏霸的面前。
郭立见过魏霸,在南乡之战时,他曾经被魏霸俘虏。做俘虏的期间,两人相处得还算愉快,魏霸还向他讨教过骑兵战术。再一次见面,魏霸很热情。起身相迎:“郭君,别来无恙?”
郭立既感动又尴尬。连忙还礼。“多谢将军挂念。如今将军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矣。立贺也不是,怨也不是。”
魏霸哈哈大笑,挽着郭立的手臂,上堂入座,有些得意的说道:“这种桌椅应该习惯了吧?”
“习惯了。”郭立玩笑道:“只是买不起啊。”
“哈哈哈……”魏霸指点着郭立说道:“郭君,千里渡海而来。难道是为了哭穷?你身为太后之族亲,拜将封侯,赏赐巨万,一套桌椅又岂在话下。是我小富即安,让方家见笑了。”
郭立笑笑:“将军现在岂是小富,放眼天下,还有谁能和将军较量财力。说句实在点的话。就算是关中和洛阳的天子,大概都望尘莫及了。将军,天下将定,不知道能不能留碗饭吃?”
魏霸笑笑:“如果是郭君,那当然没问题。”
“多谢将军。”郭立拱拱手:“若是别人呢?”
魏霸沉吟片刻:“这件事……应该和丞相府谈啊,我不太方便过问。”
郭立不吭声。他知道魏霸不会一下子答应他,这么大的一件事,总要有几个来回。魏霸能这么客气的见他,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他们默契的没有再说这件事,只说一些天南海北的见闻。然后魏霸就把这件事交给了虞汜。
……
郭立到襄平不久,长安的天子诏书就到了辽东。诏书一共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当然是对辽东战功的嘉奖。有功将士全部受到了奖赏。只有魏霸本人例外。这倒不是说魏霸无功,而是有更大的奖赏等着他,仅是攻占辽东的功劳还不够,所以要再等一等。
第二件事就是关于战略的安排,在辽东大捷之后,针对魏军两大军团换防的情况,丞相府与大将军府共同研究决定,将主攻方向由东部改变西部,即由大将军李平率军出河东,先攻占并州,然后水陆四路大军合围洛阳。为了能减轻大将军所部的阻力,不让夏侯霸驰援并州,需要车骑将军魏霸登陆青州,镇东将军马忠向北推进至徐州,平北将军诸葛恪、卫将军孟达进入河南郡,予以牵制魏军。
第三件事关于谈判,征求车骑将军魏霸的意见,在魏国有国丧的情况下,是以武力夺取好,还是见好就救,答应魏国谈判的请求。如果答应谈判,条件又当如何才好。
第一条没什么好说的,这是魏霸和诸葛亮的默契,只不过是用天子诏书的形式来表达而已。第三件事也不过是形式,谈判由丞相府主持,倾向魏霸的大鸿胪费祎都被排斥在外,问魏霸的意见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关键是第二件事:诸葛亮要求魏霸登陆青州,牵制夏侯霸的主力,为李严攻击并州分担压力。
魏霸和几个幕僚一商量,就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这份诏书一发,马忠和诸葛亮当然不会有异议,肯定会出兵牵制魏军,如果一来,李严就只要面对司马懿,他再不出兵,就说不过去了。身为大将军,身为陛下御驾亲征之役的主力战将,在其他各路大军已经牵制了魏军最强悍的夏侯霸所部的情况下,如果还不能出兵建功,他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可是,李严实际面临的压力要远比看起来的要大,诸葛亮不会真的这么好心,让马忠和诸葛恪给他做策应,这几个人中,真正能出死力的大概只有孟达,可是孟达实力有限,怕是吸引不了太多的魏军。而实力最强的魏霸远在青州,鞭长莫及,李严要攻占并州,面对的压力依然不小。
司马懿的骑兵数量的确没有夏侯霸多,可是他却不见得比李严少,而且他是守,李严是攻,先天的又占了便宜。李严要想取得兵力上的优势,只有增兵一条路,而现在蜀汉还没有动的兵力只剩下陇右的姜维,可是如果让姜维参战,恐怕也正中丞相的下怀。
李严是进也不行,退也不行,被丞相逼到了死角。
而他一旦出了潼关,率大军在外征战,一时半会的大概也顾不上长安,这也给了丞相重新掌握长安的大好机会。
“丞相果然是长袖善舞,算无遗策啊。”魏霸感慨道。
虞汜不以为然:“可惜,只是在朝堂上。”
魏霸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虞汜也有些无奈。不错,丞相的算无遗策只在朝堂上,与朝堂上的成绩相比,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可是战场的一切终究只是暂时的,终究还是要回到朝堂上去。在战场上摧枯拉朽,战无不胜,在朝堂上却输得鼻青眼肿的人太多了。
拿刀的终究玩不过拿笔的。
“提醒大将军一声吧,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希望他能自求多福。”魏霸对杨戏说道:“给长安回复,就说一切照办。”
“喏。”杨戏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文稿了。
……
六月中,李严率领三万大军出了潼关。他回头看着潼关的城楼,心里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失落感。他觉得自己不是率军出征,而是被诸葛亮赶出了长安。他在长安辛苦经营了几年,好容易有点起色,结果诸葛亮一来,他又两手空空了。
真是失败啊。
李严细细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不幸。与诸葛亮同朝为官,大概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