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师:刘伯温-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欢迎神仙降临,并不是我们喜欢神仙本身,而是喜欢神仙给我们的礼物。朱元璋希望刘伯温给他的礼物就是那个锦囊。
刘伯温第二天就把那个锦囊交给了朱元璋,其实它是个四方盒子。他对朱元璋说:“你的后代只有到了危机时刻,并且无法解决这危机时,才能打开。否则,这个锦囊就是个普通盒子。”朱元璋记下了。
如你所知,多年以后,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从北京南下,直捣南京,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在南京城里一筹莫展。朱棣攻陷南京城之前,朱允炆无限期待地打开那个大盒子,只见里面有如下物件:剃刀一把、佛珠一串、袈裟一件、和尚合法证明文件度牒一张。朱允炆一看到这些物件,顿时垂头丧气。但他突然灵光一闪,抄起剃刀。如你所知,在传说中,朱允炆出家了,保住了一条命。也许有人会说,刘伯温给朱元璋的锦囊简直太失水准了。他应该给这样一个锦囊: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咒语。不过,刘伯温早就预料到天道是朱棣当皇帝,他给的锦囊只是让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可以活命罢了。《烧饼歌》是刘伯温成神之路上的一座丰碑,围绕着这座丰碑,有无数刘伯温未卜先知和奇技百出的故事来完美他的神仙形象。
1366年,朱元璋吃着烧饼和刘伯温沉浸在将来的往事中时,朱元璋兵团和张士诚兵团正在战场上殊死搏斗。刘伯温的神仙形象已经被塑造完成,朱元璋的终极梦想也即将实现。看上去,一切都那么美好。
神仙不信神
一个心灵极其脆弱的人,一遇事就去拜佛求佛。有一天他发现一位留着满头卷发的和尚跪在佛祖面前,定睛一看,发现跟佛祖相貌一样。此人对这一造型极为惊讶,问:“你整容否?怎么和佛祖一个模样?”
和尚回答:“我就是佛祖。”
此人又是惊讶,问:“为何拜自己?”
佛祖说:“求人不如求己,信佛不如信自己。”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意淫出来的心灵励志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外援,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让刘伯温来理解这个故事,他就会得出这样的感悟:神仙是不信神的,只信自己。
刘伯温不相信世界上有神仙存在,他的种种恍恍惚惚的神仙事迹,只是他相信自己能力的结果,他自己就是问题的解答,他头顶上从来没有神仙之光照耀。
他曾在《郁离子》中悲愤地问道,如果世界上真有神仙,那他们的善恶标准是什么?是和人间的善恶标准一样吗?如果一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乱世,生灵涂炭?如果不一样,那即使他们神通广大、三头六臂,我们也没必要信奉他们,因为他们在我们看来就是魔鬼。我们认为善的,他们认为恶;我们认为恶的,他们认为善,这简直比魔鬼还令人恐惧。
刘伯温还说,即使这个世界上真有神仙,我们也没必要对他们顶礼膜拜,因为他们也会死。因为他们如果如人形,那必是人生出来的。人是必然走向死亡的动物,所以神仙也会死。
他又谈到浩荡的、在别人看来是无所不能的天,说,天不过是一团气,天做不到的事,人却能做到。比如天下雨,它自己不能用水桶接雨,而人却能。
西方人说,上帝是万能的。也就是说,上帝什么东西都能制造出来。但有人却提出,上帝是否能制造出一块他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
这个问题就不好答了,如果上帝能制造出这样一块石头,可他却搬不起来,说明他不是万能的。如果他不能制造出这样一块石头,一目了然,他更不是万能的。
刘伯温在搀扶着朱元璋走向光明之路时,他运用的全是自己多年以来蕴藉在胸的能力,而非有天助。他在中国传统神秘科学上的造诣是精深之极的,可很多人却把这种后天学到的能力当成是他先天而来的智慧。
朱元璋和李善长曾在一起论述天下人物,李善长说:“宋濂是个象纬大师。”朱元璋拼命摇头,说:“依我看,刘伯温才是。”
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的象纬、占卜之术已是出神入化,如果不是刘伯温天生具有超人的聪慧,那他不可能有这种超自然的料事如神的能力。刘伯温的料事如神的确有使人惊讶之处。
朱元璋有天夜里做了个梦,他梦见三个相貌比他还要诡异的人并排站在一起,共戴着同一顶帽子,而帽子上全是血迹。醒来后,他认为这是个凶兆,命人按他的描述去找那三个相貌诡异的人。他的手下行动迅速,很快就把三个奇丑无比的人送到他面前。
朱元璋正要下令将其处决,刘伯温来了。问明了情况,说:“三人共戴一顶血帽,是一个‘校ㄖ诘姆碧澹郑馐堑弥诘恼髡住!�
当时,朱元璋兵团正在攻一座城池,长久未攻下。刘伯温就说:“先把这三个人留着,三日之内,这座城池必下。如果不下,你再斩他也不迟。”
三日后,果然如刘伯温所言,那座城开门投降。
1367年,天象有变,荧惑守心。
——“荧惑”指的是火星,在古人看来,火星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使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人就称它为“荧惑”。据说,火星是赤帝的儿子,主掌对天下君王与臣子的刑罚。对于那些独裁分子和独裁政府官员来说,它是灾祸的象征。
“心”也是一颗星,用今天的星象语境来说,它就是天蝎座中的红色一等亮星——心宿二,由于它的红光如血似火,故我国古人称它为“大火”。心宿有三颗星,分别代表了皇帝和皇子,皇室中最重要的成员。而火星总是在黄道附近移动,火星留守在天蝎座的罕见的天象,在中国的星占学上被认为是最不祥的,象征独裁者毙命,独裁政府官员死无葬身之地。但独裁者毙命可能是独裁政府的官员们搞下来的,而独裁政府官员们死无葬身之地,可能是独裁者搞的。所以,当“荧惑守心”时,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会心惊肉跳。
朱元璋当时魂不守舍,心脏加速跳动,好像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样。他的那些文臣武将也是心惊胆战,很怕厄运降到自己头上。这时,刘伯温站出来,只一句话就解除了这一危机。他对朱元璋说:“可以下罪己诏,老天受到感动,就不会降灾。”
朱元璋问根据何在,刘伯温就脱口而出一席话。这席话全是专业术语,朱元璋一句都听不懂。可刘伯温肯定的眼神使他相信,这是刘伯温通过奇异的法术推算出来的问题的解答。于是,他做了。他后来说:“果然如刘先生所说,没有灾祸啊。”
刘伯温的神仙事迹无始无终。有一年天下大旱,朱元璋问他:“先生能祈雨吗?”刘伯温说:“天不下雨,是因有冤狱,只要派人重新审理一些大案要案,天自然下雨。”朱元璋照做,天果然就下起了雨。
在所有关于刘伯温的神仙事迹中,恐怕没有下面这个故事更令人兴趣盎然的了。
据说,朱元璋称帝后,给了刘伯温一个金瓜,这金瓜可不是我们知道的那种台湾水果,而是一柄像西瓜样的铜锤。据说,当时应天城里很多有阴阳眼的人,能看到刘伯温身边跟着一个拿金瓜的小孩。这个小孩就是金瓜神,是上天派来保护刘伯温的。
朱元璋把金瓜送给刘伯温时说:“如果有急事见我,你就拿这个东西敲击宫门,我无论如何都会见你。”
这话说出去没几天,一天夜里,朱元璋就被金瓜击门的声音吵醒了。侍卫报告他说是刘伯温。他当时睡得正酣,猛地被人吵醒,实在有点不舒服。但为了践履诺言,还是让刘伯温进来了。
刘伯温一到,就要求下棋。朱元璋心说:老子我给你那金瓜,是要你有急事时用,这么黑的夜,你居然使用它叫老子陪你下棋。
虽然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可朱元璋还是忍住了。因为他脑海里马上闪现刘伯温这个人的性格,刘伯温不是那种任性妄为的人。所以他坐下,和刘伯温对弈起来。
朱元璋正入佳境时,突然侍卫来报说:“太仓粮库着火了。”朱元璋推开棋盘,就要换衣服去救火。刘伯温把他拦住,说:“下完再说啊。”朱元璋激动起来:“太仓可是国家命脉,怎么可以不救?”刘伯温平静地说:“就是救,也不必要您亲自出马,可遣一名官员,乘坐您的轿子去。”朱元璋看刘伯温气定神闲,心里就有了点底。按刘伯温的意思,派了一名内史乘坐自己的轿子去了。棋才下了几步,侍卫心急火燎地回来报告说:“内史的轿子被人砸得稀巴烂,太仓火情已控制住。”朱元璋这一惊非同小可,看向刘伯温。刘伯温轻轻地推开棋盘,说:“我今夜来,是因看到乾象有变,君主危险。如果我不来,您肯定要亲自出去,那可就惨了。”朱元璋惊得浑身发抖,说:“您知道是何人所为?”刘伯温掐指一算,说:“明日早朝之上,有穿红衣者。”朱元璋说:“这不是和没说一样吗?很多官员都穿红衣啊。”刘伯温补充道:“袖中有鸽子者。”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命令人搜索穿红衣服的臣子,果然搜出一身穿红衣的臣子袖子里的鸽子。据说,此人以为朱元璋已在昨夜毙命,今日准备等所有大臣到齐后,放出鸽子,伏兵就冲进来,把朱元璋政府连根拔起。这个神仙事迹显然是假的,我们所以看得津津有味,或者是深信不疑,就是因为我们相信刘伯温是神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遗憾的是,刘伯温不是神,因为他自己都不相信有神仙这回事,他相信的只有他自己。他成神的路线图只是一张写满“后天努力”的励志图。
每当他走在应天城的大街小巷中,他就会仰起头,看应天城上空那蓝蓝的天和惨白的云彩。他在天空中从来没有看过神仙,当他低头看自己时,只是从内心深处看到了神仙。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神仙,所不同的是,很多人无法使用这个神仙,而刘伯温能用而已。他的能用也不是他身边有个手拿金瓜的小孩,而全是他个人几十年来的刻苦攻读和不停地感悟,由此锻炼出的对世事明察秋毫的能力。
当普通人看刘伯温时,他瘦削挺拔,脸色苍白,眼神坚毅冷漠,浑身都散发出天使的光芒。没有人可以完整地了解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所以,自己才是自己的神。
第十二章 朱、刘再联手,围城绞杀张士诚
专用黄菜叶
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回南京大肆庆贺的1363年阴历九月,张士诚也在他的苏州城大摆筵席,庆贺他的自我晋升。刘伯温曾说过,如果一件事自己能解决,那就不要求别人。张士诚对这句话很有感触,所以当他向元中央政府请求王爵多次遭到委婉拒绝后,索性抛开元政府,在苏州城中自称吴王。始终和他合作的元政府官员达识帖睦迩只能干瞪眼。
达识帖睦迩接受张士诚投降时就说过,一只老鼠接受一只大猫的投降,这是人间最大的闹剧和悲剧。张士诚投元后,达识帖睦迩处心积虑地希望能从他身上得到些有益国家的东西,可惜,张士诚除了向中央政府送了几石粮食外,什么价值都不创造。
他虽然投靠了老鼠,但他还是只大猫。达识帖睦迩曾对亲信说:“对张士诚,我们没有奇思妙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要触怒他。我懂得处世之道,其中有一条你们一定要记住,不要触怒恶人,恶人一旦发怒,就不是人了。”
张士诚对达识帖睦迩的担忧表示很严重的关切,他向达识帖睦迩保证:“我不会发怒,即使发怒,也不会对你怎样。不过呢,”张士诚严肃申明,“现在我是吴王,你只是个江浙行省的丞相,所以你要按我的方式来。也就是说,你要听我的。”
达识帖睦迩连连点头,开始明哲保身。他眼睁睁看着张士诚在苏州城中大摆筵席庆祝吴王诞生,他眼睁睁看着张士诚组建吴王政府,表面上受元政府领导,实际上已是独立政权。他最后看不下去了,只好闭上眼睛。但张士诚又让他睁开眼,而且对他说:“我弟弟张士信有经天纬地之才,很适合做中央政府江浙行省的丞相。你意下如何?”
达识帖睦迩说:“好啊。”
张士诚对达识帖睦迩的回答很满意,他热情地提醒达识帖睦迩说:“你要不要向中央报告一下?”
达识帖睦迩说:“按程序,是应该报告。”
张士诚说:“你就这样说,你自己太无能,根本做不了丞相,不过你有那么一点点识人之能,在人山人海中一眼就看中了我弟弟的才华,所以,你主动让贤。”
达识帖睦迩说:“好啊。”
张士诚又说:“还有件事,你去嘉兴吧,那里气候宜人,并不比苏州城差。”
达识帖睦迩说:“好啊。”
达识帖睦迩到嘉兴后,张士信派人把他的住所包围起来,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达识帖睦迩就在这座“监狱”中听歌赏舞,喝酒吃肉。
他本以为可以这样到世界末日的,可张士信做了丞相后,没有相印。相印在江浙行省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儿手上,普化帖木儿几年前在福建行省做丞相,可福建是陈友定的地盘,他没有机会有所作为。调到江浙行省后,他发现此地还不如福建,在忧郁中,他衰老得可怕。当张士信去向他要相印时,他多年来的愤懑爆发出来,把张士信骂了个狗血淋头。张士信采用最原始的手段回应他的破口大骂:逼他喝下毒酒,拿走相印。
普化帖木儿壮烈的消息传到达识帖睦迩耳中时,这位明哲保身的蒙古人推开怀抱中的美人,穿起官服,对张士信的看门狗说:“普化帖木儿已死,我不死还等什么!”
话音刚落,有人就端来一杯美酒,酒中不但有酒精,还有毒药。达识帖睦迩一仰而尽,紧随他的同事而去,这一年是1364年,朱元璋和刘伯温正在制定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计划,张士诚则和他的丞相张士信在苏州城里庆祝吴王国展现出的勃勃生机。
张士诚有庆祝的资本,1362年到1364年两年时间里,在未受朱元璋攻击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疆域扩张到了空前的规模。一个北方人要游遍整个吴王国,还是颇费功夫的。他要从济宁进入,这是吴王国的北界然后南下到徐州,继续南下到绍兴,但不能再南下,因为这是吴王国的南界。从绍兴一直向北,再向西,到达汝、颍、濠、泗四州,这就是吴王国的西界。从西直向东走,当无路可走时,你会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这就是吴王国的东界。吴王国的面积达两千余里,吴王国的野战部队有数十万,如果他们站在海边齐声呐喊,大海会翻腾起巨浪。如果他们站在济宁狂笑,泰山会被震得摇摇欲坠。如果把吴王国的金银财宝倒进大海,海平面会上升,如果把吴王国的粮食在平地堆起,泰山就成了个小山包。
但地盘大、经济强、军队多,并不等同于是强国。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要以清明的政治为基石,张士诚吴王国的政治,至少在朱元璋和刘伯温看来,并不清明。
朱元璋认为张士诚的政治不清明,是从张士诚的生活奢侈作为着眼点的。张士信自封为元政府的丞相后,就在杭州城里大建办公居住楼,这座楼几乎占满了杭州城最繁华地段,险些超越了张士诚在苏州的吴王宫。这座最璀璨的建筑里有最体现中国园林水准的楼台亭榭,以及世界上最古怪的石头,还有当时西方君主们见一眼就要流口水的天下名画。张士信房间里挂满了名画,就像是贴墙纸。他专门有一间房间摆满古玩,数目之多,几乎就是个古玩批发市场。他的歌女比丞相府的卫队还要多,他的厨子比歌女还多。他吃的可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精细到极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