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

第206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第206章

小说: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世昌答道:“王爷,陕西下临河南,山西逼近京畿。河南为中原腹地。京畿为大清根本,两地皆不容有失。依下官愚见,为今之计应该迅速调集河南的武卫军西上,堵住潼关,防止叛军入豫;另外命令驻扎正定的陆军第六镇移防石家庄,沿正太线夺取娘子关,防止叛军扰乱畿辅使天下动摇。具体以后怎么做,要等军谘府、内阁商议之后才能做出决断。”

载沣对于军事那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听了徐世昌的建议只有点头的份儿。载涛却没好气地说道:“徐大人,如今庆王已经解散了内阁,等内阁拿主意,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徐世昌愣了片刻才说道:“涛贝勒。庆王爷老成持重,为宗室至亲、国家耆宿,海内景仰。刚才不过是他一时气话,做不得真。等过几日庆王爷气消了,再找人劝劝。应该就没事了。”

“如今天下情势急如星火,哪能让满朝的人等他?难道没有张屠夫,就要吃连毛猪?”载涛说的非常不客气。

那桐再也坐不住了,赶紧起身告辞。拉都拉不住。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都先后走了,徐世昌还能留下来么?片刻之后。客厅里就只剩下载沣、载涛兄弟二人。载沣忍不住抱怨道:“七弟,你怎么能胡乱说话呢?”

载涛道:“我怎么胡乱说话了?你没看见庆王那副嘴脸。好像孙元起是他祖宗一般,处处维护着他。你说孙元起到底得给庆王送了多少银子,才能让他昧着良心说出那番话?大清江山就败坏在这些人手上,骂骂他还是轻的。依着我的性子,就该直接抄了他的家,革了他的铁帽子王!”

载沣满脸忧虑:“庆王虽然贪婪些,终究还是很有政治手腕的,朝堂很多事务需要他出面处理。如今你这么一闹,消息传到庆王的耳朵里,他还会出来做事么?”

“怕什么!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大活人还不好找么?更何况是做内阁总理大臣呢?”载涛丝毫不以为意“实在不行,小弟愿意主动请缨,为大清担此重任!”

“怎敢劳动您大驾?我看还是算了吧!”载沣当然知道载涛是什么货色,当下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的好意“明天一早,我还是去劝劝庆王,让他收回成命。实在不行,恐怕只有请袁慰亭出面组阁了。”

“让袁四组阁?”载涛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厉声尖叫起来“老五,你忘了二哥临死前的遗言了么?你嫌天下还不够乱是不是?”

载沣站起身:“七弟,天色已晚,我还要和六弟商议河南、直隶调兵的事儿,就不留你吃宵夜了。”说罢转进后堂,只留下载涛一人在客厅里跳脚。

且说徐世昌出了醇亲王府,立即派人和袁世凯在京的暗探联络,把奕劻和载涛闹翻的消息传到湖北。袁世凯获悉之后大喜过望,顾不上睡觉,赶紧召集心腹幕僚赵秉钧、阮忠枢、张一麐等密议。

阮忠枢看完电报,小心翼翼地措辞道:“从电文上来看,庆王辞职之说只是激于一时气愤,并非出自本心。庆王素来贪财,内阁总理大臣一职位高权重,是棵绝佳的摇钱树,他怎么可能就此舍弃?而且老年戒之在得,只要稍有转圜,他必然恋栈不去。

“环顾当今天下,能够有资格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一职的只有庆王和大人两个,想必载沣也能想到。如果他今晚回过味来,明早向庆王服个软,庆王必然会顺坡下驴。当时在场的除了庆王、载沣,就是徐大人、那桐和载涛,想隐瞒也很容易。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件事尽快捅出来闹大,让朝野上下都知道,庆王自然不好意思再复出。”

袁世凯点点头,颇为同意阮忠枢的观点。

赵秉钧道:“把这件事闹大还不容易?我们现在就派人联系京沪各大报社,让明天全国大小报纸头版头条刊登《皇族内阁于5日夜宣布总辞职》的新闻。我不信闹到全国皆知的地步,奕劻还要意思继续做内阁总理大臣!”

袁世凯道:“既然如此。联系报社的事就交给智庵(赵秉钧)了。不过你要记住,此事一定要做得隐蔽,尽量让人相信这是载涛放出的消息,别怀疑到我们身上。如果因为此事结缘庆王。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赵秉钧起身鞠躬道:“在下明白。”说完出门忙活去了。

张一麐补充道:“大人,我们还必须尽快北上。尽管内阁总理大臣一职除了庆王,大人是不二人选,可万一载沣不按套路出牌,岂不是功亏一篑?而且大人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之前,少不得要拜访各国驻华公使一番。”

阮忠枢也很赞成张一麐所言:“大人不妨明天早上登车先抵达郑州。郑州在京师与汉口之间,进京不过半日之程,一旦京中有事。可以夕发朝至。而且在郑州可以就近指挥直隶、河南的军队攻取娘子关和潼关,可谓一举两得。”

袁世凯长身而起:“那就依二位所言,先到郑州!我们坐镇中原,静观京城官场波谲云诡、晋陕战场硝烟弥漫、长江以南江山易主。也算是平生快事了!”

11月5日这一夜注定不会平静,北京、汉口、保宁、西安、太原发生的每件事都足以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直至下半夜,无数电波依然忙碌地穿梭于中国各地。就在这个时候,几列装满士兵的火车从太原开出“轰哧—轰哧—”地向东疾驶而去。

在头列火车的包厢里。程子寅与张辉瓒隔桌而坐,相对无言。参谋和文书在一旁紧张忙活,却不敢发出任何大声响,生怕打破这两人的静默。足足过了十多分钟。程子寅才转过头问参谋道:“此次我军东下,具体人数有多少?装备如何?”

参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立正答道:“回禀标统,我军现有1873人。其中从东北过来的老兵786人,在太原招募的新兵1087人。武器装备以轻武器为主,有汉阳造1500支、林明敦300支,其他快枪、撸子350支,各式口径迫击炮215门;重武器只有沪造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4门。枪炮弹药均携带个基数。”

程子寅满意地点点头:“从兵员来看,东北老兵有六成以上、太原新兵则九成以上随同我们东下,足见孙先生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远非阎百川之辈所能比肩!”

“虎臣兄,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啊!”张辉瓒苦着一张脸:“我们只有不到两千人,而且六成以上是未经战阵的新兵。装备也很差,都是轻武器,弹药更是打一发少一发。可我们要面对的却是清廷陆军第六镇,足足有上万人。他们训练有素、弹药充足。我们除了料敌机先抢占娘子关之外,再无其他优势。这战怕是不好打啊!”

程子寅不为所动,反而问道:“石侯,你说我为什么要主动领兵东下,而不是西去和赵协统会合?”

张辉瓒心道:我可是堂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正规毕业生,你这个家丁出身的小心思,难道我还不明白?当下自信满满地答道:“因为虎臣兄从阎百川阎师兄的演讲中听出了他想自立的野心,偏偏阎师兄起家的老部队对孙先生忠心耿耿,他要想占地为王,必须先清理掉山西周边的威胁以及我们这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异己。我们要想保留下自己的部队,就必须尽快远离太原,撤出山西。

“如果我们西去和赵协统会合的话,阎师兄垂涎我们的兵员和装备,定然百般阻挠,必要时甚至会借我们两个的人头一用。而我们要是主动领兵东下呢?不仅可以帮他暂时顶住东面的威胁,而且也可以借清兵之手除掉我们,可谓一举两得。他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一定会答应。

“虎臣兄此举,不仅能带出来大部分忠于孙大人的老兵,而且新兵也得以尽数随我们东下,所以在这一点上计策还是非常成功的。只是到了娘子关之后,清廷大军马上就会滚滚而来,一旦开战,我们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啊!”

程子寅目瞪口呆地看着张辉瓒。

张辉瓒得意地说道:“虎臣兄,小弟是不是说对了?”

程子寅狠狠地摇了摇头:“我根本不是那么想的!”

第二七三章剑外忽传收蓟北(上)

张辉瓒被华丽丽地震住了:“那虎臣兄究竟是怎么想的?“程子寅理直气壮地说道:“想当初,阎锡山不过是从山西逃难到京师的破落户,要不是先生创办的经世大学不收学费,让他有寄身之处、求学之所,他还不知要流落何处,没准儿就被哪个化人场给收了去!先生不仅让他有饭吃、有学上,还送他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又给几千人让他带着,简直是恩同再造。没想到阎锡山那孙子居然如此忘恩负义,翅膀一硬就开始攀龙附凤,张口‘中山先生提携”闭口‘山西父老支持”丝毫不提先生这些年的培育之恩!既然如此,他也别想让以先生名义招募的这些士兵为他阎百川卖命。所以,我要带着第88标第1营及后来招募的学生军东下。不仅如此,我还要鼓动其他人一起走。如果可能,一个人也不给他留下!“阎百川确实不当人子!“张辉瓒说道“那虎臣兄又为什么不西去和赵协统会合,反而率兵东下,扼守娘子关呢?“程子寅道:“不错,我跟阎百川说的扼守娘子关只是个借口。我的本意是,到了娘子关之后就将新招募的队伍解散,有志革命的可以分批进入陕西,投奔赵标统;如果不愿意,可以再回学校读书。只留下数百名东北老兵,随我一同北上京师。“张辉瓒大惊:“你要北上京师?那娘子关的防务怎么办?关外可就是清廷上万的北洋军!一旦我们放开娘子关,他们就可以在半天之内抵达太原城下。那时候阎师兄他们可就危险了!“程子寅撇撇嘴:“既然他阎百川不仁,就休怪我程虎臣不义!如今他已经不是我们的人,我们管他死活作甚?“张辉瓒有些无语,半晌才问道:“那虎臣兄进京准备干什么?准备围魏救赵。缓解北洋军对陕西的攻势?根据情报,京畿附近早被毅军和禁卫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你率领的数百东北老弟兄连给人塞牙缝都不够!“程子寅白了张辉瓒一眼:“我有那么傻么,主动送过去挨刀?我们沿着太行山一线隐蔽北上,目标是经世大学。此次陕西、山西二省举义行动仓促,为了保密起见连先生都没有告诉,至今先生一家都还在经世大学里,危在旦夕。我们必须护送他们离开学校。由山西或蒙古进入陕西安全之地。具体行动计划,少不得要麻烦石侯老弟!“张辉瓒这回彻底无语:一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从政治军事角度来揣度一个家丁的心思,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结论?

山西、直隶之间高耸着巍峨参天的太行山脉,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孔道相通。位于太原与石家庄中间的井陉口就是其中之一。娘子关扼守井陉口,不论是要保障山西,还是要保障直隶的安全,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娘子关也是长城的著名关隘。素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门洞上写着的“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充分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

娘子关虽然重要,但重要只体现在山西或直隶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大清已经承平二三百年。直隶山西之间一片祥和,娘子关的重要价值无法凸显。武备也就松弛了下来,只有几百名绿营兵镇守。

11月6日早上。这些绿营兵懒洋洋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准备到关上晒晒太阳,顺便睡个回笼觉。才到关上,就远远望见数千人拿刀弄枪扑了过来,他们顿时被吓得手脚发软,丝毫不顾娘子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齐发一声喊,丢下枪炮,脱下军装,片刻之间逃得干干净净。

就这样,程子寅所部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夺下这座雄关。

进入关内,张辉瓒急忙让老兵带着学生布置防务,防止敌军从直隶方向来犯。程子寅有些不解:“石侯,我们不是说好到了娘子关就解散部队、分兵北上的么?干嘛还要忙活这些?“张辉瓒道:“虎臣兄有所不知,我们部队昨天参加太原起义,前天晚上就没睡好;昨晚上又坐一夜火车,也没得到休息。如今部队上下疲倦已极,不适合立即开拔,必须在此休整一两天。既然要休整,自然要在营地周围布防。“程子寅道:“不行!如今形势一日千里,怎么能在此耽搁那么长时间?要不我先率领东北的老弟兄北上,你负责在此解散新兵,以后你我兄弟有缘再相见吧!“说罢拱手就要离去。

张辉瓒急忙拉住程子寅:“虎臣兄,即便再急,也不急在这一时!如今光天化日,你率领几百人出关北上,沿途谁看不见?一旦让清廷发现了你们的行踪,不仅救不到人,你们自己也会身陷险境。为了安全起见,你最好等到今天傍晚再出发!“也好!“程子寅想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既然如此,那就有劳石侯老弟了,我先回去睡一觉养足精神。你还被说,这两天真累得够呛!“程子寅胡乱扒了几口饭,找个地方倒头就睡,一觉睡到日落西窗才意犹未尽地爬起来。用凉水胡乱抹了抹脸,急忙来到临时搭建的东征军司令部。

刚进指挥部,程子寅就感觉气氛不对,里面参谋、文书乱成一锅粥,张辉瓒正瞪着红通通的眼睛发出一条又一条指令:“把四门山炮推上来,尽快构筑炮兵阵地并准备试射,目标为娘子关前1180米处的隘口,争取在战斗打响后封锁敌军的增援。“调一队老兵、两队新兵到娘子关东南高地布防,防止敌军威胁我军侧翼。“命骑兵排前出侦查敌军动向,及时报告。“……

“虎臣兄,你醒了?“张辉瓒看到程子寅进来,赶紧起身相迎。

程子寅顾不上寒暄,急忙问道:“石侯,发生了什么事?“张辉瓒一声长叹:“今天午后一时十三分,我军观察哨首先发现敌军踪迹。至四时整,娘子关前的南峪镇已经聚集了千余人,据推测应该是清廷陆军第六镇第十二协第二十三标的一部。随着时间推移,预计将有更多的敌军出现。“其实张辉瓒对于敌军突然出现是忧喜参半:忧的是敌众我寡,这战非常不好打,弄不好就要全军覆没;喜的是如此一来,终于不用跟着程子寅这个二货去京师了。在他看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没有弹药粮饷的补给,北上完全是取死之道!

程子寅却大为懊恼:“我就说应该早上走吧?你偏要拦着我!这下倒好,我们被堵在这里,想出去都出不去了!“听了程子寅的抱怨,张辉瓒也装出懊丧的模样:“小弟确实没料到清廷的动作居然那么快!关键是从石家庄沿正太铁路到娘子关只有70多公里的路程,实在太近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虎臣兄要是早上率军出发的话,正好在南峪一带和敌军迎面碰上。失去地利的优势,只怕我军会伤亡惨重,而且给敌军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如今天下革命潮流激荡,人心思变,此为天时;娘子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为地利;我们兄弟在此齐心协力扼守关隘,阎百川肯定不敢坐视不理,枪械弹药自太原四五小时可运抵此处,此为人和。我们天时、地理、人和具备,未必不可一战!“事已至此,程子寅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好在夜色降临之前,清军并没有发动攻势。但夜晚的到来,却让程子寅、张辉瓒的小心肝提到了嗓子眼儿:东征军一半以上是刚参军的学生,白天还好些,黑夜则会增加和放大他们的恐惧,让他们惊惶失措不知所为,甚至会精神崩溃而发生“营啸“。而且黑夜也会降低天时、地利、人和带来的优势,让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如鱼得水。

程子寅、张辉瓒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只能带着手下亲信到处巡视慰问,让新兵们得到些许安全感。所到之处,都能看到新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