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度抚掌大笑:“没错,就是这样!”
孙元起却暗暗撇撇嘴:看来把明白话说得云遮雾罩是官场必备技能,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杨度道:“既然百熙要出川,不妨先造出声势来,免得袁慰亭、孙逸仙等人捏造蜚语流言,让天下人误会。要不等会儿你就在中华广播公司和《政经日报》上放出风声?说明此次行程是先去上海参加新中国党成立大会,再北上查看经世大学受损情况。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孙、袁二人提前做好准备,在南京、京师与你偶遇,又不会太显突兀,让别人认为咱们是主动找上门的。”
孙元点头:“就依皙子所言!”
章士钊此时问道:“大人此次出川,来回至少需要一两个月,不知行前对于军政事务有何安排?”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总不能孙元起一出门,川陕甘等处的官府衙门就关门打烊吧?
孙元起答道:“现在南北对峙局势不明,保皇的保皇,闹**的闹**,整个国家闹成一片。好在我们川、陕两省已经趋于平稳,并且蠲免了今年的田赋钱粮,应该并无大碍。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镇之以静,惜民力,富民财,收民心,不折腾,让两省尽快恢复元气,为以后科教兴国、实业兴国做好准备。
“具体而言,军队的事情由各协协统负责,以确保川陕安定、尽快戡平甘青、准备挥师入藏三项重要任务为核心,加强新兵招募、日常训练和作战准备,争取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像四川的土匪、陕西的刀客、甘肃的响马,以劫掠为生,祸害百姓商旅,民愤极大。我看就可以动用大军以狮子搏兔之势一举荡平,既可以整肃地方,又可以锻炼部队。
“至于地方政务,我们以冷眼旁观为主,以惩处巨贪为辅,争取以一到两年的时间,逐步对各府道州县进行调查清洗,培植一批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官僚。今年因为蠲免钱粮,各地政府应该较为清闲,可以集中力量兴办教育、疏浚沟渠、铺垫道路,让他们有事可做。”
众人一齐点头。
三天之后,孙元起在冯基善和近百名卫兵护送下,坐船离开成都,踏上了出川之路。一路上自有各地官员士绅迎来送往不说,谁知刚出四川夔州府,踏上湖北宜昌府地界,就有湖北军政府(标准名称应该叫“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的要员在此恭候。
人群中除了军令司司长张振武、教育司司长吴同甲等要员外,还有一个和孙元起有数面之缘的李仲揆。——自从南京政府成立以后,湖北军政府各部已经改名为司。——当年孙元起担任湖北提学使的时候,曾给李仲揆上过几次课,说来还算是他半个老师。不过如今这个学生却非比寻常,成了湖北军政府的实业司司长。虽然二十三岁便身居司长高位,李仲揆却没有丝毫倨傲,老老实实地对孙元起执弟子礼。
孙元起却不敢以老师自居,连忙拉过李仲揆:“仲拱何必多礼?你我四五年没见,没想到你已经成为国之栋梁,真是可喜可贺!”
李仲揆谦逊地说道:“学生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怎么当得先生的夸张!再者说,即便学生有所成就,也要多谢先生当年的谆谆教诲!”
吴同甲插话道:“孙大人果然不愧是‘当代圣人’,所教弟子无不卓然成家,像山西都督阎百川、陕西都督赵景行、第四十四混成协协统程颂云、第四十六混成协协统蒋介石等当世豪杰自不用说,没想到咱们湖北军政府的实业司长也是孙大人的弟子,真真是桃李满天下!荆楚蛮荒之地,能得大人在此弘文励教,化育数年,幸何如哉!”
周围官吏也同声赞誉起来。
在一片溜须拍马声中,孙元起只能选择落荒而逃。在船中坐定之后,孙元起笑着问道:“仲拱,你三数年间,从一介书生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司长,究竟有何等奇遇?我倒真是好奇的紧!”
李仲揆急忙解释道:“学生从两湖师范学堂毕业后,便被保送到日本留学。当时学生觉得中国之所以屡受外国列强欺辱,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军舰,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就选择到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后改组为现在的大阪工业大学)学习造船,为祖国造出第一流的兵舰,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构建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之新中华。
“在日本学习期间,我进一步接触到**思想,并有幸加入同盟会,得以拜见中山先生。学成归国后,就在先生改组的湖北高等工业学堂中任教。不久武昌起义爆发,学生因为是同盟会会员,又在日本学过理工,因而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实业司司长。说来也不过是机缘凑巧罢了,并非真有什么过人本领。”
“照这么说,你还真是我的学生!”孙元起自嘲道。因为“实业部(司)”是湖北军政府在国内首创,川陕甘三省并没有这样的机构,孙元起还有些好奇,“仲拱,你们实业司主要做些什么工作?”
李仲揆答道:“所谓实业,就是指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工商企业。近代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没有成熟的实业,所以在外国列强坚船利炮和大型工厂的威逼下,国力日渐衰弱,民生日益困窘。有志之士见此情形,便提出要通过振兴实业,来改善民生。我们湖北军政府在成立不久,就根据形势设立了实业部,现在改叫实业司。
“先生问我实业司主要做些什么工作,这倒有些不好回答。因为武昌起义爆发以来,长江沿线战事不断,湖北各处工矿企业大多停产,实业根本无从谈起。之前我主要是翻阅往日的卷宗档案,再亲自到各厂矿实地走访调查。现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眼看国家即将一统,所以我现在准备为湖北省拟定一个兴实业的计划,以备国家采纳。”
孙元点头:“仲拱能有此想法自然极好!未来十年,虽然国事未必尽如人意,但对于民族实业来说却是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确实可以有效改善民生。”
李仲揆闻言却没有几分兴奋的味道,反而显得有些萧索:“我在湖北军政府中任职虽然只有两个月,可是除了最初的兴奋之外,没有感受到任何值得夸耀的事物。在这里,依然到处弥漫着旧政府的倾轧构陷和腐败无能,让人感觉不到新生的蓬勃朝气。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呆在学校,研究那些实实在在、不容半分虚假的科学技术,而不愿和那些势利谄媚的官僚打交道!”
尽管自生民以来,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好奇者就已经出现,并受到人们的尊重,但在文明时代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家、技师、工匠等却与政治几乎绝缘。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创始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其《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社会中如此重要的工程技术却很少能上升到显要的的地位。人民的英雄很少是工程师或物理科学家出身的。不管由于机械、电气及化学能源应用到生产上而出现了多少机会,这种情况却仍和过去一样没有变化。”个中原因,除了理工和政治疆域分明外,或许更多的是像李仲揆一样,喜欢明确唯一的科研,讨厌和反复无常的政客打交道吧?
孙元起沉吟片刻说道:“既然你不愿意和那些势利谄媚的官僚打交道,那你就回到学校继续研究科学技术吧!在当今中国,不是缺乏做官的人,而是缺乏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人员。”
李仲揆有些犹豫,反问道:“可是研究科学技术能为**做什么呢?又能为中国做什么呢?”
第二八六章便下襄阳向洛阳(上)
科学能为为中国做些什么?
这是一个很功利也很现实的想法等迷乱他们的生活,因此他们才能更多地考虑温饱以上的人生价值和历史使命!
或许我们现在回头审视那一代青年人,会觉得他们有些高尚有些虚伪有些不可理喻还有些遥不可及其实他们消为国家民族做贡献,和我们现在追求名利并无二致,都不过是时代风潮所致国家破败如此,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谁还有闲情逸致躲在书斋里玩弄小资情调?谁还会由着自己的性子研究一歇而不实的项目?520
看着李仲揆灼灼的眼神,孙元起有些默然,一时间竟觉得无从说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科学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象牙塔中艰涩难懂的理论,还是实验室里稀奇古怪的仪器,又或者是坚船利炮电报铁路?这些似乎都离日锄活太远,和民生没有太大干系如果说科学对对国家有用,武昌起义中为何看不到科学的踪迹?各省勇举义旗的志士又有几个是学习科学研究技术出身的?
现阶段的中国,解决温饱统一全国抵御外侮才是当务之急,因为短期内很难让国民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实惠,像“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多还是汪在纸面上的口号,而不是深入人心的执著理念见老师陷入沉思,李仲揆急忙起身告辞,被问题困扰的孙元起也没有起身远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仲揆的问题一直盘旋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孙元起思想在激烈冲突,但轮船却在滔滔江水推送下,很快抵达行程的第一站:武昌武昌作为湖北省府,迎接的礼仪规格又非宜昌所能比及别的不说,仅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兼领鄂督黎元洪亲自到码头恭候,无形中就把档次提高了好几级孙元起不敢托大,赶紧快步上前见礼:“劳动黎大总统出门远迓,孙某实在诚惶诚恐,受宠若惊!”
黎元洪赶紧扶住孙元起:“黎某久闻孙总长大名如雷贯耳,只恨一直无缘识荆,此番相见终于可以了却一桩心愿,幸何如哉!而且此番孙总长出川,南北各方均翘首以盼,黎某待罪鄂尸自当略尽地主之谊,扫榻以待,倒履相迎!”
孙元起连连逊谢道:“黎大总统奖誉太过,孙某实在愧不敢当!”
黎元洪笑眯眯地说道:“川鄂两省唇齿相依,理应守望相助你我二人若是以‘黎大总统’‘孙总长’相称,未免有些太过见外黎某痴长几岁,不如就托大自称为兄,叫你一声‘贤弟’,如何?”
孙元起赶紧答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小弟就僭越高攀了!”
“如此甚好!”说完,黎元洪右手虚引一下:“贤弟请!”
就在此时,码头上突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几个白发皤皤的老叟手里托着酒案,颤颤巍巍来到近前:“孙总长昔日执掌鄂省学政,废旧立新,救偏补弊,兴办学校,化育子弟,我荆楚两千四百万士民无不时时感念今闻总长路过武昌,特命老朽等以薄酒数盏敬献于前,略表谢忱!”说着执起酒壶斟满酒水,恭谨地端到孙元起面前孙元起知道推脱不过,只好端过酒盏连饮三杯,周围众人轰然叫好这事还不算完刚谢过几位老者,一群年轻学生捧着红绸包裹的丈余大匾来到跟前,齐齐地朝孙元起深鞠一躬领头的学生说道:“孙先生当年总理湖北学务,确定教材,开办学校,裁汰冗员,选拔良师,泽溉我辈实多!后学受湖北高等工业学堂两湖师范学堂等院笑生,谨向大人敬献匾额一块,以答师恩!”说罢扯开匾上的红绸,只见紫檀木质地上写着四个鎏金大字:恩泽绵远孙元起深吸一口气:又是老人敬酒,又是学生献匾,黎元洪这厮讨好自己似乎玩得有点过分啊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必盗”,只怕他是对自己有什么企图吧?网不少字果然,欢迎仪式之后,黎元洪便把孙元起请到都督府喝茶聊天,堂中陪坐的只有他的秘书长饶汉祥一人奉上茶水之后,黎元洪率先说道:“昔日贤弟在湖北弘文励教数年,想来有不少旧雨新知,此番路出武昌,不妨多盘桓些时日”
饶汉祥也说道:“孙总长在湖北先后创立高等工业学堂两湖师范学堂交通学堂矿业学堂石油学堂钢铁学堂地质学堂等十多所院校,造福无数荆楚子弟,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学堂师生无不想一瞻总长的风采!
“而且民国新造,万象更始,湖北全省的教育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孙总长是海内外著名的教育大家,又是民国政府的教育总长,我们急切期盼您能多到各处学堂里走走,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缺点,以便我们及时匡救!”
孙元起确实也想借机到自己创立的学校中看看,尽管这些学校比不上经世大学那个嫡子,但毕竟他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当下便点点头:“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饶汉祥与黎元洪对望一眼,然后试探着问道:“孙总长,您此次出川前往上海京师等地,是否会拜见孙大总统和袁项城?”
孙元起心中一动:戏肉要来了!嘴上却道:“如果有机会自然是要拜见的,毕竟他们二位位高权重,关系国家未来走势只是他们日理万机,未必有时间见我”
饶汉祥急忙道:“呵呵,孙总长说笑了!他们纵使再忙,听说您到访,也会抽出时间的但如今南北对立,形势紧张,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全民无不心中惴惴孙总长颇得孙袁两位元首重视,此次东下北上,能否从中调停说项,避免矛盾激化?”
孙元起微微摇头:“只怕要叫宓僧失望了!孙某不过是一介书生,要说教教书编编资料还行,至于合纵连横说项依刘就非我所长了”
黎元洪叹息道:“自甲午庚子以来,国势日颓,民生多艰本来以为实行共和之后,国家面貌会为之一新,没想到现在还有那么多纠葛龃龉,真是让人痛心不已!黎某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不能兼济天下,只消能确保湖北慎之地远离兵燹然而南北一旦战起,湖北必然在劫难逃每当想及此事,黎某便觉愧对湖北两千四百万父老!”
黎元洪此番话中虽然真假难辨,但说“南北一旦战起,湖北必然在劫难逃”,却是言之有据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南京,如果南北真要开战,长江防线就会成为争夺焦点因为对于攻打长江南岸的南京,一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由山东河南沿运河南下,直扑长江北岸,然后伺机渡江,这时候淮河沿线就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另一条路从四川湖北顺江而下,括举江南,南京上游的安庆芜湖九江武汉宜昌等地都是阻遏东下的战略要点然而四川四周多山,占据颇为困难三峡礁石密布,行船非常不便,相比之下,夺取“九省通衢”的湖北作为顺流而下的根据地最为合适于是长江以北的襄阳就是防止敌人夺取长江上流水道的要害所以从古至今,兵家就流传着“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固襄”的名言饶汉祥假装无意地说道:“孙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无非是为了,现在袁项城已经赞成共和,已经成功,两下何苦兵戎相见,让满清孑遗坐收渔翁之利?而且孙大总统之前说过:‘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说起来还是孙大总统理亏而且袁项城在中枢执政有年,经验丰富,似较孙大总统更适合担任国家元首“再者,孙逸仙虽然担任临时政府大总统一职,但手中无兵库中无银,根本无法影响湖北相反,袁项城手中有北洋精锐,眼下就有一镇屯聚在长江以北虎视眈眈,一旦有事,必然率先攻击武昌都督,依着在下的看法,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保护慎之地远离兵燹平安,不如先与袁项城虚与委蛇”
孙元起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黎元洪这是准备要倒向袁世凯!
第二八六章便下襄阳向洛阳(中)
二八六、便下襄阳向洛阳(中)
黎元洪却虚声叱责道:“宓僧休得胡言乱语!”
孙元起很随意地摆摆手:“黎兄不必在意,此处只有你我等二三人,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