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

第137章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第137章

小说: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在大殿里的魏朝和骆思恭都是一愣,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此时二人眼中已经没有以往的纷争,而是满满的疑问。这一幕是多么的似曾相识,两个人的心里都没有了争斗的想法,显然这次是有大事情,搞不好两个人都会被天启皇帝煮了。

“两位爱卿,朕已经有段时间没召见你们了吧?”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语气平淡的说道。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疑问,谁也没有说话,全都静静的听着天启皇帝的下一句话。

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颇为无奈的笑了笑,语气低沉的说道:“其实朕真的不想找你们,因为只要找你们就是有事情发生,而且肯定是大事情,大部分都是不好的事情。”

骆思恭和魏朝同时苦笑,他们自然也明白,锦衣卫还好一点,好歹有一个天子亲军的名字。虽然这个军队的战斗力不用说了,可是毕竟是挂着军队的名字,不过所做的事情风评并不好。

大部分的时候锦衣卫都是和文官集团做对,无论在什么时候,文化人总是掌握着舆论的倒向的。这个时代读书人非常少,普通人想要人字都非常的苦难,而文官就是读书人的代表。锦衣卫和掌掌管着舆论的人做对,风评自然好不到哪去。

至于东厂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名声都不好,东厂监察百官,而且做的大多数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情。

天启皇帝的神色慢慢变得严肃,看着下面的两个人,天启皇帝声音颇为凛冽的说道:“可是不找你们不行,很多时候朕都有不顺心的事情。能够为朕解决这些事情的人不多,你们是最合适的人选,无论是锦衣卫和东广都是朕最信任的。”

“谢陛下!”两个人连忙对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轻轻的摇了摇头,天启皇帝目光直直的盯着两个人,语气低沉的说道:“朕信任锦衣卫,信任东厂,对你们两个也是信任有加。可是朕把丑话说在前面,你骆思恭不是锦衣卫,你魏朝也不是东厂。大明两百多年,锦衣卫指挥使换了不知道多少,可是锦衣卫还是锦衣卫。东厂的督公换了不知多少,东厂依旧是东厂。”

听着天启皇帝的话,魏朝和骆思恭的神色都是一变,两个人脸上都流下了冷汗。

骆思恭的下面有一个许显纯,天启皇帝很是器重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取代了自己。

魏朝的下面虽然没有人,可是宫里有个陈洪陈公公,这是魏朝一直小心的人。

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两个都是老人。在官场上有一句古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人不知道。

天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并没有大规模的撤换大臣和内侍。不过上次辽东的事件之后,朝中已经有了风向,内阁首辅大学士孙承宗就是天启皇帝提拔起来的。包括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官场上的人也相信,明年科举之后,天启皇帝会大批的提拔新的官员。

可是对于内宦,天启皇帝早就可以撤换了,毕竟每个皇帝都有从小跟在身边的近侍,天启皇帝自然也不例外。这些人尽心尽力的伺候十几年,等的就是这一天,皇上登基也肯定会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不过天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只是提拔了一个陈洪,王承恩也是刚刚提拔的,可是这两个人也都老人。陈洪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可是毕竟也是万历时候的人。王承恩就更不用说了,泰昌皇帝非常信任的一个太监,而且还有不良记录。

如果天启皇帝想要自己提拔自己的人,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天启皇帝的话虽然说的很含蓄,可是魏朝和骆思恭都不是笨人,自然是一点就透。天启皇帝是在告诉两个人,如果不能让自己自己满意,你们两个就都不用干了。

“陛下放心,臣自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圣恩!”对着天启皇帝拜了一拜,骆思恭的大声的说道。

一边的魏朝则是没有说话,不过这位心狠手辣的老太监,眼中不断的闪着冷光。魏朝和骆思恭不同,,骆思恭如果回家,多半也能颐养天年。可是魏朝如果下去了,就算被发到南京守灵,恐怕也会死在路上。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以前朕交给你们许多事情,你们两个办的也都不错,对朕有功劳的,朕都记在心里。不过这次的事情朕交代给你们,无论如何都要办成,如果做不到,你们就不用干了。”

听完天启皇帝的话,两个人都是神色一变,神情颇为严肃的看着天启皇帝。

“这次的事情你们两个一起去办,无论谁办成,赏赐一人一半!如果谁也没有办成,那你们两个都不要在做了,朕不养废物!”天启皇帝冷冷的看着两个人,语气里充满了肃杀。

“陛下尽管吩咐!”魏朝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颇为恭敬的说道。

看了两个人一眼,天启皇帝语气低沉的说道:“好好的做事情,朕不会亏待你们的。这次朕要找一个人,一定要找到他,一定要抓到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知皇上要找的这个人是谁?”骆思恭脸色也是一脸的凝重,听到是找人的任务,心里便是一紧。找人一项是最简单的事情,同时也是最难的事情。天启皇帝如此慎重,肯定是最难的。

把一份奏折扔给骆思恭,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你们自己看吧!”

展开走着,魏朝和骆思恭低头看了起来,等到看完之后,两个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了。

“这次你们两个人有一个人亲自去,至于谁去,你们自己商量。朕给你们密旨,可以调动不多于五千的军队,如果有人阻止,有人妨碍。无论是是谁,全都给朕抓起来,哪怕是王爷也不例外。”天启皇帝目光灼灼的看着两个人,语气严厉的说道:“总之一句话,宁杀错,勿放过,宁枉勿纵!”

“是,陛下!”两个人神色一凛,对着天启皇帝 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这次张家口之行,不光要抓到皇太极,还要给朕查清楚那里通敌走私的事情。当然,这件事情是摆在抓皇太极的后面的。”对于皇太极,天启皇帝是一定要把他抓住,这个人不能让他成长起来。

第二百八十七章张家口

漫天的黄沙,苍凉的风,风夹杂着黄沙不时吹打在人的脸上,打的人生疼。几里外就是绿草茵茵的草原,可是这一行人却并不走那里,而是在荒漠中艰难的前行。

这对人马的人数并不少,大概有三四百人,却也并不是很多。不过这里面的人却各部相同,有蒙古人、有女真人、还有不少其他的民族,当然最多的还是汉人。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人的打扮都差不多,全都是皮衣皮裤,头上带着帽子。虽然天气不凉快,可是这些人却都捂得挺严实,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兵器。

在这对人马中,除了人特殊之外,最特殊的要数马。每匹马的身上都驮着巨大的包袱,人却都在地上走。

“李头,这次的买卖做完,我们是不是应该歇歇?”一个人中年人来到最前面,皱着眉头看了一眼领头的人,语气颇为凝重的说道。

被称为李头的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上有着一条大大的伤疤,眼睛也瞎了一支,带着黑子的眼绕。身材很是魁梧,身后背着一把刀,看起来很是不好惹。听到那人的问话,李头轻轻的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我李大头干这行十几年了,知道这里面的无奈。多少人都说我们赚钱,可是这钱要拿出多少?真正落到我们手里的又有多少?我已经想过了,我年纪也不小了,做完这把我不是想歇一歇而是准备金盆洗手了!二弟,大哥也劝你一句,别干了,这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不好干!”

那人微微一愣,有些无奈的说道:“大哥,小弟我何尝不知道啊!虽然没有大哥做的时间长,可是也有四五年了。这条路上死过多少人,看也看明白了,说不定哪天就轮到我们了。既然大哥这样说,我们就不做了。反正这几年也是小有积蓄,这就是最后一趟了。”

缓缓的点了点头,那个李头笑着说道:“这就好,不过这件事情暂时不要告诉兄弟们,等回到张家口,分钱的时候再说。”

那人阴险的笑了笑,语气神秘的说道:“大哥放心,小弟明白,况且小弟也不想死啊!”

拍了怕那人的肩膀,李头深深的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能干多久,我们离开时候听说朝廷整治辽东,已经抓起来和多人了。现在应该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如果辽东那条线断了,我们这边也快,朝廷既然要管就不会留着我们。”

颇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那人献媚的笑了笑,语气恭敬的说道:“在这马道上,谁又李头的经验丰富,只要李头说的话,那就是皇上老子的圣旨。”

李头似乎很喜欢听这个人拍马屁,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可是眼中的神色去很平静,目光也在不住的四下观察,显然这是一个老手。

略微沉吟了一下,那人又有些迟疑的说道:“李头,新来的那几个人不用查一查吗?您不觉的他们可疑吗?”

“可疑?知道啊!找我们的,又不可疑的吗?只要有足够的酬金,无论身份,无论关系,我们都接啊!这是规矩。”李头无所谓的挥了挥手,淡然的说道。

“可是大哥,我还是觉得心神不宁的,总觉得这几个人有问题,总觉得要出事情。”那人依旧皱着眉头,不时回头看一眼,语气迟疑的说道。

李头轻轻的挥了挥手,语气淡然的说道:“人家的酬劳足够了,做完这笔我们就可以一辈子不做了。既然收了他们的酬劳,就要把事情办妥,我可不想最后一次还出什么意外,平平安安的就好。”

那人似乎有些不甘心,还要说什么,可是被李头打断了,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二弟,不要担心,每年去张家口讨生活的人并不少,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他们那三匹马全都是好东西,有一匹价值八百两左右,那匹最好的大概要两千两。这样的酬劳,冒什么样的风险都值了。况且马道有规矩,搭人的钱全是把头和先生的,有了这笔钱我们才能金盆洗手。”

似乎觉得李头说的有道理,那人才闭上了嘴,不在言语了。

所有人都在慢慢的向前走,在队伍的后半部分有三个人聚在一起,他们慢慢的向前走,速度互相迁就着,不让一个人掉出队伍。

轻轻的叹了口气,莽古斯颇为无奈的说道:“真没想到我们居然会落到这步田地,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回到草原去,希望长生天保佑我们!”

一边的陈良宇,此时脸色很是苍白,整个身体都靠在马的身上,被马带着走。听到莽古斯的话,陈良宇心中一阵酸楚,自己这么做值得吗?

皇太极则是看着高高的天空,心里想着是草原上的父汗努尔哈赤,也不知道这次的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如果失败了,那么这次自己的付出就实在不值得。

虽然在来之前,皇太极就已经做好了打算,可是没想到还是到了这最后一步。看着脸色苍白的陈良宇,皇太极的目光很复杂,如果不是这个家伙,自己恐怕就不会落到这个田地了。不过对于陈良宇的一下才能,皇太极还是认可的,现在也不能那他怎么样,等所有人都活下来再说吧!

“儿子,一路上我就想问,我们到了张家口之后怎么办啊?”在这个环境里,莽古斯是皇太极的父亲,陈良宇则是表叔。只是陈良宇和皇太极都尽力避免彼此的称呼,不过莽古斯却是乐此不疲。

满头黑线的看着自鸣得意的莽古斯,皇太极心里真恨不得把这个老头踹到马下去,可是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露。沉吟了一下,皇太极语气低沉的说道:“暂时还不能确定,不过我在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一切顺利,那我们就能回去了。”

陈良宇和莽古斯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两个人眼中疑惑,可是两个人谁也没有在说话。此时此刻,除了相信皇太极,几个人也没有了别的办法。

几个人再一次陷入了沉默,缓步的往前走着,没有人在说话。

皇太极低着头,脸上愁容惨淡,想到那些八旗子弟,他就觉得都疼。一万八旗子弟,父汗手下最精锐的战士,就这样没有了。皇太极的心情很是低落,这么多年他的心里第一次这么痛,也忽然间明白了汉人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天启元年,八月初四,宜婚丧嫁娶,忌动土搬家。

堡子里(亦称下堡),大明朝建立之初是属京师宣府镇,为万全右卫地。宣德四年,指挥使张文始在这里筑城堡,就是现在的张家口。

因为地处边塞,张家口修筑的时候就是一座城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东南各开一门,东曰“永镇门”,南曰“承恩门”。

明穆宗隆庆四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也就是当时蒙古的大汗,臣服于大明朝,接受了大明朝的受封,张家口被辟为蒙汉“互市之所”。万历四十一年,张家口堡之侧筑来远堡,以张家口堡和来远堡为基础,张家口已经成为北方最为兴盛的地方。摊铺栉比,商贾云集,来远堡外“穹庐千帐”,十分兴盛。

在北方动乱不断的年代,这里的贸易却从来都没有断过,无论是官方允许的,官方不允许的,这里都在做。后来建奴崛起,这里就有出现了建奴的商人,在这里采买贩售。

张家口很繁华,人来人往,各民族的人全都有,这样让张家口的情况很复杂。可谓鱼龙混珠,什么样的人都有,不过这里也被做北方获品最多的地方。有的商人就说过,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无论是上好的皮毛马匹,还是绫罗绸缎全都有。私下里的东西更多,私盐、铁器这些朝廷禁运的,甚至是武器、火器都能搞的到。

这天一早,承恩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市场上往来的商人不断。他们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在这里争吵,在这里讨价还价,一时间整个市场上无比的嘈杂。

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谁也没有注意到一队人马的到人,来的人并不多,也就三五个人。这些人全都骑着马,在市场上也眉头停留,全都快速的进去了。

不过这三五个人不过是刚到,接着又来了不少人,有人三五个,有的十几个。这些人的打扮都不相同,有的骑马,有的挑东西,有的一副老爷打扮,有的一副乞丐打扮。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人全都没有停留,全都走进了张家口。他们去的地方也差不多,是张口里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有的在那里摆摊,有的在那里要饭。

轻轻的敲了敲柜台,一个人大声的说道:“掌柜的,出来接客了!”

掌柜的一愣,这简直就像是在喊妓女,不由得大怒,抬起头一看说话的人,掌柜的就愣住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扑朔迷离

张家口作为边塞的贸易之地,虽然朝廷派重兵驻守,可是这里依旧是鱼目混杂。如果说每天都死人,可能有些夸大,可是这里真的是非常的不太平。

想要在这个地方混下去,没有什么能耐是不行的,张权虽然是大泽园里负责住宿的掌柜,可是身份也很是不一般。黑白两道,三教九流,很少有他说不上话的,在张家口很少会有人不给他面子。

可是当张权看到面前的三个人之后,脸色就是一变,原本想要说出口的话也立刻咽了回去。

站在张权面前的是三个男人,长相没有什么特殊,打扮也是中规中矩,一副商人的模样。可是领头的人手里拿着一样东西,那是一块木质的令牌,上面一个刑字,是红色的,看起来特别的刺眼。

微微一愣之后,张权便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