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傲唐 >

第99章

傲唐-第99章

小说: 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将领了命令后,也各去做准备了。
不过高适却在去后却复返了。
“杨元帅,末将甚是担心延王殿下。看今日议事时候延王的表现,他并不赞成现在就大举进攻孙孝哲部,要是延王向朝廷奏报杨元帅独断专行,不将他这个元帅放在眼里,那如何是好?”高适是担心杨曦逼近延王李玢同意主动进攻孙孝哲部的。因此有这么一问。
他确实不太好理解,短短一会后,原本犹豫的李玢会马上同意了杨曦所请,并令杨曦布置一切军务。他只能认为,杨曦是通过逼迫的手段,让延王同意的。
高适年岁也不小了,在官场上混过好几年,也知道现在的朝中的情况。他完全清楚,延王李玢这样一个影响力很小的皇子,在朝中的权势与影响力完全不能和宰相杨国忠相比,甚至连现在的杨曦都比不上。相信皇帝李蛮也知道这一点,在任命李玢为元帅之时,也期望杨曦主持军务的。
杨曦逼迫李玢同意他的计划,这并没有太大难度,相信在军中势单力薄的李玢也不敢与杨曦公开翻脸。明白这一点,高适清楚现在军中情况依然是杨曦说了算,但他却是担心杨曦与李玢起冲突,要是李玢恼羞成怒之下,将情况报告给皇帝,那会给杨曦惹来麻烦的。
见高适有此担心,杨曦挺是意外,不过他也知道高适是出于好心,出于担心他才这样说的,也马上解释回答了:“高将军请放心,本帅并没有什么逼迫延王殿下同意的举动,只是给他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情况,最终让他同意了本帅的建议而已。”
“原来如此”高适一副似信非信的样子。
“高将军,本帅一向将你视作非常可以信任之人看待,今日一些事也不瞒你,延王殿下他请命到军中来,可是请求本帅与本帅父亲帮忙的,他此前从未涉足军务,军中情况他不了解。今日他这样反对,只是担心遭遇败绩而已。如今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军,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本帅只是通过分析让他相信这一点。因此也只花了不多的功夫就说服了延王,”杨曦说着,又压低声音道:“想必高将军也知道,郭子仪和李光弼部已经挥师东进北上,准备攻打范阳,想必再过几日,就有他们的消息传来。要是安禄山知道官军攻打范阳,他一定会率军急救的,范阳是叛军起家的根本,比洛阳都要重要,安禄山定不会让范阳陷落的,说不定会抽调兵力增援范阳。那样的话,我们正面遭遇的叛军兵力会大幅度地下降,叛军士气也会越加受损,何愁不能取胜呢。”
听杨曦如此说,高适的担虑也少了一些,笑着道:“元帅说的甚有道理,是末将多虑了”
“高将军,本帅相信,我们定能击败孙孝哲部,并很快挥师攻击洛阳,洛阳也是守不住的,安禄山的叛乱必定会很快平息,天下终会太平”杨曦说着,在高适的惊异中话锋一转,“高将军这段时间的表现非常出色,甚是让本帅惊异,此番回京,本帅已经与家父详细说过你的事,也在陛下面前举荐过你,相信战事结束了,朝廷对你必定有重用。希望高将军能再接再厉,有更出色的表现。”
高适听了,更是惊异,也有激动的感觉起来,没想到杨曦竟然在皇帝面前举荐他了,那看来自己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当下也豪气顿生,挺直身子答应道:“多谢元帅的提携,末将一定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做事,绝不辜负皇帝陛下和元帅的厚望。”
“相信高将军不会让人失望的”杨曦也没再说什么,示意高适去做准备了。
三天后,十四万大军从陕郡出发了。
旌旗猎猎,战鼓轰鸣,意气奋发的唐军将士,在听了延王李玢一番略显软绵的动员及杨曦一阵几近竭斯底理的鼓动后,踏上东进的征程。

、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亡的灿烂




叛军屯兵的硖古堡距陕郡城约两百七十里,按一般军队的行进速度每天五十里左右计算,至少要五天左右,但杨晞令率前军的王思礼部,一定要在三天左右赶到硖石堡,出奇不意地对叛军发动突袭。
据特别行动分队传回来的消息,叛军派出的大部侦骑都被他们消灭了,距叛军大营十几里外,基本就见不到叛军侦骑的踪影,而且孙孝哲、田乾真、尹子奇等叛将都认为杨晞这位主帅被召回京了,唐军没可能在春天时候发动攻击的。在此情况下,杨晞如何会错过发动突袭的时机。
出其不意而攻之,这是能取得最辉煌的战果,己方又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出击机会,只要能做到,任何一位领军将领都不会错失的。杨晞因此下令王思礼部星夜前进,务必要在从陕郡出发的第三天傍晚时分抵达硖石堡,趁敌未发现我大军行踪之际,发动攻击。他也令他自己亲领的中军六万人,同样加快行进速度,争取在王思礼部展开攻击后,抵达硖石堡,加入攻击的行列中。
杨晞的胃口很大,他有一战就将孙孝哲部全歼的打算。天时地利人和全在他手上掌握,要是他没这想法,那可太说不过去了。得了杨晞的令后,王思礼没有任何的推托,马上令手下的将士,加快行进速度,将一切辎重都抛给后军。轻骑前行,争取尽快抵达目标地。杨晞亲领的将领庞忠、高适、刘光庭、吕崇贲等将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无不身先士卒,率军急行。
此次主动攻击,军中虽然携带了足够数量的“威武大将军炮”及弹药。但杨晞并没打算用在攻击孙孝哲部上,叛军屯兵的地方并不是坚固的城池,他们只是扎营在野外,奇袭就可取得效果,将士们随身携带的简易手雷及弓箭、战刀足可发挥良好的杀敌效果,威武大将军炮还是用在攻打洛阳城上吧。
因为抛却了辎重,全交由李玢亲领的后军运送,大军行进速度快了很多。
“元帅。以此速度行进,不要三天就可抵达硖石堡了”行军间歇,一直跟随在杨晞身边一道行进的行军司马高适,看着身边络绎不绝跑过的军士,挺是感慨地说道。
从陕郡出发,很快就两天多过去了,他们已经走了差不多两百里路。将士们虽然很疲惫,但士气依然高涨。这让主管行军事务的高适也忘记了疲惫。行进的速度虽然超过了预期,但杨晞并未有任何的惊喜,他是担心行进速度太快,让将士们及战马的体力损耗太大,以至于最后冲杀时候没了力气。
他也下令,稍稍减缓行进速度,争取在天黑或者天将黑之际,抵达叛军大营外。
准备晚饭的时间,对方的防备应该不会是很强的。入夜以后也应该如此。天黑后的攻击是最好的,可以做到最高的隐蔽性,可以让叛军没办法发现我军的行踪、攻营的具体人数,让叛军没办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对方乱成一窝粥的情况下,疯狂地杀戮。
杨晞的命令也被传达了下去,各将也严格执行。军士及战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息。

“启禀将军,特别行动队送来最新情报”大军暂时休整间隙,几名新兵护送着一名全身迷彩装扮的军士,飞驰来到领着前军行进的王思礼面前。
一听是特别行动队的军士来报告最新情况,王思礼一把将手中的手壶扔给了身边的亲卫,大声喝令道:“马上带过来。”
不需要什么人带,那名装扮与其他军士完全不一样的特别行动队的队员,飞快地策马跑到王思礼面前,行了一礼后,大声报告情况:“报告将军,此地距叛军大营才三十里地,附近没有任何叛军的侦骑,叛军未发现我大军的行踪。特别行动队一队已经潜伏至敌营附近,二队在我大军前方接应,继续截杀叛军的侦骑。”
那名军士报告完,不待王思礼回应,即策马飞速离去,很快就融入青山绿水间,不见了踪影。
得到最新的情报,知道我军距叛军才三十里路程,而叛军还未发现我军的行踪,这就像给王思礼身体里注射了一针鸡血一样,让他浑身都兴奋起来,一路急行带来的所有疲惫与担心都被抛之脑后了,马上令军士加紧补充食物和饮水,尽快再次出发。王思礼已经数次接到特别行动队的报告,这给他指挥调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几乎不要担心己方行踪被对手侦知,近三天的行程下来,没遭遇任何的意外,也让他少了很多顾虑。战功马上就可以捞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兴奋的呢?
随着王思礼的命令下达,无数的军士相继上马,列队听候命令,很快就有大队人马开始出发,快速往东面奔跑。三十里,只需要半来个时辰就可以抵达,任何一名将领都感觉到了大战将临的那种紧张,他们更不敢在这个时候出现失误,都是一再下令手下的将士,要严格遵守命令,合理分配体力。
再次出发后,要中速行进一段,最后五六里地,将士们将会用最高速度冲营。
最后时刻能否组织起有组织的冲营,这是能否取胜的关键,体力分配上任何一名将领都不敢马虎。
抵达叛军大营十里地,依然没发现叛军的侦骑,这让冲杀在大军前列的王思礼喜不自胜。
行至叛军大营外五里,终于看到了零散的叛军侦骑,王思礼也马上下令,全军以最高速度行进,准备冲营。王思礼已经看到了,叛军大营远处游移那些因发现大队唐军冲杀而来被惊吓到而慌乱逃跑的叛军军士,正狠命拍马往大营方向逃窜。己部人马差不多冲到叛军大营外,但才被对手刚刚发现,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没有任何的准备,这如何不让他狂喜。
“弟兄们,跟着本将,杀”
喊声中,王思礼抽出了腰上的战刀,用力挥舞着。随着震耳欲聋的喝喊回应,无数的战刀高举了起来,在落日余辉的照映下,闪现着一片死亡的灿烂。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杀戮开始

(感谢男认三十书友的两张月票、正版订阅、打赏)


孙孝哲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
唐军袭营时受的伤是差不多好了,他已经可以与以前一样,骑马打仗了,不过身体的康复并没给他带来任何的好运。上次唐军袭营,因大营内燃起的大火导致一万多名将士葬身于火海后,孙孝哲被安禄山召回洛阳,痛斥了一顿,差点被砍了脑袋。幸好他的母亲帮忙在安禄山面前说情,大吹枕头风之下得以幸免,依然继续领军,但他依然心有余悸。
被他推出去当替罪羊的田乾真,因为太子安庆绪的力保,也没得到惩处,同样回到军中任职,当他的副手。不过自这次事件后,两人间再也没有以前的“融洽”关系,时常出现争斗。因为得到太子安庆绪的支持,田乾真也并不是很畏惧孙孝哲。接下来尹子奇部加入进来,尹子奇与田乾真是挚交,两名副手都是看不起他们的主帅,经常联合起来为难孙孝哲,让孙孝哲头疼不已。
更让他头疼的是,过年以后,大营附近一直有唐军的精锐小分队在活动,他派出的侦骑,经常是有去无回,派出去后就不见了影踪。一个月左右下来,他已经损失了近千名的侦骑,这些人都是集体被杀,即使三十几人的侦骑分队也是如此,极少有活口逃回来的。而少数几个有幸逃回来的军士,向他报告情况说。唐军的精锐分队每次都是悄无声息出现,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应对就被对方截杀。
孙孝哲为此派出了近万人马搜寻,希望能将在他们大营附近活动的唐军精锐分队围剿干净,但却是一无所得,没发现任何的踪影。只是他后续派出的侦骑。依然被对手袭杀,甚至有几次唐军的精锐分队潜到大营附近,将在大营附近巡逻的游骑都袭杀,并且从容地退却。
派大军围剿不得,但对手却时不时来上一记冷击,这让全军都陷入了恐慌,侦骑、斥候都不敢出营去巡逻、刺探情报,深怕有去无回。被唐军神出鬼没的精锐分队给解决了,硬着头皮出去的侦骑只敢在大营附近几里地方巡逻。这样的情况当然是万分不妙,孙孝哲已经准备率全军后撤。
不过他的请求却没得安禄山的同意,安禄山依然令他继续执行攻打陕郡的命令。
孙孝哲万般无奈,只得尊令,准备在天气转暖之际,率军攻击陕郡。还好。有消息说,唐军的主帅已经被皇帝召回长安。很可能被解除了军职,这段时间唐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击的。
在唐军精锐分队持续截杀他这边派出的侦骑时,孙孝哲一度认为唐军是准备马上进攻的,精锐分队的行动是为了配合唐军施力的攻击,一度令全军的警备状态提高到最高等级。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却没有唐军的任何动静,有幸潜到陕郡附近的少数几名斥候传回来的消息称,唐军只是固守陕郡不出。
接到这好不容易传回来的消息,孙孝哲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唐军因为主帅杨晞离开陕郡,怕他部人马趁机攻击,因此才派出精锐分队袭扰。明白了这一点,孙孝哲的担心少了一些,也想到了采取主动进攻的措施,变被动为主动。这些日子,他也一直在做继续征战的准备。
只不过田乾真与尹子奇的不配合。让他的准备工作做的并不顺利。其实主动进攻陕郡也不是孙孝哲最想做的事,他期望的是能退守洛阳。
唐军的战力他已经领教过了,让他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他相信,即使他能率军行至陕郡城下,也是绝对攻不下那座坚城的,说不定还会遭遇大败。退守洛阳附近,以逸待劳等待唐军的到来,再趁机反攻,那可能还有胜算的机会。只是安禄山不同意,他也没办法,只好执行。
今日,他也召集了众将,商量后续的行动安排。这次还算可以,田乾真及尹子奇两位副手没和他唱对台戏,听从了他的安排,准备分别领前军和后军开拔。
商量好后续安排后,孙孝哲也令诸将散去了。
春日的白天总是很短暂的,太阳快下山了,也到了晚饭时间,各营也开始烧煮晚饭,一时间,整个从营都是炊烟袅袅。这几天忙的很累,孙孝哲想好好吃顿晚饭,喝点酒,再早点休息。
谁也不知道,灾难就在晚饭还没烧好之时降临了。
唐军大规模的偷袭开始了。
在感觉到大地不寻常地颤动之际,孙孝哲就叫了一声“糟糕”,并马上冲出营,查看情况。
就在他冲出营的时候,大地的颤动已经非常厉害,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传来。
没有任何预警,没有什么防备,唐军这个时候冲杀过来,对己方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孙孝哲作战经验丰富,从大地颤动的幅度及喊杀声中能判断的出来,至少有数万唐军袭营了。这次唐军的突袭不是小规模的精锐分队袭营,而是大举的进攻了。孙孝哲一颗心几乎沉到了水底,不过他也马上反应过来,喝令亲卫传他命令,准备抵抗,同时派人传他的命令给后军的尹子奇,准备反击。
惊慌失措的亲卫也马上去传达他的命令了。
孙孝哲也马上上马,抽出战刀,对身边的几百名亲卫及在他大帐附近集结的数千人马大声的喝令:“赶快集合人马,跟着本帅,杀”
在北边时候,孙孝哲跟着安禄山,经历了无数的战事,他作战还是很勇敢,几乎没有临阵脱逃的经历,今次也是一样,一种使命感让他首先想到了率军抵达,而不是逃跑。
孙孝哲的勇敢也感染了身边的亲卫及军士,数百名亲卫及几千名军士跟随着他,往唐军杀进来的方向冲过去。

“杀”率领麾下人马成功冲进叛军大营,几乎没遭遇抵抗的王思礼,已经接近了狂热,他一边冲杀,一边挥舞着战刀,喝令手下的人马杀进营去。其实现在已经不需要王思礼这样的主将命令了,以最高速度冲进叛军大营的唐军,在各自主管将领的带领下,无不狠命朝大营深处冲杀过去。
成功杀进营只是取得大捷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继续狠命冲杀,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以散兵线冲杀的唐军骑马,从几个方向杀进营内,如火的夕阳照映着将士们手中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