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福王-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死的家伙的表现。就算是没读过尉缭子,墨家的城守战术也一直被视为异端邪说,但武经总要、孙子兵法等传统兵书也应该看过吧?怎么会象现在这样愁眉苦脸呢?没去见识过的学子们当不知道,这次兵部所出题目全是关于武器研发、后勤保障方面的,跟战略战术一点边都沾不上。
最让人抓狂的就该是那个所谓的研究院了。每人一箱琳琅满目的工具,五花八门的奇怪要求。不但要按照规定做出成品,还得说明其中的原理。如果不愿意动手也行,比如那个对金属冶炼颇有心得的宋应星,他就可以保持斯文继续写写画画,但象他那样能够完整地掌握整套工艺的高技术人才还真找不出几个。
这还是在举行科考么?能容纳近十万的人奉天殿广场都快变成耍猴的地方了,没一个人还能保持着风度翩翩的儒雅姿态。抓耳挠腮满头大汗的,那是在参加六部选拔的传统学子。手忙脚乱敲敲打打的,那是想混到研究院去的离经叛道之徒。
因不愿意背叛儒家学说而犯颜进柬的正人君子们被带走了,看着那群凶神恶煞的兵痞就知道敢在奉天殿前闹事的家伙绝对没有好下场。那些倒霉蛋也不看看这都到了什么时候,居然还敢在这里辱骂皇帝,斥责朝中奸臣?人家搞这一套,为的就是把士林精英诱入歧途,连这都想不明白的家伙还指望有朝一日能位极人臣?还不如让他们早死早超升呢,也省得将来跟他们结盟后没败在对手的阴谋之下却被这群白痴给拖累。
剩下的学子们流着泪抹着汗,心里把那群皇党奸佞给骂了无数次,顺带地诅咒着崇祯那昏君。他们现在才知道在午门关闭以后,那个死太监为什么会宣布朝廷休朝两日了。为了将来的美好前程,不管心里有什么委屈都得先忍着,要在两天之内做出令朝中奸佞满意的回答,他们还必须争分夺秒。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万人对骂
坑儒的考试终于结束,在难听的吱呀声中关闭了两天的午门再次打开,心力憔悴的学子们蜂拥而出。虽然这两天里朝廷真没亏待他们,饿了有御膳房随时提供热饭热菜,困了有临时搭设的帐篷可供休息。但那毕竟是紫禁城是奉天殿前广场,即便是获得了特许,学子们也还是不敢随意走动。否则不小心撞上个宫女什么的,那可是掉脑袋的大事。所以象出恭这种事他们也是能忍就尽量忍着。
虽然两天的时间看上去很短暂,但却已经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了。比如在考生们四处乱蹿,准备找个僻静处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奸佞!败类!莠民……”
“道德败坏!人心沦丧!”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迎接考生们的只有无边咒骂和漫天的指责。
这是招谁惹谁了啊?不就是参加了次规模空前的殿试么?不就是学问比常人好那么一点么?就算是嫉妒,那也应该保持点君子风范,虚伪地恭贺一番吧?怎么能这样斯文扫地,出口伤人呢?
好不容易找到两个愿意透露实情的熟人,他们才明白,皇党奸佞们不但在考题上处处设置陷阱故意刁难,就连这午门之外也没忘挖个大坑。两天前作为门票的考卷被贴了出来,几百张大门板沿秦淮河边一字排开供人欣赏。
是谁这么坑人啊?骂朱熹那不是朝廷的主意么,学子们可是被逼无奈为了应个景才做出的文章。怎么能就这样公之于众?难道皇党奸佞们不知道,现在的南京城里可有好几十万的假道学伪君子?这些家伙就怕找不到借口嫉贤妒能呢,现在有了素材他们还不给闹翻天啊?
可后悔已经太晚,程朱理学毁了。毁在士人们自己手里。这次为了能进到那个大门博取功名,士林精英骂起人来那可是不遗余力。在衍圣公的带领下,他们没有跟那些不识教化的鞑子一样选择胡搅蛮缠。而是提出吃穿住行皆为人伦的主张,认为世间大道一直就存在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当中。
更有胆大妄为的学子直接将程朱理学指责为吃人礼教,旁征博引地说明华夏民族的衰落自宋就已经开始。而导致蒙元入侵六千多万汉人死于屠刀下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种歪曲圣人之言迂腐不堪的理学。
比这还无耻的是,不知道是哪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居然选择了从人品方向入手,在故纸堆里挖出了朱熹的风流逸事。直接将南宋御使继祖上疏指责朱熹言行不一,引诱尼姑为小妾的破事又给抖了出来。而朝廷也极为配合,从宫廷密档找出朱熹的认罪状誊抄了一份贴在旁边。
别看这事不大,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百姓或许还要花些时间去考虑前面两条最状。士人们还就还有机会拨乱反正。但正因为有了这一条,才让百姓们明白他们原本认为品格高尚的读书人也就那么回事,就连被他们吹捧为道德模范的朱子也不过是损人利己的伪君子,更别说儒学先生了。
而那则宫廷密档的出现,更是让士人们有苦难言。连朱熹自己都向宋光宗承认了他不过是个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其他人再辩解还有用么?
如果说程朱理学的没落让士人们感受到了切肤之痛的话。那另外一些文章的出现则是对他们的致命一击。
在挨骂的人群中最倒霉的要数那些报考吏部和刑部的学子,不管他们想没想出解决的办法,但至少他们写了官场的龌龊,揭露出不少的潜规则。士人们愤怒啊,但又不能正大光明的揪住这一点进行反驳。要知道,那些潜规则可都是无数前辈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士大夫们的为官之道发家致富获取清名的不二法则。可一旦露出来就是罪证。
要说这事让皇帝知道了并没什么好顾虑的,顶多以后在整顿吏治的时候小心点应付就是,反正几千年士人们前仆后继都是这么干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朝廷至上而下的监督不可怕,无论皇帝和大臣们有多么清廉,也绝不敢轻易得罪所有的基层官员,因为再强大的帝国也需要他们来支撑。
可让天下百姓都看清楚了,那还怎么继续忽悠他们,怎么继续执行愚民政策?近些年北地所发生的一切已经让他们感到无比恐惧,朝廷居然把监督官员的工作下放给普通百姓。让原本顺理成章的贪腐变得举步维艰。
所以即便是已经失去了领袖,士人们也还要尽力控制住江南。这次能有这么多江南名士前来赶考,除了渴望中的功名以外,还因为他们想保留这最后的阵地。慢慢蚕食掉朝廷已经或即将获得的成果,让这个帝国因为根部的腐烂而轰然倒塌。然后推举或者去寻找一个新的主子。继续他们挖墙脚的光荣事业。
然而这次被贴出来的试卷却让这个梦想越来越遥远,到现在腐儒们才算真正看清楚朝廷奸佞狠毒的地方。所谓的科考筛不但是要选出那些一直被打压的当世奇才,要还对江南士人进行最后的一击,一旦真正做到了这步再配合遍布各地的官学,士人们永远都别想再有愚弄百姓的机会。
当朝廷的阴谋完全展开以后,士人们才醒悟到他们已经没了还手之力。论实力?有镇国将军的百万雄师镇着,即便是有人敢跳出来造反那也只不过是一场飞蛾扑火的闹剧。耍心眼?前两天还被嘲笑不懂政务的皇党奸佞,岂是他们这些跳梁小丑可以比拟的。
反扑!必须疯狂地反扑!腐儒们可不甘心就这样憋屈地被人给踹下历史舞台,即便是看不到获胜的希望那也得拼命保住最后的清名才行。但骂朝廷的风险太大,而且这次替崇祯那昏君出头的依然是衍圣公,这老家伙即便做得再过分也不能轻易指责,否则他们得罪的可就是全天下的读书人。
谨慎选择之下。腐儒们这次把矛头对准了走出午门的考生。因为这些人是投靠了皇帝的祸害是出卖了整个士林的斯文败类,如果不是毫无风骨的他们写出这么多文章,程朱理学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被贬得一无是处。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手上还没有权利,如果现在就把他们给搞臭搞烂了,那朝廷有什么针对士林的后续阴谋也没法使。即便是崇祯那昏君仗着某个手握雄兵的胖子搞武力镇压。士人们的清名也将永载史册。
而随着谩骂的升级,那些刚走出午门被皇党奸佞们折腾得精疲力尽,原本打算委曲求全的学子也忍不住了。他们的一味忍让非但没能平息对手的怒火,反而越发的嚣张起来,居然也开始玩起了人身攻击。这些昔日同窗现在骂的是黄宗羲等世家学子,揭露的是东林七君子等朝廷旧臣的龌龊。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把目标对准自己?
既然已经被人视为叛徒,被逼到了角落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开始抱团反击呗。而挨骂的学子有胆去参加最后的殿试,那就肯定不会是吃素的。不就是骂人么?大家都是读过经典的,论学问他们还更胜一筹。对手能骂出一朵花,他们就能骂出一座花园来!两个月前扣在言官们头上的那顶帽子再次被祭了出来。数十万满口仁义道德的正人君子变成了腐儒。
不就是揭短么?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不知道谁家那点见不得光的事啊?从巧取豪夺侵占田地,到横行霸道强抢民女,再到对方祖宗八代那些为官时的龌龊事,只要能想到的不管有没有证据全都拿了出来。士人们这次是真疯了,他们不但要揭开那黑幕下的一角,还要让隐藏在其中的整座冰山都露出狰狞面孔。
十里秦淮如今彻底变成了战场。没有硝烟却字字诛心。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分成了两派,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相互间撕破了脸皮扯下了伪装。无论是被扣上腐儒帽子的传统文士,还是被斥为败类的士林精英,他们都清楚自己输不起这一仗。即便是已经有人醒悟到这是朝廷为他们设下的陷阱,却也已经无法自拔,只能全力以赴应对这种混乱的局面。
对于这种士人间的争斗,崇祯和他手下那票无耻奸佞是不能表态不能参合的,否则就对不住想出这个馊主意的理学大家孙奇逢。但他们依然没忘记自己的使命,继续展现出朝廷的博大胸怀。比如提供点免费茶水廉价糕点什么。而为了防止吃饱喝足的士人们精力过盛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来,朝廷还特别加派了数千官兵前来负责现场秩序。最让人感动的,朝廷甚至还想到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童生,为了不让他们情绪过于激动而导致一命呜呼,以喻嘉言、吴有性为首的杏林高手也被派往现场。并申明所有的诊疗费用由朝廷负担。
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以崇祯为首的那群无耻之徒正品着香茗,默默注视着外面的一切。生性善良的孔衍植实在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启泰啊,为了摧毁士人们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你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是不是有点过了?”
“我大明百姓就是太过善良,太能容忍了。即便是被人不断的逼向绝路,可只要能有一线生机他们都会选择忍受。那是因为他们永远看不清这个世界,永远也不会知道官员们偶尔的良心发现是因为贪多了贪腻了,想换换口味捞个名声而已。”孙奇逢轻飘飘地道:“但这事由朝廷说出来,士人们还有反驳的机会。不如就借他们自己的嘴让百姓看清楚一切,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快地收拢江南民心。”
“孙爱卿言之有理。”崇祯头也不回地望着窗外道:“如今人才的选拔工作已经临近尾声,接下来可就是最困难的改革了。江南不是饱受蹂躏的北方诸省,我们也没有另一个十年来聚拢民心。只有通过这种不正常的手段,让百姓们看清真相的同时把那些已经动摇的士人逼到我们的阵营里来,才能够顺利开始复兴大业。”
“衍圣公也不必过虑,所谓破而后立,不打破原有的官僚体系,我们还真么推动改革?”抱着一大摞文案的乔允升走到崇祯身边,问道:“皇上,这批罪状现在就发下去?”
“去吧!”士人们的消息是很灵通,但要是没有白莲教收集上来的这些小道消息,他们的争吵早就该结束了。别看这些罪状放在朝堂上起不了什么大作用,顶多也就是让人去牢里呆上几年,可一旦撒向民间那造成的影响就无可估量。
“皇上,您就不怕继续发展下去对朝廷的威望也造成打击?”现在的这招的确是把双刃剑,一个不好可是会伤到自己人的。韩爌忧心忡忡地道:“现在的局面一旦失控,可不好收拾啊!”
“威望?朝廷在这江南地区还有威望么?”崇祯无奈地摇着头道:“经过士人这么多年的经营,江南地区的人心早就散了。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今有了北地的示范作用在那里摆着,我们又让江南百姓看到了阳光下的阴影,才能让他们对即将实施的改革充满希望,愿意去主动配合。至于怎么收拾么……”指了指远处,崇祯没有再说话。
商学院?损!这昏君也太损了!周延儒等可是朝廷旧臣,照眼前这情形发展下去要不了两天又该他们挨骂了。届时这群手握无数资源的祸害还能不蹦出来?有了他们配合那些已经被逼向朝廷的斯文败类,要收拾起江南这个烂摊子来还真就不是什么难事。看来那票财大气粗的奸佞,这下可有得忙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榜题名
秦淮河畔的对骂还在继续,腐儒们凭借着人数优势也渐渐占据了上风的。而随着谩骂的升级,腐儒们不但把东林党人昔日那些龌龊给放到了台面上,还准备将矛头转向一直保持沉默的崇祯,妄图旁征博引地证明这家伙就是个亡国昏君。
要说骂东林党人是没风险的,无论当年的前六君子还是后七君子都已经做了古,朝廷最近几年又在竭力打压他们的残余势力,仅凭黄宗羲等人是很难掀起什么风浪。骂皇帝那就再正常不过,这几百年来做为士人阶层代表的皇帝本来就是个挨骂的角色,他早就该习惯了。
可千不该,万不该,腐儒们不该得意忘形地把周延儒等朝廷旧臣给牵扯进来。别看这些被朱由骢掐着命门威胁到生存的祸害已经退出了朝堂,但他们依然拥有着庞大的实力,否则崇祯也不可能让他们活蹦乱跳地去筹办什么商学院。而随着这群新近奸商的加入,形式立即发生了惊天逆转,腐儒们很快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
幸亏崇祯那昏君最近很忙,没工夫来参合这些破事。否则他一旦出手相助或则背地里吹点黑哨,那就不仅仅是乔允升负责的刑部免费为对阵双方提供素材,正在组建教育部的孔衍植带人将战况整理成册并写成邸报这么简单,也不会只让净慈老尼姑带领手下那票白莲教神棍,收集情报并将邸报散发到各处。至少他可以派出抽调来的数万侦察兵打着缇骑的旗号,手持确凿证据大索天下。
“就这么点?孔爱卿,你不会是在戏弄朕吧?”为了让官学少受些流言蜚语的干扰,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出一大批真正能够推动大明前进的有识之士,崇祯要同时给近三十万人赐下功名这事可以忍。在五年内每月花上数十万两银子去养活一群酒囊饭袋。也属于稳住天下士子的必要选择。
毕竟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前些年岁入四百万两的穷朝廷,有了倭岛上的几座大银山支撑,现在朝廷重臣们最担心的就是一下拿出这么多银子,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范贼遗书上所言的通货膨胀,从而导致物价飞涨。
让崇祯觉得摘胆剜心的是这次考试的最终结果。实数九十多万人的大考,通过最终审核能够直接进入帝国学院深造的有七千余人。但其中有能力立即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子却不超过八百名,而有资格进入研究院的居然只有区区五十一名,远远低于此前的预期。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就是不算已经落到口袋里的棒子国跟被强租来的倭岛,也拥有超过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即便是根据最不完善的统计,那帐本上也还有超过八千万人口的庞大帝国。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