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唐朝绝对很邪乎 >

第26章

唐朝绝对很邪乎-第26章

小说: 唐朝绝对很邪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把瘾。

所以呢,大长公主,是封给皇帝姑姑的。

如此一来我们就清楚了。早年的时候,肃宗李亨有一个女儿,比较怪异的是,她生下来双目在黑暗中能够视物,走路像小猫一样轻捷。李亨越瞧这女娃越不对头,就尽量躲着这孩子,以免做噩梦。

于是在李亨时代,这倒霉丫头就没混到公主。

等到了李亨的儿子李豫当皇帝的时候,李豫跟这丫头算是姐弟,可是李豫同样也躲着这怪姐姐,感觉这个姐姐处处不对头,经常在夜里骑着扫帚满天乱飞,非常哈利波特,让李豫惊心不定,所以也远远躲开,结果在这一轮里,这丫头又没有混上个长公主。

终于熬到了李豫的儿子德宗李适,这个李适是个厚道人啊,虽然他明明看到这个怪姑姑在月圆之夜飞天而走,可还是硬着头皮,给了姑姑一个大长公主的封号。可万万没想到,就这么个封号,弄出问题来了。

弄出了什么问题呢?话说大长公主嫁的丈夫,乃驸马都尉萧升,两人合作生了一个女儿。获封之后,大长公主就跑来找德宗,说:大侄子啊,你看你家有个儿子,我家正好有个女儿,要不要咱们两家联姻啊?

当时德宗就有些头大:姑姑,你有没有搞错?你家的女儿,是我的小表妹,我的小表妹嫁给我的儿子,那我儿子是该管她叫姑姑呢,还是叫老婆?万一两人再生下个胖小子,那这胖小子是我儿子的儿子,还是我儿子的表弟?

大长公主笑道:大侄子,你这就犯了糊涂了,不听人家说过的吗,女大姑,乐得哭……你儿子娶了他自己的姑姑,就偷着乐去吧。

德宗还在摇头:我看这事玄……正说着,却见大长公主突然冲他脸上吹了一口气,妈咪妈咪轰!一声咒语念过。德宗猛可地打了一个激灵,说道:好主意啊,你这是个好主意啊,叫我儿子娶他姑姑,此乃天作之合啊,真是太好了,那什么,你马上把孩子他姑带来,立即举行婚礼。

就这样,饶是太子李诵大哭大闹、大吵大叫不依,可全都没用,他硬是被人从他的原配妻子王氏身边拖走,送到了姑姑的床上。

我们现在可以有充足的把握说,被送到李诵床上的小姑娘萧氏多半也会点黑魔法什么的。否则的话,就无法解释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怪事。

撂下黑魔法先不说,单说李诵的原配妻子王氏。这个王氏乃金紫光禄大夫王颜的女儿,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卖给了当时的代宗李豫,忽悠李豫幸御这个小女生,可李豫没顾得上,后来李豫就把这小女孩给了自己的孙子李诵。

李诵得到这件礼物的时候,刚刚满十八岁,而王氏只有十三岁。虽然王氏尚未成年,但人家孩子就是有志气,次年就替李诵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就是下一任的帝国皇帝李纯。

儿子都有了,还是个长子,按理来说,日后的王氏,怎么也应该弄个皇后干干了吧——然而黑魔法的介入,彻底改变了李诵和王氏的命运,也改变了帝国未来的走向。

但史书中表明,最先带给德宗困扰的不是大长公主的黑魔法,而是大长公主的情人门爆发。

这扇情人门突然打开,露出来的是一个叫李升的宫廷侍卫。说起这个李升,小伙子端的厉害,武艺高强,模样长得也俊俏。早年德宗皇帝流亡的时候,这个李升与另外五个人在一起,相互咬破手臂,立下血誓,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保护德宗的安全。为了保护德宗,他们还专门研制并开发了一种适合在山路上行走的钉子鞋,轮流为德宗牵马,护卫在左右,任何陌生人也不得靠近,让德宗心里对他们的忠诚好不感动。后来德宗回到长安,就把这六个人全部任命为禁卫将军,绝对信任并非常优待。

可是忽然有一天,有人悄悄来找德宗打小报告:报告首长,那个叫李升的,对!就是那个漂亮小伙子!他呀,好像跟大长公主有一腿,经常去大长公主家里幽会。

当时德宗吃惊得鼻子都歪了,说:不能吧?李升是个年轻人,可是大长公主是我姑姑,年纪老大了,浑身上下都是老皮褶子……他们两人不能吧?

对方提醒德宗:没错,大长公主年纪是好老好老了,可是你别忘了,她会黑魔法,炼有情丹秘药,是用七月初七日的蜘蛛丝二斤,八月初八的蟾蜍泪两瓷瓶,九月初九的狐狸胡子五百根,再加上十月初十的老鼠脚二百对,把这些调料凑齐了,在月圆之夜放在一口瓦罐里熬啊熬,熬啊熬,最后熬干晒出来的粉末,只需轻轻这么一吹,噗——不管什么样坚贞的男人,都会把持不住,从此就永远永远地爱上这个老太太……

去去去,这他妈的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德宗懊恼地把告密的人轰走,心里想:这件事,恐怕不是无风起浪,背后定然有着天大的阴谋,看来我这脑子是真的不够用了,那什么,就找一代奇人名臣李泌来吧,让他帮我来破这个案。

4。奶奶兼任丈母娘

李泌,中唐时代名气最大的怪人,他是道家的高士,佛家的名人,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经济学家、行政专家,现在他又成为了侦探界的名人。自从接到任务之后,他不顾自己年高体迈,用颤抖的手换上黑色的夜行衣,嗖一声蹦到屋檐上,就这样高来高去,犹如电光石火,转瞬间就到了大长公主的府邸。找到了大长公主的卧室,李泌将脚尖挂在屋檐上,一个倒挂金钟,向屋里看去。

大长公主的卧室里果然是热闹非凡,只见成群结队的漂亮小伙子流水般进进出出,排队走到大长公主的面前,一个个单膝跪地求爱。这些小伙子也都是京师社交圈中的红人,权贵家族都在琢磨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却谁又想象得到,这些小伙子不爱青春年少的美貌少女,单只爱精熟黑魔法的老太太。

看看这些小伙子都有谁。李泌一个一个按人头数过来:有詹事李升、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县令韦恪……李泌正在用心数着,忽然有人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让一让,别一个人占这么大地方,该轮到我看了……李泌抬头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屋檐上,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蝙蝠一般挂满了高来高去的夜行人。原来,长安城中所有能够养得起侠客的豪门,今夜全都派了高手来这里数人头来了。

唉,你看这事闹得。

李泌心里说不出来的厌烦。

这么多目击者,纵然是李泌有心隐瞒,也是不可得了。果然,不等到第二天,德宗李适的办公台案上,摞着高高的揭发检举材料,不仅列出了大长公主情人的数目,甚至还列出了大长公主秘而不宣的媚药配方。

此外,揭发材料上还证实说,大长公主不仅在家里和这些情人欢爱,还经常出入太子李诵的府邸,其目的所在,那就不好明说了。

德宗看了这些揭发材料,气得把头往墙壁上砰砰乱撞。你说这个大长公主,人家好心好意封你一个公主,你不说谢恩倒也罢了,竟然搞得这么淫秽,淫秽倒也罢了,竟然还把太子牵扯到其中。

这件事,究竟应该如何处置呢?

叫李泌来一块商量。兹事体大,只能找能耐最大的李泌了。

德宗说:嗯,我已经考虑过了,最后的决定是:打掉以大长公主及太子为首的反动集团。老李,你以为如何?

李泌道:打掉大长公主反动集团就是了,怎么还把太子捎上了?

德宗急道:你没看揭发材料吗?大长公主她……她她她经常去太子府上啊。

李泌道:去太子府上又如何?别忘了她本来是太子的姑奶奶,同时兼任太子的岳母……总而言之吧,我觉得这种事不宜大肆张扬,张扬开来,丢的可是你皇帝的脸。

德宗气道:我哪还有脸丢啊?我的脸早被这伙人给丢光了。

李泌道:丢光了再捡起来嘛,脸这东西,地下有的是。我的意思是说……总之呢,大长公主到太子府上到底都干了些啥,这事为什么不问一下太子呢?

德宗点头:说得也对,派人立即给老子把太子叫来。

李诵听到父皇传唤,急如星火赶来:请问皇爹,有事找我?

德宗冷冷地看着他:小兔崽子,小王八羔子,你和大长公主干的好事,还不从实招来!

李诵吓傻了:皇爹,我真的没干啥,骗你我是你儿子……不对,我真是你儿子,但我确实没干什么,就是……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德宗吼道。

李诵吞吞吐吐地说了:就是让我姑奶奶……不,让我岳母做个法术,保证让我登基……

听了李诵这句话,德宗长舒一口气,一屁股坐到了龙椅上。

这就好,这就好,只要确保太子没跟姑奶奶兼岳母搞出不伦孽情来,这就好。可他居然做法要当皇帝,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诅咒当爹的快点死,这同样也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德宗劈头盖脑,把李诵臭骂了一顿。

原本德宗已经消了气,骂太子只是应应景,可是李诵却以为父亲真的动了怒,害怕之下,脱口说道:皇爹,亲不亲,路线分,我请求和萧氏断绝夫妻关系——再说我们原本就没有感情,是她妈用了黑魔法,才把我强拖到床上去的,我也是个受害者,请求公正处理。

你也是受害者?德宗呆了一呆:那就依你好了。

5。太监要做天下的主人

回去之后,李诵就提出和萧氏离婚。当时萧氏一听就火大了:李诵,你个不要脸的,我可是你的姑姑啊,你不由分说就强行霸占了我,玩腻了就要轰出宫去,你不说替姑姑想想,我一个嫁给侄子的女人,出了宫谁还会要我?

李诵也急了:拜托,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的啊。哪个强行霸占你了?明明是你用蛊术强行霸占了青春年少的我。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萧氏怒不可遏:你还有脸跟我提蛊术?不是我们家的黑魔法,你能当上太子吗?竟然过河拆桥,李诵,你好狠。你跟姑姑老实说,是不是王氏那小狐狸精逼你和我离婚?

李诵哭笑不得:这都是哪跟哪呀,我和王氏才是恩爱夫妻,姑姑你快走吧,别在这里添乱了。

萧氏冷笑一声:哼,你当我不知道?王氏那个狐狸精想要赶走我,不过是想等你登基之后,篡夺皇后之位罢了。我告诉你,她休想。除非你们打消这个念头,否则的话,哼哼,到时候就让你们尝尝我家的巫蛊之术的厉害吧。

说完这句话,萧氏扬长而去,撇下李诵站在当场,目瞪口呆。

萧氏走了,一出门就被等候在门外的羽林军逮了起来,送往监狱,和母亲大长公主分别关押了起来。经过一番严刑拷打,母女二人有的没的乱招了一气,画押之后,狱卒送进来两条雪白的白绫,让这母女二人自缢了。

而此后,就是萧氏的黑魔法控制了帝国的命运。

事情始发于公元805年,有一天,德宗大宴群臣,太子李诵让王氏替他换上喜庆的衣服,准备去参加酒宴。看着妻子那娇美的容颜,李诵心念一动,脱口说道:爱妃你真漂亮,等你当了皇后……一句话还没说完,也不知道是萧氏是否真的在李诵身上下了蛊,还是强大的心理作用,当时就见李诵嘴一歪,眼一斜,浑身上下剧烈地抽搐起来,眼见得就要不行了。

皇太子突患怪疾,早有人飞报德宗天子。德宗听了这个消息,笑了。人们正在惊讶何以德宗会笑起来,突然发现德宗不是在笑,而是他的嘴歪了,眼斜了,浑身上下抽搐了起来。

父子俩居然一起病了。

病也没什么关系,但要命的是,不到两日德宗竟然病死了。这下子群臣麻瓜了,急忙商量计议,准备安排皇太子李诵登基。大家正在忙乱着,忽然之间宫里摇摇摆摆地走出几个宦官来,尖声尖气地叫道:干啥呢?这么多人扎堆在这里干啥呢?

众大臣回答道:准备太子登基大典啊,还能干啥?

登基大典?宦官们不屑地冷笑:有没有搞错,皇嗣尚未决定,连让谁登基都不知道,你们还准备狗屁登基大典,都给咱家滚开!

何以这几个小太监竟然如此凶悍?

前面说过了,这时候的太监们已经掌握了皇军羽林军——神策军。刚开始掌握军权的时候,太监们自己也有点懵懂,不知道该拿这个权力怎么用,就蹲在一边看热闹。此时德宗死,太子病,太监们突然醒过神来了。我靠,试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太监们从此站起来了,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一旦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太监们就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主张自己的权力。

但这是太监们首次权力试水,还不太习惯。所以大臣们也不怕他们,就七嘴八舌乱嚷嚷起来。首先是翰林学士卫次公叫嚷说:凭什么让我们滚?凭什么?就算是太子病重,皇嗣未立,那也应该先立太子的大儿子李纯为帝,你们大家说是不是啊。

翰林学士郑絪立即高高地举起手来:附议,完全支持卫大学士的观点,赞同的请举手。

吵闹之中,早有人飞跑入宫去报告太子李诵。这时候李诵的病情已经略有好转,唯恐再拖延下去,弄出大事来,就急忙穿着紫衣麻鞋,便装出宫,面见大臣。见李诵出来了,太监们也一时不敢当面顶撞,只好任由他就地登基。

顺宗李诵,就是这样不顺地登基了。

登基之后的头一桩事,就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就此横空出世。

6。政治体制大改革

所谓的二王八司马,实际上是指十个人。二王分别是王伓和王叔文,而八司马,则是指王叔文的结义兄弟们,包括:韦执宜,韩泰,柳宗元,刘禹锡,韩晔,陈谏,凌准,程异——后面这八位老兄,在改革失败后统统被贬斥为司马,故称八司马。

那么这个二王八司马,为啥要改革呢?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手段是什么呢?结果又如何呢?

首先说为啥要改革,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问一问:大唐帝国都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堂堂的天子动不动就被人撵得满世界乱跑,帝国明显出了问题,有问题当然就要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改革了。

但是当时的二王八司马,是没有我们现在这种认知的。他们坚信一个大权独揽的皇帝,纵然是邪恶到家,也比一个权力被削弱的仁慈皇帝要好。他们根本不知道皇帝没有好坏之分的,权力受到制约的皇帝,绝对会是一个好皇帝。而权力失去控制的圣人,也会被权力异化为嗜血狂魔。无知带给改革家们以强烈的自信,于是他们迈着大步,向着改革的方向大步而行。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他们改革的利益损害者是谁?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太监集团了。因为此时太监集团好不容易掌握了军政大权,这里突然跑出来一伙诗人散文家,吵闹着要太监们放弃权力,这岂不是瞎胡闹?

所以这个改革的结果,还没有开始,我们就已经全部知道了。

事实上,这次改革总共是一百四十六天,改革家们正经干了不少的好事,包括:

第一:政府机构大裁员,裁撤了医生、相士、占星师等诸多技术工种。

第二,打击贪官,实际上只打击了一个京兆尹李实,考虑到改革的时间总共才一百四十六天,能够打掉一个贪官,就已经是政绩斐然了。

第三,大赦天下,将牢狱中挤得转不过身来的犯人全部释放,大大节省了一笔财政开支。

第四,减免苛捐杂税,取消盐铁使月进钱。

第五,大开宫门,放出满脸褶子牙齿掉光的老太太宫女三百人,让这些老太太们下岗再就业,自己去街上找食吃。考虑到长安洛阳两宫宫女人数超过四万之众,我们知道这项改革明显是瞎胡闹。

第六:发现有大批的违纪官员,已经被撤了职,却莫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