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殊欣赏问题。这可以说是科幻文学的大众趣味吧。
在整个科幻文学发展的早期,或者在某国科幻文学起步的阶段,科幻作者们把这种传奇性简单等同于猎奇性,在创作时把穷尽各种可能作为探索方向。这个时期的科幻读者往往是青少年,也极易接受猎奇色彩的作品。他们更多地,是把科幻小说当成奇闻异事类作品,而不是艺术品。甚至谈不上鉴赏。
但这样的科幻小说是浅显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不高。和其它种类的幻想文学的界限也不清楚。于是,深入发展的科幻文学,往往把它的奇幻色彩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使在当今社会,绝大部分人也不从事专业科学研究。科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超现实的,神奇的。如果我们把视野投向科普工作,会发现眼下大部分科普图书和科普报刊,也主要着眼于科学的超现实色彩,而不是它的专业色彩。
欣赏科幻小说,应该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欣赏科学本身的价值取向。如果一个读者对科学本来就有抵触情绪,恐怕不会成为科幻小说的欣赏者。
前面也提到,科幻文学发展演化了一百多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话语环境。一个读者如果刚刚接触科幻小说,恐怕难以进入这个话语环境。这个时候他最好多一些经典开始读起,以免被劣作倒掉胃口。无论什么文学门类,劣作的数量总要远远大于精品。
不过,严格来说,科幻文学的特殊语境虽然是现实存在的,但却不利于科幻小说向全社会推广。笔者非常希望把科幻小说扩展成为一种有特色的主流文学,而不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东西。
在欣赏小说时,要注意一点,人的语言接受能力远远强于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中,听和读的能力远远强于说和写的能力。无数的人能听马三立的相声、单田芳的评书、赵本山的小品,但不等于他们也都能讲得那么“遛活”。同理,无数的人都能欣赏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不等于都能写出那样的作品。如果我们都要达到凡尔纳、克拉克的水平才能读他们的科幻小说,那么也就没几个人去读了。
这个道理在读者批评作品时非常重要。很多读者知道“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他们会说,我虽然写不出来,但能看出来作品有怎样怎样的不妥之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真的以为,自己能够挑出某部作品的毛病,就等于自己高于那个作者。
这种误解在面对伟大经典时,或许还不明显。因为经典的光环至于使人在评论时要谨慎一些,免得被人视为外行。但那些面对新作者和新作品时的批评,有许多都包含着这种误解。他们不是从技巧上批评一部作品,而是从道德上贬低一部作品。另外,在对同一部作品态度矛盾的双方争论时,也会出现这种刻意贬低的情况。
就我个人而言,某些作品确实可以从道德上进行批评。但那既不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我的不一致,也不是作者的技巧水平差,甚至也不是由于作者对科幻不了解而创作了有科幻之名无科幻之实的作品。笔者反感的是作者在创作时明显不认真,应付、拼凑、敷衍了事。这种不认真从作品本身是能够看出来的。
近年来,确实有一些封面上标有“科幻小说”字样的出版物,内容胡说八道,读来令人喷饭。更兼在不知情的人那里败坏了科幻文学的名声。所以科幻圈内的朋友谈起这些作品,经常愤然。韩松曾经撰写文章,专门点名讽刺了其中几部。可参考《想象力宣言》。
另外,有些科幻作者初出茅庐时尚能兢兢业业,稍有成就便开始糊弄读者。这涉及到一个作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可以遣责的。但如果是一位科幻爱好者,在业余时间凭借努力加热情创作了一篇科幻小说,即使水平不出色,或者有重大缺陷,我们也应该以鼓励为主。
当然,如果作者在小说里总爱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明显的宣传企图,或者爱教训人,爱指手划脚,这类的作品读者也会自发地反感。读者还要求作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尽可能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让读者跟作者一道观察、体验、创造、而不要那种板起面孔的说教式的叙述。《小说创作技巧》7页。刘安海著。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九章:科幻小说的鉴赏(2)
第二节:感受式阅读与理解式阅读
欣赏文艺作品有两种方式,或者说两种取向。一种是感受式的,也就是,感受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对心灵的拨动。在这个时候,鉴赏者要细细体验自己的感觉。要作到“空灵”,也就是,在欣赏时,把先入之见抛开,让自己暂时变成一块白板。
严格来讲,在欣赏一部作品时,不带先入之见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选择甲作品而不是乙作品时,其中就包含了先入之见。科幻出版物上都标有“科幻”二字,科幻小说上面注着作者的名字,它们都会给我们带来某些预期。虽然读者可能没有清楚地体会到自己的预期心理。
心理学家曾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要求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对两段作品做出评价反应,并事先告诉他们,第一段作品出自英国文豪狄更斯的手笔,而另一段则由一无名文人写成。结果表明,由于提示,对两段作品的评价截然相异,对第一段作品是敬仰和赞叹,而对第二段作品则是严厉地挑剔。其实,后一段也是狄更斯所作。(《文学理论要略》269页。童庆炳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面对这种自然的心理规律,我们更要加以警惕,警惕自己的先入之见,破坏对作品本身的欣赏。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几个人一起看电影、电视,别人都在静静地看,惟有某人不时地品头论足。这种行为不仅不礼貌,从鉴赏的角度讲,他的欣赏过程也肯定是支离破碎的,他本身没有入戏,更没有真正的去体验。……接受主体似乎能够忘却对作品的虚拟世界的感受。此时,在接受主体和特定作品之间就仿佛会确立起一个更为完整、更为博大的天地。主体一旦将僵硬的理解力…抽象的知识、冷漠的功利判断等有意识地插入其中,这一由情感灌注的完整、博大的天地就将不复存在。(《文学理论要略》童庆炳主编2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许多人在进行感受式阅读后,会写下自己的体会,这就是读后感。读后感的重点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它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感觉。因此,读后感不需要全面分析一部作品。作品中某一情节、某个人物、甚至某句话打动了自己,就可以写下来。
大部分读者不理评论家,他们翻看文学作品都是在进行感受式欣赏。在这种取向的欣赏过程中,作品本身是最重要的,至于作家为什么,以及怎么创作了这部作品则在其次,甚至几乎不予重视。而另一种欣赏——理解式鉴赏,或者叫分析式鉴赏,则试图理解作家创作作品的原意。要知道,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一种浓缩。往大里讲,是作家人生经验,个人性格的浓缩。往小里说,是他围绕着这部作品所听所看、所思所想的浓缩。一篇一万字的作品,作者可能预先研究了十万字的资料。因此,作品每章每节每段文字后面,常常是含有深意的。理解式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这种深层涵意。作者总有“知音难得”的抱怨,正是因为读者往往只顾及作品本身,不去体会他创作时的“深层含意”。
理解式阅读体现着对作者的尊重,也是一种深入钻研的态度。但要对一篇作品进入理解式阅读,单是作品本身远远不够,还需要同时阅读围绕这篇作品的背景介绍、作者的创作经验谈、评论,等等。我们不可能对每一部作品都能进行这么复杂的理解式阅读。
理解式阅读的极致,就是文学评论家们的阅读。他们是带着目的、任务去阅读的。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角度和普通读者不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篇作品好,或者听别人说它好,我才去读。不好我就不看。反正我只是文学的消费者。但对于评论家来说,他的阅读是一种工作,有功利性。比如,他要写论文,分析某位作者的创作特色,或者某个文学流派的创作特色,那么,这位作者,或者这个流派的佳作和平庸之作他都要看,以便从中分析出发展变化的规律来。另外,对于职业化的文学评论家来说,绝对不能只读作品本身,而不知道作品背后的形成过程。
事实上,读者能够阅读的,只是最终出版的作品。网络时代稍稍能够改变这个局面,但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彻底地改变。而出版本身则带着自己的规律性。这些规律都影响着作品的完整。比如,出版社要求作品有题材、篇幅、风格的限制,于是,作者在投稿时,也要尽量符合出版社的要求。出版社出版有时限,作者只能赶在时限前完成作品,也会导致某些遗憾。
即使没有这些外力影响,严格来讲,也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百分之百地实现作者预定的创作意图。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可谓改无止境:情节可以无限精练下去、文字可以无限润色下去、细节可以无限修改下去。笔者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一篇小说修改到二稿、三稿,便已经达到“发表水平”。但如果因故一时没有发表,放在一边,过段时间自己又会从里面找出许多问题。金庸到今天仍然在修改早年创作的武侠小说,即使它们已经成了公众文化,这就是“改无止境”的典型例子。
但客观上的改无止境,会在人为设定的出版日期面前停止。笔者经常会听到作者同行的婉惜:这个地方我本想发挥一下,可惜没时间了,到了截稿日期。或者,这个地方我本想着重写一下,可惜就是找不到有关资料,只好一笔带过。但出版后,我又发现了某某资料。这些遗憾很少出现在创作经验谈中。尤其是科幻文学,迄今为止没有什么发表评论的阵地。作者们的创作经验只好私下里交换。对于无法接触到作者的读者来说,理解式阅读也是很难进行的。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九章:科幻小说的鉴赏(3)
第三节:作品的流行与欣赏
说句无奈的话,这年头多好的东西埋没了也就埋没了。《思潮与文体》43页,雷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文学评论界,有“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的区别。一部作品在文学上很有价值,是文学现象。一部作品很流行,则是个文化现象。评论家固然也研究流行作品,但多半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研究。好作品和流行作品之间并不是划等号的。
但是,一部作品在社会上是否流行,极大程度地影响着鉴赏心理。笔者有一次主持科幻讲座,某位大学生读者问我,您知道现在什么科幻小说流行吗?当时我就很奇怪,他不是问我认为得什么作品优秀,而是问我流行与否。这后面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一种怕“掉队”,怕被别人说成是“老土”。这么有名的小说你竟然没读过?这么有名的歌星你竟然不知道,对于许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来说,这似乎是个严重的问题。他会感觉到自己被从同龄人的圈子里隔绝开来。
青年们特别强调个性,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并不成熟。就象饿肚子的人才强调粮食一样。妨碍青年人个性成熟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容易受流行趋势的影响。这种心理特点是否有几千年之久不得而知,至少近现代史上是如此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也是个普遍规律。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无论创作还是欣赏,保持个性是第一位重要的原则。而追逐作品的流行性,正是消蚀个性的行为。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让流行的东西充满你的时间,意味着你和大部分人最终没什么区别。他们看什么、用什么、玩什么,你也看什么、用什么、玩什么,最终,你怎么能拥有你自己的个性呢?只关注于流行作品的惟一好处,就是让你在和他人交流时,共同语言多一些。但这是以你的平庸为代价的。
从文学作品的表面上的传播史,可以把流行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类。头一类作品可以称为“长寿型作品”,它们一问世就轰动,就很流行,到今天仍然流行。比如凡尔纳、威尔斯或者倪匡的科幻小说,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用出版界的术语来说,它们已经成为“常销书”——细水长流,每年总能卖出一部分。用文学本身的术语来讲,它们可以称为经典类作品,代表着一个文学门类的特色。因为不可能每一代读者都缺乏欣赏眼光,让滥作鱼目混珠至今。
第二类作品可以称为“流逝型作品”。它们发表时就默默无闻,今天更不为人所知。如果有专业工作者的发掘和非商业的传播,它们或可免于被人遗忘。如清末的文言文科幻小说,就其艺术价值来讲并不低。但它们生不逢时,当时无法流行开来。现在更没有消费价值,只能供研究者阅读。更有许多作品则是彻底流逝,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它们了。
对于现代出版业和文学界来说,“流逝型作品”其实占绝大多数,可以说是文学金字塔的塔基,甚至塔身。我们之所以很少感觉到它们存在,正是因为它们出生不久就消失的原故。它们已经被回收到造纸厂化浆了。绝大部分作品流逝的原因,主要还是作品本身不过硬。但也有极少数作品,属于被埋没的黄金珠玉,盼望着后人中有慧眼相识。
第三类作品可以称为“轰动型作品”。发表时轰动一时,如今则只能从文学艺术史里找到。笔者在撰写科幻文学史时,就深深感慨于此类作品的命运。有些甚至晚于九十年代才出现的作品,曾经轰动一时,现在却已经无人提及。
对于历史上曾经轰动的作品,我们或有隔岸观火的感觉,但对于刚刚冒出来的流行作品,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将来会成为“长寿型作品”,还是“轰动型作品”。在这个时候,不为“流行”所动,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哈里波特》与《指环王》都流行。后者在西方文学世界是长寿型作品,而前者的命运如何,仍然要靠时间的评判。
第四类作品,可谓“掘起类作品”。出版时默默无闻,几乎过了一个、两个时代,它们却流行开了。比如钱钟书的《围城》,初版时无人理会,四十年后才大放光采。钱老毕竟活着看到了它的价值被人发现。更有许多作品,甚至作者生前都没有看到它们得遇知音。比如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生前穷困落迫,死后享尽哀荣。令人感叹万分。
文学史上“掘起类作品”的例子令人感慨时代的力量、流行的力量。也更让我们重视独立审美标准的重要。事实上,一部作品流行与否,有许多文学和非文学的原因。比如商家的炒作,成为禁书或者解禁,时代变迁导致人们欣赏趣味的变化,等等。对于一个高水平的鉴赏者来说,应该立足于自己觉得什么作品好,而不是大家觉得什么作品好。应该努力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好作品。笔者非常欣赏主流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他一直坚持为无名作者的作品写评论,也就是坚持了自己的审美趣味。笔者在创作《科幻纵览》时,也时时告戒自己,绝不受流行趋势的影响,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好作品。所以,本书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可能完全不为人所熟悉,但这无妨它们的价值。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九章:科幻小说的鉴赏(4)
第四节:硬伤问题——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
科幻文学的欣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