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司马懿吃三国 >

第17章

司马懿吃三国-第17章

小说: 司马懿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莹听了周宣、胡昭二人给桓范的劝言之后,静思片刻,方才淡淡地说道:“桓兄,想必在你出谷之前,师父一定会对你有所忠告的。你离谷之后,只需照着师父叮嘱的去做,大约错不了的。”

听了方莹的话之后,一脸沉静的桓范心头微微泛起了一阵波澜:的确,师父管宁在他出谷之际曾经手写了一幅书箴给他:夫君臣之接,以愚奉智不易,以明事暗亦难,唯以贤事圣、以圣事贤为可。故而,辅人之择,不可不慎。切记,切记。他已决定将这幅书箴牢记在心,没齿不忘。于是,他面色一正,向方莹、司马懿等人说道:“以身事主君者,竭忠义之道,尽忠义之节,服劳辱之事,当危难之时,肝脑涂地、膏液润草而不辞者:诚欲以安上化民、宣化成德,使主君为一代之圣明而己为一世之良辅。辅千乘则念过管仲、晏婴之功,佐天下则思胜舜君、大禹之勋,岂为七尺之躯宠一官之贵、贪充家之禄、荣华嚣之观哉!据吾所见,曹将军此时身边已有荀彧大夫为辅,桓某前去投效对他而言已无多大裨益。待得二十年之后,乱世澄定、天下清宁,桓某方才出仕辅君济民!”

自从桓范离去之后,司马懿突然觉得自己的书院生活中仿佛空缺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在学堂之上,没有了桓范和他针锋相对地辩论,他的思维似乎一时难以碰撞出闪亮的火花,居然有些不适应了。倒是方莹的琴声弹得清雅不俗,让他每次都能从中得到一番涤荡身心的陶冶,这才聊有所慰,暂时填补了自己在桓范离去后的空虚之感。

近来,周宣的占卜测卦之术亦是学得越来越精湛了。他仿佛像突然发掘到了宝藏从而一夜暴富的幸运之徒一般,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虚荣心,不时地在同学们中间跳出来露一手,以炫耀他的神机妙算。

这一日,他又在学堂之上就着书桌排开铜铢大算其卦,向同学们神吹鬼吹的。司马懿在一边听得有些心烦,忍不住起了一丝捉弄他的意思,便放下书本,走到周宣面前,微微笑道:“周君,你的卜卦神算之术固然是非同凡响,懿也一向佩服得紧——不过,今日懿却可设计出一个问题,让你永远测算不出!”

“仲达,你这话可有些托大了!纵然你智谋非凡、识量超群,但周某这排卦占卜之术却是先天奇学、玄门绝技,可以‘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对过去、现在、未来之事无不如观掌纹、‘明见千里’!”周宣仰脸直视着他,用手掌抚摸了一下排书桌上的那三枚铜铢,脸上流露出一缕傲然之色来,“你有何难题,只管道来,周某必能一测即中!”

司马懿听罢,只是呵呵一笑,也不言声,就转身慢慢走到了学堂的门口边,右脚跨出缓缓抬起,悬在那门槛上空停了下来,然后回头朝着周宣问道:“周君,此刻请你排卦测算一下——懿眼下这情形究竟是要进这个门,还是出这个门呢?”

“这……这个……”周宣见他这般举动,顿时傻了眼:倘若说他是“出”罢,他右脚悬空往内一收,便成了“进”;倘若说他是“进”罢,他右脚悬空往外一踏,便又成了“出”!此刻周宣纵是精通奇门算卦之术,面对书案上的三枚卦钱也是无从下手,张口结舌地说道“你……你……你耍刁!”

“怎么样?周君——你这周易测卦占卜之术,今日碰到懿的这个问题,也是束手无策了罢?”司马懿瞧着周宣一脸的窘相,脸上不由得浮起了一片浓浓的得意之色。他仰天哈哈一笑,自语道:“吾之智略犹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亦无难。及其与时势推移,千变万化而鬼神莫测。所可知者:能行于所当行,能止于所当止,操之于己一念之际,如此而已!”

众位同学一听,顿时纷纷鼓掌喝彩起来。周宣羞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儿地摇头苦笑又不敢多言。

“且慢!”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蓦然响起。司马懿和同学们循声回头一看,却见管宁先生不知何时已然坐到了方竹榻上,正目光炯炯地向这边看着。

他凝视着司马懿,伸手握笔在面前乌木案几上一张宣纸上面写了一个大字,缓缓说道:“司马仲达,你眼下这动作又有何难测的?你且瞧一瞧为师写的这个字儿……”

柯灵将那张宣纸拿到司马懿眼前一亮——那上面赫然写着一个遒劲非凡的大字:“卡”!

一见此字,司马懿大惊失色,急忙收回右腿,扑通一声,远远地向师父拜了下来。

“司马仲达,你且告诉为师:先贤仓颉造字之时,这个‘卡’字的意思究竟是想让它‘上’还是想让它‘下’呢?”

“师父……师父,徒儿……徒儿……”

“你刚才抬腿悬空,正是这‘不上不下’之状,可见这‘卡’字儿便是你那问题的答案了。一念之傲、以智自矜、炫才于众,终究会在紧要关头‘卡’住,不上不下、不成不败、不圣不俗,旁人一眼而觑破,又何须卜卦?”

“师……师父,徒儿知错了……”

司马懿伏在地上连连叩头认错。同学们见师父此番言动来得十分严厉,也一个个慌忙伏地为司马懿求情:“仲达师兄既已知错,还请师父息怒。”

管宁右手一摆,止住了下面诸位弟子的劝说求情,缓缓闭上双眼,冷冷说道:“司马仲达,你心中妄生技痒之念,只怕已是不甘于在我这紫渊学苑里清修苦行了。罢了,罢了。俗谚有云:‘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已在我灵龙谷中待了整整四年,也到了出山的时候了……”

“师父!师……师父……”司马懿一听,如遭五雷轰顶,顿时面无人色,慌忙哽咽着悲呼道,“徒儿请……请您收回成命……”

管宁却不再答话,身形一起,竟自离榻而去。

夜已经很深很深了。

冰冷的青石地板上,一动不动地跪着司马懿。他从中午时分起,就一直如同石像般跪在管宁精舍门外的石台阶前,静静地等待着。

“师兄——”方莹也一直站在他的身后陪他等着,一再劝他,“你不要再在这里等了,师父今夜是不会再见你的了。你还是先回宿舍好好休息罢。”

司马懿紧咬着双唇,默默地摇了摇头,仍然跪在原地不愿起身。

正在这时,天边月色渐暗,浓浓的阴云从四面八方缓缓地涌过来。

“哎呀!要下雨了呐!”方莹感到月色似乎暗了下来,仰头一看,不由得失声惊呼。

司马懿就像聋了一般,依然挺身跪着,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

猝然,四下里狂风乍起,呼的一响,一蓬尘沙扫过司马懿的面庞,迷住了他的双眼。方莹嘤咛一声,竟是急忙俯身过来,挡在了他的身侧,同时伸手替他擦去了沾在眼睫毛上的那些沙粒!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和方莹如此贴近——他感到方莹的手掌温润如玉,在自己面目轻轻拭过之际,竟仿佛在颊边留下了一缕莫名的淡淡幽香!——这缕幽香,让他一下联想起了那日在董卓的绿竹亭中救貂蝉时肌肤相触之际她身上的那淡淡体香!

司马懿心神微微一荡,恍惚间惊醒过来,急忙伸手把方莹向外轻轻一推,疾声道:“莹弟!天要下雨了!你休要管我,快去避雨罢!”

“司马兄若不起身避雨,我也绝不会去避雨!”方莹的双眸亮亮地注视着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坚定与果决!司马懿唉了一声,急忙扭头喊来牛金和林巧儿,吩咐道:“你俩还不快把莹弟架开去?懿跪在这里,是向师父秉诚思过自省的,莹弟可用不着在这里陪着懿一道受苦!”

牛金和林巧儿闻言,便急忙过来要拉起方莹离开。正在他们推推拉拉之时,天边咔嚓一个霹雳雷凌空炸响,黄豆般大的雨点儿噼里啪啦地打将下来!

就在这骤雨暴降的一刹那,精舍的木门吱呀一声轻轻开了。柯灵疾步走了出来,下阶便来扶司马懿,道:“司马兄,师父让你进舍。方莹、牛金,你们且退下去罢。”

“师父终于肯见我了?”司马懿面露惊喜之色,也顾不得身上衣襟湿淋淋的,飞快起身迈步欲进精舍。柯灵在他走近门槛边时,在身后忽一伸手将他拉住。司马懿愕然回头,却见柯灵脱下身上青衣递了过来:“司马兄,小弟这衣服是干的,你且换了穿上再去见师父罢!”

司马懿眼眶一热,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将柯灵伸来的手掌紧紧一握,便脱去湿漉漉的长衫,换上柯灵的青衣,径自入舍而去。柯灵却没有和往常一样跟着进来,而是站在精舍檐下替他轻轻关上了木门。他回过眼来,望着天际那哗哗而降的密密雨幕,不知为何,竟深深地叹出一口气来!

精舍里的榻床之上,管宁一如平日般手执那羊脂玉柄拂尘,盘腿而坐,双目似闭非闭,状若入定。

“师父……”司马懿急忙在他榻前伏身下拜。

过了许久许久,才见管宁微微睁开双眼,慢慢说道:“怎么?到了此时此刻,你还不想离开灵龙谷吗?”

“师父……徒儿愿在师父门下再学三年,待得心智圆熟之时便出山匡扶汉室、济世安民!”司马懿满面谦恭地说道,“徒儿今日上午的轻狂之举,实属大错特错,但请师父重重责罚——只是,切切不可将徒儿逐出学苑啊!”

听了他这番言语,管宁的目光缓缓抬了起来,盯在他脸上瞧了半晌,方才沉沉说道:“司马仲达——你还要欺瞒为师到何时?你且坦白说,三个月前你兄长司马朗是不是给你写了一封家书?”

“家书?”司马懿一听,犹如惊雷贯耳,震得他全身一晃,“这……这个,师父是怎么知道的?”

“几日前你兄长司马朗已给为师写来一封信函了。他在信中说,四个多月前他已被曹操将军辟为主簿,而他的父亲,自然也是你的父亲司马防大人也已致仕返乡……你们司马家一向是极重孝道的。现在,你身为家中次子,应该返回温县孝敬里代替你兄长侍奉父亲、抚导诸弟了!”管宁平缓地说道,“其实,他已经在三个月前写信给你,要求你回乡了——可是你一直没有回复。不得已,他便写信把这一切情形告诉了为师。仲达,为师岂是单单因为你今日上午那点儿小错,便将你逐出谷去的?你确是到了应该离谷返乡的时候了。”

他正说着,见司马懿双眉一扬欲有辩说,便将手中拂尘轻轻一抬,止住了他,继续说道:“你的心意,为师自然是懂得的——你确有在我灵龙谷中继续深造之意。为师今日便跟你直说了吧。这四年来,你在灵龙谷中将我偌大一座紫渊学苑里所有的有字之书尽行攻读完毕,上至天文、中至人世、下至地理,为师毕生修得的三界之学已然倾囊传授于你。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为师是再也没有什么本领可以教给你的了。”

“师……师父何出此言?”司马懿听到这里,大为惊骇,慌忙伏地拜道,“您一身绝学渊深海阔,岂是徒儿区区斗筲之器可以容纳得尽的?徒儿自思还有许多不通不达之处须得师父多加指教啊……”

“仲达,你已身负诸子百家之学术的大本大源,如今是该到逐鹿场中去学以致用、磨砺锋芒了。”管宁微笑着摇了摇头,“你现在应该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一片崭新天地里,去攻读研习‘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部煌煌夺目的无字之书了,这才是你眼下的当务之急!为师也盼着你能真正读通这部无字之书啊。”

“师父……”司马懿听到管宁这么说,顿时明白他心意已定,是绝对要让自己离谷出师的了,不由得心头一酸,热泪滚滚夺眶而出。

“好了,好了,奇男子伟丈夫志在四海,何必在一室之内反效凡夫俗子之啼哭情长?”管宁脸上的表情平静得近乎淡漠,只是悠悠说道,“古语有云:‘君子赠人以言。’为师临别之际,有几段话要赠送于你,你且记下了。”

“是……师父……”司马懿用衣袖拭去自己腮边的泪水,泣不成声地答道。

“商汤灭夏之后,他的左相仲虺作《尚书·仲虺之诰》告诫他道:‘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管宁沉缓地说道,“这一段诫言,是你攻读研习世间任何无字之书的钥匙。你恪守此言,则必定无往而不达、无入而不自得!”

“是!徒儿记得了!”司马懿重重地叩了一下头。

“还有,依为师看来,这一场乱世浩劫,非得大圣大贤而不能平定之。”管宁又缓缓说道,表情十分肃重,“你既已养成济世安民之大本大源,便须得立下大圣大贤之宏图伟志。《易经》里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勿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便是你穷毕生之力而追求达到的境界!至于为将任相、称王居霸,只要有济于天下苍生,你都得当仁不让、义不容辞!”

“师父,您对徒儿的期许如此之高,徒儿哪里承受得起?”司马懿双眸中晶光转动,竟是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最后一点,你切要牢记不忘。”管宁深深地盯着司马懿的双眼,仍是面无表情,“仲达,你胸中权谋,依为师看来,这世间已是鲜有匹敌。然而,权谋之术,乃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双刃剑——既能伤人,亦能伤己;既损阳功,又坏阴德。故而权谋之剑虽是锐不可当,却唯有身具大仁大德之大圣大贤所能执而用之!你胸中权谋愈阴、愈险、愈是厉害,便愈是须得以仁心慈念以潜消其所挟之戾气!

“切记!切记!有德才是真正有得,无德便是无得,小德自能小得,大德方能大得!一味依恃小智小谋而损人利己,终是枉费心机、一无所得!庞涓、苏秦、赵高等奸险之徒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是!徒儿一定将师父这些话牢牢铭记于心,永志不忘!”司马懿听罢,一身冷汗不禁悚然而出,伏在地板之上连连叩头不已。

“为师要说的已全部告诉你了,你可自去吧。”管宁讲完这一通话,似乎甚是疲惫,微微闭上双目。司马懿也不多言,伏在地上连连磕了九个响头之后,方才垂手倒退着慢慢走了出去。

在司马懿走出精舍门的一刹那,管宁微微闭合的双眼霍然睁开,向着他的背影静静地盯了过去。他那瞳眸犹如古潭,微微泛起了层层波光,似喜非喜、似悲非悲,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意味,久久不能澄定。

第1卷 第04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 第022节 美人

“恭喜司马兄终于学业有成、出师离谷了!”在灵龙谷栈道出口之处,胡昭满面微笑,向司马懿拱手贺道,“昭等想司马兄此番出谷,犹如潜龙飞升,要不了多久,必能在天下掀起一番轰轰烈烈的风采来!”

司马懿听罢,却是淡然一笑,微微摇了摇头道:“胡兄果然与众不同,仲达此番出师离谷,一般同窗都是为仲达感到悲惜,唯有胡兄却为仲达道贺——岂非有悖常理?”

“司马兄何必如此言不由衷?你本就不是流连于林泉清流之际的人士——那庙堂之上、疆场之中,方才是你大展拳脚的天地!”胡昭摆了摆手,“此番前来送行,周宣兄扭扭捏捏,觉得是自己因数术与司马兄挑起意气之争,才导致司马兄被师父强行遣出谷,所以他很是自责,竟不好意思来为你饯行——胡某将他训斥了一顿:‘枉你精研占卜数术,竟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道理也不懂?’他这才宽心释怀了。”

“唔……胡君此言甚是。懿这番出师离谷,倒真与周宣兄没什么干系。你回去之后代懿劝慰他一番。日后,咱们师兄弟若是有缘终能相聚的。他永远是懿的师兄,懿也永远是他的师弟!”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