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后宫同人]宜修传 >

第45章

[后宫同人]宜修传-第45章

小说: [后宫同人]宜修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朱宜修作为朱家的女儿,自然也会多关照娘家,两人之间没有矛盾,利益却是一致的。朱家越好,她们的地位就越稳。
  
  朱宜修含笑不语,韩氏的脑筋清楚,不怪能把姚氏杀得片甲不留。最难得的是,说话并不会老留一截,让人不耐烦。遂挑明道,“事到如今,本宫也不瞒夫人,当年父亲和你的婚事还是本宫牵的线,由族长出面请太后下旨赐婚的。”
  
  见韩氏脸上闪过恍然大悟,想必她自己也曾有过疑惑,为何朱家族长当初会挑中她这个穷书生的女儿。韩氏神情恢复如初,对朱宜修更是恭敬,道,“臣妇能有今日全赖娘娘。”
  
  “夫人客气了,朱家能有这样的贤惠主母才是福气。”朱宜修笑道。
  
  隆冬时节,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雪,皑皑银白铺满紫奥城。除夕之夜的宫廷宴会仍旧摆在重华宫,朱宜修面前的菜肴都是些开胃补身的,她有孕在身,忌口的东西也多。
  
  底下歌舞升平,一曲舞罢,玄清起身举杯道,“臣弟恭祝皇兄万事如意,我大周国泰民安。”
  
  “六弟说得好。”玄凌一饮而尽。
  
  太后看向玄清的目光中也是极温和的,道,“转眼清儿也长大了,哀家就等着你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玄清今年16岁,继承了其母舒贵妃的容貌,正是翩翩风姿少年郎,个性也洒脱不羁,道,“太后,儿臣的心思您是最清楚不过的,必定要找一位心爱之人。”
  
  朱宜修顺着太后的话陪笑道,“清河王风姿出众,将来也得找一位才貌双全,温柔娴淑的名门闺秀才能匹配。”
  
  “皇后说的是,哀家也该替清儿打算起来了。皇后你是他的嫂子,平日里也要留心,有好的就告诉哀家。”太后赞同道。
  
  朱宜修笑道,“哪里要刻意留心呢,之前就有好几位诰命来臣妾这儿替各自的待嫁女儿探口风。清河王的风采不知引得多少深闺芳心倾慕呢。太后若真想挑,只管宣进宫,想来都是不错的姑娘。”
  
  太后颔首,道,“改日得了空哀家见见。”
  
  朱宜修的眼光在下首扫了一圈,无意中注意到一个妙龄少女眼神痴迷的望着玄清,双颊晕染开嫣红,整个一副情窦初开的模样。细看后觉得有两分眼熟,思索一番后猛然记起,她不就是尤静娴么!
  
  隐约记得前世尤静娴初见玄清也是在这个年纪,此后便落下了相思病,后来嫁给玄清为侧妃,生产时死于甄嬛之妹玉隐的鹤顶红。
  
  朱宜修暗想与其等日后甄嬛与玄清苟且暧昧,倒不如成全个女儿家的心思。以尤静娴的家世做个正妃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哪里需要和一个女婢平起平坐,当真是折了沛国公家的面子。
  
  玄清听到太后的话,一时有些情急,道,“今日团圆守岁,怎么竟说儿臣的事了。”
  
  朱宜修掩袖一笑,对玄凌道,“皇上,清河王害臊了,您这个做哥哥的,可得帮着弟弟啊。”
  
  玄凌闻之朗声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六弟这般人才,哪个女儿家会不动心呢。”
  
  “皇兄怎么也拿臣弟开玩笑?臣弟先告退了。”说完,玄清匆匆离去。
  
  太后和玄凌知他的脾性,一笑置之并不责怪。
  
  朱宜修怀着孕不宜熬夜,同太后玄凌知会过就先回昭阳殿,心中却打定了主意,来日找个机会撮合玄清与尤静娴的婚事,让甄嬛再无插足的余地。
  
  坐在凤辇上,两边的宫人提着灯笼照亮道理。朱宜修倚着扶手,肚子忽然疼痛起来,不禁低叫出声。
  
  走在身边的剪秋听见了,忙道,“娘娘,您怎么了?”
  
  朱宜修吸了口气,道,“本宫的肚子……怕是要生了,快回昭阳殿!”
  
  剪秋忙不迭的催轿撵加快速度,另一方面让绘春去给太后和玄凌报信。
  
  宴上太后正在和钦仁太妃说话,就见绘春跑进来,道,“启禀太后,皇上,皇后娘娘要生了!”
  
  太后一听也顾不上别的了,立刻道,“哀家要去昭阳殿看看皇后,诸位自便。”
  
  一群人簇拥着太后出去了,剩下的亲贵们面面相觑,玄凌留下来主持大局,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焦灼的等待。
  
  等太后的轿子到了昭阳殿,里头已经井井有条的准备妥当,朱宜修被扶进去躺下,外头以文世清为首的太医们正小声斟酌着药方,有过予沣的经验,剪秋把一切指挥的有条不紊。
  
  太后坐镇在殿外的软椅上,捻着手里的佛珠,冷静的看着一切,但是只有指间不可察觉的焦躁,微微泄露出焦急和期盼。宜修这一胎不管是男是女,都足以让她的后位彻底稳固。但生孩子是个一只脚跨进棺材的事情,宫里才出了芳嫔血崩亡故,宜修能不能平安诞下孩子是一个考验。
  
  朱宜修只听见接生婆一个劲儿的叫她用力,她几乎把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到最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见接生婆欣喜的叫道,“生了,生了,是个小皇子!”她才昏了过去。
  
  此刻正值卯时,第一道阳光照在昭阳殿的琉璃黄瓦上,流光溢彩,满目耀金。
  
  太后和玄凌知道母子平安,乐得简直合不拢嘴,妃子们都既羡慕又嫉妒朱宜修的好运,身为皇后有两个嫡子,还有谁的福气能强过她的。
  
  昭阳殿被贺喜声淹没,太后抱着刚出生的四皇子笑得见牙不见眼,玄凌仔细端详后觉得这个儿子的长相汲取了他和朱宜修的全部优点,大手一挥,将赏赐又再上了一个台阶,原本皇后生子已经是顶天的赏赐了,这样一来使得昭阳殿的库房被塞得满满当当,再找不出一点缝隙。
  
  予沣和永泰嚷嚷着要看小弟弟,乳母得了太后的同意小心的掀开襁褓给他们瞧了一眼,永泰皱着眉头道,“弟弟的脸红红的,是热吗?”
  
  太后被童言逗笑,道,“傻丫头,刚出生的孩子都这样。”
  
  竹息姑姑在旁道,“太后得了孙子,乐得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这样的喜事,再高兴也是应该的。”太后转而对玄凌道,“宜修辛苦,皇上稍后要多陪陪她,关心她啊。”
  
  “儿臣明白。”玄凌答道。
  
  太后道,“今个儿是大年初一,这个孩子又是在日出之时降生,是个有福气的呢。”
  
  玄凌也赞同太后的意思道,“母后放心,朕会挑个好字取名。”
  
  予沣和永泰被保姆带回住所,路上,永泰见予沣沉默不语,问道,“皇兄,你怎么了?”
  
  “没什么……”予沣的脸没在阴影中。
  
  “有了小弟弟,以后又多一个人陪我们玩了。”永泰道。
  
  “是啊,多了个人,母后今后也要更操心照顾我们。”予沣的声音平板无波。
  
  “皇兄,你不高兴么?”永泰从小和予沣一道长大,对彼此的心情总能很快察觉。
  
  予沣看了她一眼,道,“你怎么这么说?”
  
  “因为从昭阳殿出来就没见你笑过,听人家说有了弟弟妹妹都是笑嘻嘻的嘛。”永泰道。
  
  “你笑得这么乐,就是高兴做姐姐了?”
  
  永泰点头道,“是啊。”
  
  “你又不是头一次做姐姐,予漓和云霏不都叫你姐姐吗?”予沣问道。
  
  “不一样,他们又不是母后亲生的。”永泰不假思索的答道。




☆、赐婚

  新春佳节的余庆尚未散去,因而四皇子的满月宴格外隆重。满朝文武纷纷上书庆祝皇帝得了嫡子,种种溢美之词让玄凌心情大好,看什么都格外顺眼。
  
  朱宜修坐在玄凌身边,产后恢复的不错,她今日面色红润,头上的凤钗衔着红宝石盈盈闪烁着,更添了成熟的风韵。底下的妃嫔们接连说着好话恭贺,唯独华妃沉默不语,打扮华丽,眉宇间却有一丝黯然,大约是触景伤情。
  
  与她一排席位的悫妃和欣贵嫔各自带着予漓和淑和,四岁的予漓很老实的坐在汤静言身边,碗里堆得全是菜,埋头苦吃;一岁多的淑和正在牙牙学语,躺在吕盈风怀里好奇的看着周围的人和事。
  
  端和夫人则带着予濂和肃妃坐在一起。予濂在齐月宾的悉心照顾下,不再病怏怏的,两边脸颊也长了肉,虽然不是很机灵也是憨厚可爱的模样。
  
  “皇后产后要多多调养,养好了身子骨才把后宫的担子重新挑起来,让皇帝专心前朝没有后顾之忧啊。”太后兴致很高,和颜悦色的望着朱宜修。
  
  “臣妾铭记太后教诲。”
  
  太后着急看孙子,道,“快把四皇子抱来给哀家看看。”
  
  乳母把孩子抱来,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太后爱不释手,道,“瞧着老四哀家就想起皇帝小时候,跟老四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过老四比皇帝那会子乖巧多了。”
  
  玄凌陪笑道,“多久前的事情了,难为母后还记得。”
  
  “皇帝,你之前可答应哀家给老四取个好名字,今个儿满月,你可想好了?”太后极是喜爱这个孙子,可不愿意他受委屈。
  
  玄凌笑道,“母后的话朕岂敢不遵,拣了许多才择出一个好的,四皇子取名‘予涛’,如何?”
  
  “嗯……”太后闻言缓缓颔首,道,“予涛,这个名字不错,皇帝有心了。”
  
  “臣妾代予涛谢皇上恩典。”朱宜修起身谢恩。
  
  玄凌伸手免礼,道,“快坐下,他是朕的儿子,为人父替自己的孩子取名理所应当。皇后你可是有功之臣,别太拘泥礼数了。”
  
  朱宜修浅笑,“多谢皇上。”
  
  “皇上,这四皇子长得好模样,又是生在大年初一,将来必定是人中龙凤,栋梁之才。”曹琴默恭维道。
  
  “琴默说的好。传旨,芬仪曹氏久侍宫闱,温良恭谨,晋正四品容华。”玄凌随口一句,才刚做了一年多芬仪的曹琴默立时压过了同席的德仪冯若昭。
  
  此话一出,其他人暗自后悔怎么没在刚才也说两句好话,白白叫曹琴默拔得头筹。
  
  曹琴默此人善于察言观色,抓准时机出手,加上又没有前世华妃的压制,还未生育就已封容华。坐在上首的朱宜修不着痕迹的瞥了眼冯若昭,只见她神色淡然,还举杯向曹琴默道贺,不见一丝嫉妒表情。
  
  男人喜欢懂事的女人,但是正经过头难免就乏味了。冯若昭再这个样子,很快就会被玄凌彻底抛到脑后,泯然于众。曹琴默爬得太快也会引来别人的不满,朱宜修作为皇后,保持后宫平衡是第一要务。
  
  果然华妃在曹琴默获封旨意的第一时间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这点也没漏过朱宜修的眼睛。
  
  朱宜修对曹琴默道,“既然封了容华,往后要更尽心侍奉皇上,切不可骄矜自满,忘了本分。”
  
  “臣妾谨记皇后教诲。”曹琴默收敛道。
  
  太后抱着四皇子不撒手,连朱宜修这个做娘的都没轮上。坐在宜修身边的永泰机灵的跑到太后身边撅着嘴,撒娇道,“皇祖母,您老抱着小弟弟,叫我们都没法看了。”
  
  太后一怔,忙笑道,“是哀家一时高兴,忘了,快点把四皇子抱去给皇后,她才出了月子,孩子也没正经看过几眼呢。”
  
  朱宜修刮了下永泰的鼻子,后者吐了吐舌头依偎在她身边。乳母把孩子交到朱宜修的手里,望着粉团儿似的小儿子,她眸中尽是母亲的温柔。
  
  予涛在襁褓里也不甚老实,挥动着两只小胖手,捉住朱宜修的手指。永泰好奇的伸手碰碰予涛的脸蛋,小胖子很不高兴的哼哼,嘴角流出水渍。
  
  永泰见了叫道,“母后,弟弟流口水!”
  
  朱宜修嗔道,“大惊小怪的,当心吓到予涛。你老是去惹你弟弟,他还小,不会说话就只能流口水了。等他再大些就不会了”
  
  “哦……”永泰拖长了音调,在朱宜修身边乖乖坐下不再乱动。
  
  朱宜修见予沣没动静,道,“沣儿,来见见你弟弟。”
  
  予沣迟疑了片刻,磨磨蹭蹭的到朱宜修身边,看了一眼,说道,“弟弟好胖。”
  
  “说的尽是孩子话,你弟弟才多大,以后等他有你这般年纪也不会胖的。”朱宜修笑着摸摸长子的脸蛋。
  
  “沣儿是兄长,往后要多照顾弟弟啊。”玄凌道。
  
  予沣回礼,“儿臣牢记父皇教诲。”
  
  朱宜修见予沣兴致缺缺,想着别是以为有了弟弟就忽略了他,提醒道,“你们两个都是母后的儿子,母后一样心疼。将来你们兄弟要和睦相处,互相扶持,记住了吗?”
  
  予沣的表情有一丝被说中的郝然,说话的语气也不像刚才的应付,诚恳道,“儿臣知道,母后放心。”
  
  满月宴过后,六宫大权重回朱宜修手中。
  
  华妃近来安分多了,大约是因为玄凌在朝上申斥弹劾慕容世松居功自傲,行事不当,借机削了他的权交由其他几个将领。没了资本,华妃也不像过去那般眼睛长在头顶上,变得低调起来。
  
  太后的空闲时间很多,见到朱宜修后位稳固,玄凌在前朝也愈发得心应手,不需要她再多操心,开始张罗起玄清的婚事。
  
  比起十三岁就纳妃的玄凌,玄清到现在连个王妃人选都没有。舒贵太妃当初将玄清交给太后抚养是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自己则离宫出家修行。太后对玄清并无苛待,衣食住行皆有过问,凝晖堂里也从来不缺少珍品贡品。如今玄清已经长大成人,自然要再给他找一门好婚事,方能善始善终,不落人话柄。
  
  朱宜修便被宣到颐宁宫,行过礼就听太后道,“哀家今日找你来是为了老六的婚事,他也不小了,该找个人定下来了。”
  
  “可是听六王的意思,似乎还不想这么早就成家……”朱宜修欲擒故纵道。
  
  太后不以为然,道,“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还年轻,有些新奇想法很正常,倘若我们真的由他去,那才是做错了呢,哀家也没法子跟先帝交代。”
  
  朱宜修道,“母后说的是,是儿臣糊涂了。”
  
  “不怪你,哀家知道你忙,三个孩子要照顾,外加后宫里那么一大摊子事,分*身乏术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清儿是皇帝的兄弟,他生母又已是方外之人,你这个做嫂子的少不得要多费心了。”太后道。
  
  朱宜修很谦虚的回道,“母后这话折煞儿臣了,儿臣怎么敢当呢。母后想为六王做主是好事,六弟也确实到了自立门户的时候。朝中的名门闺秀不少,尽可以挑个知书达理的,替六弟打理内务。”
  
  太后颔首,道,“这话极是。哀家找你来就是想问问,目前朝中哪些大人家有可堪匹配的待嫁之女?”
  
  朱宜修思忖片刻,道,“人选是有几个,郑国公家的,礼部尚书家的女儿都到了出嫁的年纪,”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对了,还有沛国公家的女儿,听说是极好的。”
  
  前两个人选太后都不满意,道,“礼部尚书董维良是个老古板,教出来的女儿多半也是木头一个,以清儿的性子定然是看不中的;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