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幸福小两-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画敏想了想,说:“也对,摸索一番入新行业不如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经营。现在,长乐村已经成为药材种植村了,附近几个村庄种植药材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咱们将发展重点放在桃源镇,回桃源镇置产业?秋峰寨匪徒清除后,两个县城几个城镇抄近路来省城都经过桃源镇,除了收购药材,咱们也可以做其他的生意。”
“真是知夫莫若妻也。”赵世宇感叹,“夫人若是肯资助,我计划在桃源镇修建个无忧大院,经营饮食、客站和药材收购。”清除秋峰寨强人后,赵世宇的心中便涌出这个发展规划。
李画敏和赵世宇商量妥当,请人修葺新买回的店铺、庭院。
李祥柏得知李画敏和赵世宇新买进庭院,跟随赵世宇去参观。
将赵家新居里里外外逛一遍,李画敏羡慕地说:“姐夫,有个好夫人真是福气,庭院、店铺从天上掉下来。”
赵世宇反攻:“祥柏,有个好姐姐也是福气。你与敏儿做的那些事,我全知道。”
“早知道这样,我就等你们来省城后再买宅院。原来买的那个小了,若是父母亲和弟妹来,就拥挤了。”过去银子不足,只可买个小的宅院,现在银子充足了,李祥柏不敢马上换宽敞的庭院,担心惹来麻烦,他更加精心装饰新居又买进两间店铺,打的是父母亲资助成家立业的旗号。
李画敏的姨父在剿匪成功后,曾找李祥柏和赵世宇带来的人旁敲侧击询问攻打秋峰寨的事。李祥柏不想泄露李画敏的秘密,只说看到李画敏带领人冲上秋峰寨时身体上发出强光,大石头、大滚木就砸不下来,后来带人冲上秋峰寨时太过混乱没有留意李画敏在干什么。李画敏的姨父又赏给赵世宇带来的师兄师弟们各二十两银子,顺便询问攻打秋峰寨的事情。这些人曾向赵世宇发誓不会吐露秋峰寨上的事,到省城后赵世宇都是好酒好菜款待并且每人给了五十两银子的酬劳,因此每人都守口如瓶。
几次远远观察李画敏,姨父都难以将这个婀娜多姿的**跟法术高超的仙姑相联系。几番思索后,姨父打算试探李画敏。姨父请李画敏和赵世宇到书房。李画敏和赵世宇看到姨父愁眉苦脸样,心中都不解,这位姨父大人因为剿匪有功刚刚得到上峰的嘉奖,有什么可愁闷的?
将侍候的人都赶走后,姨父唉声叹气说:“阿宇,敏敏,近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姨父寝食难安。轩儿(姨父大儿子)派人护送一些东西回来,作为送给他祖母的寿礼,可是如今礼物没有回来到,护送寿礼的人也失踪了。真不知道是这护送寿礼的人携带东西逃跑了,还是半路发生了意外?”
李画敏看赵世宇一眼,赵世宇默许地点头。李画敏委婉地问:“姨父是否要我帮忙打探护送人和寿礼的下落?”
“敏敏,不知你能否帮这个忙?总要知道人和寿礼的去向,心中才踏实。”
赵世宇找借口走出书房。李画敏侧耳听片刻,慢慢告诉说:“大表哥派护送寿礼的人,半路被强人盯上。现今他们躲藏在一农户家中,多人受伤,寿礼没有受损,他们已经派出一人回来报讯,这人明天就回到府上。”
姨父半信半疑。
李画敏接着说:“侄女遇到高人指点,略懂法术,知道周边的事情。姨父如果有疑难的事尽管问,侄女一定替姨父分忧。同时,也请姨父替为保守秘密,我和阿宇都不希望时常有外人上门干扰。”
姨父点头答应。第二天,果然有负责护送寿礼的人回谢府报讯,所说的跟李画敏的话相差无几。李画敏的姨父另派出人马,几天后接回了寿礼和受伤的人。接回寿礼的当天晚上,姨父别有深意地对老母亲和夫人说:“敏敏是我们的福星,你们多多亲近她。”
谢府的老太太和李画敏的姨妈,反复琢磨李画敏是福星这话。
即使没有姨父的话,姨妈也会亲近李画敏的,闲时与李画敏聊天,吩咐下人用心照料赵家的三个孩子。谢府的老太太一向对李画敏不闻不问,突然一反常态,时常请李画敏去说话,慈祥得胜过李画敏前世的奶奶,欣欣、燕儿和浩浩所到之处倍受欢迎,谢府的人就是对赵家下人也是礼让有加。
赵世宇察觉到异样,疑惑地问:“敏儿,怪事!你姨妈家上上下下的人突然变得热情极了。”
李画敏笑将姨父说自己是福星的话,告诉了赵世宇。赵世宇释然,拍了拍李画敏肩膀:“我说呢,过去除了你姨妈和她手下的人,其他的没当咱一回事。如今合府上下人人热情洋溢,原来在讨好福星。”
293。不枉,穿越一遭
谢府上下热情似火,让李画敏招架不住,只好提前返回长乐村。李画敏原想等新购买的庭院修葺完毕,择个吉日搬进新居后方离开省城的。
来省城时还是秋高气爽,返回时已经是寒风拂面的初冬时节了。马车在平坦的大路上奔驰,车帘外传来车马迎面而来的声音,提醒李画敏这条大路已逐渐变得热闹。呵呵,这都是清除秋峰寨强人的功劳。
“我到县城,清除胡家帮、飞刀帮赢得了无忧大院及其他店铺、田地;这趟来省城,除掉秋峰寨的强人,又赢得了省城里的新庭院和两间位于闹市的店铺,还有幽幽盒子里那些黄澄澄白亮亮的东西。呵呵,为民除害真是好,利人又益己。”
嗯,不知道前去京城的路途,有几座山寨,若是去一趟京城顺路为民除害,收获一定比扫荡秋峰寨丰厚。
这个念头仅在李画敏头脑中一闪而过,便被勒杀了。因为同在马车内的欣欣、燕儿和浩浩的吵嚷声,提醒李画敏: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温馨安宁。
回到长乐村,赵世宇天天往桃源镇上跑,忙碌了五六天在街头买下十亩地,请人择建房吉日,就定在下个月初,于是又为建房作各种准备。李画敏也没闲着,拿出一笔银子把长乐村的私塾修缮一新,经四下打听请来一位穷困潦倒而又学识渊博的秀才,曾经荒置的私塾重又热闹起来。做这些事,李画敏主要是为明年到上学年龄的欣欣预备的。因为赵家出银子修缮私塾,又包揽了教书先生的酬金,让长乐村的适龄少年都可以免费入学念书,长乐村男女老少都夸赞赵世宇富了不忘乡亲,是难得的大善人。
卢二娘恐怕是唯一没有称赞赵世宇的人,虽然已经成为小少年的海海天天到私塾念书。
月娘是唯一埋怨修缮私塾的人,埋怨画敏白白扔一二百两银子给村里人,等于丢失了十几头羊,言外之意便是李画敏败家。李画敏解释说修缮私塾主要是为了方便欣欣念书,一家子要在长乐村扎根,不再去县城了,这事赵世宇事先是知道的。月娘心痛为修缮私塾花的银子,也不相信李画敏的话,她不敢过于明显地责怪李画敏,只是时不时的唠叨。起初,李画敏没将月娘的抱怨放在心上,也不想为这些小事令赵世宇心烦。可是当月娘去阿森家串门,向卢三伯母抱怨李画敏败家时,李画敏不能将此事置之不理了。
这天晚饭后,赵世宇和李画敏在房间预计建房支出。
放下帐册时,李画敏流露出浓浓的委屈:“宇,因为我出银子修缮村中的私塾,有人说我是败家婆呢。”
赵世宇一听,就猜出答案:“敏儿,是母亲埋怨你修缮村中的私塾?”
李画敏点点头,越想越委屈,凝望赵世宇的大眼中泪光盈盈:“我哪里败家了?修缮私塾的事,是你我商量的。便我自作主张,就凭我协助你打拼挣来这丰厚的家财,我还没有权利自己处置这区区一百多两的银子么?”
赵世宇看得心疼,将她搂在怀中,柔声宽慰:“敏儿,都怪我,只顾忙外面的事,没有向母亲说明清楚,让你受委屈了。如今晚了,明天清早我就向母亲说明,她就不会怪你了。”
已经开了头,李画敏不会这样快就结束的,她要让赵世宇知道,自己为这个家的付出。李画敏要维护自己的声誉,又不想跟月娘发生冲突,此事只有请他出面摆平了。
“我曾向母亲解释此事的,母亲不相信,我没有办法。母亲独自养育你不容易,我不想跟她计较的。可是,母亲到村里跟其他人提这事说我败家。宇,要是以后别人背地里称我为败家婆,多糟糕!”
听说月娘曾向阿森的母亲说李画敏败家,赵世宇也不满意了,碍于母子之情没有当李画敏的面说月娘的坏话,只是愧疚地搂着娇妻温柔抚慰。李画敏满意地紧贴温暖的胸怀,丈夫已经体会到自己一心维持家庭和睦的心意,有他出面,月娘不会再为修缮私塾抱怨自己了。
第二天早餐后,赵世宇没有急于外出,携了李画敏,请月娘和裕叔到厅堂说话。
赵世宇开门见山地说:“这些日子我太忙碌,有些话没来得及跟母亲和裕叔说明。我和敏敏商量后决定,以后我们将居住在长乐村,孩子们将在这里念书。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帮助乡亲们,我们家拿出银子修缮私塾并负责付给先生的报酬——这笔银子对我们家来说算不得什么。”
既然儿子说一百多两银子不在话下,月娘只得忍痛不再追究此事。月娘瞟李画敏一眼,转看赵世宇:“阿宇,我们家的孩子有必要去跟其他孩子混在一起么?欣欣要念书,可以请个有名望的先生专教欣欣的。”
李画敏反对:“母亲,这样不好。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有一群奴婢转着他转,会让他成为纨绔子弟。要让孩子长大会有出息,就得让他时常跟外面接触,懂得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置身于同龄人中,会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这些教育理念李画敏是不好跟月娘等人谈的,只是有意识地培养。
月娘不满意李画敏的提议:“敏敏,我们家的孩子娇贵,跟别的孩子混在一起,有**份。再说了,村里的孩子野得很,会欺负欣欣他们的。”
“母亲,敏敏的做法是对的,老把孩子关在家中不好。”赵世宇想起欣欣在省城的姨父家时,一副小大人样将那几个大他几年的小表哥指挥得团团转,就乐得嘴角微微翘起。
呵呵,不甘心受人摆布、喜欢指挥别人的表现,除了遗传自己的优点,也归功于娇妻的教育有方。
月娘瞪赵世宇,这个望着娇妻傻笑的男子,跟外面传说的凶神恶煞、说一不二的赵老爷根本不粘边,他分明就是被狐狸精迷得晕头转向,对媳妇惟命是从的惧内孬种。月娘几声干咳,才让赵世宇停止傻笑恢复正常。
赵世宇接着告诉月娘和裕叔:“我刚刚在桃源镇买下十亩地,下个月初便动工建房,用来做生意。我和敏敏搬回长乐村居住,自然有亲友来拜访,这庭院狭窄不够用,我计划加建两个偏院,东边的大路平整成个大庭院,旁边盖些房屋,以后在那里收购药材。两处房屋同一时间动工。”
月娘和裕叔听得目瞪口呆。
愣了半晌,月娘小心翼翼地问:“阿宇,同时建这许多的房屋,哪来的银子?”
“银子的事,母亲不必担心。这趟去省城,我们做成一笔生意,赚了一大笔。”
赵世宇转头看李画敏,两人会心而笑。做的这趟无本生意,赚得不少呢,足够两处建房使费。月娘怔忡地看眉来眼去的李画敏和赵世宇,除了惊愕还是惊愕。没有人注意到,一直沉默的裕叔,变得更加的黯然。
因为赵世宇忙个不停,月娘和裕叔不好拿成亲的事来烦他。月娘和裕叔暗地里商量,等建房之后赵世宇有空时,再提成亲的事。
月娘猜测,家里新近赚的这大笔银子,要么跟李画敏的法术有关,要么与李画敏那位有权有势的姨父有关。月娘不敢再提修缮私塾的事,悉心照料三个孩子,指挥下人操持家里家外的活儿。
建房的吉日到,赵家所在的小山坡上登时一片繁忙。
有小鬼什刹帮忙,极大地缩短了建房的时间和花费的资金。比如说砍果树、铲杂草、挖宅基地,只在一夜之间便完成;在大池塘上平整出两亩宽的大场地,别人家最少得花一二十天,赵世宇只需请人在大池塘边用大石头砌出一垛厚实的墙,第二天便出现一块两亩多宽平整而且夯过的大场地,更叫月娘和裕叔目瞪口呆的是,原先生长在大路边的梧桐树、九里香、玫瑰等花草都摆放在大场地上,根部包裹一大团的泥;赵家购买的青砖碧瓦木材,赵世宇只叫人付过银子就离开,这些东西第二天会自己长翅膀飞到长乐村或桃源镇赵家建房的地方。这些怪异现象,自然引起外人的议论,起初月娘和裕叔还小心翼翼地掩饰,说是晚上加班赶工,后来发生的事实在无法用“晚上加班”的话来解释,便都学赵世宇的样,用“无可奉告”一词相对了。
赵家请来建房的人有近百人,村里、镇上同时开工,按照事先设计的图样施工。虽然请有专人负责监工,赵世宇仍是不放心,时常到建房现场察看,村里、镇上两处跑。
眼见赵世宇渐现瘦削,李画敏心疼,吩咐厨子时常炖上滋补的汤,等候丈夫归来。当赵世宇一身寒气走进家门时,必有下人捧了热水来恭候,李画敏亲自捧了热气腾腾的汤水送到,笑意盈盈地劝说趁热喝。热汤到了肚子里,赵世宇是从里到内浑身都暖烘烘的。李画敏劝说赵世宇不必时常察到建房现场察看,她坐在暖烘烘的铜炉前,通过小鬼什刹留意建房的进程,让赵世宇即使坐在家中对建房的状况照样了如指掌。赵世宇慢慢减少到建房现场,有话吩咐时只叫顺子或强子跑腿传话。
十二月上旬,赵家在长乐村、桃源镇的建房工作结束。
次年正月过,赵世宇请人进一步修葺村里、镇上新建的房屋,又命人从各处买来奇花异草,点缀新建的东西两个庭院。
阳春三月,李画敏带领孩子们站在宽阔的灰沙大庭院里玩耍,放眼四望:三座并排的庭院精致典雅,大庭院边成排阁楼式的房屋清雅大方, 大庭院外树木葱绿鲜花绽放,儿女稚声稚气的话语平添了几许的情趣。
呵呵,这种日子,不枉姐穿越来一遭。
294。夫人,厉害!(上)
赵家同时在桃源镇、长乐村大兴土木,在外人眼里可谓是银子花得似流水。羡慕的人,不过是赞一声赵家风水好祖坟冒烟,保佑儿孙富贵;也有嫉忌的,便想从中浑水摸鱼捞些好处。
建房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就有人故意挑唆专管伙食的买好菜回来,趁帮赵家干活的时候改善生活,李画敏和赵世宇知道了没有在意,不过一笑置之。后来,有人到赵家干活时身后有小尾巴,借口说家里无人看管带小孩子来噌饭,也有人将剩饭剩菜打包带回家给妻儿吃。赵世宇担心带小孩子来影响干活,叫顺子去传话不准带小孩来,李画敏又出主意,规定了每人每天的伙食费用,并将饭菜分到个人,至于是自己吃还是打包回家,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有个师傅砌墙时不小心砸伤了脚,赵世宇命人送这个受伤的师傅回家,不仅包揽了医药费,还另外送十两银子接济他。在当时,到别人家干活受伤只能自认倒霉,没有主人家负责医药费的,赵家这样做,一是李画敏受到前世影响,认为那师傅属于工伤,赵家应该负责医治他;二是赵世宇同情这个师傅生活拮据,忆起过去的艰难心有所感,乐意帮助这个穷困的倒霉人。
可是,赵家的善举,却让一个负责管理彩绘梁木、雕琢门窗的小管事产生错觉,认为赵家银子多得无处花,自己不捞些银子来花实在是罪过。彩绘梁木、雕琢门窗的活完毕时,这个小管事虚报五个师傅,又将干活时间添多三天,如此一来他就额外收入了五十两银子。
李画敏听小鬼什刹说了此事,气得将手中的杯子重重一放,恨恨地骂:“好呀,到赵家行骗来了。”
姐过去到陈家、大伯父家、胡家骗银子,是小女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小管事敢到赵家来骗银子,是活得不耐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