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眉倾城 >

第7章

红楼之黛眉倾城-第7章

小说: 红楼之黛眉倾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俟采恚饧父鲆棠镆趺窗欤�
安姨娘将黛玉如此也就不说了,只是道:“老爷房中今日来了人,竟是不让我们在里面伺候,又是男客,姑娘来了怕是也不方便进去,到不如先去耳房歇会子。”
看着黛玉略有倦意,安姨娘体贴的说道。安姨娘侍奉林如海也是有近十年的时间,却无所出,如今看着黛玉自是多了几分喜欢。偏生黛玉从来不和人亲昵,对待人都是冷淡,所以安氏也不敢太过亲近。
“姨娘费心了。”黛玉淡淡说道。
安氏忙就伺候着黛玉到了林如海院子的耳房里。黛玉坐下来,有小丫鬟捧了茶过来,安氏忙就接过来要亲自伺候,黛玉乃道:“姨娘且歇着,这些事情就让丫鬟们做吧。”
安氏忙道是,却也只是立在一边,并不曾坐下,黛玉也知道这是规矩,因此也不多言,只是捧了茶,一边撇着上面的茶沫子,一边打量着安姨娘。
“一走好几年的时间,回来也不曾和姨娘好生叙叙,姨娘这几年可好?”安姨娘看起来如今眼角也是有细碎的皱纹了,还记得自己走的那一年,安姨娘倒是比现在年轻许多。
“托大姑娘的福,这几年还好。”安氏回答的也是中规中矩的。
不过黛玉心中也清楚,安姨娘这话倒是不假,安姨娘素来就是个省事儿的,从来不争不抢,这性子要是搁在荣国府,只怕是被人生吞了去,好在自己家中倒是有规矩,就算是安姨娘什么都不争,却也没有人去欺负她。
“只是姑娘在外,也不知道过的好不好,我就是个姨娘,原也没有我多嘴的道理,只是还是想问姑娘一句。”
“倒是让姨娘操心了,只是在外那有什么好不好的,不过是过日子罢了。”黛玉淡然笑着说道。
黛玉回答了这话,两个人倒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场面就有些冷了。半晌,黛玉问道:“姨娘可知今日来找父亲的是什么人?”
“我不知,只是远远瞧着是两个人,一个大约是二十五六岁,另外一个不过是十五六岁的样子罢了。后来又问了显儿,只说好像是京城来的人,旁的就不知道了。”
黛玉因听是京城来的,倒是有些诧异,这般时候京城来人?莫不是皇上任命了新的盐课御史?但是如果是新官到来,应该不会这样静悄悄的进府。到底是谁呢?
紫鹃在一旁听了,暗想这会不会是林老爷私底下找来的人,以便安置姑娘?
“紫鹃,你去看看显儿是不是在外面,要是在外面的话,问他一声可知道些情况。我觉得身上有些乏,就先回去了。”
“是。雪雁你好生伺候姑娘歇着,姑娘身子弱,本不该熬夜的,偏生昨晚上高兴,累着了,这会儿好好歇歇才是。”紫鹃笑着说道。
紫鹃何尝不知道,黛玉累倒是其次,要紧的是在这边和安姨娘无话可说有些压抑。
送走了黛玉,安氏忽然就对着紫鹃福身行礼,紫鹃这可急了,虽然说妾室确实没有地位,可是终究是半个主子,自己如今的身份毕竟是一个丫鬟,怎么能当得起姨娘的礼,忙就托住安姨娘说道:“姨娘这是何故,竟是折煞我了。”
“这一礼原是为了我家大姑娘才给姑娘行的,我知道,姑娘这几年在荣国府没少帮衬我家大姑娘,我是个姨娘,也没有别的本事,就只能给姑娘行礼,略表自己的心意。”安氏微笑着说道。
这安氏原是书香门第的女子,只因为家世没落,生活无以为继,才到了林家做姨娘,故而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虽然话不多,可是心中未尝就是没有计较。
“伺候姑娘原是我的本分,姨娘很不必如此。”
“姑娘是个聪明人,想来也能看出来,我家老爷只怕是时日不多了,只等着老爷去了,姑娘怕还是要回荣国府去的,虽说那边是我们家姑娘的亲外祖母亲舅舅,可是毕竟也还是寄人篱下,行事总是不便,姑娘是那边的人,还请姑娘周全一二才好。”
紫鹃能看出来安姨娘确实是真心实意说这一番话,竟不是骗人的,忙就笑着说道:“姨娘安心,这是自然的,不消姨娘吩咐,紫鹃也会这般做。”
“这是我进府的那边老爷赏的,如今就给了姑娘,以后怕是也再见不着了。”安姨娘从手腕子上脱下来一个羊脂白玉的镯子要给紫鹃。
“这东西我万万不能收,姨娘还是好生收着,总归是老爷对姨娘的心思。”紫鹃忙就推脱:“只是紫鹃不明白,姨娘说的以后再见不着是什么意思?”


014 安姨娘殷殷嘱托 林黛玉扶灵苏州2
更新时间2013928 12:07:21  字数:2200

 “这东西我万万不能收,姨娘还是好生收着,总归是老爷对姨娘的心思怎么好随便送人,倒是辜负了林老爷。”紫鹃忙就推脱。
“原也没有什么好辜负不辜负的,姑娘只管收下吧。”安姨娘说话,脸色倒是有些暗淡。
“紫鹃不明白,姨娘说的以后再见不着是什么意思?”紫鹃觉得安姨娘说的这话有些奇怪,所以问道。
“老爷已经说了,等过了十五就放了我们几个姨娘出去,终究是比做了寡妇的好些。虽然说我们几个没这个想法,可是老爷的令,哪里有不从的道理,不过就是这一两日我们就要出府了。”说着话,安氏叹息一声。
老爷对几个姨娘原是没有一点感情的,自从太太去了这几年时间,竟是从不曾去那一个姨娘的房中,如今竟要放了出去,就是连他的未亡人也不愿意让几个姨娘做。不过老爷说的何尝是没有道理,趁着还年轻,要是去了外面不一定还能找个知冷知热的人安生平淡的过一辈子,何苦守着。
紫鹃倒是一惊,难怪今日数次见到安姨娘在姑娘面前欲言又止,想来是想说两句告别的话吧。不过这林如海也着实奇怪,如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转念一想也算是明白了,等林老爷去了,这几个姨娘只怕是日子才可怜,到时候不过就是任人欺凌罢了,倒是不如早些放出去,说不得还能过些好日子。
“姨奶奶还年轻,老爷如今放了姨奶奶去,原也是为了姨奶奶的将来打算,是希望姨奶奶以后能有好日子过吧。”
“谢姑娘宽慰,希望借着姑娘的吉言,我真的能过上好日子,只是我这样的人好日子又有多少?紫鹃姑娘,我也快走了,这东西你收下,算是留给姑娘也做个念想。”安氏还是坚持要把镯子给了紫鹃。
紫鹃这会子倒是恍然大悟了,这镯子原不是给自己的,倒是给姑娘的吧,安姨娘只盼着姑娘能记得自己一点儿。这倒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自己不妨就收下回头给了姑娘也好。因此紫鹃没在推辞,只是谢了安姨娘收下。
又说了几句闲话,紫鹃告辞去打听事情不提。
“你说是京城来的人,好像还是从宫里来的?可知道什么事儿?”黛玉听紫鹃打听回来的消息说道。
“显儿说他也不知道,只是客人刚进去的时候,他听到了一字半句的,后来就被老爷都打发出来了。”
黛玉暗自想,父亲连显儿都打发出来了,可见这事儿是不打算让很多人知道,却不知何故,不过父亲自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还是不要打听了罢。
“你可知道今日琏二哥哥可在府中?”
“琏二爷昨日就和老爷告假,说是有些事情要处理,这会子都还没回来。”说起这话,紫鹃还是有些看不起贾琏,作为晚辈,大过节的不在长辈面前,倒是不知道去了哪里,终究是不成体统。
看着紫鹃脸色有些气愤,黛玉反而笑了,只是细声细语的道:“你也不必气愤,琏二哥哥不在倒是好。”
只怕是现在来的人,爹爹也是希望琏二哥哥不知道的吧,父亲多年以来一直谨慎,许多的事情都是不会让别人知道,琏二哥哥在府中,总是多有不便。何况中秋佳节,父亲更希望和自己独处罢。
听了黛玉的话,紫鹃恍然大悟,如果这人是因为林老爷的一些决定才从京城而来,林老爷最想避开的人怕就是贾琏了。紫鹃再想起来前日来的云嬷嬷,只怕不像是姑娘说的那般,如不然早几年就该送到荣国府去,何至于巴巴的跑这么远的路到扬州。如此极好,对姑娘的将来自己也是安心多了。
从八月十五以后,御史府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却也都不打眼。贾琏还是一如既往来来往往的,十日倒有九日不在,这倒是让林如海安心多了。
转眼已经是九月,萧瑟的秋风乍起,只是让人透心凉。这段时间林如海遣散了府中的一些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三位姨娘和不少的丫鬟婆子。因走的时候每个人都厚赏了些银子,又免了赎身的钱,众人无不是感恩戴德。不过出了府门一个个倒是有些不忍心,如今眼看着这个家就要败了,当真有些不舍得。
紫鹃雪雁和新来的丫头以及黛玉身边的婆子又得了林如海不少赏赐,仔细算下来,有婆子说,最近这段时间的赏赐竟是比一辈子几十年加起来的还多。
紫鹃暗自猜测,林如海之所以这样大手笔的打赏,想来也是知道府中这些家私将来未必能到了黛玉手中,倒是不如所赏赐一些给黛玉身边的人,换的一个忠心。
黛玉眼看着父亲不过是几日时间,更加用心的守着父亲,只是终归是生死有命,到了九月三日这日巳时,林如海带着对女儿的不舍得萧然而逝。
眼看着父亲去世,黛玉当时就哭的晕过去了。贾琏忙着人伺候黛玉,一面又以表少爷的身份安排府中的事情,还要给荣国府报信,可是忙的不得了。
不过林如海生前已经有妥善的安排,身后事一件件的倒是井井有条,贾琏这厢也好生奇怪,除了林姑父之前交代清楚给林妹妹留的好些体己东西,诸如书籍笔墨字画收拾头面等物品之外,林家其他的东西他倒是全部接手了,中间也无人出面干扰,一起都很顺利。之前诸般打算倒是都做了无用功。
只是林如海生前就说的十分清楚,林家在苏州的祖宅是不能变卖的,也已经安排好了人看着,只等着黛玉将来长大后处置。又有几个庄子也是单独留给黛玉的,只说是已经找了人帮着黛玉打理。
贾琏因拿了不少好处,所以这些事情倒是也没有过于强求,就顺着林如海的心思罢了。
整理好了林家的家当,折合算下来竟值六七十万之数,这还不算五六个庄子。这可算是不小的一笔家产,贾琏可是开心的不得了,只是碍于是林如海的丧期,值得做出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罢了。
乍听婆子说起这数目的时候,紫鹃有些惊讶,记得书中虽然不曾说的十分详细,可是好似也隐约提起,荣国府从林家拿回去的总有一二百万,如今怎么才这么些?莫不是老爷将许多东西都转移了不成?
不过到底经历这些以后,黛玉坚强许多,从头到尾尽心尽力的料理了父亲的后世,有扶了父母双亲的灵柩回了苏家老家安葬。


015 安姨娘殷殷嘱托 林黛玉扶灵苏州3
更新时间2013929 11:40:55  字数:2079

 等诸事全部料理妥当,贾琏这才知道,林家的下人许多都已经被林如海赏了恩典脱了奴籍,如今林如海丧事已毕,众人也不再留下来听贾琏的调遣,所以都辞了黛玉各自而去。不过短短一二日的时间,偌大的一个林家只剩下聊聊不多的几家人,这是林如海留给黛玉将来做陪房的几家子,如今的契都搁在黛玉这里。
黛玉在林家祖宅的闺房躺着,因想起父亲母亲都去了,单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所以暗自垂泪,雪雁紫鹃在一旁只是宽慰,就有丫鬟来说柳氏来了。
黛玉知道韩子山和柳氏的儿子早年就中举做官了,想着如今是来辞别自己的,连柳妈妈都要走了,所以更加伤感。
却不成想,柳氏进来的时候却是抱着一个大盒子,倒是很沉的样子,黛玉疑惑。柳氏乃解释说,这是老爷留给姑娘的东西,说是等姑娘启程去京城的时候让自己转交。
黛玉打开来,里面是一摞子银票,几张单子,其余就是一些各式各样的小金银锞子。
“老爷说,以后姑娘过日子,少不得是要手中有些钱,所以才为姑娘预备了这些金银锞子,姑娘过年过节的时候拿着赏人极好。银票都是通票,京城也能取,为了避免招人注意,有二十张一百两一张的,还有两张五万两的。这几张单子有太太嫁妆单子和我们家的一些故交好友,老爷让姑娘都知道些人家,说不得将来能帮衬姑娘一二。还有姑娘将来回京之后的表礼土仪等老爷也是都预备妥当了,如今就在老宅里,只等着姑娘上船那日一并搬上去。”柳氏仔细的对黛玉说了。
黛玉着实不曾想父亲居然为自己想了这么多,着实是费了不少心思,可怜天下父母心。
看着黛玉动容,紫鹃乃道:“老爷一心一意都是为了姑娘,姑娘万不能伤心从而伤了身子,若是姑娘有一点半点儿不好,老爷就是在九泉之下怕是也不能心安。姑娘的孝心,老爷太太早已知道,就是我们也是看在眼中的,却不知最大的孝心就是好生过日子让老爷太太在泉下安心。”
“紫鹃姑娘说的是,姑娘去了京城可要好好的保重自己,那一日要是不顺了就回来,我们老两口帮姑娘看着这座宅子,好歹总是能守着过日子。”柳氏也忙帮衬说道。
“妈妈是说你和韩总管要在老宅子里?”黛玉有些意外。
“老爷原是让我们去跟着韩瑜好生享福,可是我们到底不放心,所以求了老爷,自愿在老宅子里守着等姑娘长大。若是姑娘将来出嫁了,我们二人自是去和韩瑜一家子过日子。姑娘尽可放心,老爷私下里给了我们一个小庄子,虽然不大,可是要养活几个人,修缮这座宅子尽够了的。”
“若是如此,我也就能安心了,只是苦了柳妈妈要在这里,竟不能去和儿孙团圆。”
“不妨事,如今韩瑜已经调任到了金陵府做了知府,要是有时间,我们花十天半个月过去看看也是便宜的。倒是姑娘,以后只身在外,可万万要注意。老爷给的这些银子,放妥帖了,有道是财不外漏才是真理。”柳妈妈担心这些银子要是被人见了,只怕是也会没了。
“我晓得,柳妈妈放心吧。”看了匣子,黛玉就已经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小面额的都是让自己零碎使唤的,两张五万两的怕是要让自己防身的吧。
黛玉让雪雁去把匣子放在箱子里,这边自己只是和柳氏说话:“我明日就要启程去京都了,再见柳妈妈也不知道是那个年月了。柳妈妈万望保重自个儿,要是这边生活艰难,早点儿去找韩瑜才是。”
柳妈妈看着黛玉有些难过,也知道黛玉担心的是什么,忙就笑着说道:“姑娘很不必如此,老爷生前已经和林家族人说好了的,这边这宅子我们守着是断没有问题的。姑娘若是想我了,我这把老骨头有时间自会去京城看望姑娘,最不济,韩瑜进京的时候,也能让他媳妇去看看姑娘是否安好。”
说了些话,柳氏看着天色已经晚了,想着黛玉路上辛苦,所以告辞回去不提。
黛玉想着从此就是孤身一人漂泊,这一夜竟不能安睡,只是辗转反侧到了天明。
一早收拾妥帖,贾琏那边已经着人来催促启程。来来回回从林家祖宅搬东西到码头也废了不少的时间,但是黛玉和一众丫鬟婆子的东西就拉了几车去。
黛玉到了码头的时候,竟有不少的人来相送,黛玉原是不认识,只是这些人倒寻了个婆子前来回禀黛玉,原来是林家的族人,虽然一个个看起来不是豪门大院里出来的,可是气度却也是不凡。
待见了面,互相厮认一番,这些人不外就是黛玉的婶娘嫂子姐妹们。黛玉虽则从小都不曾见过,可总是一家人,一一说了话,又觉得都十分和善,倒也感觉亲热。众人原想着黛玉乃是大家小姐出身,只恐看轻了自己,到不曾想黛玉说话的时候如此和气,竟是让她们有些相见恨晚,一个个只说是将来有机会必定去京城见黛玉,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