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洪荒封神之云落千川 >

第27章

洪荒封神之云落千川-第27章

小说: 洪荒封神之云落千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獐鼠为妖。这般相助人族,二族嫌隙未免又稍减几分。
  
  烈山尝遍百草,带回五谷的种子,命众人播种。可此时众人渔猎畜牧已成习惯,如何能够转变为农耕?烈山无奈,唯有亲自动手。他以铲松土、播撒种子,渐渐发觉铲子翻覆过来功用更大,故而将铲加深变窄,发明了锄。
  
  锄头一出,各种农具便纷繁而至。烈山传播五谷,使人果腹,功德万千,故以神农为号。神农居帝位,谦和从谏,爱民若子,天下皆服,尊为共主,位与伏羲齐。
  
  农耕文明渐显雏形,私有财 
 37、天地二皇 。。。 
 
 
  产开始增加。神农想了个法子。他寻了处地方,称为“市”,作为世间以物易物之所。是时世间未有贝币,私产亦少,神农之法大有裨益,故而天下推广。不久之后货币出现,商品交易初步形成。人类文明步入正轨,神农的使命亦将尽了。
  
  这日,神农制作出五弦琴,却不敢弹奏,只说天命已尽,欲找寻继位之人。是时老子、女娲、伏羲降临,命人族搭祭坛、告天地,封神农为地皇,与伏羲一道在火云宫中修行,不得有误。
  
  神农无奈,只得草草传位。众臣子认为神农之子有乃父之德,可为天下共主。如此世代相传七世,足有一百余年。当时在位的人界之主,是为炎帝神农的直系子孙,姜榆罔。
  
  姜榆罔承炎帝之位,虽有薄德,却当不起人界共主。时间一久,未免有些蠢蠢欲动的部族。其间又以九黎部为最。姜榆罔虽有心征讨,可奈何九黎族人肉身强悍、力大无穷,自己族人早在农耕文明之下便的疲懒,又如何能将九黎部落一口吞下?此事不了,炎帝终究要寝食难安。
  
  碧游宫之内,云霄终于结束了被监管的状态,再度驾临世间。云霄虽不明白通天的真正意图,可她却知晓截教日益壮大,已引起阐教的不满。元始一直在谴人寻找最后一位圣皇,企图抢在老子面前,将帝师之位收入囊中。
  
  云霄望了一眼火云宫,感受着二位圣皇的气息。里面没有他。地皇神农乃是东方苍龙之化身。不过神农既然不是他,那么他必定是人皇轩辕!人皇……人皇……为什么会是人皇?人皇将来可是要有四妃十嫔的!
  
  云霄咬牙,在老子与广成子之间思量半晌,终于肆无忌惮地释放着自身气息,遥遥面向老子的八景宫。老子微眯的眼睛缓缓睁开,命玄都盯紧了云霄。通天思量半晌,决定不去插手人教之事。老子对他已是颇有微辞,况且三皇终要入了人教。
  
  云霄长长吐出一口气。当初她不愿求通天收他为徒,也是避免为自家老师平添烦恼。云头一收,她悠然降落在古老的姬水之畔。
   

作者有话要说:史载:(神农)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后临魁六帝都称炎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




38

38、公孙轩辕 。。。 
 
 
  白衣临身,轻纱覆面,姬水之畔少女缓步行走,细细感知那熟悉的气息。怀里小钟暴躁万分,在白色光茧里左右冲撞,几乎要脱离云霄而去。云霄轻轻按了按怀里小钟,忽略掉周围异样的目光,一步踏进部落里最精致结实的小木屋。
  
  屋内一对青年男女愕然。
  
  云霄微表歉意,目光落在青年女子怀中那啼哭不止的婴儿身上。紫光萦绕,阳气充盈,分明是个方才出世的小小孩童,却已有了不俗的宿命。云霄上前将婴儿抱入怀中,感知到混沌钟分明安息下来,却仍旧掩饰不住那股欣喜。
  
  婴儿停止啼哭,依稀感知到那缕魂牵梦萦的气息,模糊的视线无法辨清来者容颜。小小软软的身体依偎在云霄怀中,安静地睡了过去。
  
  “少典,附宝。”云霄周身散发出肉眼可见的缕缕仙气,“此子与我有缘,不知……”
  
  强大的威压自四面八方传来,云霄一挥袖,为怀中婴儿抵挡了那股压力。少典、附宝二人早已伏地叩拜不止。少典身为部族首领,那能不知有仙人来到。云霄微蹙了眉头,心底却着实松了一口气。
  
  来日人阐截三教鼎立,看你西方还如何能够谋算东方!
  
  来人长身玉立,广袖深衣,却是元始首徒,广成子。
  
  云霄掩过眸中的笑意,向来人盈盈下拜:“竟是师兄到来。云霄有礼了。”
  
  广成子轻轻“嗯”了一声,向少典提出要收他儿子为徒。少典望了望云霄,踌躇半晌。云霄言道:“既是广成子师兄到此,云霄也不来抢这功德。还请师兄收他为徒,以正门楣。”
  
  广成子听到“以正门楣”四字,眉头深深皱起,一股更为强大的威压肆无忌惮地释放,饶是云霄准圣修为,亦要跪地不起。云霄抬头望了广成子一眼,唇角微微一翘。
  
  “既是如此,我夫妻二人代小儿谢过仙长。”少典迅速下了决定,“今后小儿公孙轩辕,便为仙长座下弟子,还望仙长多多照拂。”
  
  广成子满意,只说公孙轩辕年纪尚小,待长大一些,自己便来传授道法,就此飘然离去。云霄将怀中婴儿送回附宝怀中,追上广成子,再行大礼:“云霄见过大师伯,大师伯圣安。”
  
  广成子瞥了一眼云霄,恢复了老子模样,对云霄说道:“你好自为之。”
  
  云霄心下微微怅惘,称是,又望了满世界找寻人皇的真正广成子一眼,送走老子,重新回到了附宝那里。
  
  方才云霄一走,公孙轩辕便不肯安睡,复又大哭不止。附宝哄他不得,大是烦恼。云霄轻叹一声,将公孙轩辕抱起,让他安安静静地休息一会。附宝一见,免不得要请云霄留下。云霄望了少典一眼,亮出百年前人间医女的 
 38、公孙轩辕 。。。 
 
 
  身份,在姬水之畔顺利地住了下来。
  
  史家言道: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云霄自认见过的聪明孩子不少,可能聪明成这样的,绝对是天怒人怨。
  
  才会翻身,便已经可以稍微学着大人发声;才刚刚坐稳,便吐着清晰的单字缠人讲话;待学会了爬,便要终日出门看这看那,自畜牧渔猎到垦荒播种,乌溜溜的眼睛扫过一样,便有数不清的问题砸过来。
  
  附宝究竟是普通的人族女子,少典亦是终日忙得脚不沾地的部落首领,如何抵得了这般纠缠?故而帝师授业之前,云霄全面接掌了启蒙工作。
  
  每每看着公孙轩辕,云霄总有一种心安的感觉。并非昔日的缱绻闲适,却是一份心静如水的悠然。她甚至有些期盼公孙轩辕不要长大,封神之祸亦由得它去,只要这般波澜不惊清逸宁和,便好。虽然会没来由的想起太一,那种痛彻心扉的心冷之感却在一丝一毫地减退,心境打磨得愈加圆满。
  
  可人皇究竟是人皇啊……
  
  来日人皇驰骋沙场,逐鹿天下,教化万民,泽被人间,岂是她所能阻拦的!
  
  云霄轻轻抚摩着散发暗金光芒的屠巫剑,伸手抱过一边研究磁石的公孙轩辕,一道白光划破小小手指,殷红的血滴落在剑身之上。
  
  屠巫剑刹那间光芒大涨,与公孙轩辕隐约间起了应和。云霄双眸微合,身后显现出凝成实质的功德金轮,一束最纯净的功德金光打向屠巫剑,细心洗刷着滚滚业力与煞气。公孙轩辕好奇地托着小脑袋观望,不时伸手摸摸剑身,感受着那凌厉霸道的剑气。他隐约觉得这柄剑与自己有着莫大关联,有如最真挚的战友一般亲密。
  
  业力已尽,煞气不存。功德金轮黯淡许多。云霄面纱之下的姣好容颜失了血色,低低喘气不休。
  
  “云霄姐姐……”公孙轩辕伸手抚上云霄前额,“你看起来很不好。”
  
  “我没事。”云霄抱了公孙轩辕,伸手召来那块磁石,轻声说道:“天下人皆以北斗、北极诸星识北,却不晓此石亦可指北。磁石多在岩中取得,放置的时间久了,便会失却功效。”她将磁石捏碎,以仙术滤去杂质,制成磁针,虚空托起,让公孙轩辕动一动。
  
  公孙轩辕好奇地戳了一戳,针尖换了个方向。公孙轩辕一放手,针尖便稳稳指向了北方。云霄压抑住那股大汗淋漓的感觉,将磁针捏得粉碎,低声说道:“莫要让他人知晓。此物尚未到达出世之机……”
  
  公孙轩辕应了,又听得云霄说道:“为帝者,当因德、量才用人,虚怀若谷。必要时……”云霄低头望了公孙轩辕一眼,后者正认真地看着她,“必要时,可采取 
 38、公孙轩辕 。。。 
 
 
  些非 常(炫…书…网)手段。”譬如征战,譬如联姻,譬如制衡。
  
  公孙轩辕“哦”了一声,感知云霄紊乱的气息,心下一阵担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回云霄要教授自己一些新东西,都会有些异常状况出现。他私下里问过父母,见多识广的父亲告诉他,如曦医女很有可能在对抗某些无法对抗的东西。譬如,天道。
  
  少年初长,岁月如梭。
  
  老子化身的广成子终于肯驾临凡间,将一些初等道法传授给公孙轩辕。云霄这些年教了他一些呼吸吐纳的法子,又寻了些灵药为他锻造筋骨。公孙轩辕虽属人族,体质却与一般地仙无二。老子教了几年,觉得够了,便撒手不管,任由公孙轩辕继续他该有的使命。
  
  人教教主传道,截教门人自然要回避。
  
  云霄得空,将通天教主所传道法从头到尾巩固了一轮,为再次进阶牢牢打下了基础。孔宣不知何时跑了过来,依旧是先前的模样,为她挖挖草药,拣拣灵根,顺道交流一些修道心得。他二人修为相当,几番交流下来俱受益不少。孔宣几度顿悟之后找了个地方闭关,只说不斩恶尸绝不罢休。云霄听罢也只微微一哂,由得他去。
  
  公孙轩辕还是将云霄找了回来,用心讨教医女之师“歧伯”的医术。云霄非但将自己知道的解说了一便,还亲自找到了那位神秘的歧伯并将其带回。公孙轩辕讨教医术的同时发现族人因农耕而变得疲懒,便取玉为兵,制弓铸剑,时常亲自带领族内男子训练,借以提升体能、增强战力。他怀德天下,声名大起,姬水之畔近年来便多了许多依附的小部落。
  
  如此动静,自然瞒不过那位天下共主,而今的炎帝,姜榆罔。
  
  姜榆罔虽闻公孙轩辕之名,却并不服气。反倒因为麾下许多小部落纷纷依附于公孙轩辕,不将他这位炎帝放在眼里,对公孙轩辕有些不满。公孙轩辕虽服天下共主,却并不唯炎帝之命是从,反倒时时违逆、处处革新,一反炎帝推崇的温柔顺从之态,以凌厉果敢称雄,威临天下。
  
  古蜀有一族,名为西陵;西陵有一女,是为嫘祖。
  
  是时中原入蜀,有褒斜、金牛、米仓三道。公孙轩辕谴使拜见西陵族长,求问蜀中登天建木,顺道探听西陵一族的缫丝之法。北方各族此时虽能以植物纤维替代兽皮,勉强制衣裹体,却远远不如西陵族人缫丝养蚕之妙。可惜西陵族不肯透露半点口风,昔日更是将炎帝使者也挡了回去。公孙轩辕不过一个部族首领,如何能够得到这等机密?
  
  公孙轩辕不得其法,也懒得深究。他已经找到大挠、隶首、伶伦、仓颉等诸位臣子,开始了新一轮文明进程。
  
  当时人族仍是结绳、堆石以 
 38、公孙轩辕 。。。 
 
 
  记事,来来去去也就这么几个年份。去年、前年的事情还好办,可十几二十年前后,又该如何做数呢?公孙轩辕遂命史官大挠察天地之气,探五运之行,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基,制甲子,六十年一轮,是为道家六十元辰。如此一来,年份便清楚了许多,总不至于将十五年前与十六年前弄混了去。
  
  大挠作甲子,隶首可也没闲着。昔时神农创造了“市”,以为交易之用。而今货币渐通,如何交换却成了麻烦。公孙轩辕一声令下,隶首便得解决这个难题。他首先想到了数。而后又以数为基,创出度、量、衡,正天下之货币,利货物之交通。如此一来,公孙轩辕辖下的“市”,自然比炎帝属地之内的集市高明了许多。依附公孙轩辕的部落越来越多,隐约间有了与炎帝分庭抗礼之势。
  
  关于公孙轩辕的臣子伶伦,《吕氏春秋》是这么说的: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锺之宫,适合;黄锺之宫皆可以生之。其记载因年岁久远,固有不符之处,可制乐之艰辛却是半点不假。伶伦制律完毕,又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全音律。公孙轩辕虽不是全才,可用人之道却比先前二位圣皇高明得多,只三位臣子,便几乎要将炎帝的风头尽抢了去。
  
  此时登场的是仓颉。
  
  结绳记事的不便之处在于,绳结过于简单,难以述尽世事。一次不小心,竟令公孙轩辕与姜榆罔的一次谈判崩坏。仓颉心下不安,于山林荒野中驻留数载,尽观山岳、鸟兽、指掌、林木的纹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创造出最古老的鸟迹文。文字形成当日,天地哭、鬼神号,为仓颉泄露天地之密而悲愤万分。而后天降粟雨、世尊史皇,仓颉之功恩泽万代,象形文字流传人间。
  
  炎帝终于坐不住了。
  




39

39、今生前世 。。。 
 
 
  姜榆罔终究做了数十年帝王。他见九黎部为乱,公孙轩辕又深得天下人信服,有熊部战斗力一天天增强,来日未必不是另一个九黎,就想了个鹬蚌相争的法子。他找来使者前往公孙轩辕处,以天下共主之名命他征讨叛部。
  
  姬水潺潺,巨木浮于其上。公孙轩辕一手按巨木,另一手执了玉刀削割。玉质柔软,没削几下刀刃便不再锋利。公孙轩辕抚摸着粗砺的刀锋,眉头深深皱起。
  
  雪色衣角轻轻拂过,一柄铜刀递了过来。公孙轩辕顺手接了,在木头上削了几下,锋利而坚硬的质感令他欣喜万分。他用铜刀又削了几下,方才注意到身畔来人,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木屑,一脸欣喜:“云霄?”
  
  云霄年岁不长,此时看来比公孙轩辕尚要幼小几岁。公孙轩辕不肯再叫她姐姐,直呼其名。云霄取回铜刀看了看,笑道:“这把刀还算可以。你这是要做什么?”
  
  公孙轩辕望着铜刀,目光凝重起来。如果可以大规模取铜代玉,那么兵刃的锋锐程度必定大大提升。他隐约有了一种直觉,天下要乱,而他便是这一切的终结者。
  
  云霄微微蹙起眉头,扬声叫道:“轩辕?”
  
  公孙轩辕回过神来,拿回铜刀再度削木,边削边说:“木浮于水,人却无法轻易入水。倘若入木于水,人处其上,定然可以自由行走于水中。”他将巨木圆面稍稍削平,自己站了上去。巨木晃了几晃,将他稳稳托起。
  
  “是个好法子。”云霄赞道,俯身按下公孙轩辕的一只脚。巨木失却平衡,霎时间便要翻覆。公孙轩辕吓了一跳,施术飞上半空。半圆半平的木头在水里沉浮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