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当家农女 作者:谢惟爱你(创世2013-11-13vip完结,穿越、种田) >

第52章

当家农女 作者:谢惟爱你(创世2013-11-13vip完结,穿越、种田)-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个早上的奋斗,大丫对二宝三宝十分满意,说实话,不是大丫夸,在她看来二宝三宝对于读书确实有天分,至少领悟力和记忆力是很强悍的,大丫这几个月陆陆续续的教了他们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些都是古代启‘蒙’的书,两个小家伙记得都**不离十,连很多字都会写了,这让大丫真的很惊奇。
  大丫在心里也想过,是不是有那么‘露’水的效用,毕竟她用过之后,神清气爽的很,不过也就是想想,没去琢磨,管他呢,二宝三宝聪明就行。
  吃了早饭之后,老孙头和大丫带着二宝三宝出门去了,出门的时候两个小家伙还特地专门的去照了一下镜子,看着比往常更可爱一些,这才随着高高兴兴的出门去了,看的老孙头和老孙氏哈哈大笑。
  “请问,李夫子在家吗?”老孙头敲着大门,没一会儿就出来一个小童子。打开门一脸疑‘惑’的敲着他们,“孙大爷,你咋来了?”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认识,老孙头笑着说道,“小笔,李夫子在家吗?我有事儿跟他商量一下。”
  小笔笑着打开门,领着他们往屋子里走,一边不停的说道,“孙大爷,你也是来找夫子的?这段时间找夫子的人可多了,里正叔叔也来了,……”大概是因为李夫子一家来这里的时候,受到孙家很多照顾,所以小笔对老孙头很热情。

  ☆、第九十二章 进学

  李夫子看到老孙头也很客气,“孙大爷,你怎么亲自来了?快坐,快坐!”亲自迎了老孙头坐下来。李夫子亲自教过孙家二郎和大孙子,对于他们发生的惨剧也很心痛,所以对于老孙头也很关心。
  老孙头呵呵呵的笑着,忙不及的招手,“李夫子,老头子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今儿是为了两个小孙子的开‘蒙’来的,您给看看,这两个小子够不够资格去书院读书,我瞅着两个小家伙都喜爱读书哩!”
  李夫子连连点头,“二宝三宝两个人也有六岁了吧,六岁也该到了启‘蒙’的年纪,我先来问问。”
  “二宝,三宝,你们有大名吗?”二宝瞧了一眼大丫,大丫暗暗地点头,二宝这才有礼的说道,“回夫子的话,我有大名,名叫孙浩。”三宝也朗朗的说道,“我小名叫三宝,大名叫孙然。”
  李夫子点头,两个孩子不错,至少不怯场,看到他这个夫子能朗朗大方的对的上话,这就不错,又循循善‘诱’的问道,“孙浩,孙然,你们知道去学院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二宝点头,“回夫子的话,我知道,到了学院就该好好奋发的读书,不应该做别的事情。”说完三宝揪着小指头补充道,“去学堂还可以学做人,大姐说了,学堂教的东西可多了,我们要好好学!”
  李夫子没说什么,不过看他脸上满意的笑容,老孙头和大丫才不觉得很紧张,李夫子这才继续的问道,“你们在家里识过字?读了书吗?”
  二宝点头,三宝回道,“回夫子的话,我和二哥在家里读了三字经还有百家姓,大姐教的,现在都会背了,还会写上面的字。夫子,这样我们可以进学堂了吗?”
  二宝三宝眼巴巴的望着李夫子。
  李夫子没有当场表态反倒是对三宝的话颇为好奇,对着一直跟在老孙头身后的大丫问道,“想来这应该是大丫姑娘了,没想到大丫姑娘还能在家里教孙浩孙然识字,真是令人惊奇。”
  可不就是惊奇吗,在村子里,能识字的人本来就少的可怜,至于女人那更是只是孙家出了两个(一个老孙氏,一个大丫的娘),没想到大丫这丫头竟然还能教人,怎么不令人惊奇。
  大丫微微站了出来,行了个礼,大方的说道,“见过李夫子,我是大丫,其实我也是跟着我家人学了几个字,在家里无聊就教二宝三宝一些字,夫子真是夸赞我了,我担待不起。”
  李夫子微微笑着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点头示意,转头对着二宝三宝说道,“这样,孙浩你给我背一遍三字经,孙然背一遍百家姓,没关系,不要紧张,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二宝先信心勃勃的背了起来,老孙头和大丫都期望的看着他,直到二宝把三字经一字不漏的背了出来,李夫子捋着短短的小胡须这才‘露’出了笑容。三宝见状也背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磕磕碰碰,不过接到大丫鼓励的眼神,也一鼓作气的把百家姓都背了出来。
  李夫子满意的点头,笑着说道,“孙大爷,你家的孩子都是读书的好料子,孙浩孙然年纪虽小,不过悟‘性’却大,这才六岁的虚岁,就能把三字经和百家姓都背出来,不错不错,这样,过两天就是学堂正式开学的日子,那天,孙浩孙然两个人都来学堂吧!”
  老孙头喜出望外,高兴得不得了,不过还是谦虚的说道,“农家的孩子哪是读书的料子,这两个孩子都是他大姐教的,我呀也奢望二宝三宝能够有什么大的前程,只望他们能够跟着李夫子学些字,懂得做人的道理就心满意足了。”
  李夫子哈哈哈朗声大笑,“孙大爷真是过谦了,像孙浩孙然小小年纪就能下心思来读书的孩子,在这里可没有几个,大丫放心,我一定好生教导孙浩孙然,不说保证他们出人头地,但是识文断字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老孙头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从李夫子家里出来,二宝三宝刚刚一直紧绷着小身子现在立刻松懈了下来,蹦蹦跳跳的走在了老孙头和大丫前面。
  老孙头显然很高兴,跟在后头还哼起了小调,大丫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心里也是极为高兴,二宝三宝能够得到李夫子这么高的评价,她能不高兴吗,二宝三宝可是她手把手的教出来的,夸二宝三宝比夸她还令人高兴。
  “二宝三宝,慢慢走,咋蹦蹦跳跳的哩,往后上学了,可不能这么冒失,要稳重!”大丫眯着眼睛跟在后头叮嘱。
  一回到家里,老孙氏就迎了出来,虽然她嘴上说不赞同两个孩子去读书,其实心里也是关心的紧,这不,嘴巴张张合合的看着老孙头又看着大丫,一时之间还想不到问什么好。
  大丫走到她身边,挽着她的手笑眯眯的说道,“奶奶,二宝三宝过两天就可以去上学堂了。奶奶,你可不知道,李夫子可喜欢他们哩,还说他们是读书的好苗子。二宝三宝争气的很,在李夫子面前都不‘露’怯,把百家姓和三字经都背了出来,可了不得了!”
  大丫故意夸大着语气,老孙氏紧张了一下午的情绪这才放松了下来,脸上虽然笑的不明显,不过语气却是实打实的高兴。
  “既然已经通过了李夫子的考核,那两之后二宝三宝就去吧!”转头喃喃的说道。“明儿该去县里买笔墨纸砚了,对了,还得给二宝三宝买书袋子,还得买啥哩,……”
  老孙头和大丫相视而笑,都知道老孙氏就是嘴硬心软,其实她比谁都在乎二宝三宝以后的前途。
  第二天一大清早,大丫就被老孙氏叫了起来,大丫‘迷’‘迷’糊糊的爬起床,打开门,结果发现,好吧,一大家人都起来了,原来她是最后一个。
  二宝三宝难得去一趟县城,昨儿听奶奶说今儿要带他们买笔墨纸砚去,两个小家伙兴奋了一个晚上,这不,看见大丫起来,还不住的催促道。
  “大姐,快点快点,就你最慢了,我们还得坐大伯父的牛车去县城哩,大姐,快一些!”
  大丫一刷了牙洗了脸,二宝三宝就抓住她的手往外跑,正好看见大伯父赶着牛车往他家而来,牛车上坐着大伯娘和阿明哥。
  阿明正伸出手打算抱着两个小家伙,没想到二宝三宝一骨碌快速的爬到牛车上去了,等到老孙头和老孙氏也坐好了,一牛车的人就浩浩‘荡’‘荡’的往县城去。
  “阿明大哥,你现在跟着大伯娘学会了水煮和拉面吗?现在生意好不?”说起来大丫自从大年初一见过阿明哥,这还是第二次见,也不晓得他到底如何。
  阿明还是一如既往的内向,微微点头,说道,“还成,水煮‘挺’容易,拉面现在还掌握不了火候,现在生意‘挺’好的,人很多!”多余的话那是一句都没有。
  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性’子,老孙氏笑着说道,“阿明呀,不要着急,慢慢来,那个水煮和拉面可挣钱哩,这可是一门好手艺,陆家开了好几个酒楼买这玩意儿,听说赚了不少钱,我们比不了陆家,不过每日的进账对我们来讲,也是不错的!好好干!”
  孙大伯娘笑着说道,“可不是,这要搁在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每日能挣这么多哩,现在,呵呵呵……就等着给阿明找一个媳妇,抱个孙子,然后把摊子交给他两,我和孩子他爹就在家里带孙子咯!”
  大丫忍俊不禁,这阿明哥媳妇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哩,大伯娘就想到了往后带孙子,真是太强大了。看来阿明哥亚历山大呀。
  老孙氏也一脸笑容,“慧娘,你也别急,这儿媳妇,孙子,立马就有了,现在相看,相看好了直接就可以成亲,那过不了多久,孙子不就有了!”
  大丫见她们越说越高兴,阿明大哥那张脸红的都快成黑色了,一个劲儿的低着头,不由的好笑。
  “这到了冬日,水煮的生意倒是更好了,就是我们这儿没有菜了,只有大白菜,要是运气好一点,还能在街上买到一些别的,不过通常都是没有,大多客人也只能点一些荤的,少了不少的进账。”孙大伯娘话题一转。
  老孙氏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大白菜就不错了,对了,最近阿荣这孩子的铺子的生意咋样?自从我们没‘弄’水煮之后,也没咋去看他。”
  “可好着哩,生意比以前还红火。现在阿荣可是鼓足了劲儿挣钱哩,说是要给孩子挣家当!婶子,你说好笑不好笑。阿荣媳妇的肚子才不到五个月哩!”孙大伯娘哈哈打趣道。
  到了县城,老孙氏一手拉着二宝三宝就往书斋走去,书斋的掌柜的到没有用眼色来瞧人,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指不定现在的穷秀才,就成了以后的大官。掌柜的很圆滑,给人介绍的一般也都是客人喜好的,适合客人的。

  ☆、第九十三章 第一天上学

  这次也不例外,老孙氏大手笔的给二宝三宝一人买了一全套的读书的用具,还特地挑了一个据说是卖的最好的书袋。
  从书斋出来,二宝三宝笑的大大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两个人相似的离谱的‘露’出一模一样的两个小米牙,看起来真是可爱爆了。看的大丫都心痒痒了,这里要不是大街上,她肯定要上去他们的小脸上‘揉’拧一番。
  又去街上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一家人就回去了,一回到家里,二宝三宝下意识的就往外跑,嘴里还嚷嚷着,“二哥,快走,让狗子瞧瞧我们的泥人,这次的可是大将军。”“来了,来了,……”
  老孙氏眉头一皱,立马叫道,“去啥,找啥狗子,明儿就得开学了,你们还不赶紧看书去,明天李夫子问你们,你们要是答不上来,岂不是丢脸,进屋子看书去。”
  二宝三宝脸上的笑容还灿烂着,听到奶奶嘴里的话,两个人似模似样的对视着叹口气,二宝一副大人的口气,“三宝,回屋子看书去吧,明日要去学堂的!”
  三宝也似模似样的叹了一口气,叉着小腰说道,“好吧,谁叫我们明日要上学堂哩,哎,狗子就看不到我们的大将军了!”
  逗得老孙氏都嘿嘿大笑,说了句,“这两个小家伙,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
  第二天,大丫就是被二宝三宝翻身起来的声音吵醒的,难得孩子气的‘揉’了‘揉’眼睛,睁开眼看着两个正在折腾的小家伙,“二宝,三宝,起这么早干啥哩?”
  正在套衣服的二宝,头还没有从衣服领子出来,‘蒙’在衣服闷闷的声音传出来,“大姐,我和二宝要去学堂了,当然要早起了。”
  大丫帮二宝把衣服穿好,又转去一边给三宝穿衣服,冬天衣服是穿的一层又一层的,也难怪两个小家伙被衣服给难到了。
  “现在还早着哩,夫子都没有起来,你们起这么早干啥,二宝,穿好鞋子再下床!”
  二宝三宝穿好了衣服,就快速的往厨房走去,没一会儿,大丫还没穿好衣服,两个人又跑了回来,坐在了特地给他们做的小桌子面前,乖乖的一人拿了一本书,大声的朗朗读起书来。
  好吧,两个弟弟都这么刻苦,大丫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赖床了,就连厨房里的老孙氏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读书声,都不免‘露’出怀念又欣慰的脸色。有多久没有听到这好听的读书声了?
  第一次去学堂,老孙头本来打算送二宝三宝去学堂,没想到两个人拍着胸脯说道,“爷爷,不用了,我和三宝自己去,我们现在是大人了,要去学堂怎么可以要大人送哩,别人看见了会笑话我们的!三宝,你说是不是?”
  三宝严肃的点头,“对,爷爷,我们自己去,我们知道去学堂的路,爷爷奶奶大姐都不用去了。我们自己去。”
  说着,两个人就背着小书袋,书袋里大丫一人给放了一瓶热水,还有两本书,大丫自制的用针线缝好的一本本子,笔墨纸砚更是少不了的,还是很重的,也难怪家里人不放心。
  二宝三宝既然这么交代了,老孙头想了一下,还是没有带他们去,当然了,在后面跟着那是必须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二宝三宝背着小书袋蹦蹦跳跳雀跃的往学堂走去,没一会儿后面就跟着老孙头,接着心里难耐的老孙氏也跟着上去,最后,好吧,大丫承认她自己也很关心,于是垫后。
  看到二宝三宝进了学堂,其实也不远,从老孙家走路大概不到二十分钟,是第一次,家里人难免担心一些。
  老孙头老孙氏还有大丫三个人俱都趴在窗口,望着李夫子温和着给下面坐着的其他学生介绍二宝三宝,然后二宝三宝坐下来,接下来李夫子才开始教学。
  老孙头老孙氏大丫这才放心的回家去了。
  可是等到快放学的时候,老孙氏又坐不住了,不管这天气冷的很,一哈气就是一团白雾的,硬是站在门口盼着二宝三宝回来,看的大丫忍不住不住的劝道。
  “奶奶,二宝三宝知道回来的,又不远,这天气这么冷,你还是回屋子里歇着吧。要不,我在这里等着,你先回屋子去!”大丫被冷的忍不住的跺起脚来。
  老孙氏笑着摇头,推着大丫,“没事,你快回屋子去,免得冻坏了,快回去,女娃娃可得注意保暖,听话,我在这里等着,没事!”
  大丫见劝不住老孙氏,就在一边陪她,可是这也不许,没办法,只好进屋子里烤火去了。屋子里老孙头正烤着火优哉游哉的,见着大丫进来,笑着招手。
  “快坐下,可冷着哩,这老天指不定还得下雪哩,大丫,快暖暖身子。”见着大丫坐了下来,老孙头笑了笑,没一会儿却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大丫,不要去叫你奶奶,她就是这样,从你小叔读书,再到你大哥,这次到二宝三宝,她都是守在门口,盼着他们回来,这一晃都几十年过去了……”
  听着爷爷越来越低沉的声音,大丫心里难受的很,嘴巴张开,很想把陆淮告诉她的消息透‘露’给爷爷,可是又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是再一次受到伤害可怎么办,想着心里难受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孙头颓废感伤了一阵子,看见大丫难受的样子,苦笑了一句,“好了,不说这个了,我看来也是老了,老了老了就喜欢想着以前的事儿,不说这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