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75章

穿越晨光里-第75章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止。如此一来,大伯走了正途,大郎和三郎也学好,祖母再也不会伤心难过。这个,就是我们的孝道。”

“真正的孝顺,其实就是父慈子孝。父母抚养儿女是职责,有责任把儿女教育成材。儿女成材之后必须要报答父母的抚养,但是报答并不意味就必须任由他们决定自己的一生和生活。该孝顺的就孝顺,长辈做错了,及时指出来,让长辈有时间去改正。换而言之,晚辈做错了,长辈也要尽力的帮晚辈去纠正错误。如此一来,晚辈知礼,长辈懂礼。这才是兴家之兆!”

“说的好!”邹老爷子激动的为之击节。“以我不懂这些道理,也从没有人和我说过。今天听了这席话,觉得心里好象有一颗疙瘩被人解开了。由此可见,读书方能使人明白事理,古人诚不我欺啊。”

PS:

推荐一本好基友的书哦,医生文,作者对医术很精通,值得一看。

书名:医代风流

书号:2944125

简介:治绝症、解谜底、杀仇人,前世太后今生神医再掀风云,用医术、智慧与美貌,书写一代风流,奏响一曲传奇。

下面有直通车,可以直接点进去。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邹晨说孝劝家人

(晚上还有一更,各位亲不要走开哦!在此再次求粉红票票,谁手里还有?都送给我吧,只要凡是订阅我文的朋友,都可以投哦。免费滴!)

庄内小道上邹晨的一席话,让邹家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天地。

孝与不孝,做为晚辈应该怎么孝顺长辈,邹家小兄弟都深深印在了心底。每一个人回去之后,都深深的反思,以前做了什么,以后要做什么。

寅时之前,家里所有的男丁顶着黑眼圈匆忙吃了早饭便赶去了宗祠。

宗祠前面设一张案几,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用以记录修路各人的姓名。先到的早已经画过押,后到的则是勿勿的跑过去,一边赔笑一边画押。

老族长早已经坐在宗祠门口的床榻上,垂着头打着瞌睡,旁边守着两个里正的儿子一左一右看护着他。

令邹老爷子欣慰的是大郎和三郎虽然是一脸的疲惫,然而却是站在了宗祠前,就连邹正义也是早早的起了床,深怕耽误了时辰要被出族。

里正检查了一下名册,发现一个人不少,就连几个平时吊儿啷当的闲汉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在名册上摁了手印或是画了押。

他低声将老族长唤醒,然后请他主持仪式。老族长随口说了几句话,便宣布即刻开始修路,人群立刻在几个监工的领导下分成不同的小队往村东走去。

里正喊住了要往村东而去的邹家人,说道:“你家这几日盖房子,不妨事吧?”

“不妨事,”邹正达笑道,“任大师傅在咱庄那也是做惯的老人了,有啥活不用我说,他就知道自己去做了。再说了,家里还有丁启在家呢,要是真有解决不了的,还有二郎他们几个呢。”

里正听了这话便点点头,回过头让两个儿子抬着床榻回去,自己和几个族老一边走一边商量。

到了村东的工地上,早就有人连夜运来了几十车砖石。几个监工一人负责一个路段,领着一群男丁们带着工具先去修整地面去了。

族老们是不需要干活的,一来是他们年纪大了,只需要每日来工地巡视几次便行;二来。他们还要管着帐目来往,每日要拉多少砖堆放在何处,都是需要他们全局统筹。

而邹正达和邹正业。因为算得上名誉的族老,所以他们被分配了监工的职责。

男人们在修路,女人们并不见得清闲多少,女人在家里缝缝补补,而且还要做好饭送过去。甚至看到男人们累了,她们有时还会替自家男人去干活。有些人家经常是男人做上午的活,女人送饭来的时候做半下午,然后男人在路边随便午睡一下等醒了以后女人再回家。

若是有人偷懒,邹正达和邹正业便会拿出邹晨教的几句宣传话来鼓励大家,什么要想富先修路。路畅通百业兴;引凤先栽梧桐树,富裕首当修大路等等,庄里人听了这些顺口溜纷纷夸邹家兄弟编的好。

邹老爷子为了监督大儿子和两个孙子。特意要求全程跟着他们。他一直站在邹正义和大郎三郎的旁边,若是看到他们有偷懒的情况便是狠狠的用汗巾抽过去,虽然不痛却是极丢面子。

中午吃饭的时候,朱氏经常不能按照送来吃食,有时别人都吃完了饭。朱氏才姗姗来迟,甚至有时还会忘了送水喝。老爷子冷眼瞧了几日。便问邹正义和两个孙子,这样的浑家和母亲,你们不恼吗?邹正义本来就是没有做过重活,这几天累的腰酸腿疼,可是回家却吃不上饱饭,天天吃的都是糠菜要不然就是一些剩菜剩饭。这几天,马氏也不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每天新宅做好吃食,到了晚上总会送给马氏一份。这都是新宅商量好的,送给马氏肉食是为了离间马氏和邹正义,美其名曰因为最近肉食多,不敢独吃,几个孙子特意送给祖母享用。

马氏每天有肉有饼,吃的是不亦乐乎,而邹正义和两个儿子累了一天,却只能吃些残汤,这能不怒吗?所以回家后和朱氏也干了几架,只是没有打过。

邹老爷子又说道:“若是做的好,做的让我满意,便奖励一碗肉汤吃,若是做的不好,朱氏做甚你们便吃甚。”

等到朱氏再来送饭,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家法,请了两个妇人将朱氏摁在地上,结结实实打了五杖。

骂道:“男人和孩子在修路,每日累死累活,你在家里偷懒耍奸,做个饭都做不好,要你何用?明日起再不按时送饭,即刻滚出邹家庄。”打完了之后又当众数落朱氏的不是,将她躁的没脸没皮,恨不得地上裂个缝好钻进去。

到了第二日,果然按时送来了午饭,虽然还是糠菜和杂面饼,好歹是能吃饱了。

邹正义和两个儿子为了一碗肉汤那是拼上命了,就是因为邹老爷子说的那一句话。本来他们还不相信,可是有一天三郎做的仔细,老爷子到午饭的时候奖励给他一碗肉汤。大郎和邹正义坐在一旁看着三郎美滋滋的吃肉喝汤别提多嘴馋了。

于是邹家这三父子反而成了这一个小队里最卖力的人。

他们干活卖力,那些和他们一起干活的人自然不吝夸奖,每日将他们夸成一朵花似的,说他们干活卖力,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什么没给老邹家丢脸,夸得三父子心里美滋滋的。

若是偶尔有一天偷懒,邹老爷子的脸阴沉的能滴下水来,肉汤不给不说还一整天的数落和责骂。邹正义虽然脸皮厚,大郎和三郎虽然有些混不吝,然而到底是也曾经被人夸过啊,被邹老爷子这样数落如何能忍受?只能是第二天加倍的干活,以免再挨骂。

就这样辛苦几日,村东逐渐出现了一条青砖大道,可以并排过三辆马车,若是宽厢的大货车可以并排过两辆。那些在邹家庄等着看修路成果的行商亲手去量了路宽,量完之后欣喜异常。有了这条路,以后进货会更加方便,车辆的损耗也会大幅度的降低,降低损耗就是变相的减少成本啊。

乡里人自己修路是很节省的,和官府修路不同,官府修路主要是将黄土夯实,然后一层一层的往上夯,最终形成硬土地面,这样的地面若是修整好,可以使用几十年。但是这样造价非常的高。也只是官道才是这样夯。乡下人修路非常简单,就是先将土地夯实,然后将青砖摆上。用米汤和石灰灌进缝隙中,等过了几日再灌上一层上去。这样的路面,也可以使用几十年而不损坏。

在江南的小镇中,有些青砖地面已经使用了几百年看起来依旧没有什么损坏。

邹家庄所有的砖面上都有一个邹字,这样一来是防盗。防止那些无良的闲汉把青砖撬走去卖钱;二来也是告诉世人,这条道是姓邹的人修得。

眼见得一条笔直的青砖大道慢慢的往宛丘方向延伸,邹家庄所有的人,心里都涌起一股满足感和幸福感。有些参加修路的人回去之后对着孩子们说,你们将来估计再也没有机会去修路,老子把路都给你们修好了。但是你们一定会后悔的,因为你们没有参与到这场修路中去,看着自己双手建出来的大道。那种感觉,是万金不换啊。

一转眼,十月就要到了。眼见得这条青砖大道既将和宛丘的官道合拢,在最后的这几日,老族长通过几个监工的人宣布了一条令庄民沸腾的好消息。

族中宣布:此次所有参与修路的人。族里将会立一块碑树在村东的入口处,将他们的名字刻在碑上。以供子孙后代瞻仰。。

所有参加修路的人彻底疯狂了,能够把名字刻到碑文之上,受到子孙后代的瞻仰,这样的荣光,几辈子也得不到啊。等到老了以后,就可以带着孙子和重孙子站在碑前指着自己的名字告诉他们当年祖父我曾做了甚,那是何等的荣耀啊。

邹老爷子趁机又教训了邹正义和两个孙子,嘱咐他们,从此以后他们的名字便会立在碑上,以后若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族里可是有权力将名字划去的。单单只为了这一条,以后也得安生的在家老实务农,不可再出去胡混了。

邹正义和大郎三郎听了老爷子的话,低下头去,齐齐回答了一声是,虽然不知他们心里怎么想的,然而终究现在看起来比以前要好的多。不仅是他们,就连朱氏,现在也是每天按照送水送饭,有时看到邹正义累了还会偶尔帮上一把。

“哪能一天就改好呢?慢慢的改吧!”邹老爷子叹道。

村东邹家的新院成了村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新院同样被分成一个个小院落,每个院落里都有一幢漂亮的三层小楼,旁边两间全是两层半,下面可以做伙房或者书房,上面住人,最上面的半层可以贮藏一些东西。

三层小楼里有内楼梯,每一层都是一个大的套间,每一层都有一个厕所,厕所很简单,就是盖楼房的时候在墙角多盖出一个角,和西方所用的壁炉原理是一样的,将里面的墙面铺上瓷片,变得光滑,利于水的流动然后通往院外的一个粪池。邹晨原本是想的用铁管或者铜管做成圆柱,然后焊接在一起,可是找了几个铁匠都说如果做成圆柱子,那费工费时就大了,而且价钱也不匪,所以不得已就采用了壁炉的方式。这样的话就是将来再用铁管子做下水道的话,只需要敲开一个小口便可以了。

每一个楼房顶端都有一半是平台,一半是瓦顶,平台是用厚的楼板铸注而成,这样到夏天的时候便可以在顶楼纳凉休闲。

PS:

推荐一本好基友的书哦,医生文,作者对医术很精通,值得一看。

书名:医代风流

书号:2944125

简介:治绝症、解谜底、杀仇人,前世太后今生神医再掀风云,用医术、智慧与美貌,书写一代风流,奏响一曲传奇。

下面有直通车,可以直接点进去。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四更为读者加



邹家庄的人每天从新宅路过,看着小楼拨地而起,又是羡慕又是惋惜,羡慕的是邹家起这么好看的小楼,惋惜的是自家没有钱。

而那些行商,看到之后则是暗自惊讶,这房子还可以这么盖?新院四个小院背对背的两排楼房,楼房之间都有空隙以避免影响采光,而且前后都有大大的窗户,屋子里一点也不显得阴暗。这些窗户,将来都准备安上玻璃,只是现在玻璃没有生产出来,所以暂时的用窗纸糊上就可以了。

东边的小院也是同样的盖了四个相同的楼房,唯一不同的则是东边的院子比较大,留了一个大大的空地将来可以种些花草什么的。

其实这些楼房,很象某岛盖的小别墅,红色的瓦顶,青色的墙砖,但是却完全超出了当世人对房屋的普遍认知。

一楼是做会客室和堂屋使用,右面有一个小套间,左面是一个楼梯上到二楼去,则是被分成稍微小一点的房间,可以做主人的卧室,三楼则是可以做将来女儿的卧室,若是男孩则是可以住到主楼外面的二层半去。乌老六和李医士曾多次来院子观看,来看一次便满意一次,等到房屋盖好,他们再来时,除了满意只剩下满意。

想到女儿将来就住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房屋里,翁姑又和气,那日子绝对会越过越好。

任大师傅盖了这个新院子,又一次扬名了。凡是见过这个新院子的无不夸任大师傅的,都说他盖的院子既实用又美观,而且又能时时的走在别人的前面。这不。院子还没有盖完,他便在邹家庄接了一大堆的活计。

有好几家指名要求要盖成象邹家一样的房子,哪怕暂时没钱盖不成,也要把地基打成三层的,将来好往上接。任大师傅再一次乐的合不拢嘴,深深觉得这次把别的工地停工专心给邹家盖房子果真是没错。

路修好之后,又派人把守着封了几日,等到路上的灰汤确定都浸入了青砖缝中,邹家庄族里出钱,买了两挂一万响的鞭炮在村东和宛丘官道相接的地方同时放响。老族长由人搀扶着第一个踏上青砖大道。然后老泪纵横不能自已。这,这可是在自己的带领下才修的路,不说能青史留名。但是邹家世世代代都会记得有一位族长曾带领族人修了一条先人们都没有能力修的大道啊。

碑文则是已经请人去刻了,腊月后便会树在村东的入口处,以供子孙后代瞻仰。

邹晨和美娘的厨艺也在这一段时间突飞猛进的进展着,以往做菜只讲味道和份量,现在做菜则是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是美娘。由于年龄比较大,使用厨房的工具比较得心应手,所以她做的菜比邹晨更好吃些。

任大师傅和徒弟们真是有福,每天吃到这么好吃又好看的食物,恨不得在邹家盖一辈子院子。不负女夫子所望,任大师傅和他的徒弟们。每到一家便向主人夸耀着邹家两位小娘子精湛的厨艺,以至于邹晨年纪轻轻便在宛丘城内有了美名,不知有多少大户人家动了想和邹家结亲的心思。

房子终于盖好了。任大师傅和一众徒弟带着惋惜的心情离开了邹家,奔向下一个工地中。丁启和邹青华也告辞了邹家回了丁家庄。

柳氏和黄丽娘早已经把给乌倩的聘礼准备完毕,就是等着路修完好上门去送聘礼。

鲁妈妈按着约定好的日子到了邹家,先是对邹家的新院赞不绝口,然后又带来了一个消息和沈家送给美娘的小东西。沈家对美娘极为满意。又因为明年沈芳要考秀才,所以他们的婚期已经是一拖再拖了。家里人为了表示愧疚,经常会托一些去邹家庄的亲友们给美娘带一些小物件,有时是吃的有时是玩的有时则是一些绣品什么的,沈芳也经常会写信给美娘,美娘的字虽然不好看,但是为了能和沈芳写信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练字的。俩人虽然一年见不得几面,却并不陌生。

原来是那位公孙季,已经答应到邹家做管家,只是他只肯签两年的契约,若是邹家同意便可以见面先谈一次,若是满意便可以请了牙保和中人签契约,邹家便答应等过了几日去宛丘采买东西的时候顺便去见见公孙季。

鲁妈妈来的时候带得有吹鼓手和挑货人,邹家人便将给乌倩的各色聘礼放在了抬盒之中,一路吹吹打打的往乌家而去,为了展示特意绕了全庄一遍。

庄里的人看到给乌家的聘礼,便有那好事的特意跑到乌家先和乌老六说了一通,乌老六虽然早就知道,然而听了之后还是不免得意洋洋。

等到聘礼过完,两家又各自写了细贴子请鲁妈妈帮着看了娶妇的日子,终于定下了在十月十六成亲的好日子。

日子定好,乌倩便开始了紧张的备嫁,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很多东西都是来不及自己动手绣,只能是买些现成的。邹晨和美娘便先去了乌倩的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