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人-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
鸦片盛产于印度和小亚细亚,唐朝时已经流入中国,只作药用(见《辞海》)。明代曾经允许少量进口鸦片作为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鸦片前代罕闻,近方有用之者”。
清朝许乃济关于弛禁鸦片的奏章中也说。“乾隆以前,把鸦片当作药材,鸦片纳税入关后即交付洋行,兑换茶叶等商品”。
人们只知道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责怪当时在位的道光皇帝和咸丰软弱无能,却不知鸦片真正作为嗜好在中国普及开来是在乾隆后期及嘉庆时期。1780年(乾隆45年)和1796年(嘉庆元年)。清政府两次下令禁止鸦片,可知其蔓延泛滥之端。
也就是说,其实真正要说的话乾隆和嘉庆才是真正让鸦片在大清横行的罪魁祸首,他们一方面下了禁止鸦片的圣旨。但是一方面却不舀出具体的措施来,真是……至少人家道光皇帝还敢让林则徐来场‘虎门销烟’了,可是乾隆和嘉庆干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干。
《辞海》中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专门词条,解释为:“17-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对东方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事业的组织。1600年获得皇家特许状。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转向印度建立根据地。
《中国近代史》记载:1773年英国确立了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的政策。18世纪中叶起,建立在印度的统治地位,供应港脚商人大量鸦片,使其向中国走私输入”。
东印度公司是先在印度建立根据地后,才大规模从事鸦片贸易的,也就是说,它不可能于1600年就向中国输入鸦片。辞书讲的“18世纪中叶”(1750年左右)与《中国近代史》讲的“1773年英国确立了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政策”相符。没有任何记载提到“1600年”的说法。而且,国内大部分书籍资料中列举的鸦片输入数字也都从18世纪开始。这就意味着,以前的鸦片是零星进入中国(个人走私,并非有组织的行为),形不成多大危害,也引不起国家的重视。
那么,《辞海》中为什么又有“1600年的”说法呢,岂不自相矛盾吗?湘柔猜测,可能指的是将鸦片销售到台湾。据说中国人吸食鸦片的习惯就是从台湾地区开始的,那时疟疾流行,鸦片作为镇痛药非常有效。各国商人把鸦片贩卖到台湾也很有可能(但也是小额走私)。
1600年,属于明代万历年间,那时吸食鸦片似乎还只是宫廷的专利,民间没有人能用得起。台湾于1624年被荷兰人占据,1662年起又由郑成功父子占领(独立王国,不承认清政府),直到1683年才真正进入清政府的统治版图。而且清朝早在1655年就实行了海禁,“沿海不准片帆下海”,到1684年才采纳施琅的建议解除海禁(这期间好象不可能进行海上贸易),郑氏父子鉴于清朝的海陆封锁,鼓励人民下海捕鱼和贸易(这就有可能给鸦片贩子创造了机会),1689年英国才中止对台贸易。那时台湾不属于清朝,即使把鸦片贩到台湾,也不算输入中国本土。
况且,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范围很大(整个远东地区,并非专门针对中国),其业务项目也很多,主要有香料和纺织品,并非单纯经营鸦片。1780年该公司才获得孟加拉鸦片的专卖权――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它才有条件从事大规模的鸦片贸易,并把它作为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商品。在此以前,无论普通商人的小额走私,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零散贩运,都算不上习惯上所说的“对外贸易”,尤其谈不到什么“输入”《
br 》
就是因为出于对历史的熟悉,湘柔才大胆的将这一盘棋局布道了台湾。既然台湾的鸦片可以明确的查出是西方人干的,那么对于大清烟馆的幕后人,康熙会怎么想了?
大清目前是没有专门种植罂粟的地方的,而且湘柔查到十四阿哥他们开的烟馆在江南的货源也的确是从台湾那边运过来的。
康熙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皇帝,是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疑心重,容易阴谋论。毕竟站在最高的位置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势,同样也有着无与伦比的危险,有着这样的权势诱惑,谁不想把现在的皇帝搞下来,自己做到皇位上去啊。
面对这样的情况,康熙难道就不会想,十四到底在干什么?一边和西方人合作,用鸦片来控制官员和其他阿哥内宅的小妾,用鸦片来积累财富。一边又大势的拉拢兵部的人,和军事家族完颜家结婚,后院的女人无一不是满洲大族出生。
就是当年的太子的后院也不是全部都是满洲大族出生的女人,至于四阿哥之前后院全是汉八旗出生的女子,那是苦笑有意为之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太子的地位。
如今大阿哥、太子、八阿哥之前争得最凶的几个都被康熙打压了下去,还没等康熙松一口气,没想到十四阿哥又站了出来。
或许现在康熙对着十四阿哥的防备之心比对其他阿哥的防备之心更重吧!恐怕十四之前的隐忍,也被康熙阴谋论了吧!
想到这里湘柔笑了,不管事出于对历史的尊敬,还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湘柔都不希望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继承大统。
八阿哥是不错,但是大清现在可是外忧内患的时候,八阿哥的心或许是硬的,但是他刚刚登基就能收拾那些之前保他上皇位的蛀虫吗?不能!不但不能而且他还要大赏群臣,不然八阿哥就会被落下话柄。
而且八阿哥的出生也是一个永远也跑不掉的大问题。还有就是八福晋郭络罗氏她也是一个大问题,在外人眼里八福晋是八阿哥夺嫡的最大的帮手,但要真是到了八阿哥继承皇位的那一天,那可就说不一定了!
而是实际上湘柔心里对这位八福晋的某此做法很是不解,阻挠丈夫纳侧福晋,对府中的妾侍严苛冷酷,搞得自己成为京城里出了名的悍妇妒妇,连皇上都公开表示斥责,可她心心念念的夫君呢?却从没辟过谣或是公开为她争辩过一次,一个女人做到这个份上,还真是悲哀啊!
至于十四阿哥那就更不要说了,让九阿哥以后给身为弟弟的十四阿哥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湘柔想想都觉得恐怖。而且十四阿哥和四阿哥都是乖嫔生出来了,四阿哥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小气,那么他的亲弟弟十四阿哥了,怕是更加的小气吧!毕竟四阿哥好歹还受过挫折教育,可十四阿哥一直被乖嫔宠溺着。
其实有些时候湘柔虽然明白这些阿哥拼死拼活的争夺皇位的意思,但是却不能理解。
想想历史上的皇帝,也就是三种:昏君、明君和酱油君。
做个昏君还是不错的,每天过着穷奢极华的生活,但是死后去却要被很多人戳脊椎骨的,而且这一类人多少亡国之君。
明君,历史上的名声虽然不错,但是那真的是要将自己活活的累死呀!而且要是你早年英明神武,晚年干了什么坏事还要被人骂做:老不休。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酱油君,史书上的记载平平淡淡的,生活得也平平淡淡的,除了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也就和其他人差不多,而且无时无刻还有人在耳边念叨着:要做一个明君,不能做一个昏君,烦都烦死了!
所以呀!还是做一个王爷毕竟爽,即使再荒唐,也最多被史官记下那么一句话来。又有钱、又有权、又有势的多爽呀!
就在湘柔正yy的时候,李嬷嬷匆匆的走进来了!满天大汗的对着湘柔说道:“主子,张氏死了。”
湘柔挑了挑眉,是吗,她终于如愿以偿的死了……
、第九十三章 落下帷幕
人还能如愿以偿的死吗?
是能的。
这段时间的生活,对于张氏来说就是生不如死的日子。死,对于她来说竟然成了唯一的解脱之法,真是可笑又可悲呀!曾几何时,她既然混到这种地步,要死才能解脱。
张氏是不甘自己混到了这种地步,她甚至想不起来自己是哪里做错了!为什么在现代的那些小说电视剧中,那些女主一个个都混的风生水起,为什么轮到她的时候却是这些的下场了?
她现在还依稀的记着九阿哥对她说的话“爷,不是没有发现你的动作,只是你不是那么想进府吗?爷成全了你又如何,爷的福晋那么好,爷又怎么会看上你这种从那种地方出来的人,让你进府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监视你而已。你到真没让爷失望呀!竟然是十四派来的人,他倒是长本事了,连哥哥家的后院都要管着……”
九阿哥还说了什么话,张氏已经不记得了,在鸦片的作用下她已经神志不清了,有一些事情已经都记不清了。她想向九阿哥解释她不是十四阿哥的人,但是鸦片的发作却让她再也没有机会了。
鸦片!
她竟然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被人下了鸦片,张氏狰狞的笑了笑,她以为她用夹竹桃让万氏死就是高明的作法了,没有想到还有更加高明的作法,自己的阴谋跟别人的一比简直就死小巫见大巫。
她不甘心就这么死了,但是她更加恐惧这么生不如死的活着,于是双手颤抖的拿起了刀子……
等着湘柔赶过去的时候,张氏身边的丫鬟碧玉已经将张氏的尸体收拾好了,碧玉是九阿哥放在张氏身边监视张氏的。也就是通过碧玉,九阿哥才弄明白了他在张氏这里的‘激情’的原因。
可以想象九阿哥当时的愤怒,不管怎么样九阿哥毕竟骨子里还是那个阴狠手辣的毒蛇老九,本想着在之后的日子里找个借口让张氏暴毙,没想到竟然找出十四弟这条大鱼来。
湘柔没有上前,看着远处被披上白布的张氏。湘柔的心里怪怪的。虽然她之前将张氏防的死死地,但是对于这个同为穿越者的人看到她这样的死法,心里还是有一些不是滋味。这场内宅大戏终究以万氏和张氏的去世暂时的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样的结果或许不是湘柔的。但是却是湘柔意料之中的。
湘柔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平淡的说道:“按着府里的规矩,将她厚葬了吧!”张氏是九阿哥的女人中没有名分的。她的地位也就是一个通房丫鬟的地位,如果要是九阿哥喜欢她这葬礼可能要隆重一些,但是九阿哥对于张氏根本就是抱着玩玩的心情。现在张氏死了当然只有依着湘柔的意思了!
到不是湘柔小气到了要和一个死人计较的地步,而是皇家的规矩大,湘柔就是想将张氏葬的豪华一些都不行,只能让人给张氏买口棺材随便找个地方埋了。
“主子……”老九看着湘柔脸色有些不大好,关心的问道。
湘柔摆了摆手“没事,你吩咐下去,让他们将张氏好好葬了。毕竟她也服侍过爷一场的。”
“是。”
张氏的死,在九阿哥府里投下了一点涟漪。随后就消失不见了,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张氏死的真正原因。
李氏听到这个消息后这在绣帕子的手愣了愣,随后又面无表情的绣了起来,张氏是生是死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早在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生育的时候,她的心就淡下来了,没有人会比她们这些从小被家族训练进皇子宗室府里的小妾更明白不能有孕的影响了,无法怀孕,也就意味着,无论你之前怎么争,到了最后胜利的果实永远都不会属于你的。
其实到了后来李氏甚至有些庆幸她到了九阿哥府,至少在被家族抛弃的情况下,她还能靠着自己安安分分的表现,在九阿哥府安度晚年。
至于福晋,李氏笑完颜氏傻,甚至都准备好瓜子了,就等着完颜氏对上湘柔的时候,她搬着椅子,一边看大戏,一边嗑瓜子。
就算完颜氏把福晋拉了下来又怎样,就算福晋失宠了又怎样?董鄂?湘柔永远都是爷的嫡福晋,永远都是贝子府的女主人,而且福晋也不是个好对付的,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完颜氏,她这是去拼着命为他人做嫁衣。
李氏不是九阿哥这些女人中最聪明最有手段的一个,但是至从她将有些事情看淡了后,有些事情竟然看得更加的明白了。
福晋为什么会在这当空容忍张氏的胡作非为,李氏不信福晋不知道张氏的所作所为,但是她还是容忍了,目的是什么了?
李氏猜测怕是为回京以后皇上和宜妃给爷添人做铺垫吧!只有让爷下意识维护福晋,福晋才能在这后院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湘柔倒是没有李氏想的那么的厉害,她不过是顺势而为而已。
现在湘柔正忙着看新呈上来的瓷器。
这几年随着和西方的贸易增多,江南的丝绸业和陶瓷业是迅速的发展了起来。至于茶叶,二等以上的茶叶则被皇家几乎垄断了起来。
刘二家的呈上来的就是湘柔吩咐新开的陶瓷厂的陶瓷,但是和中华普通的陶瓷不一样的是,湘柔手中的这个陶瓷杯子质地轻盈、色泽浑然天成。
这不是普通的瓷器,这是湘柔特别吩咐下去,让人特别研发的骨瓷。
骨瓷就是以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骨瓷成品质地轻巧、 细密坚硬(是日用瓷器的两倍)、不易磨损及破裂、有适度的透光性、保温性、色泽呈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
骨瓷最早产生于英国,大约于1800年左右发明。后来骨瓷更是因为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历史上是宫廷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受到不少买家的青睐,号称“瓷器之王”。骨质瓷在经过一代代名匠之手后,逐渐成为世界陶瓷珍品。在现代骨瓷因为其造型独特、简洁明快,质地洁白而细腻,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贵族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
湘柔看着手中的骨瓷杯子,手感什么的,已经不输给她在现代花了高价买的那套红玫瑰骨瓷茶具了!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前虽然她也派了人在研究,但是一直达不到这种效果,只有这种效果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家瓷器名流千古。
“做的不错,等会儿去柳嬷嬷那里领赏吧!”湘柔赞赏的看了一眼负责这件事的柳管事。
“谢福晋赏。”
“作法什么都建立好了吗?你要知道这东西只要一出现后马上就会出现疯抢的情况,而且西方那里的市场可不逊于大清。”湘柔估摸着西方这会儿正是‘沙龙文化’横行的时候,这里所谓的沙龙其实就是小聚会而已,但是这样的聚会一边食材餐具都是很有讲究的。骨瓷前世能征服整个世界的心,现在同样也能再次的征服。所以西方那里绝对是大头,不能放过呀。
“回主子的话。主子就放心好了,作坊的工人在研究这个骨瓷的时候,奴才就安排人到全国各地有名的陶瓷生产地卖下了一些作坊。这个骨瓷的原料也不是很特别,就配方难确定出来,现在等着主子首肯了后,奴才就将配方发往各处的作坊,所以的作法云中起来,定不会出现断货的情况的。”
“嗯,柳总管办事我一项都是放心的。”湘柔在屏风后面微微一笑,柳总管是柳嬷嬷唯一的儿子,当年湘柔嫁给九阿哥,柳总管一家也是陪房,对于这个人,湘柔表示还是可以相信的。
“不过,但是延迟一下推出的时间。”湘柔想了想终究下定的决心。
“主子,这是……”
“上次茶庄的事,才弄的大张旗鼓的,这次等着我回京城将这骨瓷孝敬给皇太后皇上和宜妃娘娘后,你们这边再动。对了!你下去后给我找几个最熟练的师傅,让他们给我专门烧几套骨瓷茶具出来。”在现代骨瓷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