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一介匹妇 >

第159章

一介匹妇-第159章

小说: 一介匹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裕禄赞。”

贤宗皇帝缓了口气,笑呵呵说道:“哎呦,朕吓了一跳。这可是好事了啊,想必文贤已经采取行动了,说不定现在已经打起来了。”

“啊?”袁大人瞪大眼睛,“这军报刚到,皇上还没有指示,怎么可能已经打起来了?”这可是不小的罪名啊。

贤宗皇帝摸摸胡子,说道:“文贤在走得时候,朕已经给了她见机行事的懿旨。这裕禄赞的兵力很强,要是等到我们的恢复,说不定已经攻破了石门关。我们要是再想打回去,可不容易啊!这一点。我们可以想到,文贤也一定可以想到。”

“哦,原来如此啊!”袁大人恍然大悟,“野狼甸那里驻扎八万军队。加上负责后勤的,有十万之众。这要是把战线拉到石门关,是不是还需要增加兵力啊?”

贤宗皇帝想了想。点点头说道:“从青山县那里调集大三万大军,直接奔赴野狼甸。宣文武大臣进宫,真有要是商谈。”

一个时辰之后,主要的大臣全部已经到了。贤宗皇帝坐在龙椅上,把军报拿出来给大家依次传看。有人高兴,有人担心。那些武人高兴,是因为一打仗。那就有战功,升官的机会来了;文臣那边,就比较麻烦,像户部,要调集钱粮。十几万的军队。那颗不死小数目。

“各位爱卿,你们该如何看待吐蕃的内部矛盾?”贤宗皇帝沉声问道,脸上看不出高兴,还是不高兴。

袁大人是最先知道消息的,不假思索地站出来,说道:“上次吐蕃侮辱天朝,这次正是教训吐蕃,尤其是那个胆大妄为的裕禄赞。”

李大人也站出来,说道:“袁大人。此言差矣。裕禄赞不忠不义,背主求荣,囚禁吐蕃正统皇室人员,这样的权臣贼此,人人可诛!我们作为宗主国,自然要为吐蕃主持公道!”

袁大人配撇嘴巴。很是不屑。他虽然和李大人是好朋友,不过就看不上李大人既想要面子,还想要里子,一肚子坏水。刚才说了一圈还不是一个意思,好处要拿,里子也要。说句不好听的,这就叫做,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

礼部侍郎林大人和李大人同样是文臣,说话更是文绉绉的,站出来就是一通引经据典,之乎者也。那些文人还可以听得懂,但以袁大人为首的武人了解这些就有点难度了。

袁大人打断林大人的长篇大论,说道:“皇上,还请尽快定夺!”

“嗯,明日着急所有在京都的各藩国使臣,朕要当着众人的面痛斥裕禄赞的罪行之后,出兵。”贤宗皇帝的话算是给整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只不过林大人虽然同意出征,但不赞同占据石门关以西的地方,连忙说道:“皇上,长公主在刚才说的,以石门关以西为界,留有大宇朝的驻军,这有违君子之道啊?”

刚才还以为这林大人虽然啰嗦,但并不是很讨厌,但没想到这一开口就想让大家白忙活。平时袁大人没少和林大人掐仗,说道:“我说林大人,不要那个地方,我们忙忙碌碌去打仗,为个毛啊!”

“但这有违圣人之言。。。。。。。”林大人继续坚持要替吐蕃讨回公道,展现大国风范,但不能占领吐蕃的国土,要不然那不是和裕禄赞是一样的人了嘛!

“圣人之言要是能送来十几万将士的粮草,那就依你所言。笑话了,兄弟们上阵杀敌,到后来只能撒泡尿表明到此一游,什么都捞不到,这绝对是不行的啊!”袁大人平时就没好话,现在生气,更加没好话。

“你。。。。。。你。。。。。”林大人点着犹如鸡爪似的手指头,气得说不出话来。

袁大人摆摆手,抢白说道:“别你你我我,干嘛的是!你和别人讲圣人之言,但吐蕃人家和你讲圣人之言吗?我们凭什么白白帮忙啊。无利不起早,更何况我们十几万大军呢。再者这一仗打下来,这粮草非常多我们就不多说了。打仗就会有死伤的战士,抚恤金,这又是一大笔费用。占领石门关,不仅从军事上来看,还要从经济上看。我们完全可以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奖励军功,或者发给卖给自愿留在当地的士兵。这是一举好几得的事情,怎么可以不做。不要忘记了,前段时间,吐蕃的裕禄赞是何等的嚣张,林大人您是见识过了,侮辱我们长公主,侮辱我们大宇朝,难道就不能让他们付出点代价吗?”

林大人被说的牙口无言,憋得满脸通红。李大人见场面火爆,觉得不是那个事儿,连忙说道:“两位大人都是为了皇上分忧,现在各种利弊大家都说出来,自有皇上定夺,你们就不要吵了!”

“哼!”袁大人等着眼睛,很是不屑。

“哼!”礼部侍郎林大人更是不爽,不过有了台阶下,转身回到原本的位子。

贤宗皇帝劳游神在,面带微笑说道:“各位大臣说的有理,朕自有定夺,今日事情到此为止,明日再宣布结果。”

大臣们回去了,留下了李大人和袁大人,还有楚君杰。

“君杰,看来你这次还得回去啊,等这次吐蕃危机过去之后,你和文贤就可以回来了。”贤宗皇帝到了御书房,便安慰说道,毕竟楚君杰才回来没有多长时间,这就要去边疆,有点说不过去。

楚君杰知道皇帝这么说,是为了体恤臣下,所以作为臣子的更加应该尽心为朝廷做事。

“皇上,君杰随时可以启程,谢谢皇上体恤。”楚君杰沉声说道,“再说了,长公主一个人在那里,臣也不放心。虽然吐蕃士兵的战斗力不咋的,但也有十几万之众,不能掉以轻心。”

“嗯,你说的是!”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你明日一早就起程,劝阻文贤不要擅自离开大营!”

贤宗皇帝这么明显的暗室,楚君杰怎么可能听不出来皇上不希望铁幕青出现危险,所以很是理解,说道:“君杰知道该怎么做!长公主是个有分寸的人,微臣会尽力劝阻!”

“呵呵,其实朕刚才的话说了等于白说,要知道文贤的主意一样很正,才不管朕的命令呢。相信一有好的时机,她会比谁都迅速地跑到前线。”贤宗皇帝笑呵呵说道。

“长公主是个个性要强的人,自然不甘落于人后,而且她的当机立断,清晰判断局势的能力,几乎无人能及。微臣要恭喜皇上得此贵女,真是可喜可贺啊!”李大人摸着胡须,缓缓说道,适当地拍马屁。

贤宗皇帝很是得意,这可是他的沧海遗珠,上天垂怜,失而复得。

“嗯,上天垂帘啊!”贤宗皇帝感慨说道。

“皇上,既然长公主奏报说这夏达族愿意我们挺进石门关以西,那这些地方就是我们大宇朝的了。微臣知道那个地方地势相对平淡,可以作为梯田耕种,或者栽种一些山芋。那么多广袤的土地,只有军队住宅在哪里,不是很好。微臣建议抽调一些能力卓越的官员,进驻石门关以西,还有现在就可以卖哪里的土地,或者可以土地置换,让更多的百姓迁移到吐蕃。这样等我们仗打完了,那片土地已经被我们的人们消化了,就算吐蕃人想反悔,我们也不被动。毕竟我们先进的耕作方式,让吐蕃百姓吃饱了,日子好过了,他们也不会多做反抗。”李大人主管国计民生,这还没打仗呢,就开始大那片广袤荼毒的主意了。

贤宗皇帝很是满意点点头说道:“嗯,李爱卿说的是!那关东以西就作为大宇朝的一个府,叫做石门府吧。尽快着手去做吧。关中人口越来越多,分到的土地越来越少。就暂定关中一亩,换石门关五亩,另外还提供每家每户提供时间山芋作为种子。”

“是,微臣立即就去草拟一个折子,明日早朝讨论之后,就颁布实施。”李大人心里高兴,上次青山县是保家卫国,得到了一些俘虏和赎金,这次不仅可以得到这些东西,还有千里之地,开疆扩土之功啊。


正文 第两百九十五章 益处

袁大人站出来,请求说道:“皇上,微臣建议让周将军过去坐镇,配合长公主,君杰。因为到了前线,展战线会拉得很长,要是没有好的将领,会导致进攻不利。”

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好,那就这么办。这次吐蕃之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要让到手的石门府丢了。”

楚君杰从皇宫里回去之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召集人员,火速赶往石门关。

李文虽然千般不舍得,但也没有办法。老大还是前线呢,有楚君杰再,和老大一可以互相照应,别人她不放心。李文现在身体恢复了,操持家里,尽量不让老大担心。

想到之前的主意,开始研究香胰子,不仅有各种花香味的,还有一些男士用的淡雅肥皂。这个作坊一弄起来,生产出的东西,大受欢迎,日进斗金,不为过。

不过李文也没有忘记正事,就是铁幕青临走的时候交代的高度酒, 也提上了日程。制作出来的东西,专门卖给军队采购部门。这次宇彦德是写出采购军需用品。知道这个高度酒精之后,立即列入采购名单。当然云慧的超级金疮药,也采购了不少。

更令人可喜的是,古丽娘负责的一个千人纺织厂,找了一个大大的废弃的宅子。经过整修之后,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心制作出来的织布机已经安装完毕,每天可以织出很多精细的布料。用云慧调制的燃料上色,不管是棉布和丝绸,颜色鲜艳,花色新颖。吸引了各地的买家。不过大部分的丝绸和布料都被宇彦德通过海运,卖到国外去了。就像铁幕青之前说的,不仅可以做生意卖钱,还可以锻炼海军在海上的应变能力。虽然还没有回来。但相信只要安全回来,那里利润绝对是大大的好。

福伯去了江南余杭那里,准备弄一个更大的纺织厂。要知道裕苏杭可是丝绸之乡,技艺精湛,原材料收购也很方便。这些钱。他们几个人都有股份,还给贤宗皇帝两成干股。算是对他的孝敬。

当贤宗皇帝看到第一个月送上来的报表。上面还有给他的分成,瞪大眼睛。哎呦,居然有五万两,这一年下来就六十万两。这可以兴修很多水利工程,造福多少百姓啊。

贤宗皇帝抬眼看看恭敬站在面前的宇彦德,轻声说道:“彦德,这些钱不是压迫老百姓得来的吧?”

宇彦德很是惊讶,旋即笑笑说道:“父皇,哪有啊。这是织布厂和香皂厂这一个月的利润。这些都是合理的,没有强迫任何人。之所以赚这么多,是因为我们的东西好啊。等二十条上船回来之后,购买当地的香料或者一些珍贵木头,特产等东西。一去一回,会分到更多的钱。父皇,这些年来。励精图治,现在终于有了回报。如果这次商船的效果好的话,就改成一百条商船。为了避免海盗,我们用海军护卫。这样可以用海外贸易赚取的利润,供养海军。相信不出五年,我们的海军,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强大的海军。直达倭国,那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到时候,我们把倭人的东瀛岛屿,列成我们海外的另一个府!”

“呵呵,彦德好大的口气啊!”贤宗皇帝哈哈大笑,儿子有上进心,他很开心。

宇彦德笑笑说道:“父皇,这是我和大姐平时谈话的时候,大家一致觉得有这个可能,并且一直努力些。”

贤宗皇帝闪了闪神,微微叹息,说道:“彦德,你大姐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嗯,是的,彦德能力比不上大姐,所以以后会努力向大姐学习!”宇彦德谦虚说道,一点都不在意铁幕青的能力比他高。

贤宗皇帝见宇彦德这样,微微放心,自古一来帝王之心难测。他活着的时候,还可以照顾宇文贤,万一他百年之后,新的皇帝不待见文贤,那文贤不仅要大祸临头,而整个大宇朝也受到很大损失。一个经世之才的出现,不是说有就有的。

“彦德,你要记住,那是你大姐。她不会威胁到你的皇位,有她在,你身边就会有一个坚实的盟友。还有她不管能力多么卓著,将来都是要嫁出去的,你心态要摆正,要能容忍你大姐。一个好皇帝,不是说他有多大的才能,而是有一颗宽容的心,知人善用,知道利用各种权衡之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地好皇帝。”

宇彦德知道贤宗皇帝的意思,是在告诉她将来不要为难大姐宇文贤。

“父皇,您放心吧!”宇彦德点点头说道,“您的良苦用心,彦德都知道,一定会知人善用,宽于待人!”

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嗯,那就好。这次吐蕃之战,关系重大,粮草的征集和押运,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出现上次粮草被烧的情况。不仅损失了打量钱财,而且还差点误了军情。”

“是,父皇,彦德一定谨记!”宇彦德郑重说道,这可是父皇对他的信任啊,让他全权负责粮草。

从御书房里出来,宇彦德去了一趟惠妃的芙蓉殿。还没进去就听到了宇文婉欢快的笑声。

“咯咯咯!哈哈哈!”宇文婉正欢快的玩着手里的木头雕刻的小鸭子呢。

“彦德给惠妃娘娘请安!”宇彦德笑呵呵说道,“文婉,还记得我吗?”

“哥。。。。。。哥。。。。。。。”宇文婉聪慧的不得了,还没到一岁,已经可以会说一些简单的话。宇彦德经常过来,经常给宇文婉一些好玩的东西,所以宇文婉就记住了这个哥哥。

宇彦德很是喜爱地抱起宇文婉,笑呵呵说道:“小婉儿,乖不乖啊?”

“乖!”宇文婉抱着宇彦德脸就亲了一口,乐呵呵的。

“这是哥哥给你带的芙蓉糕!你最喜欢吃的。”宇彦德像是变魔术一样,从袖筒里拿出一盒点心。宇文婉从小就是个胆大的主儿,只要是她看着顺眼的人抱她,她都会在那个人的脸上留下哈喇子。

不过大家每次都哭笑不得,但又甘之如饴,证明很得大家喜欢。宇彦德虽然也有个侧室给他生了个女儿,但那个女儿胆子特别小,想和她亲近一下,都吓得哇哇大哭,哪有自己这个妹妹,欢腾的不得了,见谁都不怕。

“谢。。。。。。哥。。。。。。”宇文婉咧着只长了几颗的牙齿的小嘴巴,不时流口水。

“彦德,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啊?是不是文贤那里出事了?”惠妃这几天总感觉心神不宁,不免多想。

宇彦德怕惠妃担心,解释说道:“惠妃娘娘,文贤那里没事,只不过吐蕃内乱,裕禄赞把持朝政,吐蕃皇族请求父皇出兵为他们主持公道。”

“呀!”惠妃掩嘴惊道,“那不是又要打仗了吗?吐蕃那些人都不是东西,没事的时候,对我们大宇朝不理不睬,不时还挑衅一番;现在国家出现困难了,又开始伸手求助了。对于这样出尔反尔,得寸进尺的国家,就不要太客气。就算要出兵,那也要让他们大出血。”

宇彦德现在明白了大姐宇文贤得理不饶人,不吃亏的性子是遗传谁的了。

“嗯,这次我们驻兵石门关,等吐蕃内乱解决之后,石门关以西都是我们大宇朝的地方,叫做石门府。”宇彦德回答说道,就算他不说,想必不久之后,大家都知道。

惠妃点点头,想到了铁幕青在吐蕃,问道:“文贤会不会有危险啊?”

“父皇,已经让楚君杰带话,让大姐不要出战,所以大姐应该不会有危险。”宇彦德劝解说道,至于大姐会不会老老实实听话,那就不是他能保证的了。

“哎!别说这个了,以你大姐的性子,能是安分的主儿,不搅得吐蕃天翻地覆,决不罢休。这次去吐蕃,不让她打仗,比不让她练武一样难。”惠妃是铁慕青的母亲,对其非常了解,知道自己女儿的性情。

“呵呵!”宇彦德不好说,在边上讪讪说道。

“对了,惠妃娘娘,不就就有一趟押运粮草的车子准备去吐蕃,您有什么东西要给大姐捎去的吗?”宇彦德知道每次大姐出行,惠妃总会给她带很多东西,所以这次专门古来问这个。

“呵呵,之前该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