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一介匹妇 >

第92章

一介匹妇-第92章

小说: 一介匹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妃听了皇上劝解的话,心里说道:“其实这些我都知道,只不过想和他们多呆一会儿。”

“以后有的是机会,不说了,朕饿了,不知道惠儿这里有没有吃的?”贤宗皇帝岔开话题,不想让惠妃继续唉声叹气,他看着也跟着心情低落。(未完待续)


第172章 林家(一)

惠妃一听贤宗皇帝这么说,说道:“我也没吃呢,稍等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这里面有几块点心,你先垫垫肚子!”惠妃和贤宗皇帝之间就像普通的夫妻一样,除了在外人面前,惠妃称呼贤宗皇帝皇上;但只有两人的时候,惠妃只是你我相称。不同于一般嫔妃的称呼,贤宗皇帝感到很新鲜,就像当年在军营里和惠妃在一起的时候,很轻松愉快。
惠妃舀着一块芙蓉糕递到贤宗皇帝的嘴边,说道:“吃吃看,很好吃的。”
贤宗皇帝没有接下来,而是张开嘴巴,大大地咬了一口,顺便还舔了一下惠妃的手指。 “老不正经的!”惠妃被贤宗皇帝调戏地面红耳赤,捻起手指,在贤宗皇帝的脸上点了一下。
“哈哈!”贤宗皇帝被惠妃骂得哈哈大笑,除了母后,这天下还真没有哪个女人敢跟他这样说话。以前的王皇后,敬重的成分居多,在他还没有登上皇位之前,跟着他吃了很多苦,正是因为有了王皇后的帮助,他才能顺利登上王位;可是对于惠妃,那可以算得上心爱的女人,所以才能这么包容她,她的一笑一颦都能牵动他的心弦。
贤宗皇帝咽下嘴里的点心,秀琪正好已经开始上菜了。惠妃给贤宗皇帝布菜,边吃边说:“不知道慕青现在有没有吃饭?”
“惠儿,慕青已经十七岁了,知道怎样照顾自己,你就不要多担心了!”贤宗皇帝摇摇头说道,“她要是不会照顾自己,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十七了?”惠妃专注于这个词汇,转向贤宗皇帝说道:“皇上,我们的女儿都十七岁了,是大姑娘了,还没有婆家呢!”
“别一惊一乍的。朕的女儿不愁嫁!”贤宗皇帝信誓旦旦说道,“而且慕青这么好的人才自然会找到好的驸马。”
“说是这么说,但是有谁能像你这样容忍妻子舞刀弄枪的啊!”惠妃不着痕迹地夸赞了贤宗皇帝,以贤宗皇帝对惠妃的宠爱。这句话也没有错。惠妃想到这,又开始发愁。
见惠妃这么着急,贤宗皇帝也不卖关子,轻声说道:“惠儿,其实慕青好像已经有意中人了,我已经派人去调查,现在还不是很确定。所以没有和你说!”
惠妃听到贤宗皇帝的话,瞪着贤宗皇帝说道:“皇上,你怎么这样,慕青是你的女儿,更是我的女儿。这么多年来,我想念女儿,几乎要疯掉,你居然不和我说!你真是太过分了!”惠妃说完。便转过脸,不看皇帝。
贤宗皇帝非常后悔刚才为什么忍不住多嘴,惹得惠妃生气。现在惠妃都不吃饭了。还得要哄哄:“惠儿,这不是不确定嘛!要是确定了,我难道会瞒着你啊!”
惠妃低着头不说话,暗自生气,一张粉脸,气得红彤彤的。这样的惠妃不仅没有惹得贤宗皇帝生气,反而更加吸引他。
“惠儿,是这样的,那个男子叫关浩锦,是上一期科考的状元。余杭人士,关家是当地的世家大族,他是长房嫡子。父亲原是吏部侍郎,已经去世。这关浩锦只是经常和慕青通信,而且在青山县也比较关照慕青。这次去边关传旨的李公公说,这关浩锦还专门给慕青送行。还让贴身的两个护卫保护慕青一路进京。”贤宗皇帝把收集到的八卦消息,一股脑地说出来。
惠妃的面色这才好一点,问道:“状元?真的假的?一个状元怎么会在青山县啊?” “这关浩锦是个聪明的人物,自愿到底层做县令磨练自己,而且这次在青山县出力不少,很有魄力。只不过这关浩锦和慕青虽然有点好感,但现在貌似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我才想让人查查,一是去青山县,二是去余杭那边调查,一得到相关的消息,我一定告诉你!”贤宗皇帝好言好语说道,“不生气了?”
惠妃嗔道:“这还差不多,其实我们也不能只盯着这关浩锦一个人,还要多看看其他人。对了,我听说之前慕青之前在青山县有个未婚夫,后来那人考取功名,就不要慕青了,是不是有这事儿?”
惠妃一想到有人嫌弃她的宝贝,就气得不行,这都什么人啊,居然这么猖狂,不管怎么样,只要被她知道是谁,绝对会给女儿讨回公道。

贤宗皇帝一惊,他怎么没有听说,惊讶问道:“有这事?我还真不清楚,慕青这么好的女孩子,怎么会被人嫌弃;一定是误传。”
虽然嘴里这样安慰惠妃,但心里还是记住了,要找人查查这个事情,要是知道真有人嫌弃他女儿,后果一定让他后悔莫及。
惠妃点点头,暂时相信了贤宗皇帝的说辞。不过他们两个只看到铁幕青现在坚强光鲜的样子,没有看到铁幕青在铁匠老爹离开人世的时候,铁幕青的日子是多么艰难。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天大地大,又只有铁幕青一个人了,整日整夜被孤独包围,总在幻想着铁匠老爹没有去世。
后来和曲家母子两人相处,也是贴将老爹临终之前给她找的依靠。原本以为曲阳东是个好的,没想到去了京城一趟,就被富贵迷了眼,把铁幕青这个没钱没势的村姑忘在脑后,娶了大官的女儿。要是再知道曲阳东想让他们的女儿做小妾,会不会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啊!
李大人的府邸和铁幕青的忠勇巾帼府很近,和礼部侍郎是邻居,贺礼自然少不了。铁幕青根据收来的贺礼名单,分别写了感谢的的信件送过去。不过铁幕青的字不好看,只让宝大代笔。
当铁幕青的感谢信函送到林家的时候,林母正在看信,曲林氏进来了。
“母亲,您是在看什么呀?这么认真?”曲林氏笑呵呵问道,曲阳东的差事还要仰仗父亲,所以曲林氏经常回娘家。曲刘氏就算有意见,面上也不能说,毕竟什么都赶不上儿子的官重要。
林母舀着信,笑着说道:“这忠勇巾帼铁幕青也是青山县人士,和阳东是同乡。现在她可是京都炙手可热的人物,深受皇上恩宠,我看着哪天带着你一起去邻居家里拜会一番,加深交情,将来也好有个照应。这可是对以后阳东的仕途有好处,可得上心一些。”
林母还不知道曲家和铁幕青之间的关系,曲林氏之前只是和父亲礼部侍郎颠倒黑白地说了一通。看到母亲兴致勃勃地要去攀交情,心里很是不屑,说道:“母亲,你不知道那个铁幕青之前是相公家的邻居,是个孤女,平时都是婆婆接济她,后来看到阳东考取功名,赶着上来要做阳东的小妾。那次要不是我跟着回去,一定要成为当年的笑柄了。”
林母听了女儿的话,很是惊讶,女婿原来和铁幕青还有这样的渊源啊。只不过这铁幕青能做到大将军,武功高强,怎么也不像是依附曲家母子的人啊。那么刚强的人,赶着去做人家小妾,这个事情有点蹊跷。再看到曲林氏有点闪烁的眼神,浸淫后宅三十年,能把后宅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人,觉得不对劲,有必要偷偷把上次和女儿一起回老家的老人叫过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儿,你这话可是属实?”林母审视问道,一脸疑惑。
曲林氏抱住母亲的胳膊,撒娇说道:“当然是的了,女儿怎么敢欺您啊,所以我们和着铁幕青最好不要有什么交往,省得到时候尴尬。我们家相公大人有大量,不和她计较,谁知道这铁幕青会不会多心呢?”
林氏心里思索女儿的话,见她这么说,也不好再问,笑着说道:“你嫂子刚才还念叨你呢,你去看看吧!”
曲林氏点点头,笑着舀着礼物去看看嫂子侄子。
林母对着贴身丫鬟,小声说道:“你们给伺候的小姐的婆子金妈妈,李妈妈送信,让他们有空来一趟,不要让小姐知道。”
小丫鬟去送信,隔天这金妈妈和李妈妈便携伴而来。她们都是小姐的陪嫁,领着两份的月钱,一边是林府,另一份是曲府的。曲家的老太太吝啬的要命,要不是有两份月钱,日子可没法过。一听说林府老夫人有请,那才是她们真正的主子,赶紧抽了空赶过来。
以为马上是新年,一进来,林母就给她们发了红包,金妈妈,李妈妈两人自然对林母千恩万谢,感恩戴德。
“前年你们跟着小姐回青山县,发生了什么事?这铁幕青和姑爷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可得给我好好说说,不能有隐瞒!”林母施恩之后,立即沉下脸,开始盘问。
金妈妈当年可是被铁幕青削了光头,到现在头上用的都是假发,被人嘲笑了很长时间。一听这老夫人问话,非常气愤,抢着说道:“夫人,小姐千叮嘱万嘱咐不让我们说,怕您担心,伤了身体。” 



第173章 林家(二)

“不让你们说,你们就不说嘛!要知道你们不仅是小姐的陪嫁,还是我们林府的人,你们的月钱和卖身契可都在我这里。居然敢欺瞒我,是不是你们觉得到了曲家,我就奈何不了你们了,胆子肥了啊,嗯?”林母端着杯子,小口的喝了一口茶水,润如喉咙,声音虽然不大,但听得金妈妈,李妈妈两人后背汗毛竖立。

金妈妈,李妈妈两人赶紧跪下,求饶表忠心说道:“夫人,饶了我们吧,以后但凡小姐有什么事,一定会来汇报。这曲家的老太太真不是个东西,我们小姐姐一心一意对姑爷好,但是她整天给小姐添堵。”

“什么?”林母一听亲家为难女儿,气得要命,一摔手里的杯子,滚烫的热水洒在地上,还有一个溅到了铁两人的脸上,“她是怎么为难小姐的?快说啊!”

从来没听女儿说在曲家的事情,就算说也是报喜不报忧;想着曲家那一对孤儿寡母的,不会为难自家女儿,毕竟曲家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女儿的嫁妆。就凭那曲阳东的俸禄,连他自己的开销都不够,更别说一大家子了。

金妈妈本就是个能说的,在曲家受得气也很多,被曲刘氏收拾了机会,正想着怎么报仇呢,所以林母一问,添油加醋地说了曲家老太太怎么给姑爷准备通房,而且现在已经有了身子。。。。。。

林母气得面色铁青,好一会儿才说道:“这曲老太太原本以为她只是个乡下老太太,没想到小心思还不少呢。你们这次回去之后,就把那个通房的肚子搞掉,要知道你们小姐都没有身子,那些贱种更没有几乎来到世上。你们把这个舀回去,找机会给那个通房用上,一定不能自己动手,不要给别人留下把柄。”

金妈妈自然知道夫人给的是什么东西。赶紧接下来,说道:“老奴知道怎么做,那个**每天都会在屋里面放几枝梅花,到时候知道涂在梅花上。自然没人会想到。”

林母点点头,说道:“算你机灵,你们可是要仔细喽!那李妈妈你说说当年在青山下是怎么回事?刚才也挺你们说了,这曲老太太是个爱财的,才没有好心收留铁幕青呢!” 

李妈妈相比较金妈妈比较稳重一些,话也不多,想了一下说道:“要说这铁幕青可是个厉害的人物。听人家说,铁幕青原本已经和姑爷定下了婚约,而且一直打猎养活曲家老太太和姑爷读书。原本以为姑爷考取功名,衣锦还乡之时就成亲的。。。。。。”

“你们。。。。。。你们居然瞒着我,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和我说,难道你们等林家倒了大霉的时候,你们才说吗?啊?”林母气得浑身哆嗦,两个下人知道。她不相信女儿不知道。估计她们不说,十有**也是女儿交代的。

儿大不由娘啊,但是为了那个忘恩负义的曲阳东。至于这样嘛!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是个金枝玉叶,下嫁给曲阳东已经是很委屈了,现在还要被曲家母子这样作贱。在气愤的同时,也在气女儿没用,受了这么多苦,也不知道来娘家诉苦。

从此可以看出,这曲家母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仅欺骗了她的女儿,还做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

“金妈妈。李妈妈说的可属实?”林母阴沉着脸问道,声音里的冷气让金妈妈,李妈妈两人大气不敢喘息。

金妈妈之前被铁幕青削了个光头,虽然讨厌铁幕青,但当时她们打听到的情况的确是这样,连忙点点头说道:“是这样的。我们都蘀小姐不值!也不知道小姐看上姑爷哪点了!” 

这句话可是说道了林母的心坎里了,当时女儿哭闹着要嫁给曲阳东,老爷也是看中了曲阳东的才华,才同意。常言说得好,高嫁女,低娶媳,当时她不同意,但磨不过女儿,只好同意。但看看现在,曲阳东也就是个六品的翰林编修,整天只知道吟诗作对,有什么用。 

“你们两个回去吧,以后我有事会让人去找你们,回去之后不要和小姐说今天的事情,我稍后会有决断。”林母交代说道,“以前你们欺瞒我的事情,我不计较了,但如果你们以后要是再敢瞒着我,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把你们一家拆散了卖给人牙子!”

金妈妈,李妈妈是林府的老人,自然之道夫人的厉害,连连称是。

等两人走了之后,林母一个人盘算着该怎么办,看来老爷应该是不知道的。要是知道了,当时绝对是不可能同意把女儿嫁给有婚约的人。

等到晚上,礼部侍郎林大人在外面和同僚喝酒回来之后,林母端上了醒酒汤。等林大人喝了之后,吧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本还有点醉醺醺的林大人,立即醒酒了,站起来,用力的拍桌子,说道:“混账东西,居然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要是传出去,我林家还有什么颜面啊!”

“老爷,您可得消消火,不能气坏了身子。如果您要是气坏了身体,我们可要怎么办?女儿成亲两年了,还没有一男半女,也难怪曲老太太会给姑爷找通房。如果你要是气倒了,谁给女儿撑腰啊!”

林大人压抑内心的气愤,痛心疾首说道:“当年我听女儿和阳东都是说铁幕青硬是要做小妾,一直非常看不上铁幕青,但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是她们对不起铁幕青啊。没想到我悉心教导的女儿,居然为了一个男人,颠倒是非。。。。。。”

礼部侍郎林大人对女儿的行为非常失望,毕竟曲阳东是个外人,不知道曲阳东忘恩负义,有情可原,但是女儿可是他从小看到大的,是他教导无妨。子不教,父之过,他不能怨恨任何人。 

“那现在铁幕青正是鼎盛之时,我们要不要先去赔礼道歉啊,毕竟那时候铁幕青是个村姑,我们家不管事知道,还是不知道,一旦抖搂出来,都是我们林家仗势欺人啊!”林母担忧说道,现在铁幕青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得罪不起。只不过她现在还不知道铁幕青是长公主,要不然就不是在这里商量对策,而是吓得瘫倒在地。 

反观铁幕青那边,根本就没想到这茬。曲阳东,曲刘氏,曲林氏都是过往云烟,不是重要的人,铁幕青根本不放在心上。有对付他们的功夫,还不如多练练武功,或者想点法子,对不匈奴和倭人。

林大人颓废地坐在凳子上,想了一下说道:“这事情不宜声张,等哪天我找到铁幕青,我会跟她单独说明此事我们并不知情,希望能得到她的谅解。铁幕青那个女子,撇开张扬不羁的性子,应该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不会计较那么多的。”

“但愿如此吧!”林母可不这样想,以一个女人的角度,绝对恨死了那个抛弃她的那个男人。

林大人也跟着叹息说道:“刚才你也说了,女儿在他家里不好过,如果实在不行,就把女儿接回来吧。忘恩负义的人,不是女儿的良人。女儿回来之后,找个大夫看看,如果还能有身子,在考虑和曲阳东过一辈子;如果不能怀上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