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相逢未晚 完结 >

第46章

重生之相逢未晚 完结-第46章

小说: 重生之相逢未晚 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母平时对于冬有些严厉,但同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慈母,自从于冬去林墨店里上班后,每天晚上不管于冬多晚回家,她都会一直等到他回家了,跟儿子说完话才肯去睡觉。今天,她见于冬推开门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脸上一丝笑容也没有,当时就觉得不对了,旁敲侧击下,终于知道于冬跟刘梦涵分手了。

原本,她是不看好儿子跟娇娇气气的刘梦涵在一起,可现在他俩耍了半年朋友,他儿子在她身上少说也花了两三千,哪能说分就分,这世上可没那么便宜的事儿!亏得于冬没给她提,刘家一家合起伙来骗的他的事儿,不然指不定她现在就奔到刘家找他们算账去了。

于父老实巴交的几棒子打不出一个屁,于母却是地方上出了名的泼辣,尽管于冬再三说这事儿就这么揭过了,她一边答应儿子安他的心,转过身,天一亮她就去找林芝他们闹去。

尽管林芝觉得刘磊方方面面都配不上她,但是单从爱钱这一点来讲,他们两口子那绝壁的绝配!想从他们手里剜钱,简直比割他们身上的肉还难受!

林芝和刘磊平时精得跟啥一样,单从他们在偏厅的玻璃上贴报纸防备邻居到家里蹭吃,就瞧得出他们家跟邻居关系处得不好。再加上整个一条街上半数的铺面都是卖五金器材的,同行扎堆窝在一起,谁不巴望着谁倒霉?大伙早就看不惯林芝两口子外兼她两个女儿了——一个两个成天打扮的跟妖精似的,见个男人就发·骚,什么玩意儿。

夜路走了那么多,这次碰鬼了吧!尼玛,简直是太喜闻乐见了!

于是这天大早,北大街上出现了非常不和谐的一幕——一个膀大腰圆衣着简陋的农村妇女在一家店前破口大骂,什么话难听骂什么,大老爷们儿听了她嘴里的话,都忍不住脸红,然后整条街的人都在围观。

林芝一家子被堵在家里,刘梦涵啥时候被人这么骂过,哭得都想那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得了。刘磊属于很早就开始做倒爷发迹的那批人,虽然一直混到现在也没能真正发大财,但早几年也是被人狠狠捧过的,哪里受过这种‘侮辱’?气得在家里直跳脚,却又不敢真去跟于母对阵。至于林芝,甭管平时怎么装,骨子里仍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泼妇,她忍了半天,最终没能忍下去,冲出门外跟于母对骂起来。

林芝怒火中烧忘了自己生的是女儿,拿着女儿的事情跟别人对阵,吃亏只能是她们自己,更何况她们就理亏在前!

骂着骂着林芝觉得自己不是于母的对手,就率先动起了手。作为‘好’邻居怎么能坐视不理呢?不少人涌上去拉架,大家也不知哪儿来的默契,十几只手全拉着林芝一个人,没一会儿林芝那张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脸便被于母撕了个稀巴烂。不知是谁报了警,警察过来见两个人都挂了彩,情绪都很激动,便向围观群众了解情况。大伙七嘴八舌说了一通,警察听后觉得就是普通的家庭纠纷,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各打五十大板,便放于母离开了。

林芝一家子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们搬到城里多年,刘家原本就有点关系,很快,于母和于父好不容易托关系找到的工作莫名其妙的就被人炒了。于母知道是刘家干的这事儿,又上林芝铺面上吵了几次,差点被警察抓走,才慢慢熄了火。她是把气出够了,于父却觉得丢了工作浑身难受,再托人帮忙找,却迟迟没有回音。他们两口子都属于闲不住的那种人,陡然没了活儿干,浑身都不对劲。

刘家有心整他们,想再找个好点的工作肯定不容易,一家人仔细合计过后,决定将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来租地种菜。

于冬家住在城郊,附近是平坝,土地比较肥沃,许多人都是以种菜为生,整个L县的菜,差不多有半数是从他们这一片出的。

侍弄蔬菜不是什么轻松活儿,先不提种植过程中的艰辛,单就说菜种好了以后卖就是一个大问题。时令蔬菜容易种,可是所谓时令,那就意味着一到那个时间,地里所有的菜都会一窝蜂的成熟。偏偏时蔬大多都是不能留的,一旦过了时候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田里,狡猾的菜贩子们瞅着这一点,往往不要命的压价。再来大棚反季节蔬菜虽然赚钱,可大棚的投入太大,没底子的家庭怎么承受得起投资?

于父于母都做过菜农,知道这行既赚不了什么钱,又辛苦,才一门心思托关系在外面做工。现在山穷水尽,除了做回老本行还能干嘛?

于冬不忍因为自己的事情拖累父母,在听说父母打算开春承包一些土地种菜卖后,决定去找林墨。

林氏小食馆虽然小,但架不住生意红火,每天要用掉很多菜,其中就数土豆、白菜、大小葱、香菇、辣椒用得最多,姜蒜也用得不少。

白菜不能留,如果不种大棚的话,有时令限制,香菇种植需要技术。但是土豆不需要,而且土豆能留,跟土豆一样能留的还有姜蒜和经过处理的辣椒。他不贪心,只要林墨肯收他们家种的这四样东西,以店里现在的销量,收入不比爸妈在外面打工差。更何况,他还听柳立说过,林墨明年很可能要开火锅店。如果开火锅店的话,对辣椒的需求量无疑相当大……于冬越琢磨越觉得事情可行。

拜刘梦涵窝囊废三个字所赐,于冬现在憋住了劲儿想混出个人样来,一改往日的闲散。

等林墨再一次到店里‘视察’,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他略过了刘梦涵的事情没有提,却不想林墨早就已经从林冬梅那儿听说了。说起来于冬其实也是受害者,林墨便没有追究他什么,大家都暗地里揭过这页就行了。

听于冬说完种蔬菜的事情,联想到后世有机蔬菜的概念,林墨心里有了更好的主意。


、第六十八章  计划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做事情越来越讲究时效性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心态放在日常工作中肯定很得老板欣赏,但如果是放在做产品;尤其是像种植业、食品加工业之类的领域;其害处就会慢慢凸显出来。

就拿农药来说,害虫杂草都有抗药性,一种农药用久了就会渐渐不管用;于是,农药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买药的时候;往往只会关心药效如何;黑心的农药研发商为了迎合市场,不断升级换代农药,完全不在乎残余的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毒害。

同时,很多人喜欢尝鲜,热衷购买反季节蔬菜,菜农们为了多赚钱,不知在菜棚里灌了多少催熟的药剂。就像西红柿,明明看起来娇艳欲滴,真正吃起来却连番茄味都吃不到。作为水果的草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少数蔬菜,大多数蔬菜的保鲜期都比较短,为了提升保鲜期,给收割后的蔬菜喷上保鲜药剂更是屡见不鲜。

种种因数累加到一起,后世人们常常感慨再吃不到以前那么好吃的菜了。

除了蔬菜,肉类更是如此。规模化养殖带来了各种疾病,而疾病又带来了各种药物激素,再加上为了催长催肥添加到饲料中的各种添加剂,牲畜在短短几个月的生长期内,身体根本无法完全消融这些‘毒素’,最终,通过嘴巴全部累积到人体。

通过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催出来的肉,不仅早已丧失了肉原本的鲜美滋味,还将带给人类各种怪病。

就拿癌症来说,全球有34的癌症患者集中在亚太地区,而这其中这些包含各种‘毒素’食品究竟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不言而喻。

因此,有机蔬菜一出现,立刻遭到人们热捧。

同时真正上档次的餐饮店,都会尤其注重食材品质,他们每一份菜都卖足了价钱,不可能做出用添加剂提味这样自毁长城的事情,如此,想将一份菜的味道做到极致,除了厨师本身的绝技外,还得倚仗食材本身。

上辈子,为了给盛唐弄到高品质食材,林墨没少花心思。在他被查出肺癌晚期心灰意冷之前,他就已经派了人去了解有机蔬菜的栽培和市场,准备着手发展这一块儿,结果……只能说世事难料。

现在房地产市场都还没被炒热,农村经济普遍落后,相比后世七八百上千一亩的良田,现在的地价大多在一两百一亩,正是租田包地的好时机。

先租个几百上千亩地,种点蔬菜大米果树,还可以顺道生态养殖一些牲畜,自家店里消一部分,卖一部分到市场上,就算初期赚不了多少钱,也绝对不会亏本就是了。等过几年安全问题凸显出来了,自家的这些农副产品还不得身价暴增?

到时候注册商标,自家店里全部用自产的有机食品,用不完的再销往市场,双管齐下,一举数得。

这个计划林墨上辈子就已经定下了,自然不会质疑其可行性。只是这件事情该怎么做,该让什么人负责去做,还有待商榷。

眼下,于冬倒是个人选,但是他到底年纪太轻,几百上千亩蔬菜地的管理,在完全遵循现在这种耕种方式、不依赖农药的前提下,不说别的,光拔草就需要不少人手,以他现在的阅历和能力,根本不可能管得下来。

而且不同蔬菜水果,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地域性,几百亩只是个初期规划,等操作模式熟练以后,肯定会不断往外省辐射,最终目标旨在形成一张完美的供销网,与他的‘美食王国’相辅相成。

林墨深知自己心中的这张蓝图描绘得有多广阔,不交给一个他可以完全信得过的人去做,他不放心。

不管于冬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他都出卖了店里的事情,现在看来他说的那些是算不了多大个事儿,可是以后呢?如果这些事情变成真正的商业机密呢?无心泄露,不代表就可以逃避责任。

如果不是林冬梅提起,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事儿。这说明什么?说明于冬到现在都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让他如何放心把这么大一件事交到他手里?

林墨默默叹息一声,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

“这个我还真没有办法答应你,因为我和我爸爸已经打算好明年承包一些土地,自己些蔬菜自己用。”林墨习惯性将决策贴上爸爸的标签。他现在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有些话单从他嘴里说出来,缺少说服力。

于冬眼底闪过浓浓的失望,“那就算了吧。”

“如果到时候土地确定下来,叔叔阿姨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过来帮我们种菜,工钱上我不会亏待他们的。”如果要租土地的话,林墨首选肯定是在青桐村,那里人熟地熟,就算真闹出什么纠纷,只要主要责任不在他,大家乡里乡亲的总会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在外村的话,很容易遇到被整村人联合起来攻击的情况。而青桐村的村民大多都是以种植稻米和油菜为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菜农,蔬菜的侍弄跟粮食有不小的区别,到时候少不得要请些熟手。反正都是请人,何不卖于冬一个面子呢?

于冬听后脸色果然好了许多:“好,那先这么说定了,我回去跟我爸妈说一声。”

程鸿做事情非常麻利,店里的事情很快上手后,才短短几天就已经成了店里的主力。把该做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的。林冬梅现在已经能完全空出手来只负责收钱事宜,林墨有心想将她培养出来以后辅助爸爸,索性将店里的一切权限全部下放给她。于是趁着下午空暇的时候,将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短会,短会上充分肯定了大家这段时间的工作,并任命林冬梅为店长,月工资在现行基础上再增加两百。

林冬梅从转正到现在不过一个月而已,工资却已经成了店里最高的一个。她的能力和付出有目共睹,除了于冬,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于冬心里有些憋闷,他自问完全可以胜任店长的工作,而他明明比林冬梅更早进店,为什么林墨选林冬梅不选他呢?

于冬年纪不大,就算有点城府也不深,他自以为掩饰的很好的不高兴,连最不会看人眼色的柳立都瞧出来了。林冬梅原本把于冬当成朋友,如今她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升职,‘朋友’却在旁边黑着一张脸,任谁心里都不会舒服。她一开始就觉得于冬过于油滑又浮躁,如今更生了几分远着他的心思。柳立看见他的臭脸,心里也有些不高兴——女朋友升职了,朋友拉长张脸,这算什么事?

林墨将于冬的表现看在眼里,心底微微摇了摇头,他一直觉得作为男人什么都可以少,就是气量不能少。于冬如果不改改他这个性子,纵然他有几分天赋,只怕也难成大器。

会后,林墨把工资分发给大家。店里的工资是半透明制的,每个人的工资林墨都用信封装好了发到个人手里,至于他们私底下会不会互相攀比工资,林墨从来不管。

信封里除了钱,还有一张工资条,上面明确记载着金额的各项构成,大家数过工资后,再看看工资条上额外奖励一栏写着分别十块五十一百不等,心里都乐开了花。

开完简会后,林墨将林冬梅单独叫到后面小院子里,给她交待了一些事情,“接下来的两个月直到中小学寒假结束之前我都不会再插手店里的任何事情,这段时间的事情由你全权负责,你能胜任吗?”

林冬梅经过这大半个月的磨练,已经将店里的管理事务摸透,如今又添了人手,她自觉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便点了点头,然后问:“你不过来是因为有其他计划吗?”

他果然没有看错人,林墨勾唇笑道:“没错,我打算趁这段时间做一批腌腊制品出来,等学校一放假就放在店里卖。”

去年,她妈妈也去帮林墨做了腊肉香肠的,想起妈妈拿回来的那些腊肉香肠的味道,林冬梅就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林墨我能先预定一个大猪头吗?”光猪肉的味道就那么好了,烟熏猪头肉的味道肯定更好,光想想口水就快流出来了。

林墨笑道:“这是我今年接到的第二单生意,说什么也得给冬梅姐留个大猪头。”

林冬梅奇道:“居然还有比我更积极的?”

“嗯,去年的一个老客户。”林墨笑道,他也没想到裕祥酒店居然一直惦记着他家腊肉,这还没进腊月就想订货了。而且还特别大手笔,第一笔订单就订了整整一千斤腌腊制品,还要求最晚腊月初八就要收到货。原本他们还想买断卖独家,林墨一嫌他们给的价格不够高,二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家腌腊品,便拒绝了他们的提议。

从接到电话第二天开始,林墨就找了老赵父子帮他物色合适的大肥猪,然后挨家拜访了去年那些帮他做过腌腊的熟手,又在村里请了一些新人,卯足了劲儿想大干一场。

大洋彼岸正陪着林建和老太太的韩小人完全被他蒙在鼓里,虽然林墨觉得自己现在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健康,但只要一想到韩小人回来后可能出现的脸色,就下意识心虚。因为心里没有底气,每天接到韩勋打回来的越洋电话时,林墨总是分外‘和颜悦色’。

只是,韩勋可不是这么好唬弄,他琢磨着林小墨最近这么‘乖’,莫不是背着他干了什么亏心事?


、第六十九章  抓包

韩勋带着林建和老太太到了M国后;又送林建去做了一次全面体检;主治医师根据先前的病历资料结合这次体检,将手术细节稍加修改;等林建将时差调整过来后;就立即安排了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医生让翻译转告林建,再过一个月;等右腿彻底恢复,左腿假肢装好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健治疗;恢复行走功能指日可待。

林建听完翻译的话以后欣喜若狂;老太太眼眶湿润,念了好几声佛。

韩勋给林建安排的是一家环境非常幽静的疗养院,这里风景秀美占地面积极大,就连韩勋安排过来的翻译都迷了好几次路,才终于记清里面所有的路线。这样一来,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