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H文电子书 >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 >

第75章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第75章

小说: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炎没想到柏钧昊会直接把选帅之权交给他,他原以为柏钧昊会自行决断的,这倒是出乎木炎的意料了。
长叹一声,木炎眉宇间的哀伤之意难以掩饰:“陛下,若是风易还在,臣还能想办法把他从北燕调回来供陛下差遣,可如今……臣不问朝政多年,又怎能调动军中大将?若臣有如此能耐,瑞王府也不敢这般嚣张了。”
“国师,大楚之内是否有人能挡瑞王,你我心知肚明。别说和弟现在手握传国玉玺,就算是没有玉玺,他想要皇位怕是也没人挡得住。”柏钧昊突然发现自己多年来的执着有些可笑,“当年先皇的诏书一经宣布,感到震惊的又何止是群臣,朕亦是不敢相信。朕在龙椅上坐了这七年,许就是一场梦罢了。”
“陛下难道是想……”木炎倍感吃惊,他原以为柏钧昊会与柏钧和来个鱼死网破,毕竟柏钧昊曾经对自己的皇位那么在乎。看来传国玉玺的事儿对柏钧昊的打击太大了……
“朕有意禅位给和弟。与其到时候丢了皇位丢了命,朕还不如自己识趣把皇位让出来,朕与和弟多少还有兄弟情分在,想来和弟就算为自己的名声考虑也不会对朕赶尽杀绝。况且朕并无子嗣,实在没什么地方可以威胁到他。”
木炎听了这话不再多说,对柏钧昊行了一礼:“臣本就不是该过问红尘俗务的人,陛下既已下定决心,臣便回青城山了,愿陛下安康,长乐无极。”
木炎的反应让柏钧昊一头雾水。如果木炎是与瑞王府有嫌隙的便不该轻易答允自己退位禅让。如果木炎早就是瑞王府的人,那他之前帮着自己处处与王府作对又是何意?
瑞王能拿到传国玉玺全是靠付东楼,木炎是付东楼的老师,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己的徒弟有传国玉玺的线索?难道他当初从旁撮合自己的徒弟与王府联姻就是为了把玉玺给瑞王府?
愈发想不明白,柏钧昊烦躁之下抄起手边的茶杯砸了出去。事到如今他无法不去怨恨自己的父皇,若是没有当年那道匪夷所思的诏书,他何至于落到这般境地!
满心疑惑不解的不止柏钧昊,付东楼也有大把的疑问想找柏钧和寻求答案。他原本想在汉中等柏钧和回来问明白了再离开,但柏钧和明摆着是想让他早点离开,付东楼也不好拖延 。到底没能与柏钧和见一面,付东楼与江涵做了交割,又和翟夕公输哲道了别便带着赵师傅程师傅一起离开了汉中。
“两位师傅是怎么来蜀地的?”虽然离开了,但付东楼并不着急赶路,反而是带着游山玩水的心情慢悠悠地在四川境内转悠,似乎根本没有去越州的意思。
“每个季度窑厂都要给王府送一批新瓷器,我们是跟着送瓷器的队伍一起到的成都。”赵师傅答道。
“两位师傅也知道,我与王爷大婚日子临近,此去越州路途遥远,怕是会延误了婚期。外销瓷的图样我已经给两位师傅了,不如两位师傅替我跑一趟越州登州如何?”
离开汉中不过是要柏钧和安心,付东楼没打算真的跑到越州去。出发了这几日这个念头愈发坚定,眼下到了益昌郡,此处正在成都汉中之间,付东楼决定让两位师傅先行离开自己一行人偃旗息鼓藏了行迹躲起来看看柏钧和究竟是想做什么。
“全听殿下安排。”
“主子,您不去越州了吗?”
付东楼见问话的是霜衣,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安排了十个军士送两位师傅离开,都妥当了才对霜衣道:“卓成要我在这个时间点上离开汉中,其间一定有蹊跷。我猜他是要去做一件危险性极高的事情,怕事情不成连累了我。我遵从他的意愿离开,但也不会跑到越州那么远。益昌离汉中成都都不远,我们在此处藏匿起来也许还能帮上卓成也未可知。”
“可是主子……”
“哈哈,不愧是本王的儿媳妇,和儿真是有福,能娶到你做瑞王卿。”
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一众亲兵立刻绷紧了弦儿,却只见眼前一道人影闪过来人已经到了付东楼面前了。
愣了几秒钟,付东楼赶忙退后两步躬身行礼:“见过太上王。”
来人正是柏熠,或者说是房伯,柏熠并未以真面目示人。
一句“太上王”叫的一众亲兵面面相觑,风泱雪襟霜衣几个出发之前都被告知过柏熠没死,此刻立即下跪磕头道:“给王爷请安。”
柏熠撕掉了脸上的假面,舒展开刻意佝偻着的身体,一瞬间脱胎换骨由一位老汉变作了丰神俊朗的中年人,通身的王者气派浑然天成。
“你都正是受封瑞王卿了,还不肯叫本王一声父王?”
没有正式举行婚礼付东楼怎么会改口,他现在和柏钧和的关系就像是领了证还没举行婚礼的两口子,柏熠一打趣付东楼脸就红了。
想着话茬儿给自己解围,付东楼见亲兵们还没回过味儿来,赶忙对他们解释道:“先代瑞王并未早逝,眼前这位就是,你们还不见礼。”
亲卫队里有些老兵是当初跟过柏熠的,自然认得出柏熠。之所以没行礼是被柏熠没死这个大消息镇住了,一时间都没回过神来。
不等亲兵见礼,柏熠摆了摆手,“罢了,现在不是讲这些虚礼的时候。你既然是想在此处销声匿迹藏起来,那便赶紧行动,待消停了我自有要事跟你说。”
柏熠亲自前来让付东楼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至于柏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付东楼瞟了一眼低着头的雪襟便明白了。
等到众人在一处荒废的村落安顿好已是两个时辰之后了。三个小厮和亲兵们一起去忙活反式,柏熠叫了付东楼在屋内说话。
“楼儿,我有一件事必须要告诉你,虽然你父卿与和儿都觉得暂时还是不要告诉你的好,但我觉得你应该知道。”
付东楼一时间还不适应柏熠在“王爷”与“房伯”两个身份间变化,多少有些不适应,可见柏熠神情严肃也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请太上……”柏熠瞪了付东楼一眼,付东楼一抖立刻改了口,“请父王明示。”
“和儿并非是我皇兄的儿子,他其实是太后与你父卿的亲子。”
付东楼:“!!!”


、第九十九章

柏钧和不是先皇的儿子,而是太后和顾贤的儿子,也就是说,顾贤给先帝和太上王两边戴了绿帽子……
有了这个认知,付东楼对顾贤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或者说,顾贤这本事大的,简直不是人!
历史上正八经嫁给男人还不被人诟病的,在付东楼的印象里只有顾贤一个。睡了皇帝的老婆不但没死还呼风唤雨的……也实在是凤毛麟角。背夫偷人被丈夫知道还依旧恩爱和睦如胶似漆的,顾贤恐怕是空前绝后了。至于睡了皇帝的老婆还要把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的,恐怕除了吕不韦也没人干过了。可柏焱不是嬴异人那个怂货,他是马上得天下的开国皇帝啊!
柏熠见付东楼一时怔忡半点反应都没有,也没着急解释,而是凝视着付东楼的眼睛仔细观察着他的每一丝表情。
“父王……您知道卓成不是您的亲侄子不是柏家的血脉,却还同意让他登基?”再怎么说柏焱也已经死了,柏熠作为柏家现在最有实力的人居然愿意把自家江山拱手让人,实在是不可思议。如果柏熠所做的这一切真的只是为了讨顾贤欢心,那王太卿殿下绝对是赛过妲己褒姒的倾国之人了。
柏熠没有答话,而是一笑:“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不在乎卓成是否是私生子。”
付东楼不知道顾贤已经把自己的底细告诉了柏熠,“我不也是私生子。”
“可我知道你实际不是。”
“殿下告诉您了?”付东楼一愣,随即道,“即便如此,我也不觉得卓成的私生子身份有什么好计较的。我想和卓成在一起是因为他对我好。而且我认为卓成能有今天的成就,他瑞王的身份固然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足够优秀努力。”
“他的真实父母是谁又不是他自己能够选的。”付东楼摊手,“只要不是特别不通情理那种,我想对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
“你有这份心胸当真难得。”
付东楼的话是不是出自真心逃不过柏熠的眼睛,如果付东楼对柏钧和有一丝嫌弃,柏熠都会重新考量他们的婚事。并不是柏熠吹毛求疵,实在是他们未来的地位太过特殊,任何细微的矛盾都有可能给江山社稷带来不好的影响。
柏熠沉吟片刻,继续说道:“我与你父卿、太后还有先帝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外人并不知根底。先帝之所以立昊儿为太子把和儿过继给王府,就是因为知道了和儿的身世。”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柏焱身为皇帝,肚子里简直能过航母了。自己戴了绿帽子还把便宜儿子过继给亲弟弟接管国家军队,付东楼找不出任何词儿来形容柏焱的心胸了……
“太后出身世家大族,所嫁之人又是皇帝,怎么可能……”
付东楼的不解是任何人都会产生的,柏熠此来就是为了和付东楼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他并不着急,而是将当年之事徐徐道来:“太后萧彤锦是萧家嫡宗的嫡长女,你父卿年轻时才华出众玉树临风,顾家不仅底蕴深厚更是富甲一方,于是你父卿得了萧家家主的青眼,与太后有婚约在先。”
“后来安禄山起兵反唐,我与皇兄见李唐皇室朝不保夕便揭竿而起欲光复大隋。萧家本就与我柏家有旧,见我兄弟二人逐渐成了气候,便毁了与顾家的婚约将太后转而许配给我皇兄。”
“呵呵,顾家虽不如萧家煊赫,可也不是小门小户吧,萧家真是势利眼。若是想光宗耀祖,为何不靠家中的男人自己打拼搏功名搏武勋,偏偏要靠女儿家的裙带关系,也不觉得丢人。”付东楼原想说,就算是个女儿家也一样可以出去打拼。但这个年代容不得女人出头,武则天又如何,还不是临死前去了帝号。柏熠这么一说,付东楼真心觉得萧家不上台面。
“太后对你有些成见,可若是她听了你这番言论,怕是要对你另眼相待了。”柏熠拍拍付东楼的肩膀,“太后当初和你想的一样,她是极有傲骨的人,对你父卿又是芳心暗许,所以便在大婚前一天偷偷找到你父卿对他下了药,这才有了和儿。”
太后娘娘,您真是人才啊。奉子成婚奉的是别的男人的子,现代姑娘都没几个敢向您学的。不过萧彤锦敢爱敢恨的性子还是很叫付东楼佩服的。
“太后在大婚当夜就告诉皇兄自己并非完璧,所爱之人乃是顾贤顾奉瑾。皇兄十分惊讶,但皇兄平生最欣赏的就是直白大气的性子,又知道自己算是横刀夺爱,便没有责怪太后。”
唐朝风气开放,对女子的管束不似后世般严苛,柏焱的做法付东楼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柏焱娶萧家嫡女可以算是高攀,为了复国大计忍让一二也有可能。
“先帝在的时候太后一直只是贵妃,可凭借太后的家世才貌,封后是顺理成章的事。难道太后始终未能封后就是因为这个?”
柏熠本没打算这么快就说到封后的问题,可付东楼提出来了他索性就不避讳了:“并非如此。太后是皇兄三书六礼娶回家的正妻,她无论是出身还是能力都足堪后位。皇兄一直不封后只不过是因为他心中另有他人,正巧太后心中所属也并非先帝,两人算是互不相欠。”
“可到底是多年夫妻,若说他们之间毫无夫妻之情,也断然是骗人的。皇兄在世时后宫之中除了太后再无高位嫔妃,太后对皇兄何尝不是尽了做妻子的心意,他们俩只能说是彼此错过了,终究不能像我和你父卿一般贴心。”
“先帝心中有人为何不娶回来?难道他喜欢的是北燕的姑娘?或者他喜欢的是别人的妻子?”其实要付东楼说,喜欢上别人的老婆都不算什么,中国的皇帝里君夺臣妻的龌龊事不少,柏焱都喜欢人家到终身不立后的地步了却不想法子把人娶到手,也不知他矜持个什么劲儿。
“都不是……”柏熠忽然面露尴尬偏过头去看向窗外,“皇兄对我一直存着不伦的念头。可他是皇帝我是王爷,为了彼此千秋万载的名声计较,也为了彼此一生的功业,他只能一辈子把这个念头藏在心里。”
付东楼端着茶杯的手僵在半空中,暗暗庆幸自己这口茶没喝进去,否则定会呛死。
汉朝皇帝喜欢养男宠,唐朝皇帝喜欢搞乱伦,于是史家有脏唐臭汉的说法。大楚皇室这混乱的四角关系要是公之于众传之后世,那史书的评价肯定是……呵呵……呵呵呵……大家都懂的……
兄弟乱伦说出去虽然不道德,可付东楼打心底里替他们觉得悲哀。同性恋在他眼里不算个事儿,他自己就是Gay,可兄弟之间……真是应了那句话,愿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妹。眼前的柏熠和死了的柏焱真是现成的悲剧。
“难怪瑞王府享有殊荣,想必先帝把对您的感情全都转化成了地位权力,尽他所能对您好了。”
最窘迫的话都说了,柏熠见付东楼虽然吃惊但并没有太大排斥,心里宽慰,语气更加柔和:“我当初,说是大楚的一字并肩王也不为过。”
“我不明白的是,先帝似乎对殿下……呃……父卿”又被柏熠瞪了一眼,付东楼再次被迫改口,“对父卿也很好。按理说父卿与先帝算是……双重的夺妻之恨?”
自己被付东楼归为“妻”,柏熠敲了付东楼脑袋一下,“什么破比喻。”
“哎呦,我这不是词穷了么,父王您别跟我计较。”
“你父卿当初对太后虽有好感,但更像是兄妹之情。太后对他下药之事,他对太后恨不起来却是颇为自责。说起来要不是因为这个,你父卿也不会离家游历,更是不会与我相遇。我和你父卿的故事你在成都随便找个茶馆就能听一段,虽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玄乎,可你父卿当时确是利用了江上大雾救了我和我的军士。”
“你父卿文武双全,我早年也有几篇兵法策论被人传颂,我和你父卿未见面前算是神交已久,他当初是特地赶去救我的,说来也算不上是偶遇了。”忆起与顾贤的过往,柏熠如星辰般明亮的眸子里透出一种极有磁性的温柔,仿佛一个漩涡,直把人生生吸了进去。
“这一役之后,你父卿随我回了军营,皇兄是惜才之人,得了你父卿的才华与顾家的财力襄助自是如虎添翼。你父卿几次救过皇兄的命,皇兄与你父卿之间乃是患难与共的君臣兄弟之情,我又与你父卿两情相悦生死相许,所以后来皇兄知道了和儿身世的时候,未能狠下心对你父卿下手。说起来终究是我们三人都对皇兄有愧。”
先帝啊,你真是比你儿子还悲剧。付东楼揉揉太阳穴,事已至此他大体也明白了,在上一代的四角恋中,柏熠和顾贤算是最完美结局,太后萧彤锦虽然不能嫁给顾贤,可有一个与心上人所生的优秀儿子也足以告慰平生,唯独柏焱,真是承载了悲剧和惨剧的碗橱……
“你父卿对昊儿的猜忌打压隐忍多年,在我当年诈死之后还替柏家守卫河山征战沙场,也全是看着与先帝与我的情分罢了。否则以你父卿的性子,昊儿岂能将皇位坐到现在。”
“卓成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并不是先帝亲子的?”柏钧和对顾贤的孝顺付东楼看在眼里,如果柏钧和一直都知道顾贤是亲爹,那这份孝顺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和儿一直不知道自己不是先帝的亲子,直到你父卿前几天传信给他。本来我们希望这个秘密永远只是秘密,可不知道木炎从哪探听到了这个消息。与其让和儿从别人处知晓身世被敌人攻击,不如让他早作准备。”
“起初连太后都不知道和儿究竟是谁的孩子,直到和儿十二岁那年随你父卿出去狩猎,露营的时候你父卿看到了和儿大腿内侧有一处暗红的似竹叶般的胎记才认出来。那种胎记是顾家人特有的,一般到十八九岁便会消退。”
“皇兄属意和儿做太子是我们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