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隋萧后 >

第12章

大隋萧后-第12章

小说: 大隋萧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杨勇儿女们的“亲王”和“公主”封号,即日起全部贬为庶人。杨勇听完,“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忍住满腹的怨屈拜倒说:“臣理当被斩首弃尸于闹市,为后来的人做前车之鉴,以免重蹈覆辙。多谢得到父皇的恩怜,能够保全性命。”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下面想好的套话怎么也说不下去了,起身甩袖而去,他用这种无声的方法来对抗此时无奈的处境,维护了他最后的自尊,从此终结了他的太子身份,也失去了涉足政坛的机会。算计者和被算计者本来就是暗箭和明枪的关系,谁准备的充分些,谁的胜算就大一些。失败的人,痛苦也好,彷徨也好,都于事无补,最多像屈原那样写下优秀的诗篇让后人凭吊。能在政坛上经得起几起几落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被浪淘沙逐波而去。像杨勇这样不懂得为以后做准备的人当然只能成为大多数。

第三章 入主东宫 第三节 入主东宫

    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冬十一月,立晋王为太子。当了太子的杨广,很快就发现如愿以偿并非就代表幸福。首先,他感觉他的父亲隋文帝明显的衰老了,这并不意味着他离皇位越来越近,反而觉得皇位离他越来越远了。因为隋帝临近晚年,愈加的多疑和狠毒,尤其是经历了前太子杨勇的事,他对身边的人除了独孤皇后全都抱怀疑态度,而杨广这位新立的储君也不例外,对他的权利限制更是变本加厉。其实饱览史书的他对这事先也做足了思想准备,他早明白储君是一种外表风光,其实危机四伏的职业。此时,他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可毕竟在扬州自由了十年,一时的不适应是肯定有的,只有小心翼翼的处事。

    如果说父亲让他感到惶恐不安,那么母亲就让他感到痛心了,还没满五十的人,已显老态。鬓发间添了几许白发,眼神里也有了一抹苍凉。想那年母后为他们小夫妻送行时,屹立在台阶之上,还是容光焕发、威仪并茂,可现在哪还有那时的一点影子?要知道,因为父皇早年总忙于国事,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全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一直以来,母亲就是他的保护伞,只一想到母亲,他心里就浮现出那个坚强、慈爱的影像。有她在,他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可是这次入东宫,见到的母亲,却是一个身体孱弱的老妇人。杨广对衰老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杨广把母亲的变化归咎于衰老,殊不知独孤皇后心里满含了一个做母亲的悲凉。这几年发生的事太多了,那年,杨广的弟弟秦王杨俊,在并州当总管的时候爱奢侈,建了豪宅,又好女色,引起了原配崔妃的嫉妒。这位崔妃可不像当年的太子元妃那样豁达,在瓜里下毒,致使杨俊生病最后残废。崔妃因此被隋帝赐死,杨俊也被罢免一切官职在家闲住,终于在这一年的六月去世。接着就是杨勇这件事,虽然独孤皇后对这件事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一看到杨勇最后的结局,还是令她痛苦。

    独孤皇后是个非(提供下载…)常重视亲情的人,自打杨坚做皇帝以后,她总是一大早和杨坚一起起床,侍候他洗漱穿戴,陪他一同乘辇去大殿。杨坚早朝,她就在殿后等着,一直到散朝以后又陪杨坚一同乘辇回去。每天的饮食衣着也都是她亲自调理,从不怠懈。早年杨坚忙于政事,他们的孩子们都是独孤皇后教养,她曾经对她的女儿们说:“周朝的公主们,没有妇德,对公婆不尊重,又挑拨兄弟至亲之间的关系,这种不应该的事,你们一定不能做。”而她自己也本身就是一个对道德要求很高的人。后人因为当时的人尊称她为“二圣”,干涉过“废立”之事,又用“铁腕”镇后宫,杀了杨坚临幸了一次的尉迟贞,让人误会她和后来的武则天一样。就把她们相提并论,其实她和武则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独孤皇后不提倡女人涉政,有司奏以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有这样的古制,请独孤皇后也这样做。独孤皇后说:“女人涉政,有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能开这样的先例。”实际上,独孤皇后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后来她有政治上的建议影响了隋文帝,用的方法却是与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朱元璋的马皇后不谋而合,在更多的时候不是否定了隋文帝的决策,只是将其柔软、或者相对人性一些。不管最终事情发展到什么地步,她的出发点却是为了杨坚好。正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杨坚长期的信任,甚至在独孤皇后死后生病时还要哀叹“如果独孤在,我何至于此?”。要知道杨坚可不是李治,是一个以多疑和苛刻出了名的帝王,如果独孤皇后有武则天那样的野心和手腕,说不定早被他给废黜了。

    然而,独孤皇后有她致命的弱点。独孤皇后年少时就失去了双亲,经常在心里怀念他们,朝里的官员有父母的,也常致以问候。正因为这样,她虽然教育子女时对他们的道德要求高,却总陷入溺爱,所以几个儿子都骄奢成性,且喜(…提供下载)欢以自我为中心。在父母身边时还看不出毛病,一旦离开了他们,就开始放纵。当他们与辅助的大臣有了矛盾,回去添油加醋的向父母一说,他们不加以核实就相信了,使这些儿子们更加的为所欲为。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独孤皇后比普通母亲好不了多少,可是饱读诗书的她看不到这点。儿子们遭遇了种种变故,独孤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只以为是儿子自己“朽木不可雕也”。尤其是这回废太子的事,尽管事先她是支持的,可毕竟杨勇是她的大儿子,生他尚在布衣之时,还曾经帮她照顾过弟妹。看他最后的下场那么惨,怎能叫她不伤悲?偏偏她又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不容许自己的感性超过理性。在她看来,大义灭亲这一类行为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做的,所以杨坚不管对杨勇和杨俊的处罚有多重,就是心里再不忍也要支持。至于背后她有多痛,也不能表现出来。这种具有自虐倾向的思想方式,折磨着她的身心,又一步一步的吞噬着她的健康,加速了她的衰老。好在这时她最心爱的儿子、儿媳回到他们身边了,就算不能彻底祛除她的心病,最起码也可以给她一点点安慰。人到了老年,愈加渴望儿孙给予的温暖。

第三章 入主东宫 第四节 储君之位

    这天国内某地发生了大地震,损伤无数。杨广请诏:一,东宫所用的官服、车马、器具等,全比原来的定制降低一个等级;二,东宫所有官员在太子面前一律不得自称为“臣”。这样的举措当然甚得隋文帝欢心,立刻应允。

    消息转到内宫,独孤皇后正和萧妃一起闲聊(自从回京以后,萧妃天天都要进宫给独孤皇后请安,陪她说说话。),听了十分高兴,说:“广儿还是懂事一些,把苍生放在了心里。不像勇儿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

    萧妃笑道:“那是因为父皇能干,万事都考虑齐备了。太子还需要多向父皇学习。”

    独孤皇后说:“广儿就是年轻些,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别的倒很有你们父皇的风格。可惜我们其他的几个儿子不能像他这样,让我和你们父皇操碎了心。”说到此,一想到死去的杨俊和被废的杨勇,心里又开始难过,忍不住掉下泪来。

    萧妃劝道:“母后不必太难过了,三弟早卒,他的儿女我们一定好好对待,像对我们亲生的孩子一样。至于大哥,他有一天会明白您和父皇的苦心的。”

    独孤皇后叹了一口气说:“你是一个好孩子,勇儿的原配元妃也是好样的,可惜死的太早。勇儿天天和那个狐狸精云氏混在一起,指望他能好到哪儿去?你和广儿这些年远在扬州是不知道他们干的那些事儿。云昭训的父亲出入东宫没有节制,也不知他在哪里弄些华服以及奇巧的玩意儿讨好勇儿。左庶子裴政说云父这样做不好,勇儿不但不听,还疏远了裴政,找了个理由把他弄到襄州做总管。唐令则曾经在太子宴会上奏淫曲,太子洗马李纲说不该,勇儿竟说:‘我们这是取乐,你不要多事。’他这样偏离正直的大臣,和小人亲近,怎能不败呢?”

    萧妃起身毕恭毕敬的说:“儿媳明白了母后的深意,母后是在说大哥,也是在教导我们。儿媳一定恪守妇德,修养自身的品行,辅助太子。”独孤皇后听了,笑着点点头。宫女小娥奉药过来,萧妃亲自接过来侍奉独孤皇后服药。

    新的一年到了,太史令袁充上表皇上说:“子皇上登基以来,白昼变长,是好兆头。而太子刚立,需改元年。”公元601年,隋帝改元年为仁寿。并延长各种工作的时间,令工匠觉得苦不堪言。

    六月,隋文帝诏以天下的学校学生多而不精,是白白的浪费为由,只留下国子学学生七十人,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全部撤销。前殿内将军河间刘炫上表切谏,不听。秋,七月,改国子学为太学。对文学有着异常喜好的杨广对这一举措很不以为然,可是他刚被立为太子,又不是那种看到危险还要向前冲的人,何况父亲又那么一个执拗的人,就是冲了也不过是以卵击石。太子只有把心里的异议压了下去,开始体谅原先大哥做太子时的处境。可是自己是绝不能步大哥后尘的,一定要对父皇察言观色,不做令他反感的事。

    萧妃陪完独孤皇后回东宫,看太子杨广趴在案上写着什么。太子见萧妃回来了,放下笔说:“母后今天吃了药精神怎么样?”

    萧妃说:“和你早上去请安的时候差不多。”

    太子叹了一口气,忧虑的说:“也不知道母后什么时候才能好。母后病着,父皇心情也不好。”萧妃拿起太子写的东西一看,原来是写给以前一个朋友,现在在边疆驻守的将官——史祥的信。萧妃看到“近者陪随銮驾,言旋上京,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战战兢兢,如临冰谷。”一句,问道:“父皇又说你的不是了?”

    太子点点头说:“我现在天天都不知该怎么做了,父皇他心情越来越差,且喜怒无常。我越是小心翼翼的想按照他的心意做事,到最后还是让他生气。我一看到他对我有一点儿失望,就想起那天在大殿上大哥被废的情景,害怕有一天这种事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就像踩在薄冰上面,随时有掉进冰窟的危险。你知道我那两个弟弟也不是省油的灯,有了机会,他们也会对我下手的。储君,真是不容易做的。有的时候我真怀念我们在扬州的生活,多么的自由和惬意。”

    萧妃想了想说:“其实你也可以像以前一样的活啊!父皇和母后都喜(…提供下载)欢论佛,你在这方面又有研究。不如你找借口说你现在经验不足还需要多向父皇学习,这样你就可以少管一些政事,也免得引起父皇的不满。你呢,就可以找一些旧人好友潜心修佛著书,父皇母后知道了肯定支持。”太子点点太头。

第三章 入主东宫 第五节 去弟兵权

    以后,杨广天天和那帮文人一起进进出出,还尽日里礼佛论经,隋文帝知道了果然很高兴。前一段时间的压抑感觉渐渐退去。杨广可不是杨勇,虽说表面上淡泊世事,心里可从来没有松懈过。这时,从益州传来消息,益州总管蜀王杨秀,自长史元岩死后,杨秀日渐奢靡骄纵,造浑天仪,多捕山獠充当宦官,车马及穿的衣服,模仿帝王的标准。以前隋帝经常对独孤皇后说:“秀儿必定没有好下场,我活着的时候没什么事,以后传位给他的哥哥,他一定会反的。”大将军刘哙之讨伐西爨,隋文帝命令上开府仪同三司杨武通统兵相继相助。杨秀让他的男宠万智光为武通行军司马。隋文帝知道后很生气,谴责他,因此对群臣说:“破坏我们的法度,是子孙。就好像猛虎,什么都不怕,反而害怕藏在它毛皮里的小虫子的咬噬。”接着分散了杨秀的兵权。

    这次杨勇被废,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杨秀心里很不平衡,经常对左右说:“凭什么让他做太子?我哪里不他差了?”杨广担心杨秀终为后患,暗地里让杨素把杨秀在益州做的事都告诉隋文帝。隋文帝一听说果然采取了措施,仁寿二年(602年)征杨秀出兵。

    杨秀接到命令,心里犹豫,想对使者称病婉言谢绝不去。总管司马源师知道了,连忙去拜见杨秀,对他进谏:“皇上征殿下回京,殿下无论是以儿子的身份,还是臣属的身份,都应当去京面圣。”

    杨秀变了脸色说:“这是我的家事,何须你来干涉!”

    源师流下眼泪苦劝:“我身为参府幕,怎敢不尽心辅助殿下!圣上有敕给蜀王殿下,现在已过去很长时间了,殿下还没有动身。平民百姓不了解蜀王殿下的心思,倘且传出很多非议,里里外外都感到怀疑和震惊。万一圣上发下急诏,派一个使臣使来核实,蜀王殿下用什么来自圆其说?愿蜀王殿下把这件事的后果考虑清楚!”杨秀不听。

    隋帝见杨秀这样,更不放心,怕杨秀发起兵变,任命原州总管独子瓜楷为益州总管,派人急马到益州传达命令。瓜楷到了益州,杨秀仍然没有离开的意思。瓜楷对杨秀说:“上谕早就到了,请殿下上路吧。”杨秀脸色铁青,气不忿的安排下去,收拾妥当后上了路。瓜楷是个有心人,发现杨秀的神色有异,立刻传下命令让士兵严阵以待。杨秀行军四十多里,准备袭击瓜楷,探子回报说瓜楷的军队已经准备好了,没有漏洞。杨秀看这时攻过去估计占不到便宜只好作罢。

第三章 入主东宫 第六节 皇后去世

    八月,独孤皇后驾崩。临死之前,手拉着的既不是日夜都不愿分离的丈夫隋帝,也不是她最心爱的儿子杨广,而是她的儿媳萧妃。她用尽最后一口气说:“治家之道,一要检朴,二戒女色,切记!”(到死,独孤皇后惦记的仍是如何令杨家江山立于不败之地,这恐怕是那些爱看宫闱野史的人是无法理解的。)萧妃含着眼泪答应着,独孤皇后溘然而逝,床前跪着的人哭声震天。太子犹是,哭的几乎要死去。等待哭的差不多了,隋帝才缓过劲儿来,命人料理后事。因为前一阵子皇后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当时为了冲喜准备齐当,这时只需按步骤行事。

    三天守灵,太子水食不进。隋帝劝道:“你这样,你母后在天之灵也会难受的。你母后去的时候,著作郎王劭说‘惟有大行皇后福善祯符,备诸秘记,都说她是妙善菩萨。八月二十二日,仁寿官内再下金银花雨;二十三日,大宝殿后夜有神光;二十四日卯时,永安宫北有自然种种音乐响彻虚空;到夜里五更,突然像睡着了一样没有了声音,接着皇后就宾天了,与经文所说,都和符灵验了。就像佛说的那样——人应生天上及生无量寿国之时,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乐来迎。’哎——!想想你母后也应该去那么好去处,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只是和我们永诀了,又让人感到痛心。”说着,又忍不住掉泪。太子听罢,又悲又喜,眼泪也滚滚落下,这才起身,还未站起,双腿一软又跪了下去。萧妃说:“小心!”,旁边的公公宫女连忙来扶。外面的小轿早已备好,众人把太子扶上了轿,隋帝嘱咐萧妃回去以后好好照顾太子。

    到了东宫,宫女服侍太子上chuang休息,简儿奉上一碗细粥和几份小菜,萧妃亲自举匙喂太子吃粥。吃了大半碗儿,太子缓过劲儿来,不吃了,萧妃命简儿撤了下去。太子拉着萧妃的手说:“你知道吗?母后从小最疼的孩子就是我。我记得小时候母后常把我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