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隋萧后 >

第37章

大隋萧后-第37章

小说: 大隋萧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的就跑到了西苑,平时熟悉的景物像是在往后飞似地竟变得陌生起来,一下子让萧后觉得这种场景好像经历过似地,猛然想起来小时候青儿不就是常这样拉着自己在绿色的田野间奔跑吗?登时也不慌了,用心体验着这久违了的松弛感。皇上此时可没有这样的感觉,却好像背后有千军万马在追赶似地,耳边恨不得都是追兵的叫嚣声和兵器的碰撞声。怎么会有这样的错觉?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许在雁门之围以后就有这样的不安全感已经根植到他的心灵深处,而他自己还不知道。跑累了,皇上拉着萧后站住喘了一口气,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藏,房屋里是不敢躲了,躲在屋里等反兵来了无疑是瓮中之鳖。又跑了一段,来到空旷的去处,放眼四周,还是觉得不安全,一抬头看见坡上浓密的草丛,也不多想,拉着萧后跑了过去,蹲在草丛里,其他的人也跟了上去。

    过了半晌,也没看到任何动静,皇上让陈公公去看看外面到底怎么样了。陈公公出了草丛小心翼翼的向前走,迎面走过来宇文述带着侍卫军正在四处寻找皇上,看到陈公公便问:“陛下怎么样了?刚才西院失火让陛下受惊了。”陈公公见说忙问:“刚才不是贼寇吗?”侍卫军队长说:“不是的,是他们燃的香不知怎么了烧着了帐幔,引起失火,造成了慌乱。刚才已被扑灭了,已经没有事了。”陈公公松了一口气对宇文述说:“请大人随老奴来。”

    陈公公带着宇文述等人来到皇上藏匿的草丛,皇上躲在里面远远的已经看见了,知道是虚惊一场,拉着萧后出了草丛。宇文述等人行跪拜礼,皇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威仪,问道:“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乱哄哄的?”宇文述把情况说了一下,皇上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以后要小心,一定要杜绝这种事。”说完摆驾回到寝宫。

    夜晚沉梦正酣,萧后突然被惊醒,一看是皇上被噩梦魇住了,身体辗转反侧,嘴里不停的嚷着:“来人哪!来人哪!有贼兵,快来救驾!”萧后连忙摇晃着他说:“皇上!没事的!”皇上猛的坐起来,才醒过来,却是一头的汗。皇上抓住萧后的手惊魂不定的说:“刚才好多贼兵在追我,都举着刀要砍我,好可怕!”萧后抽出手抚着皇上的头说:“没事的,是你做的梦。你看这到处静悄悄的,哪有什么追兵啊?”

    皇上看看四周,果然没有什么动静,只是几个宫女守在旁边紧张的看着他,外面蟋蟀鸣叫“奇奇”声不绝,远处还能隐隐听见滴滴更漏声。松了一口气,又躺下继续睡。萧后也躺下,几个宫女退下,寝宫里安静下来。可是皇上怎么也睡不着了,犹在刚才那场梦里的气氛中不能自拔,也不知道翻来覆去了多长时间,终于昏昏睡去。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五节 萤火虫

    早上上朝,皇上心里仍不安,大臣们看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都不敢多话。突然,皇上抬起头来看看众人问道:“现在外面反贼的情况怎么样了?”

    所有的人都没说话,只是把眼睛对向了宇文述。宇文述看看大家,知道自己躲不过了,只好含糊的说了句:“回禀陛下,这反贼么——比以前少些了。”

    皇上并没有罢休,看着他问道:“比以前少多少?”

    宇文述小声的说:“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皇上看看他的样子,太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知他不愿意说实话,想来情况是极其糟糕的。他放眼在朝堂上看了一圈,所有的人一碰到他的目光就赶紧垂眼低头,好像生怕被他提问似地,纳言苏威索性躲到柱子后面。皇上看到了,他虽是在躲,那个表情分明是要说实话的,喝道:“苏威,你来说说这反贼到底怎么样了?”

    苏威出了列,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心里话说出来,如果大家都这样隐着瞒着,只怕真的有一天要和这大隋王朝走向绝境了,说:“这事不在臣的管辖范围内,确实不知道具体情况,可臣担心危险在渐渐逼近。”

    皇上问:“为什么这么说?”

    苏威挺直了腰杆心想今天干脆豁出去了,洋洋说道:“从前叛贼据有长白山(距洛阳570公里),而今却近在汜水(距洛阳65公里)。况且往年的租赋丁役都有盈余,而今却无处征收,这岂不是意味着百姓都变成盗匪了吗?据臣所知,最近各地奏报的叛乱情形多不属实,致使朝廷失去正确判断,所以不能及时剪除。还有皇上当初在雁门曾经许诺不征辽东,现在却再度征发,像这样,叛乱又怎么能停止呢?!”皇上本来是想听真话的,谁知听了真话又惹起了他的心烦,也无心议政了,宣布散朝。

    可巧这天出现了难得一遇的日全食,晚上皇上带宫眷在院中闲步散心,今天是初一没有月亮。虽有沿路卫士举着的火炬明亮,却看不清远处的风景。皇上想着白天朝堂上的事,未免叹了一口气,这时耳边响起了朱贵儿那略带孩子气的喊声:“陛下!看我抓了什么好玩儿的?”

    皇上一抬头,朱贵儿已把合拢的双手伸到了皇上的面前。皇上问:“是什么?”就要看。

    朱贵儿把手往回一撤,说:“嗯——!这儿太亮了,要到黑处看才有意思,陛下请随我来。”说着向黑暗处走去,皇上和萧后对望了一下,饶有兴趣的跟在后面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来到黑暗处,朱贵儿将并拢的手徐徐开了一条缝,一道黄绿色的光射了出来。皇上和萧后更好奇了,又凑近了些,朱贵儿慢慢的把手张开,一只萤火虫从里面飞了出来。重获自由的萤火虫快活的抖了抖翅膀,飞向远处,像是在黑暗的空间里闪过的一颗星星。皇上霎时间忘记了一切的烦恼,想着如果在黑夜里空旷的山野中放飞数万只萤火虫,那该是如何的胜景?想毕传令下去,于民间征求萤火虫。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六节 五子之歌

    皇上一声令下,下面的官员立即响应,到了五月四日,已经有十几箱子萤火虫被送进景华宫。晚上皇上带着众人来到西苑空旷的山谷间,这里有突兀的岩石,下面是一片茂盛的芦苇,前边是映着火炬光波粼粼的湖水。皇上微笑着点点头,下令熄灭火炬放萤火虫。卫士们用沙子熄了火炬,登时天地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刚才抬装萤火虫箱子的卫士放下箱子,摸索着拉开箱门,数万只萤火虫飞了出来,整个山谷都照亮了,像是天上的星星堕入凡间,抑或人们不留神踏入了布满星辰的天上?朱贵儿、纪夫人她们几个爱玩儿的纷纷拈着团扇钻入芦苇丛中追逐着飞舞的萤火虫。朱贵儿一扭头看见袁宝儿还傻傻的看着她们,笑着喊她:“宝儿!快来啊!看是你捉的多还是我捉的多。”袁宝儿楞了一下,回头看看皇上,皇上对她笑笑,她也笑吟吟的提着裙裾、擎着团扇跑了过去。一时间,芦苇丛中纨袖飞舞、皓腕轻扬,和游离的萤火虫交织在一起,宛如人间天上。

    萧后一时感慨,对皇上说道:“看着这情景,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很多年前,我刚嫁给你过的那个春节,你拉着我围着篝火跳舞,一转眼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可是偶尔想起,竟像是才发生的事一样。”

    皇上笑道:“朕拉着你再来一曲,旧梦重温如何?”

    萧后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还是算了吧!这些年懒散惯了,都老胳膊老腿了,哪里还跳的动?”

    皇上说:“正是这样才要经常活动活动,人不能总是闷着。”说完含着笑意着把手举向了萧后。萧后看着他不忍拒绝,也含着笑把手放在皇上手中,一如当年。两人也漫步入了芦苇丛中,与萤共舞。

    第二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百官都送来礼品表示庆贺。沐洗完毕,执事公公一一呈上礼品给皇上看赏,裴蕴在一旁相陪。大多是一些珍宝古玩儿之类,中间不乏有特色的,有时候皇上感兴趣了还拿起来细看。突然,执事公公举起一本书说:“纳言苏威献尚书》书一册!”皇上很奇(提供下载…)怪,接过书翻了翻说:“这苏威又在玩儿什么把戏?弄这本书算什么意思?”

    裴蕴一直和苏威一起共事,政见多有不同,两人积怨很深,是谁都不服谁的,只不过表面上过得去罢了,见皇上发问,乘机说:“尚书》里有五子之歌》,是说太康贪图享乐,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后羿侵占。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苏威这是在影射陛下啊!”皇上大怒,“啪!”一声把书扔在了前面的书案上,这正是皇上现在的心病啊!怎么都摆脱不了的烦恼。

    到了和宇文述、苏威等人一起议政的时候皇上的气稍平了些,一眼看到苏威,便问道:“朕要再次东征,你认为应该如何用兵?”

    苏威说:“以现在的状况,臣以为不必调动正规军,只要赦免天下盗匪,便可凑齐数十万人。派关内奴贼及山东历城张金称等头别为一军,出辽西道;河南贼王薄、孟让等十余头分给作战舟船出海道,兵分两路征辽东,这些人必喜于免罪,争先立功,高丽自可在一年之间平定。”

    皇上不以为然的说:“朕亲自带兵尚且不能攻克,这些鼠辈岂能攻克?”也懒得听他再说了。苏威见皇上没在意,便以头疼之名告退了。裴蕴连忙说:“苏威此言大为不逊,天下哪有那么多盗贼,明明是在糊弄皇上。”

    皇上幡然醒悟,想到自己这一向为反贼的事寝食难安,恨恨的说:“这老东西素来奸诈,拿反贼来吓唬朕,真恨不得杀了他。”想想又说:“为这么点儿小事又不值什么,只好自己忍了,却又有些咽不下去这口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旁边的裴蕴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他对苏威一直是欲除之而后快,难得遇到这样的机会怎能放弃。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七节 苏威之罪

    夜半,皇上再次被噩梦惊醒,却迟迟不能入睡,不由的有些发脾气的说:“都说了是苏威吓唬朕的,怎么还是摆脱不了这个噩梦?”说着狠狠地捶了几下子床。几个听到动静的宫女早立到床前,见皇上在发脾气都不敢说话。萧后静静地看了皇上一会儿,突然把皇上拥在怀里,像哄南阳公主小时候一样一边摇晃着一边轻轻拍着他的身上。皇上的情绪渐渐平息下去,闭了眼,睡着了。萧后示意宫女退下,慢慢的想要把皇上放下。皇上的手在空中划拉了两下,似乎又要醒来,萧后又连忙抱紧了他,皇上平静了。

    萧后就这样晃着,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皇上睁眼一看,萧后黑着眼圈,一脸的疲倦,在看这情形,知她是一宿未眠,内疚的说:“这几天辛苦你了,以后朕到景华宫去住几天,你也好休息休息。”

    萧后也明白这样下去自己支持不了多长时间,也不推辞什么,点点头说:“也好。”皇上更衣沐洗完毕上朝去了,萧后想再睡一会儿,却因走了困,怎么也睡不着,只是闭了眼养养精神。起床后想想皇上住在景华宫还是不放心,便叫来陈公公说:“你去叫人把景华宫的床换一张大的,能睡好几个人的。皇上现在睡觉需要有人不停的摇晃才睡的着,一个人侍奉不了,以后安排众夫人分成几班,每晚四个人换着来。”陈公公答应着下去了,萧后这才感觉到自己浑身都是酸痛的。

    这时的皇上正在看奏折,喝了一口袁宝儿递上来的参茶,又拿起一本来看,是张行本上的本。皇上好奇的想他又是上奏的什么事情?想着打开了折子,不看则已,一看火冒三丈,摔了奏折,站起来一边来回的走一边说:“又是苏威,这个苏威还有多少事情朕不知道?”说完站定了对下面的人说道:“去!速去宣裴蕴来见!”

    裴蕴一接到皇上的旨意,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这张行本本来就是他授的意才上的弹劾苏威的奏折,若没有他的指使,那张行本再有胆量也不敢轻易去撼动苏威这棵大树,连弹劾的内容都是裴蕴教的。

    裴蕴来见皇上,行过跪拜礼以后,还没等他开口,皇上已经命公公把张行本的奏折递到他面前。皇上说:“你看看,这弹劾苏威的奏章。”

    裴蕴装模作样看了一番说:“这苏大人也是,高祖在时就因为他和主持选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这回在高阳选官怎么又故病重犯呢?他明明知道陛下让他去选拔官员是希望他唯才是举的。还有这第二条,说他在雁门关回来时请求圣驾回西都长安是因为他惧怕突厥,以现在他对高句丽的态度来看,恐怕也是真的。这是臣的愚见,不知陛下怎样认为?”

    皇上一听更生气了,也不仔细推敲,“哼——!”一声说:“你速去查验一下此事的真伪,若是属实,立刻逮捕入狱,再看他有没有别的罪状,一并查来!”

    裴蕴阴阴一笑,说:“臣——遵旨!”退下。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八节 苏威之罪2

    裴蕴捧着皇上的圣旨,做事更有了底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很快裴蕴就把累累罪状摆在了苏威面前。苏威看看旁边摆着的阴森刑具,还没施加身上的冷汗就已经开始滴答,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是经不起它们的摧残;再看看裴蕴那张略带冷笑的阴险表情,很快就明白自己的结局是什么,他是要自己置于死地。这个多年共事的御史大夫,绝不会给自己讲什么同僚之情的。如果自己拒不认罪,今天很可能就死在这大堂之上;如果认下了罪名,留下一命,说不定还能有一次面见圣上的机会,到时候没准皇上一念旧情还有转机。想罢,苏威抬起头来对裴蕴说:“我认罪。”

    裴蕴当初本是南陈官员,历直阁将军、兴宁令,为人干练而有辩才,在隋伐陈之前偷偷联系上隋文帝做内应于伐陈有功,在平定南陈以后入隋便官运亨通。杨广即位后,因善于看其脸色行事,日渐得宠,与裴矩、虞世基等参掌机密政事。裴蕴口才极好,又剖析明敏,当时的人没有能说的过他的,也有功绩,在隋大业五年(609年)提出再度貌阅,使“进民户口皆从实”,对当时普查人口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很得杨广的赏识。这次排挤苏威,他干练的作风再次得到发挥。当他把苏威的“罪行”放在皇上面前后,皇上大惊,别的也就算了,他没想到他一向极为信任的大臣居然在暗地里私通突厥,孰可忍,孰不可忍?裴蕴看皇上的脸色说:“以这罪行,以律当斩。可他毕竟是朝廷重臣,所以请皇上定夺。”皇上没有说话。

    第二天在朝堂上,皇上宣苏威上殿。这短短的上朝之路,苏威的每一步都是沉重的,如果他不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他多么想痛斥裴蕴一顿,可那是绝对不行的,那样只会让自己更早的步进死亡之路。快意恩仇,那是心机不深的豪爽之士才会去做的事情,而他不是。他是个有谋略有城府的政客,只做利于自己的事;不利于自己的,就是心里再想做,也要忍下去。

    苏威很有才能,历任要职,曾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被任为尚书右仆射。政刑大小,均参与筹划。文帝修订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为苏威所定。十二年(公元592年),有人告发他和主持选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此后,屡次起用,屡被免官。几经宦海沉浮的他,洞明了官场上一切世事,早养成了一种苏式为官之道和处事哲学,懂得如何在皇上喜好和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