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清穿记事 >

第122章

清穿记事-第122章

小说: 清穿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整个雍亲王府忙成一团,大家都慌乱不已,堪堪过了半个时辰,这才坐上了前往畅春园的马车里。

秋月搂着毫不知情的福惠,撩起车帷,不过半个时辰,街道两旁就都披上了白绸,酒馆门前也挂上了白色纸灯,路上的行人更是寥寥无几。两旁房屋俱门窗紧闭,只有马车压轧青石地面的声音。

秋月再次觑了眼这茫茫暗沉的夜色,放下帘子,下颌抵着福惠的发顶,闭眼缓了缓心绪。

老百姓果然是最有智慧的,不论如何,皇帝驾崩,朝野总会动荡,今夜紧闭门窗不理诸事,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吁……”赶车人的声音出现在寂静的夜里,马车停下,秋月牵着福惠下了马车。

乌喇那拉氏、李氏、弘时夫妻、钮祜禄氏和弘昼也都陆续下了马车。秋月跟着王府的人,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康熙宾天的殿门前。

眼前不是悲凉的气氛,完全可以称得上剑拨弩张,宫殿两旁是满脸肃穆戎装以待的侍卫,隐隐争执的声音从开着的大殿内宣泄而出。

这种时候,秋月心里竟然是异样的平静,成王败寇,从守着宫门的侍卫来看,胤禛是赢家。

虽如此想,面上也不露半分,只抓着福惠的小手,跟在乌喇那拉氏等人的身后跪下。

寒风肆掠,冷冽的北风越刮越紧;越刮越急,扫到面上一阵刀削般的生疼,几乎让人不能呼吸。幸而秋月和福惠是靠在台阶的石柱旁,石柱倒遮蔽了一半的风。秋月心疼看了看身边的福惠,替他遮了另一半的风。

冷飕飕似乎直往领口袖口处灌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秋月就觉得身子似乎都要冻僵硬了。

断断续续的声音从殿内飘出,“九阿哥,你这是何意?”

“哼……究竟做了什么,只有你们自己知道……”

“老臣”“隆科多”之类的字眼陆续从殿里传出,声音并不大,秋月抓住这些关键的字眼,却是心中分明。

康熙晚年究竟是意属皇十四子胤禵还是皇四子胤禛,一直是史学家欲弄明白的。

康熙早年曾三征噶尔丹,以平定西北疆土。但几十年来,其部族的分裂野心不死。五十四年春,清朝作出西征准噶尔的重大决策,开始向西北地区增派援军。如果在康熙非常重视的西北战场建功立业,无疑是在立储的事情上增加很重的砝码。

而从康熙五十七年起,康熙就正式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表现得对胤禵十分赞赏。作为清朝统治者的满洲贵族历来崇尚武功,开国的皇帝都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由于这一思想,康熙实际上是在给胤禵创造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为他顺利登上宝座铺平道路。

基于这个原因,说康熙属于胤禵,也能说的通。

可康熙这几年对胤禛和弘历的宠爱也是实实在在显露人前的,尤其是胤禛蹭多次奉命代行主持南郊大祀。历代以来,祭天是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而康熙这样中用胤禛,将另一个儿子远遣边疆,是不是也是为胤禛铺路手段的一中呢?

不然皇十四子胤禵也在京城,俩兄弟之间,必会为了这个位置有隙。

可惜,康熙不知道,他生的儿子太多,质量太高,兄弟阋墙,很早以前就有了。

正想着,却听殿内的声音突然之间拔高,一个稳重却愤怒的声音清晰的从殿内传了出来,“若是诸位皇子阿哥不信老臣的话,那么老臣手中这个由先帝爷亲自写下的遗诏,亲自封好的盒子可以证明,老臣所言不虚,由皇四子胤禛即位”

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殿外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时间,气氛更是诡秘,跪着的众人齐刷刷的盯向了秋月这一群人。

而秋月,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府里众人的喜悦,就连跪在她身侧的钮祜禄氏,眼里也透出了狂热之情。

也是,连德妃那般得康熙宠爱的妃子,在宫里多年也不过被封妃。而胤禛妻妾相比康熙那庞大的后宫,实在算是少的可怜,以她侧福晋的身份,一个妃位是跑不掉的了。

更何况胤禛子嗣不盛,弘历又是其中楚翘,有朝一日她也可像德妃那般,母凭子贵,登上天底下最尊贵的位置——皇太后,连皇上对她的话也要斟酌一二。

感觉到众人的目光,或羡慕或嫉妒或敬畏,秋月不由蹙了蹙眉,这还没登上那个位置,这么些个人的态度就都变了

殿门前异常的平静,气氛却越来越诡异,正当时,却是一个少年的啼哭声打破了此间静默。

“皇玛法,您睁眼看看弘历啊,皇玛法……呜呜……孙儿不让您走……”少年抑制不住的哭声,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像一只受伤了的小兽,让人听了,为之侧目不忍。

“您还说要带弘历取草原打猎,还要亲自教弘历骑马的,您是皇帝,不是说君无戏言么,您怎么能不遵守承诺,皇玛法……皇玛法……”声音悲戚恳切,让秋月的心里也酸涩不已。

都说乾隆种马,但他也却是多情,他的每一份情都付出了。她看着他从一个六岁的孩子长成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的品性,她不和不知。

福惠显然也听到了弘历的声音,瘪着嘴哭道:“额娘,四哥哭了,呜呜,额娘……福惠不要四哥哭,福惠要去见四哥。”

福惠话一出,周围众人心里又是一惊,心思各异。

这年福晋这般得雍亲王宠爱,生的孩子居然和四阿哥弘历关系这样好,难道她不觉得弘历阻碍了福惠的前程么?这女人脑袋里是怎么想的?

秋月可顾不上众人审视的眼光,忙小声劝道:“福儿乖啊,你皇玛法驾崩,弘历心里非常伤心,让他哭出来还好些。”

正说着,就见殿内众人陆续走了出来,领头的正是一脸铁青的皇九子胤禟,然后是满脸懵懂的一张大脸皇十子胤?,最后才是一脸平静的胤禛。


第二百四十九章 德妃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四十九章 德妃

看到胤禛等人出来,众人也不再将目光放在秋月母子身上,转而盯向殿前。

见众人的目光都被胤禛等人吸引走了,秋月忙将福惠搂着,轻声细语的安慰。

而这时胤禟等人似乎这才发现殿外的侍卫,面露惊色,恨恨的瞪了一眼胤禛,“四哥果然好手段,将这畅春园围的水泄不通。”

隆科多手持遗诏对胤禟拱了拱手,“自打先皇从承德避暑山庄回京,老臣就一直负责畅春园的安全,这些相信诸位皇子也是知道的,还望九阿哥说话前能三思。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最重要的还是请诸位依照先皇遗旨,请新皇登基。”

说完,他也不再看胤禟等人的脸色,手持诏书,对跪着的王公大臣朗声道:“老臣得先皇错爱,先皇临终前亲口对老臣说‘穿位于皇四子胤禛’且有先皇遗诏在此。若诸位对遗诏有异议,可请在场的几位老王爷一看究竟。”

殿前立着五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互相看了一眼,眼中似有赞同之色。

这时,皇八子胤禩上前几步,对胤禛拱手道:“四哥,当务之急还是先办皇阿玛后世,让皇阿玛入土为安方是正经,至于诏书,现在众兄弟还未到齐,不如等十四弟回来,再宣读诏书也不迟。”

隆科多一甩马蹄袖,斥道:“荒唐,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宣读先皇遗诏,只怕先皇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立他身后的另一位大臣也上前道:“皇十四子枉顾先帝旨意,迟迟不返京城,现在也不知距京几何,难道他一直不反悔,咱们这些大臣就一直这么等下去?”

跪着也有人小声附和起来。

隆科多捋了捋他的胡子,“古训,帝驾崩,新帝即位乃是万事之首。诸位皇子阿哥一直做此推脱之词,难道是对先帝的遗旨有何不满?”

此话过于严苛,话音刚落,场面顿时又陷入一片难以言喻沉寂氛围之中,两方人马对峙不下,似乎有是一触即发之势。

即便大家心中都对所谓“遗诏”有怀疑,却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质疑圣旨的真伪。

不管遗诏真假与否,现在显然是皇四子胤禛控制了整个场面,皇十四子又远在西北边陲,远水难救近火,形势比人强。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看看形势,随波逐流吧

都是在朝堂上的人精,电光火石间已经有了腹稿,做了决定。

而那五个老王爷自然也想通了这点,对隆科多捋须道:“隆科多说的有理,按祖宗规矩,先帝去世的当天,需宣读遗诏,指定下位继承人,以免朝纲不稳。现在先帝的大部分阿哥都已到了,是时候宣旨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先请我等一看遗诏究竟,再请隆科多大人你宣旨。”

此话一出,胤禩等人便知道要坏事了。

但这话说的合情合理,无话可与辩驳。

隆科多亦依言而言,当着众人面上,双手奉上锦盒。几位老王爷商量了一下,与众人面前撕开了封条,揭开了盒子,捧出了里面的遗诏,细细研读。

场上顿时气氛肃穆了起来,皆一眨不眨的盯着几位老王爷即其手里的遗诏。

秋月瞧着颇有些好笑:康熙一生写过如此多的诏书,只有这一本,才是这些王公大臣皇子阿哥看做重中之重的吧

又瞥见前面浑身颤抖的李氏,心里颇为不屑:果然是上不得台面的。

看了看身形沉稳不懂的乌喇那拉氏和钮祜禄氏,秋月心里叹息了一声。乌喇那拉氏年幼便嫁给胤禛,皇子居所里面面对的勾心斗角必然也不少,对这类场景自不陌生,表现自然也说的过去。可钮祜禄氏出生低微,又不似她是重生之人,竟也这般沉静,果然是有大作为之人。

这厢秋月叹息,殿前那边已经做好了决策,但听那老王爷道:“隆科多大人,经咱们五人研究以及对先皇的了解,遗诏无误,还请大人宣读遗诏。”

短短一句话,却已经决定了事情的结果。

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只见隆科多敬畏的接过圣旨,阔步于众人之前,朗声道:“众人听旨”

胤禛及他诸位兄弟皆退至殿外石阶处,下摆一撩,齐齐跪地,随即铁器搁地之声响起,成千上万的侍卫应声跪地。

秋月亦是凝聚心神,与乌喇那拉氏等人一起埋首于冰凉的大理石地上,随众人一起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旋即,头顶便响起隆科多的声音,“八阿哥,九阿哥,您几个为何不跪,难道想违抗先帝爷的旨意不曾。”

胤禩等人见跪着的皇三子胤祉、皇十二子胤陶、皇十五子胤顒、皇十六子胤禄等人,又见俯首磕地黑压压的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却也明白大势已去,只得不甘的跪地道:“臣胤禩(胤禟)(胤?)听旨。”

隆科多这才打开皇卷,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禛叩首,道:“儿臣胤禛接旨,日后必不辜负皇阿玛厚爱‘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这短短几字,也是胤禛日后的标榜,他果真做到了勤政爱民,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成为了一代帝王。

胤禛接过圣旨,起身举起圣旨,隆科多忙从殿前退下,跪于石阶之上,叩首行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皆附和道:“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于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即位,拉开了雍正王朝的序幕。

清朝的历代皇帝,皆奉遗体于乾清宫,在此大殓或行正式祭礼。

因此,待胤禛稳定全局后,忙将事情一一布置下去,一边命人准备康熙帝卤薄、大驾等设备,又向朝鲜等附属国发出告讣敕书,又命钦天监选日子将大行皇帝的遗体运至紫禁城办,忙碌的紧。

康熙驾崩,京城内外各寺庙道观都已鸣钟,直响三万次后,才能停止。

正当时,不想一道哭喊声又吸引了跪着诸人的注意,“皇上,您怎么就这样走了,扔下臣妾肚子一人,您这让臣妾如何怎么办啊”众人抬头看去,只见一身素衣的德妃一面哭喊着,一面由众人搀扶着哭哭啼啼娇弱而来。

乌喇那拉氏见德妃从宫里赶来了,忙上前搀扶劝慰,“先皇已经驾薨,额娘您就别太过伤心了,若伤了身子,倘或先皇尚在,也断不愿见到您如此。”

德妃恨恨的瞥了一眼恭敬立在一侧的胤禛,动了动嘴唇,看了看跪着的一众人,终于闭上了悲凉的眸子,一滴清凉的泪水从眼角落下,挥开了乌喇那拉氏和宫女搀扶的手,人竟往一旁的殿柱上撞去,嘴里也悲痛的呼道:“皇上您等等臣妾,臣妾下来陪您。”

“额娘”胤禛终于变色,脱口道。

“娘娘”

……

德妃的一番行为,结合当时胤禟等人当时的言行,无疑让众人对康熙的死更觉蹊跷。德妃纵使平日对胤禛不像对胤祯那般疼爱,到底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怎么会如此决绝,难道她知道先皇死因的内情。但一个是她儿子,一个是她丈夫,终究只能二选其一,所以才选择殉情?

一时间,殿外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隔岸般看着事态的发展。

事情发展的太快,秋月还来不及反应,就眼睁睁的看着德妃即将撞上垫。

然后又是一声惊呼响起,“皇上。。。”

原来是胤禛挡在了柱子面前,揽住了德妃,德妃一面轻打着胤禛,一面抽泣道:“放开我,让我下去陪皇上,放开我。”

康熙驾崩,身为皇帝的生母,乌雅氏德妃竟要以死相殉,这实际上无异于是给尚未登基的胤禛一记耳光,也是对其下马威。

此刻胤禛的眼里闪过一抹沉痛,眼睛也湿润了起来,“额娘,皇阿玛已经殡天了,举国皆哀,儿子知道您和皇阿玛感情甚笃,可还是请您保重身子。”

德妃丝毫听不进去,只在胤禛怀中低声抽泣,哭诉着要下去陪康熙。

秋月看着德妃悲凉的样子,心里不觉可触动万分。

康熙后宫女人甚多,晋位尤其困难。就好比胤禩的生母良妃康熙十八年进宫时,即便艳冠六宫,也不过是个良贵人。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也仍是贵人身份,还是胤禩在康熙三十七年被封多罗贝勒,且三十八年取了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郭络罗氏,其母良贵人这才在康熙三十九年册封为良嫔。

而德妃乌雅氏——身份低微的包衣奴才之后,却能得到康熙如此宠爱。康熙十七年(生皇四子后,十八年即被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便被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且公主甚的康熙宠爱,被其封为硕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祯。

能够为身为五十五个孩子的父亲的康熙,生育三子三女,除了手段超出常人之外,可见她的确得康熙宠爱。


第两百五十章齐病

收费章节(12点)

第两百五十章齐病

德妃从一个身份卑微的、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宫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宫主的位置,这是很不简单的。

其中的艰难自不必细说,一般人却也能窥视一二。

康熙在二十年册的四个妃子,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

可以这么说,后来的宫妃再牛也牛不过这四个人。二十年册妃位序惠妃、荣妃、宜妃、德妃。

可是这四个人中,德妃的出身最低,只有她是包衣之后,不是以秀女的身份而是以更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