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黛玉’-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莺儿、文杏俩丫头是梨香院的人,王夫人自要请薛姨妈处置。薛姨妈素来慈爱的,往常眼皮下的仆人们犯错,她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这次涉及她女儿的闺名,她岂敢怠慢。爽利的把人交给了王夫人,任由她姐姐处置。王夫人则以吃斋念佛见不得血腥为由,把事情交给王熙凤办理。
王熙凤按照王夫人先头的意思,把人打了四十大板赶了出去。
四十个板子打到男子身上,尚且要了半条命,更何况是女儿身上。屁股开花,血肉模糊,俩丫鬟受完板子之后,眼看快没气了。贾府人可不管死活,直接拿草席卷着俩个半死的丫鬟扔到城外破庙里,由着她们自生自灭。
雪雁听说这事儿,吓得拍胸口,如果当初她参与其中,说不准被打四十大板的就是她了。后怕道:“好险好险。”又道:“二奶奶太残忍。”
黛玉听说这事儿,评论道:“二嫂子不过是替那两个‘仁慈’的夫人担罪名罢了。”
有了这一遭处罚,府里谣言很快被禁止,明面上十分平静,平静到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可宝钗身边少了两个大丫鬟,谁看不出来?消停几日后,风气松懈下来,引来更多人的议论纷纷,仆从之中私下里又传出新的版本,新版本恰巧还原了事件的真实状态,将薛宝钗加入其中。♀都市极乐后宫
如果说谣言开始这么传,多数人未必肯信,贾府仆从之中很多对宝钗是很尊重的。可后来仁慈的薛姨妈突然狠起来,一下惩办了宝钗身边的俩名大丫鬟,令这些人不得不信这件事牵涉到了薛宝钗。试问有什么能让一个慈祥的母亲发狠?只可能是为了护儿女。
宝钗从知道传言之后,心里恨文杏、莺儿两个丫鬟不争气,丢了她的脸面,一直闭门不见人。薛姨妈怕她心思重憋出个好歹来,想请黛玉、三春姊妹来陪她。谁知除了年幼的惜春应承下来,其它的人一概以生病为由推托不来。
薛姨妈心里恼火,拍桌子直骂:“枉宝钗平日待她们不薄,金银钗群没少恩惠她们,今儿有求于她们,竟一个个的做了缩头乌龟。”
香菱道:“许是真病了呢。”
“这种理由你也信”薛姨妈叹气,骂香菱不动脑子。“罢了,那种人以后少交往便是。今年上贡的彩锦还剩下一匹,你拿去送给惜春。”
“哎呦,太太,那可是比金子还精贵的东西,哪能随便送个小姑娘,姨太太还没捞着呢。”
“你且去办理,我自有说法的。”
于是香菱带人去取了彩锦,拿来与薛姨妈过目,而后便欲送去惜春那,被薛姨妈叫住。
薛姨妈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走到香菱面前,用手把那匹布按住。
香菱道:“太太改注意了?”
“不,你先别送,等一会儿你悄悄地跟着惜春回去,她若去黛玉那里,你再去送。”
“她若不去呢?”
“那就等下次。”
香菱得令,拿着布守在宝姑娘门口,没一会儿见婆子挑帘,惜春和丫鬟们从屋里出来带着人转身直奔西边,正是贾母院落的方向。香菱小心翼翼的跟在后头,惜春随后进了贾母的院子,不一会儿又出来了,继续往西走,过了一条夹道,果然到了黛玉的翠玉阁。
香菱兴奋地呼口气,大冷天的她在外头冻得手脚冰凉,可算是没白等。香菱怕惜春又是快进快出,害她白跑一趟,故惜春前脚进了翠玉阁,她后脚也跟了进去。
院子里静悄悄地,香菱心突突的乱跳,等进了正厅,才有人迎她,正是黛玉的奶娘王嬷嬷。王嬷嬷是做针线活出身的,一眼就盯上了香菱手里的那匹布,稀罕的上前摸了几把。
王嬷嬷欢喜的问:“这是送给我们姑娘的?”
“不是,是太太送给惜春姑娘的。”香菱否决之后,发现王嬷嬷脸上的失望之色,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埋怨太太不会办事,她这样送东西摆明是会得罪人的。香菱思衬着要不要先撤了,回去仔细确认太太的意思再来。正这时候,紫鹃从屋里头出来,看见香菱,热情的拉她进去见黛玉。
黛玉正卧在榻上,身上盖着两层被,脸色微红,有些气喘。
这幅样子明显是真病了,香菱心想。
香菱笑着上前给黛玉请安。说话的功夫,黛玉又咳嗽了起来。立在远处的惜春急了,欲上前扶她,被雪雁拦住了。
“妹妹千万别来,若被我传染了风寒,又多个遭罪的。”
黛玉被强行扶起身来,喝下一碗止咳汤。正所谓乐极生悲,她见宝钗吃了教训,一时间高兴,起夜的时候逞强没披衣服,身子骨儿就闹起来。不单她病了,连跟她关系好的迎春、探春也跟着染了风寒。
香菱见不得黛玉孱弱模样,禁不住心疼道:“我听说京都城最近得风寒病的人不少,十个人之中便有三个害病的。这茬病来的可厉害!姑娘身子骨本来就弱,可要好好地养着,当心了。”
黛玉对香菱感谢的一笑,那体态如映照在水中的娇花,美得一塌糊涂,美得绝尘脱俗,令人不敢去触碰,只怕一碰,一切的美好都碎了。
香菱被迷得七荤八素,心肝为之一颤,低着头害羞,再不敢去看黛玉,怕自己失礼的仪态冲撞了那股美好。
黛玉看见香菱手里捧着的那匹锦布,眼色暗沉下来。又见香菱一副娇羞的姿态,觉得好生可爱,决心逗她一逗。
黛玉笑问香菱:“这是送我的?”
香菱手一僵,尴尬的不知如何是好。心里埋怨着,如果这匹布是送给林姑娘的该多好。林姑娘现在病重,她现巴巴来的给惜春姑娘送礼,这行径未免太猖狂了些。香菱不忍心回绝黛玉,又不能改变太太的命令,支支吾吾的,左右为难的说不清楚。
王嬷嬷端着一盏燕窝进屋,见香菱还在,有些不大高兴,冷哼了一声,立在门口。
惜春着急了,催香菱:“姐姐是怎么了,话都说不清了,手还会动吧,还不把东西交给紫鹃姐姐。”
黛玉拿帕子掩嘴咯咯的笑了,对惜春道:“我是逗她的,瞧她不好意思的。我猜啊,这布是送你的!”
“送我?”惜春惊讶的看向香菱求证,见香菱点头,脸黑了半边,大有责怪香菱不会办事的意思。那布却是好东西,她也想要,可经她带着东西经林姐姐这里算是怎么回事。“这东西独送我,还是其她姊妹都有?”
“是太太独送给姑娘的。”香菱小声回答。
“那我可不敢要。”惜春胆小,经不起这样吓唬。背地里送她也就罢了,这样送东西,不是让她讨嫌么。
黛玉笑着劝惜春道:“薛姨妈的心意,你收下吧。我瞧着这布是好东西,怕是很难得的,连外祖母那里也未必有呢。”
惜春一听是这样贵重的东西,更不敢要了。试想她一个小丫头穿着连老太太都穿不起的衣裳,这不是‘以下犯上’么。连忙道:“快把这东西拿回去,我可不敢要。你告诉姨妈,心意我领了,东西我无福消受,还是转送给老祖宗为好。”
香菱为难起来,她若这么回去,必会得个办事不利的名声,求救的看向黛玉。
按常理,黛玉是会劝一劝的,可这次她不打算开口。香菱捧着布一进门,她便觉得这丫头是受了薛姨妈的指使,薛姨妈的目的是想给她难堪,这点黛玉很清楚;可黛玉弄不明白,她已经把宝玉推给宝钗了,薛姨妈为什么这么针对她?虽说原因弄不清,可黛玉没理由生咽下这口气。所以才有她后来吓唬惜春,令惜春不敢收布的下文。
“妹妹性子倔,认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你还是回去吧,好生和薛姨妈说说。大冷天的,辛苦你白跑一趟。紫鹃,你去那些外祖母昨日赏给姜草茶给她,这东西抵御风寒十分有效,你带回去冲泡,也好驱驱身上的寒气。”
、15第十四章 别样送宫花
香菱认命的点头,拿着彩锦回去禀告薛姨妈。薛姨妈叹口气,心里埋怨香菱办事不中用,酸了她几句,赶紧打发她走了。
如今宝钗房里缺了两个得用的丫鬟,薛姨妈要选人填补上去。奈何她们此来京都,因路途遥远,带来的仆从精简了很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再寻合适的添补上去。薛姨妈只好把她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舍过去,再从四等丫鬟里提拔一个,如此替补,空出来两个粗使丫鬟的位置,再从伢子那买人填补。
薛姨妈斟酌再三,选定身边一位名唤秋月的丫鬟过去,她年纪长宝钗两岁,为人老成稳重,嘴巴严,绝不会乱说话,薛姨妈升她做二等丫鬟。另捡了一名叫廖儿的,和宝钗岁数相当,人长得伶俐俊俏些,有几分荣府丫鬟平儿的风度,将来可收作通房之用,为宝钗分担些家事。
薛姨妈把人带到宝钗房里,经她检验合格之后,方留人给她。薛姨妈观宝钗今日心情不错,比前两日爱笑了些,稍有些舒心,搂着女儿入怀,说了许多贴心窝子的话。
说着说着薛姨妈抹起眼泪来,心疼宝钗道:“我可怜的儿哟,偏让你碰见这糟心窝子的事儿。这事儿本不赖咱们的,却惹得咱们一身臊。都怪那两个惹事丫鬟!她们已被你姨妈处置妥贴了,再没人敢胡沁了。你姨妈说了,以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必躲在家里不出门。咱们行得正坐得直,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宝钗笑着给母亲拭泪。“今儿和惜春妹妹聊天之后,心情好多了,母亲知道我的,心大,不会介怀这个的。”宝钗听说处置妥当了,立即恢复了往日的自信。(教主;夫人喊你去种田)仔细想想这件事,她没白受委屈,也得到了些好处。这丑事出在宝玉身上,贾姨妈、贾母自然觉得有愧于她,这些日子更疼她了,每日差人来看她,好东西跟流水似得往她这边送。
再说香菱在薛姨妈处受了教训,自觉地委屈,心情不大好,勿自躲在房里哭泣。赶巧薛蟠从外头回来,手里捻着两只小面人儿欲去逗香菱。他悄悄地推门进屋,见香菱正背对着她坐着,猫着腰悄悄地靠近她,趁她不注意猛地从后头抱紧香菱,撅着嘴冲香菱的脸颊啄了一口,觉得水润润的,薛蟠舔了舔嘴唇,咸的。薛蟠这才发现香菱在哭,他心痒痒了,有意和香菱求欢,故特别的有耐心,疼惜的把她抱紧怀里,问她何故。
香菱自不敢说是从他娘那受了委屈,扭过身去,不理薛蟠,气道:“说了也白说。”
薛蟠听这话便明白了几分,知是她从母亲那里受了些气,赶紧拿出那两个小面人儿逗香菱。两个小面人儿一男一女,薛蟠一手一个,脸对脸,把面人儿凑过去亲嘴。害得香菱脸涨得通红,再不敢去看。
二人缠绵一番之后,薛蟠越发的温存听话,香菱才把送布之事告知薛蟠。
“妈太不会办事儿,明儿个我找她说理去。”
香菱一听急了,捏薛蟠的胳膊埋怨:“你此刻去说,太太岂不是我告的状,她不肯说你,回头只埋怨我。我将此话告知你,是想和你说太太这几日气儿不顺,你在外头老实点,少惹事儿,该好好孝顺她。”
香菱受了委屈不顾着自己,仍旧念着别人,纯善的心十分惹人怜爱。♀还珠之兰锁君心薛蟠笑眯眯的抱紧香菱,又啃又亲,少不得又缠绵几回。
等次日早晨,香菱身子骨儿疲乏,起的晚了,薛蟠早不知去什么地方胡混了。臻儿伺候她起身之后,端来一只檀木匣子来。
“大爷送的。”
香菱把匣子打开,里面有一对翠玉镯子,一对卷云吉祥纹碧玉银花簪,四只不同色的宫花。
臻儿道:“这花儿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得花儿,统共十六支,大爷挑了四支留给你的,爷说拿它送人情也使得。”
香菱当下明白薛蟠的意思,满意的笑着,吩咐臻儿悄悄地把花送给黛玉,当做她昨儿个鲁莽的赔罪。
于是臻儿拿着花儿出了香菱的房门,转道梨香院的西角门,路上正路过薛姨妈的卧房,屋里正热闹着,臻儿正好奇是谁来了,见金钏儿从屋里头出来,这才知是王夫人来了。臻儿当即快步出了梨香院,路上正碰见周瑞家的往这来。臻儿笑问周瑞家的去哪。
周瑞家的叹口气道:“嗳!今儿偏偏事儿多,我跑了半日,水不曾喝过一口,这会子去回禀太太,才算了结了。”
臻儿听说周瑞家的忙,不敢耽搁,笑着告辞,直奔黛玉住的翠玉阁。臻儿进了院子,只听见几个小丫鬟在厢房内听呼唤呢,紫鹃和雪雁二人正掀帘子出来,手里捧着茶盅,臻儿便知黛玉在西厢房内,不曾在正房,遂转身进去,只见黛玉正卧在榻上读书,臻儿将花送上,并说明缘由。黛玉愣了好一阵儿,才缓过神来,收了花,起身欲向臻儿道谢,被臻儿及时地拦住了。
王嬷嬷晓得臻儿是替香菱送花的,心里一改对香菱的态度,热情的招待臻儿吃茶,另拿了一小碟,装上三块七巧点心给臻儿尝鲜。
臻儿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咬开点心松软酥烂的皮儿,里头是蜜糖包着的榛果仁儿,甜香适口,正是她喜欢吃的,边吃嘴里边念叨着:“林姑娘这里好东西真多,昨儿个我家姑娘回去,瞧着我头晕脸热的,拿了林姑娘送的姜草茶给我,让我免了一遭儿风寒病。”三两嘴把一小碟子吃完了,臻儿恋恋不舍的擦嘴道:“嗯,好吃,这点心叫什么?哪儿买的?我也弄些回去,我家姑娘必喜欢吃。”
“你可弄不到,这叫七巧点心,是宫里的东西,昨儿个老太妃带来的,外祖母分了我一盘,可巧我咳嗽,吃不得甜食,你拿回去给你家姑娘吧。”
难不得这样好吃,原来是宫里的点心!
王嬷嬷笑眯眯的包好递给臻儿,臻儿意识到自己失言,有些不好意思,扭捏的不敢接。黛玉一再劝她,臻儿晓得林姑娘是真心相送,这才千恩万谢,欢喜的抱着点心蹦蹦跳跳的走了。
没一会儿子,周瑞家的捧着一只大匣子来,两尺见方的空匣子的角落里孤零零的躺着两只土绿色和灰黄色的宫花。黛玉拾起那只宫花的仔细看,一再确认这宫花确实是新做的,可这颜色瞅起来还真脏,难不得当初本尊林黛玉不满意。
周瑞家的不以为然,笑呵呵的说宫花是姨太太送给黛玉的。
黛玉使眼色给紫鹃,紫鹃去拿出匣子,将周瑞家的送的两只宫花和臻儿送的放在一起。
周瑞家的眼尖,瞧见匣子里原有四枝颜色鲜艳的宫花,这不比不要紧,比起来还真可怕。她送来的那两只宫花和人家原来的那四只比,愣像是两坨狗屎堆在了鲜花上。周瑞家的以为匣子里那四朵做工材质会更精致些,凑过去仔细瞧,样式竟然和她送的一模一样,独在颜色上鲜亮了许多,便差了这么一大截。
周瑞家的脸色难堪起来,真是该死!若晓得林姑娘这早有宫花,有个比较,第一个来这送好了,紧着林姑娘挑选,差距也不会这么大。这可倒好,花送得还不如不送,真真是打自己的脸面。可苦了她,白白替姨太太办事儿,最终落得个得罪人的下场。
周瑞家的尴尬的不知说什么好,黛玉也没和她客气,只和往常一样,赏了一贯钱给周瑞家的做跑腿费用。周瑞家的事情没办好,哪里敢收钱,表示不要,最后被紫鹃硬塞进手里。周瑞家的无法,千恩万谢之后,满脸愧疚的出门。
夏婆子拎着一壶酒等在外头,上次她外孙女儿蝉儿的事儿多亏有周瑞家的帮忙,她自然不能忘了恩情。
“上月林姑娘赏给我一壶上好的青梅酒,我喝了也是白瞎,这好东西只配给你的。”
周瑞家掂量着手里的一贯钱,已经拿的比十两金子还重。那里还敢收夏婆子的酒,摇头不要。夏婆子以为周瑞家的嫌弃,顿时抹起眼泪来,别的他不怕,她最怕周瑞家的把蝉儿的事儿翻出来告诉二太太,那她们祖孙俩算是活到头了。
周瑞家的无法,只好接过酒。眼珠子动了动,把手上的一贯钱塞给夏婆子。
“你帮我还给林姑娘,只管告诉她今儿的事儿是我没办好,万不敢收赏钱,姑娘执意要赏,等下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