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贵女-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兄弟俩放慢速度,隔着马车窗子,正好听到柳妈妈在跟书瑶说徐家二房的事。
书瑶的声音里带着痛惜:“徐老夫人的脸色真不好,看起来很疲惫。还好过几日到了京城,有念儿姐姐陪着,她一定会很快好起来。”
“谁说不是呢?摊上那样的儿媳和孙女,偏偏儿子又是个糊涂的。”柳妈妈摇了摇头,“这得亏徐二老爷不是长子,上面还有个能挑得起徐家的徐大人,要不然徐老夫人可真的是操碎心都没辙。”
娶妻娶贤,想到那日书杰被徐二夫人母女算计、逼婚的可能,柳妈妈就禁不住后怕,如果让徐冰儿那样不择手段的女子进了夏宅,加上那样的爹娘,可真是后患无穷!
书杰也已经十八岁,别说定亲,成亲都可以了。此次进京。柳妈妈决定好好打听一些合适人家的姑娘,然后请金喜达或者威远侯夫人为书杰张罗。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书杰的妻子过门就是当家主母,夏宅的内务、对书瑶和书文的引导、甚至两姐弟以后的亲事都将落到她身上,所以秉性人品尤为重要。
书瑶也想到了这事:“妈妈,等大哥考取进士,是不是就可以给我们定下个嫂子了?章伯母说等我们有了嫂子,嫂子就可以照顾大哥,还可以帮大哥照顾家、照顾我和文儿。大哥才好专心在外面做事。”
这两年书杰也算是玉林县数一数二的佳婿人选,有钱、有靠山、更有前途,上面还没有公公婆婆要侍候。不过上门来的媒婆都只得到一个答复。就是书杰正在专心备考,不想这么快定下亲事。书瑶知道,大哥其实是担心遇到一个不贤的女子,不能善待她和书文,所以对亲事并不上心。
不过。书瑶还是赞同等自家大哥科考过后再议亲,一旦大哥金榜题名,可选择的姑娘的层次就完全不同了。虽然书瑶不像前世那样一味追求高门第,但大哥能不能走得更高更远,他妻子的品性、教养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当家主母能让男人没有后顾之忧。甚至还能成为助力,就像兰姨那样八面玲珑、府里府外的各种关系都处理得滴水不漏,威远侯府的好口碑和好人缘与这位候夫人都是脱不开关系的。
而一个温婉可人、能与大哥琴瑟相合。又能与她和书文相处愉快的大嫂也是书瑶期盼的。书瑶不知道前世的大哥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女子,有没有谈婚论嫁过,但她知道大哥直到被害死,都还是孤身一人,闭眼的前一刻。心心念念的还都只是她这个妹妹。那时大哥只想着暗中保护她,成全她想要的。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想自己的终身大事吧?
柳妈妈听了书瑶的话,笑着点头:“是啊,你大哥过了年就十九了,是该定下了。”看到书瑶似在发呆,又打趣道:“姐儿放心,你大哥最疼的就是你和文哥儿,一定会给你们找一个同样疼你们的大嫂。”
书瑶眯着眼睛笑:“我和文儿也会疼大嫂的,就像疼大哥一样。”
马车旁的书文也乐了,冲着书杰囔道:“大哥,我要一个像淼姐姐那样好看、声音好听、对我们又好的嫂子。”他们与南宫淼只见过一面,但这两三年却是常常书信往来,南宫淼经常让人给书瑶姐弟带东西送礼物。
书杰绷起了脸:“文儿,跟你说了多少次,姑娘家的名声很重要,莫要随口乱说话,这样会害了人家。”南宫淼去年初就定了亲,书文这样比喻让外人听到很不好。
这个弟弟对南宫姑娘还真是……那天南宫姑娘一直带着面纱,他怎么知道人家好不好看了?想到面纱外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和噼里啪啦对他的一通指责,不知为什么,书杰的心里突然痒痒的,很想看一下那面纱下的样貌。呃……只是好奇罢了,不是自家弟弟说她好看么?书杰为自己找了个“充分的”理由。
书文撇了撇嘴:“哪有乱说话了?对了大哥,淼姐姐要一盆‘红露珍’作及笄礼物,你可别忘了修剪的时候叫上我,淼姐姐把她想要的树冠形状画图给我了,要我盯着呢。”
书杰嘴角直抽,这到底是谁的弟弟?他这个朝夕相处快十年的亲大哥还不如一个才见过不到半日的淼姐姐?哼,还是瑶儿乖巧,要不说闺女是小棉袄呢,他家妹妹也是他的贴心小棉袄。
“大哥,我们骑了快一个时辰了吧?你要不要到马车里去休息?或者看看书?”书文看了看日头,开始催大哥换乘马车,“姐姐说不能让你太辛苦。娘以前也说过,人太劳累就容易生病,要劳逸结合。大哥,我把你最喜欢的那个枕头带着了,放在马车里的床上。还有床边柜子里那些书,我也是按你的习惯分类放的,你拿起来方便。”
即使住客栈,书杰早上也肯定是要一早起来练武、背书,晚上也要看一会儿书才能睡着。如果白天再一直骑马赶路,过于辛苦,所以书瑶跟书杰谈定,每日最多只能骑两个时辰,还要分开两次,当作锻炼、松松筋骨。
听书文这么一说,再想到书瑶跟他“讲条件”时又是撒娇又是“威胁”的可爱样子,刚刚还在泛酸的书杰立马勾起了唇角,心里软软的,自家这一对宝贝弟妹多疼他啊,连一向不拘小节的书文都能做到如此细致,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时书瑶也从窗子里“瞪”着书杰:“大哥,你该去马车上休息了,说话要算数哦。”
书杰“无奈”地笑道:“是,小管家婆,大哥这就去休息了,文儿,你一个人不要自己冲到老远去,要不就这样陪着瑶儿,要不也到马车上去休息。”
书文扮了个鬼脸:“我才不要坐马车,还没骑过瘾呢。再说了,我现在可是柳妈妈和姐姐的护卫。”
书杰、书瑶等人哈哈大笑,引得前后几辆马车上的人都咧了嘴。
夏若云急急道:“待会儿停下休息时,我要换到瑶儿她们那辆车上去,坐这太枯燥了,瞧他们多热闹!”
小张辰赶紧振臂附和:“跟瑶儿姐姐坐,不跟爹坐。”
被妻儿“嫌弃”了的张财恕一脸委屈:“你们都不坐这辆马车,剩下我和旭儿两个不是更无聊?”
张旭倒是“仗义”:“爹,我陪你,不过等我学会了骑马,就不能陪你坐马车了哈。”他已经暗自决定,这两天中途下车休息的时候就要开始学骑马,反正以车队的速度,又不需要向书文那样飞奔,他开始时骑慢些就是了。
张财恕正想对长子的“不离不弃”表示一下感慨,就听到后面的话,“哀嚎”一声:“你们都不坐,我正好睡觉。”
“哈哈哈哈”,张家四口的马车上也充斥了愉快的笑声。
只有徐老夫人的车上气氛沉闷。
徐老夫人身边的贴身妈妈端了一倍红枣水给她:“老夫人,其实虞姨娘和她哥哥已经发誓不会把那事说出去,为什么还一定要让四姑娘嫁给虞二郎呢?凭四姑娘的条件,过两年风声淡了,即使不能嫁知府公子那样的人家,嫁个殷实点的大商户也还是可以的。”
徐老夫人摇摇头:“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没听到那些个丫鬟婆子叽叽咕咕,冰儿只穿了一件薄裳,被水浸湿身形毕露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传出一点风声去还有谁会娶她?只能再次连累一众徐家闺女。总不能把丫鬟婆子全都打杀了吧?老二说的对,现在这样决定,大家只能感慨这是意外,也没什么可说的。而且两人都被传是命硬,倒也没有谁坑谁之说。”
徐老夫人很清楚,自家二儿子是真把徐冰儿当灾星了,生怕她嫁不出去一直留在徐家“克”他。唉,算了,孙子都能成亲了,她再操心儿子又能操心多久?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张罗去吧,她这把老骨头也管不动了。不过李氏(徐二夫人)和徐冰儿这次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一心算计别人,自己反而掉入泥坑。
车队行了半日,信义镖局的镖师说,前面正好是一个小镇,就不停在路边吃干粮了,直接到镇上的饭馆用餐,多费不到一刻钟的路程而已。张财恕经常走这条路,自是知道。素日里他自己吃点干粮就算,现在这么多人,老的老小的小,还是吃舒坦点比较好。
第127章 首饰(12月9日更)
这个叫“犄角”的小镇真的很小,大概只有玉林镇一半大,而且距离官道还有一刻钟的车程,这也是它的经济并没有像玉林镇一样发展起来的原因。
书瑶心里暗笑,还真是犄角旮瘩呢。
信义镖局的镖师把一行人带到犄角镇上所谓最好最大的一家酒楼,书文翻了个白眼:“这跟西塘街前面那个香香饭庄差不多吧?”还最大最好的酒楼?
张财恕勾起手指轻敲书文的脑袋:“臭小子要求不要那么高,赶路时候有这样的地方吃饭已经很好了,我们接下去的几天,很多时候都只能吃干粮。”
“嘿嘿,不是觉得奇怪么?”书文对吃食并不挑剔,只是觉得言过其实了,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那位带路的镖师笑着解释道:“这个镇上比较多的是小食摊,便宜实惠,镇上的人和附近几个村庄赶集的人光顾的比较多。镇子太小,有钱的人都想着住到外地去,到我们玉林镇上的都不少,哪有多少人舍得下馆子?这家酒楼的东家是个孝子,原先在京城学厨,他父母的身体不好,又不想离开家乡,他就回来开了这个酒楼。好在这店面是他自己的,伙计也多是自家人,加上他的手艺好,做生意也实诚,倒是吸引了一些经常在这官道上跑又讲究吃食的人。楼上还有几间屋子可以住宿呢,挺干净,价格也不贵。”
整个店里只有两张桌子上稀稀拉拉坐着几位客人,书杰他们这群人进来却一下子就把桌椅都坐满了,喜得伙计笑得见牙不见眼,赶紧忙着倒茶水、介绍拿手菜。
上菜倒是不慢,且色、香、味都不比玉林镇上那些酒楼差,份量还多些,连徐老夫人都点头道:“值得多绕些路。吃的很舒服。”
正好店家兼大厨出来想询问顾客口味是否还适合,听到徐老夫人这句话笑得很开心:“谢谢老夫人,多谢大家的光顾!小店就是靠大家的口口相传,你们吃得满意了,我们就乐……不好意思,各位慢慢吃,我上楼一下。”
书瑶眼尖,坐的位置又正好,在那位店家抬头向上看之前已经注意到二楼的楼梯口有一个青色的人影向下探头。
因为刚才那位镖师说过楼上可住客,书瑶也没惊讶。应该是人家住店的女客看到楼下这么多人,不想下来吧?所以示意店家上楼。
不一会儿,楼上传来很大声的争吵声。尖利的女声震撼着一众人的耳朵。
徐老夫人首先蹙着眉头放下筷子,幸亏她差不多已经吃饱了,否则在这嘈杂声“伴奏下”还真是难有食欲。
小张辰则躲进书杰怀里:“怕怕,打架。”还举起双手掩着耳朵。
那位带路的镖师脸色很难看:“伙计,怎么回事?不是你们东家在自个儿酒楼里金屋藏娇吧?闹腾得人都没法吃饭了。”
一脸尴尬的伙计正紧张兮兮地拔头向上看。听到这话猛然回过神来:“没,没有,那吵架的女子是我们东家太太。”
吃完饭刚站到夏若云身后侍候的吴妈妈“嗤”了一声:“东家太太?稀奇了,吵架吵到店里来?倒不怕耽误了自家的生意。”
话音未落,楼上“啪”地扔下一物,正落在距书瑶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已经散开的湛清色碎花小包裹,里面有几样圆溜溜的东西开始四下滚开。
书瑶的视线就这样被定格在那小包裹正中一支金累丝红宝石步摇上,那不是娘送给翠竹的生辰礼物吗?不会错的。那是娘特意找人定制的,娘的日记里说,那是她根据穿越前看的什么“金枝欲孽”里娘娘的步摇画的,因为她觉得翠竹长得跟那位娘娘很像,戴起来一定好看。书瑶再往步摇旁边看。还有一样很眼熟的东西,一对白银缠金丝双扣镯。那是兰姨送给她的年礼。当年她发现镯子丢了的时候,翠竹老是说再找找再找找,肯定是忘在哪了,原来早就被她藏起。
“腾腾腾”店家跑下来要捡起包裹和散落到旁边的银裸子、珍珠、还有其它首饰。
“慢着,”书瑶突然站起身,“请问店家,这些东西你是哪里得来的,那个金步摇和那对双扣镯子都是我们家的东西,我可以说出上面的印记。”
店家愣住了,旁边一众人也愣住了,书文闻声转头过来定睛一看,店家右手上刚捡起的那个纯金蝙蝠形状长命锁不是他小时候戴的吗?直接指着长命锁囔道:“那是我的,后面有一个‘文’字,前面正中一个大‘福’字旁边是五个小‘福’字,我娘说是‘六福’。这个长命锁我姐姐也有一个,两个是一对的。”
夏若云仔细看了长命锁的形状也点头道:“是的是的,当时我还问我大嫂蝙蝠那么难看,为什么要做蝙蝠形状的什么‘长命锁’挂在娃身上,我大嫂说‘蝠’‘福’同音,吉利,除了我大嫂应该没有人懂得弄这东西。”
楼上那个之前只闻声音不见人的女子突然冲了下来,抓过店家手上的金锁仔细翻看,然后大叫道:“有‘文’字,也有六个‘福’字,我说那个什么春草不是好东西吧?我说这些贵重首饰来路不正吧?果然是偷来的,正主儿都找上门来了你还不相信吗?”
春草?书瑶三兄妹、还有柳妈妈都微微怔了一下。
店家木然道:“这……这……不会的……不会的……春草是个善良的姑娘……她不会偷东西的。”
那青衣女子(店家太太)又抓起那个碎花包裹砸在店家身上:“不会?她一个做粗使小丫鬟的人哪来的这些昂贵首饰?还有金裸子呢。你不是说她邻居讲她娘死了都没得一口好棺材,直接用草席裹了埋,连两间破屋子都被人收了去?那她埋着这些东西做什么?作死啊你,还那么听话地跑去帮她挖来这东西,还要去京城赎她,你是想我们全家被那个小狐狸精害死吗?现在人正主儿找上门来了,小心拉你去见官!你赶紧把事情都说清楚了,吧东西还给人家,我们跟那个什么春草一点关系都没有。”
书瑶平静地说道:“你可以再看一下那个步摇,靠下的位置有一个凹坑,是我玩的时候不小心砸在石头上砸的。还有那对镯子,一只上面刻着‘瑶池仙灵’四个字,另一只是‘五岁生辰’。
店家呆愣愣地依言拿起步摇和镯子细看,果然。
一脸唰白的店家似乎真的吓到了:“我……我真的不知道她竟然是偷来的,她说是她姐姐攒的。”
“她姐姐是叫翠竹吧,原来是我们家太太的丫鬟,偷东西、背主,后来被卖出府去了。为什么这些东西会在你们这呢?”柳妈妈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
店家太太也顾不上责骂她相公了,这些人衣着气度不凡,还带着这么多丫鬟、婆子、护卫,一定不是普通人,她吓得“噗通”一声跪下来:“我们跟那个什么春草一点关系都没有,肯定不是共犯。我相公曾经去大名府城做了半年二厨,同他表哥一起租赁了一户人家的两间屋子,跟那个春草家刚好是邻居。有一次我相公受了风寒,春草的娘按照一个家传的方子采了草药帮他煎好,照顾了他几日,我相公一直记在心里。前几日,有一辆送卖身女子去京城楼子的马车停在我们店门口,那些押送的人来我们这吃饭。
结果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在我们店里住了一晚上。那春草认出我相公,我相公也认出她,本来念着她娘的恩情想出点银子把她赎出来,结果押送的人说这些女子都是京城里的丽云阁看上的,都付了银子,不能另卖,要赎得去丽云阁赎。
谁想第二天一早他们走的时候那春草趁人不注意突然往我相公手上塞了一张纸条,是用碳写在厕纸上的,要我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