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一愣,回道:“鸣儿,当年的事,说来话长。我刚刚登基,就有了你,朝中不稳,还有一些叛逆余党,我一时不察,才让人有了机会,这是我对不住你啊。”
赵天鸣没想到皇上直接这样说是自己的错,让他有话不知道从何说起,毕竟他知道当年四皇子去世,皇帝伤心欲绝,可以算的上是受害人之一,让赵天鸣开口怪他,这样有些蛮不讲理。
皇帝看赵天鸣的神色有些松动,于是接着说:“当年,赵家那个孩子出生没多久,你们就被换了,因为你们小时候长的比较相像,宫中一时间也忙着先帝的丧事,等发完丧,当时的四皇子就没了,由吕神医的养子也就是暂居赵家的程大夫,断定没了气息,我情绪激动,加之连日的劳累,当场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四皇子随着乔贵妃却烧死在了宫殿中。”
赵天鸣听的聚精会神,他想知道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说道:“不对啊,即使当年四皇子不在了,乔贵妃也不用自焚于宫内,孩子没了可以再生了,这?”
皇帝知道赵天鸣的想法,说道:“其实,那场火,是人为。我派人打探,蛛丝马迹的指向了宫中有子的妃嫔,当时,我心中恨她们,可一想,其他几个皇儿如果没了母亲,在宫中长大都是问题,于是才网开一面。”
皇帝边说边观察赵天鸣的神色,就怕他怨恨自己,毕竟是自己没为他报仇。
赵天鸣听了心里酸酸的,虽然这是顶着他的名义发生的事,可他毕竟没经历过,除了觉得四皇子可怜外,还有些难过,有些不值,可恨意却是没有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四皇子在没被火烧之前就没了气息,那些纵火的真凶烧死的是乔贵妃,看来孩子和老婆是不通的,不过,既然乔贵妃并没有人们想象中在皇帝心中那么重要,以贵妃之子的四皇子为什么在皇帝心中占居了这么重的地位?
皇帝怕赵天鸣怨他,赶紧补充道:“我一直在查当年事情的真相,即使到时候没能查出来,我也有法子报了此仇。”
看着赵天鸣迷惑的眼神,皇帝想了想,还是把皇家的家私说一些给赵天鸣听。
:“鸣儿,你知道淮南王的事吧,当年世宗皇帝,就是我皇爷爷,一时私心作怪,对淮南王背信弃义,结果淮南王划江而治,世宗被史书记载,留下千古骂名,我们大齐皇室一脉也备受天下人议论。”
赵天鸣对于这件事还是知道的,就是现在一些读书人还都以淮南王为正统,朝廷虽然忧待他们,可也堵住他们的嘴。赵天鸣心中好奇问道:“事情已经发生了,难道当年的事另有隐情?”
皇帝说道:“其实,当年太祖皇帝留下的是三份遗昭,两份给了淮南王,一份给了文孝皇后留下了一份,不过,这三份遗昭,第一份,也就是淮南王拿出的一份,第二份,也就是文孝皇后保管的,写的是如果世宗皇帝传位于淮南王,那么为了报答世宗皇帝的恩德,由世宗皇帝钦点其孙,于淮南王继承帝位之后,立为太子,传其帝位。而第三份遗昭,是说了,如果世宗皇帝未能信守诺言,三代还嫡,由淮南王正统继承皇位。”
“当年,世宗废除了文孝皇后,文孝皇后让人把三份秘昭给复制过来,世宗皇帝看来当场吐血,说是白白背负了忘恩负义之名。后悔不已,可大错已经铸成,世宗本想先下手为强,除了淮南王,可惜淮南兵强马壮,又占名分大义,世宗未能如愿。未了告诫后代,三份遗昭的内容,以做准备。”
皇帝看着赵天鸣迷糊的神情,心中感慨,还是个孩子啊,于是为他解惑道:“在我下一代,刚好是第三代,本来没有你,我准备把齐释立为太子,收归淮南王一脉,正我皇室之名,到时候,既保住了皇儿们的性命,也给了天下一个名正言顺,当然,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也就求而不得了。”
赵天鸣听了之后,嘴巴张的老大,感觉自己一定出现了幻觉,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赵天鸣心中还是有些疑问:“那,如果淮南王不愿意放过其他皇子呢,毕竟被朝廷抢了那么多年的皇位。”
皇帝笑笑说:“我已经这么大方了,淮南王一脉受过这样的迫害,更会谨慎,感恩于我的恩德不会对我的子女下手,只能优待他们。天下人可都在看着,淮南王不会自毁长城的。”
“不过,现在有了你,自然你更为的名正言顺。”皇帝摸摸赵天鸣的头。
赵天鸣心中疑惑更甚了,于是干脆开口问皇帝:“我真的是乔贵妃生的吗,可为什么我更名正言顺?”
皇帝尴尬了,想了想说道:“其实你母亲另有其人,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只能说,你不管从身份上还是才智品行上,都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赵天鸣:“哦!”了一声,有些垂头丧气的想,原来我是个冒牌的嫡长子啊,实际上是个私生子,还是个母不祥的私生子。
皇帝想了想,接着对赵天鸣说:“我现在还不会认回你,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小时候就是太显眼了,才会遭此横祸。等到合适的时机,我想个万全之策,公布你的身份,现在,你先跟在我的身边,学习帝王要学习的一切,到时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的。”
赵天鸣心中对做皇帝没什么兴趣,可也知道他这个身份,不做帝王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也没抗拒,只是心不在焉的想着自己的母亲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他两世都没有母亲缘。原以为的赵母倒是给了他母亲的关*,可惜天意弄人。
赵天鸣看皇帝兴致不错,于是问道;“我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是不是,特别的漂亮,特别的温柔体贴。”
皇帝听了,脸上一阵不好,可看看赵天鸣一脸渴望的看着他,星星眼的发着亮光。皇帝想想,说道:“他脾气不好,挺霸道的,在人前知书达理,人后胡搅蛮缠,对他上了心的人,好到要天上的星星都能给你摘下来,可惜就是太傲气,倔强,固执起来令人头疼。特别的精明,处事果断,这一点,你就不知道像了谁,心肠不像我们两个,你太心软了。”
赵天鸣听着听着,觉得好像这些都没什么特别之处,于是问道:“我母亲,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优点吗?”
皇帝想了想,很认真的说道:“好像没了。”
赵天鸣:“”
皇帝突然又说道:“其实,他长的十分的好,当年我就是被这样迷住的。”
哦!原来,他的皇帝父亲是个颜控啊,不过,这些听着怎么这么像传说中的野蛮女友啊,难道在古代就已经流行这一类女子了?他父皇的品味也太超前了吧。
、44
赵天鸣和皇帝讲开了之后,心中郁闷少了许多;也能和齐释说笑几句。不过;对赵家;还是不知道如何对待,近不得,远不得。
皇帝那里倒是好说,虽然很想让赵天鸣喊他一声“父皇”;可也知道这件事情急不得;让赵天鸣松了口气。
不管如何;日子总是向前的,转眼间,就过年了,赵天鸣终于大了一岁。皇帝也没让他回赵家过年;赵天鸣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赵父赵母,也就没和皇帝杠上。
新年新气象,皇宫中也不例外。宫中张灯结彩,宫人们也喜气洋洋,赵天鸣仗着年纪不大,倒是赚足了红包,皇帝大方的开了自己的小金库,让赵天鸣自己去拿喜欢的玩意,一屋子的珠光宝气,金光闪闪,都闪的赵天鸣眼睛都花了,虽然样样都说难得一见的珍品,赵天鸣也没多拿,给太后和齐释带了两件,自己拿了三件,就没再拿了。
太后和齐释被赵天鸣借花献佛的高兴,也都为赵天鸣准备了丰厚的回礼。
赵天鸣选了几样好东西;给送回了赵府;给赵老侯爷以及赵父赵母;不管如何;养育之恩不敢忘;赵家没有对不起他;赵母对他更是尽心尽力;费尽心血;虽然他选择的路意味着以后和赵府回不到从前;可赵天鸣觉得总得表示一二。
年过的很快,一开年,二皇子府就传来消息,二皇子妃有了身孕。这这是皇帝孙子辈第一个,自然格外的金贵。
为此,皇帝,太后,到对二皇子妃多加赏赐;二皇子也一扫前段日子母妃淑妃被扁的阴霾;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喜气。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传闻二皇子妃生了个儿子,既是二皇子的嫡长子也是皇帝的第一个嫡孙,二皇子为着这个压了还无儿子的大皇子一头,虽然他不是长子,但是他有了皇室下一辈第一个子嗣,嫡长孙的名头在没嫡长子的势头下还是很得人心的。
赵天鸣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御书房,慈安宫,宸宇斋。天天跟着皇帝学习,一转眼,就过了三年。
赵天鸣也从一个半大的孩子成了一位十五岁的少年郎,继承了皇室的优良血脉,长的没有人说是不好的,倒是小时候和皇帝十成十的像,现在嘛。也像,只不过脸长开了,原先的十分变了成了七分,一对剑眉倒是和皇帝的细细的眉毛不相同,秦总管曾暗暗提过,赵天鸣倒要三分随了他的“母亲”。虽然赵天鸣还不知道这个“母亲”姓啥名啥的,长的是扁是圆。
反正从他的长相中,提取三分,是勾勒不出皇帝口中的那个:“绝代佳人”的,反而是赵天鸣暗暗的想,也许是他那个偶尔有些抽风的父皇情人眼里出西施,美化了他那素未谋面的母亲。
这三年,朝中最得意的莫过于就是二皇子了,他现在有三子,二皇子妃生有两子,文侧妃生有一子,虽然在皇室这样的子嗣数量并不能算多,可对比起大皇子一个病怏怏的独苗庶子,这也是让二皇子底气十足的。
更重要的是,二皇子听从别人建议,要修建天下图书馆,集天下之图书,供天下读书人阅览,他这提议一出,尽得天下读书人陈赞。
而二皇子更是先在京师修建了京师图书馆,捐出了自己的一万本书册,还在图书馆放置笔墨,供那些贫寒子弟抄写之用,而二皇子体恤士林的美名算传了出去,为此就连作为他丈人的孔尚书每每提到这个图书馆也一副以之为荣的姿态。
二皇子出师大捷,尝到了甜头。准备再接再厉的在全国各地如法炮制;让天下读书人都知道他的美名。可一封参他目无君长,居心叵测,结党营私的奏章把他当头一棒,这时大皇子一派让人散布谣言,二皇子是个假仁假义,不忠不孝的人,像这种天下归心之事,不上奏朝廷,为自己美名,陷朝廷皇上于不义,以朝廷的不作为,收拢人心,皇上春秋鼎盛,皇子越过皇上施恩于士林,这是想干嘛?
二皇子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自然为自己辩解,皇帝也没多说,只是把图书馆收为朝廷,由朝廷派人管理。
经过这次事情,二皇子虽然有了些薄名,可也不敢再私下去做什么。
过了几个月,二皇子重整旗鼓,向朝廷提出了“上十二书”,里面包括了高薪养廉,火耗归公,设立督察院,建官办学院,普及教育等,各种建议十二条,虽然不是条条都是国策,可也有不少利国利民之见,自然在朝堂上掀起了一股二皇子热潮。
有夸二皇子是国之栋梁,有明君之相,心怀天下,值得敬佩:也有声音说二皇子不过是拾人牙慧,哗众取宠;不管如何,二皇子确实成了储君最热门的人选,把大皇子压制的毫无光辉,三皇子更不用说,朝廷上下都快把他当做透明人了。
而这几年,建安侯府也是风光无限,皇帝把赵安卓提拔做了九门提督,掌管京师兵权,对文郡主也多加赞赏。当然最重要的是,建安侯府的赵天鸣成为了大臣们公认的皇帝身边第一红人,连皇帝心腹秦大海碰到赵天鸣也要退一席之地。
作为皇帝的贴身侍卫,日日伴驾,传闻皇帝待他如亲子,每每有大事决策也要问其意见,足见对皇帝影响之大。
朝中也要人非议,可皇帝置之不理,摆明了“朕就是宠着赵天鸣,你们就不要多言了”的姿态,有那聪明的看赵天鸣的长相与皇帝十分相似,心中暗自以为赵天鸣是皇帝的私生子,可一想赵天鸣的生母是文郡主,冷汗就下来了,也不敢多言。
这样想的不在少数,文竺倒是遭遇了无妄之灾。当然,大臣们对赵天鸣的眼热也成了怜悯,心中自有一股子优越感,每每赵天鸣听到这样的消息,都要好好的找找皇帝的茬,真是的,就不能想一个像样的理由,这样让大臣想入非非,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齐释在朝廷待了三年多,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按理,他十八岁要举行冠礼。齐释是淮南王世子当然要回淮南举行,才名正言顺,皇帝以前还抱有私心,现在没了想头,放人也利索。只不过,齐释舍不得赵天鸣,想着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遇,两人相隔千里,齐释想想就觉得烦。
这几年,齐释和赵天鸣天天混在一起,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就想看到赵天鸣,讨他开心,舍不得他伤心。像他这个年纪的王公贵族都是妻妾成群了,淮南王早已经给他来信,说有适合的姑娘,不拘着是朝廷的还是淮南的都可以告诉淮南王,他为齐释求娶。
齐释看到信的第一反应想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不拘男女,然后脑海里就出现了赵天鸣的模样,把他吓了一跳,但之后却又一阵窃喜,如果这样他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上了赵天鸣,那他就太对不起那么多的日子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了。
知道自己喜欢是一回事,别人喜欢你又是另一码事。
赵天鸣看上去还是懵懵懂懂,没开窍的样子,齐释心中无奈,只能旁敲侧击,暗表芳心,可赵天鸣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每每都了关键时刻就顾左右而言他,要不就是睁着眼睛看着你,一脸的无辜样。
齐释几次之后也知道急不得,毕竟虽然他们关系好,可断袖这样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本朝民风开放,在淮南娶男妻的也大有人在,毕竟男女比例不协调,其实除了子嗣问题,男人和男人有的生活的就远比那些相敬如宾的夫妻幸福。
可朝廷这边还没这么开放,虽然偶尔也有断袖之人,不过也都会娶妻生子,延续后代。齐释心中感觉赵天鸣对自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可能是顾虑太多,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族,子嗣是不可跨越的两条鸿沟,可如果两人娶妻生子的话,齐释觉得那样就是侮辱了他们的感情。
赵天鸣真的不懂吗?
他好歹心里年龄比齐释大多了,前世也有过一段情,可不说在古代,就是宣扬人人平等的现代,有几个是不歧视这个群体的,有几个是被家人祝福的,甚至于是被人当做异类的。
他现在的身份更为敏感,他心中也知道要是他不管不顾的和齐释好了,他父皇那关就过不了,看他父皇对他那个“娘”情深意重的模样,可为了延续后代还不是娶妻纳妾,否则他的三个便宜哥哥两个姐姐哪里来的。
所以,在古代,生于皇室,你享了别人没能享受的富贵荣华,也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他父皇一心的想传位于他,如果他和齐释在一起,再让他去娶妻生子,他是做不了的,曾经的他最厌恶的就是这样的人,他死都不要变成这样的人,要么不*,要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赵天鸣对感情的也是有底线的。
既然他和齐释都要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更没有痛苦,多年之后,说不准两人儿女成群,还能怀念这段美好的时光。
所以每次齐释想要像他表白的时候,他都装傻充愣,虽然心中欢喜,可也理智的拒绝,几次下来齐释也不是那种会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人,自然也不再提了。
赵天鸣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一股子失落,不过,他摇摇头,心中暗自说道:赵天鸣,这不是你想要的吗,不要矫情了,否则,连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了。
随着回淮南还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齐释心里越烦躁,也越不甘心,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父王淮南王就曾经说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