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H文电子书 > 平生相见即眉开 作者:长干 >

第25章

平生相见即眉开 作者:长干-第25章

小说: 平生相见即眉开 作者:长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我贺平安。”画兔子的小平安突然回过头来,挥舞着小木棍坚定道。
“小孩子一边玩去。”
“小孩子一边玩去!”
二人异口同声。
然后啊,在日后许多岁月里,这个奇葩孤僻的二人小团体始终和两党几代的官员斗来斗去,弄倒的大官不计其数,贺温玉和谭墨闲本人也蹲过好几次天牢。
可是几经宦海沉浮,二人依旧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要想压制住我爹他们,首先要做一件事。”白眼狼谭公子说道。
“什么?”
“讨好皇上。”
看见贺温玉已经开始皱起眉头了,谭墨闲慌忙接着说道,“讨好皇上并不是吹嘘拍马的讨好,我们这位圣上是很实际的。你大肆在朝野上下说青苗法的不好,他自是龙颜大怒,但是倘若能提出解决方法,他反而会赞赏你。”
于是那一夜,二人在牢中秉烛长谈。促成洋洋万言“青苗法改良倡议”。
 
第四十五章

第二天早上三人就被放出来了,自然是托了谭宰相的福。
刚重归自由,谭墨闲与贺温玉便开始了奔波。他们分头行动,谭墨闲上下打点,托人把青苗法改良倡议呈到紫宸殿。
贺温玉带着任槐去御史台把这两年关于青苗法的大小案子翻了个遍——刚好赵奕之他爹便是御史中丞,赵公子打着自己爹的名义弄到了不少货真价实的材料。
过了一天谭墨闲递上的那篇长达万言的谏文就到了皇帝李阖手里。
看过谏文后,李阖沉默良久,对手下道,“明天朝会,我要见着这两人。”
所谓朝会,在京五品以上大员才能入殿。贺温玉原本以为,自己第一次进殿定是那金榜题名之时,殿前唱名,自是风光得意。
而此时,他一袭的布衣,走过长长的汉白玉石阶,来到绿色琉璃的正殿前。
一排排的朝服按品级林立两列,一双双的眼睛,或嘲讽、或冷言旁观。
贺温玉感觉到自己的手在发抖,他的头脑很清醒,要说的话前一天晚上就与谭墨闲核对过,已是倒背如流。
他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该害怕。
但是他确实在发抖。
然后,一只很温暖的手悄悄握了他的手一下。
谭墨闲微笑着、定定地望着他。
“草民谭墨闲叩见陛下。”
“江宁府解元贺温玉叩见陛下。”
接着,便是一场混战。
在场官员二百多人,皆是赞成青苗法的。几百张嘴同时争辩起来,贺温玉完全没有能插嘴的余地。
望着这一群张拔弩张几乎是朝自己冲过来的朝廷大员,贺温玉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当场就懵住了。
却见谭墨闲见缝插针,只要有机会就痛下狠手。他始终笑吟吟的,或言辞犀、或妙语连珠令人无可辩驳。
只是毕竟寡不敌众,渐渐的,谭墨闲的声音便被隐没在一片指责之中。
皇帝李阖冷言旁观着这一场混战。
李阖军旅出身,于是他看什么都是以战略眼光去看的。
眼下明显是一场包围战。谭墨闲是城,其他官员是围城的重兵。
显然,在此之前谭墨闲在城池下做了大量的陷阱。他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引着对手向里跳的陷阱。一环扣一环,精彩绝妙。
可惜他依旧占劣势。因为双方力量悬殊过大,好比蚂蚁与大象,蚂蚁布下的陷阱再绝妙,终究不过是被大象一脚踏平。
在这场朝堂之上的战争中,李阖最看不上的人就是贺温玉。
其实贺温玉刚进殿的时候,李阖对他的印象还不错。因为他有一副好相貌,清明伶俐、儒雅俊秀,很能招人喜欢。
但是观察了一会,李阖觉得贺温玉就是一草包。进了大殿便开始发抖,这会儿,干脆吓蒙了。但是据说那谏文却是他写的……看来又是一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之辈。
贺温玉呆在那里,来来回回的看着。一会看看谭墨闲,一会看看剑拔弩张的朝廷大员们。他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四书五经所说的那一套以理服人、君子风度在这么个场合完全没有用。
于是,贺温玉慢慢的退出了人潮,他是那么不起眼,一言不发的退出了战斗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
噢不对,还是有一个人注意到了的,皇帝李阖。
他皱着眉,看着贺温玉一点一点的默默从包围圈里逃离,骂了句“孬种”。
只见贺温玉低着头默默向外走去。
然后,他又抱着一个半人多高的铜鹤走了进来。他用双手把沉沉的黄铜高举过头顶。一个使劲,
当——
空中划出一道金色的弧线。
整个宫殿仿佛都跟着颤了一颤,金石之音在整座宫殿里浩浩荡荡的回放着。
李阖也不禁一惊。
只见大殿的地上被砸了出了一个大坑,铜鹤的脖子也被砸断了,一个没有来得及躲开的大臣被砸中了腿,疼得哇哇直叫。
两班侍卫忙跑上前来准备压制住贺温玉。
回过神来的李阖朝侍卫们摆摆手,所有人又默默退下。
他怎么能断送了这一场好戏?
只见贺温玉面无表情的从门口朝着正殿方向越走越近,所有人都雕塑一般的望着他。
只有贺温玉经过那个被砸的大臣面前时,那人故意叫得更惨烈了。
贺温玉停下,回头,冷冷俯视着他,说了两个字,“闭嘴。”
周围的大臣立马唏嘘一片。
贺温玉站在龙椅正前方的台阶上,高高在上,冷眼看众人,他说道,“都给我闭嘴。”
可在场的都是久经官场的老人了,怎会被贺温玉镇住?
所有人静了三秒钟,然后突然爆发出一阵叫骂。
“贺温玉你反了!”
“你个黄毛小子是不想活了!”
……
“闭嘴。”贺温玉一拳打在白玉扶手上,他的声音不是很大,玉扶手上却默默留下了一片红色痕迹。
“我今天就没打算活着走出紫宸殿。”他说。
接着,整个大殿,第一次真正的安静下来了。
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贺温玉身上。
贺温玉淡淡说道——
“大正六年,秦川府锦阳县,为补足县衙亏空,每户多收青苗钱十五贯,结果其属的汉冶村哗变,派军队镇压,斩首二百余人;宛阳府河汉县,当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县衙为当年的考绩,派人强行收租,迫使五十三户人家成为流民……”
他就这么一直连续不断的说着各地的大案,皆是与青苗法有关。
贺温玉不会与人争辩,他只好把自己知道的事实都讲出来。
仅仅秦宛两府在大正六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就有三百多例案子。贺温玉把具有代表性的几十起讲了一遍,然后又把自己的统计文书呈给李阖。
期间鸦雀无声。
一起起的命案,板上钉钉。在场的众人都在寻思,这么多的案子,也不知有没有和自己相干的。若有相干,也不知脱不脱得清关系。
李阖翻了翻那厚厚的文书,合上。
冷笑道,“这上面说的若都是真的,倒还算是给‘罄竹难书’做了个注解。”
大殿一片安静,无人敢应。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蒋独照。”李阖沉声道。
“臣在!”吏部尚书蒋独照“嗵”地跪下了。
“记得你前几天还在跟朕说,如今正是国泰民安、百姓安康呀。”
“臣、臣、知错!”
“你有什么错?平身吧。”李阖把厚厚一沓文书扔到蒋独照的脚下,惊得蒋独照一颤。
“给朕一个个的查,该抓就抓,该杀就杀。但是——”
李阖话锋一转,“若是有冤枉的,便算你二人妖言惑众!”
这句话,李阖是看着贺温玉说的。
贺温玉也定定的看着李阖,眼睛不眨一下。
“行了,散了吧。”李阖大手一挥,退朝,然后起身离去。
临走,轻轻瞥了一眼谭墨闲与贺温玉。
心道,这样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块去的?
一推一挡、一退一进。
之后,吏部派遣大量官员下个州县查了整整一年,牵扯出涉案官员无数,青苗法也被不动声色的步步整改。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四十六章

这天,凤鸣楼如往日一般热闹非凡。
拉开门,一袭的钟鼓馔玉、歌舞升平扑面而来。穿着红纱的姑娘光着脚踝跳着羽衣曲。白玉杯被人们抛出去老远,轱辘轱辘的在地上打着转儿……
这些,都是在御街上便可望见的。但你若向里走,便会发现,除了挨着街面的主楼,凤鸣楼还有数不清的后院。亭台楼阁,画廊水榭更是曲曲折折、柳暗花明,加起来有一个坊那么大。
在这些亭台楼阁之中,有一阁名叫夕晖阁,正是瑾夏儿姑娘的住处。
与外面的喧闹不同,夕晖阁一向很安静。因为来这里的人,都是听琴的。
陆沉自从封了王,便再也没来过夕晖阁。于是这天,他穿着一身平常衣裳跨入门中还真是稀客稀客。
瑾夏儿一边弹着晚林枫,一边问道,“殿下今日来此,不会只是为了听曲的吧?”
陆沉颔首,“嗯。”
他放下杯子,接着道,“你收拾一下东西,后天嫁人。”
“啊?”琴声骤停。
“我?嫁人?”瑾夏儿指了指自己。
陆沉点了点头。
“嫁谁?”
“嫁我。”陆沉平平淡淡的回答。
瑾夏儿愣了好久。
渐渐地,在心中却有了些许眉目。
她抚着梨花木的靠背椅,轻轻问道,
“莫不是,皇上要给殿下赐婚了?”
陆沉点头道,“正是。”
“是哪家的姑娘?”
“姬元凯的女儿。”
“那可是个才女。”
“所以更要不得了。”
“我是个妓女,就要得?”
陆沉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道,“我爹还不是娶了我娘。”
瑾夏儿摇摇头,仿佛自语般,“那不一样。”
她还记得的,在自己很小的时候,陆长归一边教她抚琴,一边给她讲那些个陈年旧事。
李召对陆长归说要娶她。
陆长归笑道,你连把我赎出来的钱都不够。
李召说,我再多卖几幅画应该就够了吧。
陆长归笑着摇摇头,不够。
那……我把沁春阁里的藏书全卖了。
不够。
再加上我这十年来收集的所有古董。
不够。
嗯……那就再咬咬牙,王府也卖了。以后你我找个乡下隐居也好。
还是不够。
好吧好吧,那我把自己也卖了,这下总行了吧。
不够不够。
李召忽然笑了,他点着陆长归的额头,“你这姑奶奶,越来越难伺候了。”
陆长归一个挑眉,“嫌我难伺候,那您今后就不必来了。”
李召无赖道,“我偏偏要来,而且我还不赎你了。我们就在这烟柳之处耗一辈子,看谁耗得过谁。”
“我何必与你耗下去?”陆长归笑道,“喜欢我的人多了去,王侯将相随便挑。”
“哎、哎、哎,你这个人怎么说话越来越毒了,你再这样我可真的不赎你了。”李召着急道。
“你不赎就不赎嘛,我何时说过要你赎了?”
“这、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是这辈子都不会赎你出来了!”
之后,李召果然一辈子都没赎过陆长归。
——第二天,他就千金散尽,买下了整座凤鸣楼。
再后来,李召成了皇帝,却仅仅是个傀儡。亲朋好友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了个陆长归。
陆长归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懦弱?
李召说,不然我还能怎么办?
陆长归说,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李召苦笑道,那我可就真的死了。
陆长归小声自语道,死了就死了呗,你若先死,我就后死。
后来的后来。
陆长归替李召死了一回。第二回,李召也死了。
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即使是记得的人,也不过是记得些只言片语罢了。
陆沉披上重墨色的披风,对瑾夏儿道,“后天会有人来接你。”
瑾夏儿摇头道,“不行,我不嫁。”
“这由不得你。”
瑾夏儿道,“你娶了我,别人肯定是要笑话的。你看,我出身不好,长得也不好。”
“你别出去见人不就好了。”陆沉回答道。
于是这个恶毒的回答把瑾夏儿姑娘噎住了好久。
“但,你也可以随便娶个漂亮女子呀。”瑾夏儿又说道。
“谁知道是不是李阖派的奸细?”
“那就找个高门结亲好了,门第高的女子心气也高,定不会是奸细。”
“高门?再高的门还不是李阖门下一条走狗?”
“那总之、天下有这么多女子,聪明的、漂亮的、配得上你的、一心一意喜欢你的……一定会有的。你何苦,偏偏来为难我?”
“我不是只认识你一个女子么。”扶着门的手轻轻放下,陆沉背对着瑾夏儿说道。
即使只为权宜,也至少……想找个自己认识的。
瑾夏儿沉默半晌,
“那殿下,我若嫁了你,今后还能改嫁吗?”
“不能,那时候没人敢娶你的。”
瑾夏儿笑着、仿佛自语道,“李鹤松呀李鹤松,枉我从小对你这么好,你却要误我一辈子。”
陆沉愣了一下。
良久,他轻叹一口气。
“你若是真不愿意,就算了。”
说罢,拂袖而去。
瑾夏儿喊住他,“殿下。”
陆沉回过头来看着她。
瑾夏儿忽然问道,“殿下,你从前那个妻子是怎么死的?”
“上吊,算是被我逼死的吧。”
“那我若嫁给你,会不会也有上吊的一天?”
陆沉想了想,“那可不好说。”
瑾夏儿无奈的笑了。
“殿下,你连个台阶都不给。”她说道,“好了,不管怎么说,我愿意嫁你了。反正就凭我这长相,也没人肯赎出来。在王府还是在凤鸣楼,哪里不是一辈子。”
可是,瑾夏儿心里却不是那么想的,哪有一个女子,不希望遇到一个有情郎,与其相持相依、白头偕老?
可惜,她觉得自己这辈子大概是遇不到了,陆沉也遇不到了。
但是,她哪知,人生峰回路转,几起浮沉。看似断壁残垣,却是柳暗花明。
人呀,总是这样心急,不给时间一个解释的机会。
他们都自认为是命苦的人,一生黯淡、且前路险恶。
殊不知,前方却是一场繁花似锦、荡气回肠的好戏在等着呢。
她会遇到的。而他,已经遇到了。
陆沉离开了夕晖阁。
瑾夏儿答应嫁给他,但是说要好好的嫁给他,后天未免太急,以后会遭人笑话的。要尊六礼才作数。
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
忙活下来要一个月。
陆沉答应了。
走到凤鸣楼主楼处,原先的纷杂的丝竹之声全都听不到了。
能听到的,是一个男子的朗诵声。
据鞍长太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
这首诗,悲伤凄切,一字一句仿佛是刻在了骨子里。
一段念白在凤鸣楼回荡着。
陆沉脑子一翁。
他几乎是冲上凤鸣楼二楼的。
诗,是一个书生朗诵出来的。然后他转头问旁边的白衣少年,“怎么样,画出来了没?”
白衣少年愁眉苦脸的摇摇头,“你写给我看看吧。”
白衣服的少年正是贺平安。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话说书馆的生意是越来越不景气了。伙计们出的主意,让贺平安天天到凤鸣楼去画美人。既然画不出春宫图,那就画一卷美人图也算无伤大雅。
美人图还是很有销路的,就和明星海报差不多一个性质。
比如说凤鸣楼的头牌姑娘名叫春江,春江姑娘是个冷美人,天生的不爱笑。于是就有那些子富家公子千斤买一笑。
平安天天蹲守在凤鸣楼里,想要看看春江姑娘长什么模样。
蹲了好几天,也就在某一次打烊的时候见过春江姑娘露了一次脸。
他凭着印象画出来春江姑娘的样子,也算是八九不离十……笑容当然是自己意淫出来的,也不知春江姑娘笑起来是不是这样,不过没关系,反正也没几个人见过。
平安晚上把画好的画刻成雕版,然后印他个几百张,第二天伙计们就拿出去卖。比卖书挣钱多了。
之后,平安又画了许多美人图,几乎凤鸣楼的姑娘都被他画了个遍。
再后来,那些来凤鸣楼的风流才子们就发现了每天都会有一个小孩来画画,甚是有趣。
才子说道,“你画美人儿有什么用?画得再像也就只能算个匠人罢了。”
贺平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